GDP的意义



第一篇:GDP的意义

◎ GDP的意义

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产业结构——(生产角度)

 反映一个国家的需求规模、需求结构,即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及其具体构成项

目在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使用角度)

 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地域角度)

 通过不变价GDP能够计算经济增长率,它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变动情况。 人均GDP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状况和人民平均生活水平。

 GDP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的优惠待遇。

◎GDP的局限

 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 GDP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一个国家财富能否有效增长,不仅取决于GDP中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还取决于其质量。

 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如家庭劳动、照顾老人、养育儿童等。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人均GDP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平均福利状况,但无法

反映由于收入分配的差异而产生的福利的差异状况。

 GDP也不能反映人们健康、精神快乐、安全感、自由和闲暇、人们文化水平、寿命等情况。◎协调发展的含义:通过区域内的人口、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及资源等系统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和促进,达到良性循环的态势,以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 区域发展功能的协调

 区域发展空间的协调

 区域发展支撑体系的协调

 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

 区域协调中的行政区划调整:

 设市标准(1951、1953、1955、1963、1883、1986、1993)

2001年底,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62个,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65个,县级市393个。 设市模式:(1)切块设市——将某一行政区域内城镇人口集中的一块社区划出来设市;(2)

整建制设市:将某一行政区域(一个县、一个地区)整建制地改成市。

1999—2002年,全国进行撤地设市或地市合并的有46例,大城市实行撤县(县级市)改区的有42例,其中撤县改区29例,撤市改区13例。

苏州——吴县,无锡——锡山,常州——武进

佛山——南海、顺德、三水、高明(2002.12)

第二篇:GDP 文档

GDP的相关知识

本 文介绍GDP的相关知识。GDP即英文的缩写,也就是GDP。他是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suōxiě

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他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第一,GDP是使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

 第二,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的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以及产量的获得。

 第三,GDP一般仅只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哪些非生产的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三篇:GDP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其反映的只是国家当年的财富增量,不能反映国家财富的积累存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GDP存在很多缺陷,例如;

一,GDP不能衡量产出,增加而付出的成本。二,GDP不能衡量经济的效应和质量。三,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和人们的福利状况。所以说,GDP和人均GDP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和福利的改善。四,GDP增加率并不等于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不用考虑收入分配的影响,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GDP的增长,而且取决于人口增长,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人口基数大的国家更是如此。五,GDP不能衡量和反映公平正义等价值判断和人们生活的质量。

GDP的这些缺陷使之不能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实际上由于这些方面的缺陷,即使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也有很大局限性。

GDP可以反映一国经济的总体状态,但用它来衡量一国的经济成果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一GDP不能衡量出某些经济成果;二实际GDP不能反映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或减少;三GDP不能反映地下经济活动。四国内生产总值表明社会的的价值量,但不能说明的是什么是商品和劳务产品和劳务;

第四篇:中国GDP

1.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均有所增长

2011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出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出口方面,2011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额为4186.53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74.52亿美元;来料加工贸易出口526.8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1亿美元;进料加工贸易出口3377.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3.44亿美元。进口方面,2011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口额为4766.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83.52亿美元;来料加工贸易进口额为475.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73亿美元;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额为1786.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3.36亿美元。

2.一般贸易增速明显快于加工贸易

从贸易方式的角度可以看出,2011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来料加工贸易的进口额增长速度明显要小于2010年同期的增速。2011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的同比增速为30.40%,而相应的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和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10%和20.50%,一般贸易出口的增速明显大于加工贸易。尤其是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它的同比增速出现了大幅的下降。进口方面也显示出了同样的趋势。这说明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自主营销比重的政策正持续影响着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表1 2011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方式情况

单位:亿美元,%

来料加工

出口 数额 521.09

36.60 27.90 33.90

2010年上半年

进口 数额 489.24

56.60 55.70 45.90

增长率

出口 数额 526.80

30.40 1.10 20.50

增长率

2011年上半年

进口 数额 475.51

增长率 33.00-2.80 22.20

增长率

一般贸易 3212.01 进料加工 2804.22

3582.841463.06

4186.533377.66

4766.361786.42

注释:1.表中的增长率是同比增长率;2.数据来源为海关统计月报2010年6月刊。

第五篇:绿色GDP

一、绿色GDP的意义

研究和实施绿色GDP,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绿色GDP有利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准确计量,我们就能知道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我们付出了多大的环境代价,从而可以使我们客观和冷静地看待所取得的成就,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损失。

第二,绿色GDP可以为干部政绩考核提供新的评价标准。我们对各级干部进行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是为了促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环保考核主要是用若干环境保护指标,以后绿色GDP研究成熟并作为干部考核指标后,可以使干部环保考核更具有科学性。

第三,绿色GDP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绿色GDP是一套公开的指标,通过发布绿色GDP,可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同时,公众通过绿色GDP,能直接判断一个地区环境状况的变化,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第四,绿色GDP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绿色GDP作为关系到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公共信息,必将促进政府更加关注本地的宏观发展战略,使政府从热衷于具体项目管理转向做好发展规划和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