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预防保健科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预防保健科2013年工作总结
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本科室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深入进行,现将2013年工作总结如下:
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知识培训25人次,接受市区各级检查督导15次。
开展了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0-3岁儿童等重点人群中医药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编印了中医药预防传染病健康知识处方,能够运用中医药理论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完成了2013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了评审。为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工作现场指导8次,组织辖区社区卫生工作例会12次,知识培训6次。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等。截止年底我建档数为 份。在完成数量的前提下,保证了质量,尤其是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精神病、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其真实率达100%。
(二)健康教育工作
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内容、方式、流程等。宣传普及居民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截止目前已完成12次健康教育讲座,更新12次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新健康教育版面12次,制作中医健康知识版面10个,重点人群保健版面10个,卫生宣传日活动版面2个,发放健康宣传资料36种,共31000余份,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活动总结、评价等资料并已存档。其真实率达100%。组织职工健康教育、健康素养及控烟知识培训2次,参加省市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知识培训6人次。开展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制度,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编制健康知识课件13个。
(三)控烟工作
开展控烟知识宣传2次,各科室设置控烟巡查员、控烟监督员各1名,职工控烟知识培训2次,控烟知识测试1次。每月对科室控烟督导,医院职工在院吸烟率略有减低,但临床科室医生还有办公区吸烟现象。
(四)计划免疫工作
1、为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及时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
3、今年辖区内入册人数228人,按时完成基础疫苗接种工作,及时查漏补种,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开展国家和省政府实施的疫苗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工作任务。各种疫苗接种率、及时率均应达到上级要求标准以上,各种上报表格及时准确。做好预防接种相关工作。一年来我接种点一接种疫苗5181人次。
(五)传染病防控工作
1、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无传染病漏报、迟报发生。建立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预警机制和基础档案管理,今年传染病上报人数共181人,阳性病例登记35人。艾滋病防治知识咨询98人次,参加省、市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3次,对传染病患者及时登记、上报,对重点传染病实施监管。
2、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首诊医生对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认真填写门诊日志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3、开展了公众传染病防治知识咨询、艾滋病防治知识咨询。
(六)妇幼保健工作
1、严格执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所有孕产妇进行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产后及时随访,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提高孕产妇自身保健意识,并根据手册要求如实认真填写,真实率100%,填写合格率95%以上。及时、准确收集孕产妇保健相关信息,减少漏报,不断提高孕产妇保健信息管理水平。产妇产后访视193人,系统管理产妇193人;产妇建档193人。
2、开展了儿童保健,严格执行《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准确掌握辖区内儿童数及各年龄段儿童数,如实填写《儿童保健手册》,按时入户进行访视,新生儿访视193人,并根据访视结果做出健康评价,其真实率100%,及时率90%,填写合格率95%以上。加强儿童保健信息管理,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了婴儿死亡率。今年我院0-3岁儿童系统管理 人,0-3岁儿童体检3120人次。
(七)慢性病管理工作
1、我院建立慢病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慢病管理工作,每月按时上报月报表;
2、建立门诊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检测率100%;
3、今年对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进行4次健康随访,每次随访均询问病情、进行血压、心律测量,测空腹血糖等检查和评估,做好随访记录,填写登记表,转诊单等,根据随访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正确使用药物、饮食干预等治疗手段,防止病情变化,提高生活质量。真实率100%,及时率90%以上。截止年底我院慢病管理数: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452人,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155人。
(八)老年人保健工作
1、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老年人健康管理,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慢性病患者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的居民建议定期复查,对所有老年人进行慢性病危险因素、疫苗接种知识、骨质疏松预防及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自救及中医保健等健康教育;
2、截止年底老年人健康体检1008人,有登记,真实率100%。
(九)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
1、建立重性精神病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
2、收集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确诊病例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了4次入户随访,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
3、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疑似精神病患者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讲解精神病病人护理知识,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截止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114人。
(十)卫生监督协管、卫生应急工作
1、我院制定了卫生应急预案,成立了卫生应急队伍并召开多次卫生应急演练,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2、制定完善的卫生监督协管制度和工作流程并配备兼职人员;
3、辖区内每站确定1名卫生监督协管员,负责本社区协管宣传和咨询等工作。
4、开展了职工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和管理知识培训1次,食源性疾病管理知识测试1次,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效果评价。
(十一)死亡病例报告
开展例死亡病例报告,全年共报告死亡病例 人。并出具了死亡证明。
预防保健科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在2013年的基础上,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基本医疗服务
(一)继续加强医疗服务与质量管理,努力做到全年无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发生。
(二)认真执行国家计划免疫制度,所有疫苗均由城区疾控采购采购划拨。
(三)继续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
二、公共卫生服务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在2014年进一步将未建档案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已建档的居民健康档案。
(二)健康教育工作
开展每年2次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督导科室健康教育工作,每月更新一次医院健康教育宣传栏并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继续搞好健康促进医院试点月报告工作。坚持对科室健康教育督导每月一次。
(三)免疫规划工作
继续为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及时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按时完成基础疫苗接种工作,及时查漏补种,开展国家和省政府实施的疫苗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工作任务。各种疫苗接种率、及时率均应达到上级要求标准以上,各种上报表格及时准确。
(四)传染病防控工作
继续做好医务人员传染病管理、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一年至少2次,加强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搞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五)妇幼保健工作
继续做好孕产妇及新生儿各项建档建册、访视管理工作。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做好育龄妇女死亡监测。
(六)慢病管理工作
完成4次慢病随访工作,记录完整,内容真实,努力提高各项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
(七)老年人保健工作
继续做好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体检率争取达到80%以上。
(八)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
继续完成重性精神病患者每年4次入户随访工作,收集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确诊病例资料并建档纳入管理。
(九)卫生监督、卫生应急工作
协助上级部门积极开展卫生监督,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完成卫生协管宣传和咨询等工作。开展学校及辖区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继续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各项工作。
(十一)食源性疾病报告
继续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宣传,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报告和监测工作。
(十二)创建无烟医院
继续开展“无烟医院”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烟草危害知识宣传。继续做好医务人员控烟知识培训,每月对科室控烟工作进行督导。
三、提高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工作
定期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进行业务及政策法规的培训。坚持每月例会制度。
四、卫生科教工作
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
五、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工作
定期深入居民社区开展问卷调查,接受群众评价监督,公布群众评价结果。
六、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
预防保健科 2013年12月18日
第二篇:预防保健科
预防保健科
杨丽芳
1、何谓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
又称儿童多动症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的小儿,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过度多动、情绪冲动并可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症候群。患病率为3-5%,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为4~9。
2、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⑴ 活动过多:多动多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出现,学龄期才引起家长注意,表现为多动不宁,不听大人的指挥,常惹人生气。入学后在课堂上玩铅笔、咬指甲、扭屁股,甚至在课桌底下钻来钻去,很难坐下来完成作业。⑵ 注意力不集中:患儿的主动注意力明显减弱,对无关的刺激却给予过分的注意,上课不注意听讲,精力分散。做什么事都是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⑶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患儿缺乏克制能力容易激惹,对愉快和不愉快的刺激,常表现为过度的兴奋和异常愤怒的反应,想要什么,非得立刻满足不可。情绪不稳常会干扰别人的谈话和工作,甚至无关的叫喊和哭闹。⑷ 学习困难:虽然大多数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因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⑸ 不少患儿可合并某些行为问题和认知功能障碍。
3、多动症对儿童学习能力有哪些损害?
儿童多动症与学习困难有一定的相连关系,因为儿童多动症主要的症状表现之一为注意集中困难,而注意力集中困难,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能全面掌握学习内容;又由于自控能力差,上课多动,不能坚持、深入、耐心等,加上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做的粗心大意、马虎潦草、边做边玩、考试时又不认真答卷、常看错题、漏题,因而严重地影响学习成绩.他们在学习成绩上突出的表现为抓一抓就上去,不抓紧成绩就下降,成绩忽上忽下、波动很大,呈跳板样,长此下去成绩每况愈下,有的不及格甚至留级。多动症儿童还有认知机能障碍,可有听觉、视觉认知机能障碍,表现为临摹图画时,不能按照图形排列,他们常常知道自己作业做的不完善,但无能力纠正。据统计、约有70—85%多动儿童表现学习困难、跟不上。
4、注意力、学习能力和智商的关系如何? 我院通过对50余名初中学生智商、学习能力和注意相关认知电位的研究表明,智商高、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的注意相关认知电位与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学生的认知电位有明显的差别。注意相关认知电位主要反应了大脑对注意到的信息的内在处理能力,它与学习能力和智商密切相关,注意力缺陷或不能集中注意力,必然影响患儿的学习成绩。
5、多动症的病因是什么?
目前对多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不过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① 轻微脑组织损害:造成脑轻微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妊娠时病毒感染、服药、新生儿窒息、产伤、多种原因所致的脑缺氧、脑损伤等等。② 遗传因素所致:研究发现,多动症患儿家系中发生多动症的危险性较对照组高;③ 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④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糖代谢障碍。⑤心理因素:严重的家庭不和、经济条件差、父母犯罪、父母亲有精神障碍等因素均可为多动症的易患因素。此外,还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中毒有关,还有人提出食品添加剂和人工色素会引起儿童过度活动、冲动和学习问题。
6、多动症容易误诊为哪些疾病?
⑴ 精神发育迟缓:本症可以有动作过多的表现,但突出症状是智力低下。⑵抽动秽语综合征:常有频繁的眨眼、甩头、耸肩等运动性抽动,与多动症不同。⑶ 孤独症:也可有多动、冲动和注意障碍症状,但该病突出表现为社交和语言功能障碍。⑷ 儿童精神分裂症:可有活动过多、行为冲动,但有个性的改变、情感淡漠、行为怪异、思维离奇等。
7、多动症的治疗手段有哪些?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是什么?
目前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心理治疗、合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社会技能培训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对大多数多动症患儿来讲,正规的药物治疗能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注意力保持集中,能够专心听课,思路敏捷,学习进步,成绩提高,儿童的潜在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多动症的药物是中枢神经兴奋剂。这是国内外多动症治疗指南一致推荐的治疗多动症的一线药物,也是最有效的药物。在长效中枢神经兴奋剂问世以前,多用短效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林。
该药的特点是药效持续时间短,每日需服药2~3次,才能全天控制症状。对患儿来讲,每日多次服药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容易遗忘,不能按时服药;2)在同学面前服药感到尴尬,不愿意服药;3)参加课外活动,不方便服药。这些问题均易造成药物漏服,使漏服后一段时间内的症状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随着科技的进步,长效中枢神经兴奋剂——专注达问世了。该药克服了短效药物存在的问题,只需早晨一次服药,药效持续12小时,全天控制多动症症状,保证患儿上午上课、下午课外活动及放学后均能保持良好状态。专注达是目前治疗多动症的首选药物。
8、家长和老师应如何正确对待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儿童都有心理障碍,他们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困难、易受外界影响和诱惑、成绩不佳、行为不能自控,对待他们应该严格管理,即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份宠爱,更不能动不动就打、骂。多些鼓励,少些批评,耐心辅导。根据他们实际情况,不要过高的要求,要关心他们正确交友。做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榜样,更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切忌发怒打骂孩子,要和孩子沟通,多倾听他们的陈诉,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加以启发诱导。教师对待多动症儿童要特别加以关爱,不应歧视和厌烦,对他们不能自控的行为及学习时的小动作应加以理解,正确引导和鼓励,对课堂上做小动作的多动症儿童不能训诉为调皮、故意捣乱而加予惩罚,这是不应该的。总而言之,不管家长、老师都应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处罚要慎重,多和他们交心,使他们感到关心和温暖,表扬他们每个小小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医治。
第三篇:预防保健科
预防保健科
预防保健科,成立于一九九二年三月。成立后,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至一九九四年底,已发展成集预防保健、临床医疗、计划免疫、产后访视、传染病管理、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
全科共有医务人员九名,其中主任医师二名、副主任护师一名、主治医师三名、主管护师三名。
预防保健科的主要任务是:疾病的预防及病后的康复保健。具体地说,即对内负责疾病的防治、职工医疗保健、传染病管理、计划生育等工作,对外则主要从事卫生宣传,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等工作。多年来,全科同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使工作不断走向正规化,常规化。1998年以来,医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职工医疗费用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本院职工医疗费用报销的规定》、《院长办公会会议纪要》和定期为职工健康查体的各项文件及规定。2008年医院重新修改并制定《关于职工公费医疗费用报销规定》。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开支;保证职工患病后及时合理用药;保证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以便有更充沛的精力为广大病员服务。为充分体现以预防为主的精神,自2009年开始每年为本院职工免费查体一次,做到有病早治,无病先防。
几年来,预防保健科在工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地段办公室的同志负责的计划免疫工作达到了省、市、区及国家卫生防疫部门的具体要求,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的防范医疗事故的措施,从无交叉感染现象发生,接种成功率达100%,感染率为零,成为济南市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同志,业务熟练、工作细心,时刻以“结婚有计划、生育有安排”为准则,做到在所管辖区内从无早婚早育及计划外生育现象发生,连续多年被趵突泉办事处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预防保健科连续三年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科内同志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
主任张学梓同志,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三十余年、预防保健管理工作十九年。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政治上起模范带头作用,业务上时刻起到安全保障、监督指导作用,其出色的工作表现多次获得院及病员的表扬,连续四年考核优秀,三年被评为“院先进个人”。2005年聘任王岩同志为预防保健科副主任,使预防保健科的工作又增加了新的活力。全科同志共累计主编著作三部,副主编著作八部,参编著作二十余部,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六十余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二十余次。
预防保健科的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保健及预防接种、计划生育工作为核心”,全心全意为职工及广大病员服务,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四篇:预防保健科
预防接种:每天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节假日不间断,保证了新生儿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二十多年来共为16000余名新生儿接种了疫苗;共为门诊群众接种了乙肝疫苗21070余人次。二十多年来科室从未发生过任何差错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好评。2006年以来为本院出生新生儿办理免疫规划接种免费册 1600余本,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传染病管理: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负责法定传染病及其他非法定传染性疾病的疫情报告;督促全院各临床科室传染病疫情报告,加强奖罚力度,定期检查各科传染病的报告、填卡、登记落实情况。每年春夏季开展肠道传染病监测工作,督促各科医生对所有腹泻病人都要按要求登记并报告,及时上报区疾病控制中心,达到有泻必检、逢泻必报。
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制定了全院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制度,死亡病例报告自查与奖罚等相关制度。及时检查、核对临床医生填写的《死亡医学证明书》项目的正确性,纠正医生填写直接死因、间接死因、根本死因中的错误。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负责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医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组织及相关工作制度,对医护人员和群众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讲座。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结合 本院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疫情报告重点科室有: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内科、儿科、妇产科、外科、检验科、放射科。
二、各科室发现法定传染病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报告,医生实行首诊负责报告制。医生要做好病人的交接班工作,不得有漏报现象。
三、报告范围:甲、乙、丙类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甲类:鼠疫、霍乱(2种)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它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乙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型
H1N1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
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6种)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种)
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恙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不明原因性肺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需要网络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有: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
四、传染病的诊断与登记:
严格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断并进行详细的门诊日志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出入院登记本等登记。
五、报告时限:
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等,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对其它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网络直报。
六、疫情报告接收科室:本医院预防保健科(遇到紧急传染病疫情时同时报告医 院医务科或办公室)。
七、报告方式:利用电话方式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卡片要填写全面、完整、字迹清楚、地址详细、内容准确,不得涂改、不得缺、漏项。发现甲类传染病或紧急疫情时可先口头报告,以后补报传染病报告卡。
八、疫情管理人员负责全院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管理工作。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疫情管理工作。
九、建立疫情自查制度。每周一次小检查,每月一次大检查,做好检查记录,报告医务科并进行月通报,并与绩效挂钩,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被检科室应及时进行整改。
十、对迟报、漏报疫情的医生根据医院指定的百分考核标准进行处罚;对因漏报疫情造成疾病传播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在疫情管理报告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给予表扬和奖励。
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
1、门诊部、住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有关科室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首先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做好处置工作。
2、疫情管理员每日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对卡片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即电话通知网络直报员,网络直报员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报。
4、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5、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当在24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6、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本》上备查。
7、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后,整理、装订、存档,保留三年。
结核病登记报告制度及转诊制度
一、结核病报告重点科室:放射科、检验科、急诊、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二、临床医生在接诊时发现肺结核疑似病人时应尽量做X光拍片检查或痰液检查,以便于进一步的确诊,医生应实行首诊负责报告制。
三、放射科在X光拍片或CT检查时发现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人时,要做好X光拍片登记本、CT检查登记本、检查结果反馈登记本、肺结核可疑者与肺结核病人转诊单(一式三份,一份留底备查,一份由病人携带到结核病防治所确诊并治疗,一份并同传染病报告卡送至预防保健科)、肺结核可疑者与肺结核病人转诊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立即通知首诊医生,经首诊医生核实后在异常结果反馈登记本上签名并进行报告。
四、检验科在痰液检查时发现有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人时,应在痰液检查登记本上登记,并及时通知首诊医生签名并报告。
五、各科室医生发现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人,须在门诊日志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上详细登记,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卡要求填写全面、完整、字迹清楚、地址详细、并填写病人的联系电话,内容要准确,不得涂改。
六、确诊或疑似肺结核的病人必须转诊。首诊医生为转诊责任人,需详细向病人说明进行健康教育并指导其转诊。
七、临床医生发现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人应立即报告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收到传染病报告卡时应认真核对后当天进行网络直报。
第五篇:医院预防保健科总结
预防保健科工作总结
****年预防保健所在**卫生局、疾控中心、妇保所、卫监所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开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卫生监督方面:
今年,我们继续做好《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等有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发放各类卫生宣传材料**余份。同时对经营者,进行有关卫生知识的集中培训,强化经营者的法制观念,做到依法经营。
对新办的企业,配合市卫生监督所进行卫生基础设施和行业卫生标准达标的指导。全年常规检查每季度一次,共计****次,重点抽查***次。对现有的经营单位,加强体检和发、核证管理,经营单位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经营,所有从业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并经有关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预防性体检合格证明》上岗,全年办理《卫生许可证》***张,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发放《健康证》****张。对卫生状况较差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教育,整改,对阻挠、抗拒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配合卫监所进行严肃处理。认真做好在校学生健康监测,****年对***小学一、三、五年级,***一中、二中初一年级,****高中高二年级健康监测人数****人。
二、疾病控制方面:
1、计划免疫工作
计免条线人员认真做好疾控中心下达的各项任务,每月正常开展计免门诊,常住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大于98%,“五苗”覆盖率大于95%,流动儿童建卡率大于95%,基础单苗接种率大于90%。居住满2个月的流动儿童,四苗全程接种率在90%以上。2008年有价苗接种 419人次,无价苗接种6079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学校查验证和查漏补种工作以及托幼机构凭证入托工作。做好脊灰疫苗的强化免疫及0-6周岁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调查工作。
2、慢病传染病工作
按要求开展并完成慢病防治、死亡报告、肿瘤报告等各项工作和任务。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全年上报例,其中本地 例,外地例,全年无传染病漏报,报告及时率>95%,填卡完整率>95%。按规定做好麻疹,手足口病,乙肝等传染病的个案调查97次,并指导隔离消毒。狂犬疫苗接种 907人次。糖尿病高血压筛查500人,艾滋病入户宣传4400户,发放宣传资料4000份。按规定开设肠道传染病门诊,肠道门诊重点人群采样395人,检索73人。结防工作认真开展,全年发现结核病涂阳病人18例,并配合结防医师对所有病例进行认真督导。做好辖区内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病人的管理,2008年新增冠心病16人,糖尿病212人,脑卒中90人,肿瘤161人。门诊高血压登记220人并做好随访。较好地完成了********下达的各项任务。
3、血寄地防工作
四月份,进行春季查螺工作,****两地查螺面积240623平方米,出动188人次,988工日。****联防查螺面积5000平方米,出动22人次,用工24工日,无疫情发现。开展晚血病人调查,并进行了系统体检,66名晚血病人病情稳定。血防查病人数1600人,疟疾血检300人次,疟疾IFA20人。继续开展中小学生的预防性驱虫工作,对**小学三年级、**中学初一年级、**村进行预防服药800人次。对**小学一年级进行了饶虫的肛检采样100人次,无阳性学生发现。对慢性丝虫病人建档照料 41人。开展碘盐覆盖调查,配合**疾控做好**交界碘盐采样工作,碘盐定量32人,碘盐半定量60人,育龄妇女和学龄儿童尿样碘测定20人。
三、儿童保健方面:
0-6岁儿童在体格检查时建立系统管理档案,定期接受8次健康体检。认真做好幼托机构管理与指导工作,信息报告、培训等工作落实到位,台帐资料齐全。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对帐册上近2000儿童进行常规体检,体检情况及时录入电脑。对儿保门诊发现的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治疗,每月复诊一次。同时指导家长喂养,直至结案为止。当年出生儿童及时建卡,建卡率大于95%。做好每年一次的“六一”
体检工作,接受体检儿童达95%以上,并常规进行贫血检测。认真做好0-6周岁儿童微量元素的测定工作达85%。对托幼机构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每季度一次。
在****中,预防保健所工作还存在不少缺点,外来流动儿童计免工作必须加强,以提高接种率和及时率。儿保体检工作及时做好登记。各类应急培训应做好资料收集并归档。相信在医院领导的支持和所有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年的工作会有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