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九届东方内分泌论坛工作总结
第九届东方内分泌论坛工作总结
由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糖尿病学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东方内分泌论坛-糖尿病论坛暨上海市内分泌糖尿病年会”于2016年4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
很荣幸作为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也参与了此次东方内分泌论坛的客户邀请工作以及年会现场的站台工作。通过这次内分泌论坛活动更进一步增进了与客户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作为论坛会场的工作人员也进一步了解了内分泌论坛的会务流程,与同事之间的分工明确的布置工作也进一步的增进了同事之间的默契感,对自己在公司今后的工作之中起到了沉淀作用,冰冻千尺非一日之寒,作为转型从事医药行业的我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做到工作上的经验形成和积累、酝酿也是一次次参与这样的团队活动所得到的宝贵财富。
总结这次的工作,作为公司的会务人员尽管完成了领导的布置和安排,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在客户邀请方面,客户的基本信息收集还不够及时,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也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我也将更加努力地通过多方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也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第二篇:东方论坛演讲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介绍
二年级“观察物体”这部分属于知识空间与几何中的图形与运动,该部分借助直观形象、操作活动以及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如观察、剪一剪、画对称轴或图形的另一半、照镜子、折出对称轴。具体编排如下:
1.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例1:
(1)这里的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是以后学习“三视图”和投影几何的雏形,在这里只是观察形象实物图,让学生判断的观察到的物体也是以立体形式出现的。
(2)本例通过让学生判断下方的三幅恐龙玩具图分别是谁看到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向学生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可以借助照相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由“谁来来照的相”产生核心问题:是谁看到的?看到了什么?
(3)教学时,要让学生实际观察一下,借助直观形象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
2.轴对称
在这儿,教材按照概念的引入、教学、应用三个层次来编排的。
“对称”概念的引入
通过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等实物图形引出对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物体的特点,并感受对称物体因其匀称、均衡而给人的美感。
例2:(概念的教学)
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过程,并让学生仿照着随便剪一剪。不同学生剪出了不同形状,通过交流、比较,发现剪的过程中的一致性:把长方形纸从中间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了。从而利用“折痕”自然地引出“对称轴”的概念。由剪衣服后产生核心问题:对称之后是什么图形?
知识的应用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3.镜面对称
例3:
(1)镜面对称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
(2)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提供了两个镜面对称的情境。其中湖面是以水平面为对称面,照镜子是以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易于理解。
(3)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照镜子时,物体与所成像的上下、前后相对位置相同,而左右相对位置有所改变。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更多的活动帮助理解。
数学教研组:周晓艳
第三篇:第九届大学生记者论坛主持词
第九届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
主持词
活动时间(9:00-10:30)(8点半开始连续播放论坛短片)
学生主持:大家好,我是合肥学院广播台播音员李传伟,我是合肥学院广播台播音员翟超,我们是第九届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学生主持人。刚才播放的是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九年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阳关灿烂,温馨难忘。下面请工作人员开通“第九届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微博墙”,让我们一起为论坛祝福(播放背景音乐)。(停顿1分钟时间)论坛期间,各位只需使用腾讯微博编辑#第九届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加上你想说的话发表就能立刻显示在我们的微博墙上,我们的屏幕上也有微博上墙的具体方式。
现在,请合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白义香先生主持第九届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开幕式。(学生主持人暂时下台休息)
第九届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开幕式
主持人 白义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高校传媒代表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论坛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张庚家 安徽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
汪小雅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安徽青年报社总编辑 刘跃生 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 刘存磊 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部副部长 马振宇 安徽青年报社常务副总编辑 谢海涛 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 张卫东 德赛集团安徽分公司总经理
李忠亮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市场部媒介宣传经理 胡兴祥 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朱立军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朱梅福 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胡 雯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吴成海 安徽中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干敬睿 合肥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张道才 巢湖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大学生记者论坛自主办以来,一直受到合肥学院党政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极大支持。今天,合肥学院出席论坛的领导有:合肥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洪家友,合肥学院学生处处长董承军、团委副书记朱涛。
今天出席开幕式的还有省、市媒体的嘉宾朋友。让我们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出席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第9届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汇聚了来自省内50余所高校的校园传媒代表,大家将围绕“微时代”这一主题,共同研讨,相互交流。相信这将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争鸣、心灵的沟通,是一个属于大学学生记者的交流舞台,让我们共同打造出全省大学生记者的思想文化盛宴!
◆从承办第一届论坛到第9届论坛,9年来,我们每次都得到了合肥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他们的关怀下,论坛的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地进行着,我们的规模将越办越大,水平越办越高。下面有请合肥学院洪家友书记致开幕辞。
◆谢谢洪书记。论坛自创办以来,一直得到安徽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的指导和关怀,下面有请教育厅张庚家处长讲话。◆谢谢张处长。论坛的举办为高校间的新闻宣传工作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一直得到安徽青年报社的指导和支持。下面我们请汪小雅总编辑讲话。◆感谢汪总编。论坛还收到了来自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26所高校党委宣传部发来的贺信。
今年我们如期地开展了论坛主题征文活动,更和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合作联手推出了第五届“高校十佳校园记者”和2012安徽省高校校园“好新闻奖”评选活动,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安徽省各高校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经过论坛组委会的严格审查最终各大奖项均已揭晓。下面请学生主持人主持论坛 2
主题征文暨第五届高校十佳校园记者和2012安徽省高校校园“好新闻”评选活动颁奖仪式。(播放颁奖音乐)
学生主持人:下面进行论坛主题征文暨第五届高校十佳校园记者和2012安徽省高校校园“好新闻”评选活动颁奖仪式。
下面宣读的是第五届“安徽高校十佳校园记者”获奖名单,获得本届“安徽高校十佳校园记者”称号的有:
安徽理工大学 杨迪 安徽财经大学 戚夜云 安徽农业大学 姜博晨 安徽师范大学 冯李华 安徽大学 解冰洋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徐小容 合肥学院 桑亮亮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严尚雯 淮南师范学院 宋丹丹 铜陵学院 刘玲
请合肥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洪家友、安徽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张庚家、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安徽青年报社总编辑汪小雅、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刘跃生、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刘存磊、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谢海涛、德赛集团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张卫东、合肥学院宣传部部长白义香为十佳校园记者获奖代表颁奖。请获奖学生代表上主席台领奖。
播颁奖音乐
大家好,下面宣读2012安徽省高校校园“好新闻奖”获奖名单。获得本届校园“好新闻奖” 消息类的是: 一等奖
《我校主创安徽省有史以来最长画卷献礼十八大》
安徽师范大学 朱露露 钟华琳
《象牙塔里传唱“爱的奉献”》 安庆师范学院 朱芳芳 二等奖
《“情系夕阳”这个冬天不太冷》 安徽大学 张 毅 《标枪选手王瀚鹏破学校记录》 安徽大学 解冰洋 《省级媒体集中采访十八大代表房玫老师》
安徽师范大学 叶圣舒 夏 珂 《校党委书记深入师生员工开展大走访活动》
安徽财经大学 戚夜云 《背着妈妈上学的新生》 安徽农业大学 姜博晨 《用爱心点亮生日的蜡烛 用关怀换来真心的微笑》
安徽理工大学 孔海棠 王露丽 《“绿色通道”助起跑》 合肥学院 叶明珠 辛旺 《我院执行全省第一个不让孤残学子失学的政策》
铜陵学院 刘 玲 《指尖的旋律 青春的独奏》 蚌埠学院 魏 倩 《建筑工程系横向课题取得重大突破》合肥学院 张小虎 刘 杨 《242家“婆婆”来相亲》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严尚雯 丁鹏飞 三等奖
《建工第七届“挑战杯“起航》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徐小容 《“三生三成教育”——淮北师范大学进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淮北师范大学 徐 鹏 《我院设立大学生事务中心受到学生好评》
合肥学院 金 闻 宫溪玲 程蓓蓓 《我校出席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载誉归来》
淮南师范学院 范玉奇 张 娟 《学校举行2013届毕业生和就业收场双选会》
合肥师范学院 刘倩倩 章儒蕾 《经管学院团总支为彝良地震灾区募捐》 皖西学院 孙汪胜
《我校成功举办教职工排球大赛》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林世华
通讯类
一等奖
《几经磨难终破茧 化蝶翩翩舞人间》
合肥工业大学 杨利杰 敖田 王腾迪 《杜耿,且行且珍惜》 合肥学院 吴九琴 陈丹 《闯进“世界杯”机器人球队》 安徽大学 张毅 二等奖
《情牵巴蜀山区 五载爱心支教》 安徽师范大学 冯李华 《潜心科研结硕果,呕心沥血育英才》 合肥学院 张海斌 桑亮亮 《高志强:海南渡社区里的“活雷锋”》 安徽工程大学 高志强 《路漫漫,破浪乘风梦未断》 合肥学院 闫风云 《青春之歌唱在田埂上》 新华学院 谢普祥 张玉婷 《瞧这一家子》 安徽理工大学 王露丽 《真正的自由在于灵魂》 中国科技大学 于梦薇 三等奖
《再访骆飞》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霍威 《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 安徽农业大学 柳清青 《行小善,铸大爱》 安徽财经大学 秦元芳 李莉 刘巍 《把毕节论文写在大地上》 滁州学院 马苗苗 《燎原引路人》 淮北师范大学 徐鹏 王菊华 《行走在考研路上》 池州学院 朱涛 《苦寒梅香 梦遂燕园》 皖南医学院 蔡瑞婷 刘洋 吴涵 叶品凯 《走出象牙塔,你点击了哪些关键词》 铜陵学院 刘玲 《王宝芹:重返校园的艰辛与厚重》
安徽中医学院 齐相循 《教官们,向您致敬》 安徽医科大学 方东
言论类
一等奖
《为什么畅销迷惑了我们?》 安徽农业大学 黄世慧 章赟赟
《中国被文化侵袭 》 合肥学院 王洪洁莹 二等奖
《你们的四年,我们的期待》 合肥学院 张超成 《天下公平教育为先》 安徽农业大学 潘万春 《爱,让温暖常驻心间》 安徽师范大学 刘天红 叶圣舒 秦玉洋 三等奖
《再谱发展新篇章》 新华学院 代玲玲 《在“穿越”中生辉的经典传统文化》 铜陵学院 杜小雅 《谁该对中国教育问题买单》 合肥学院 张小虎 《熄灯断网,效果与期望有偏差》 合肥学院 闫风云
摄影类
一等奖:
《暑期三下乡》 新华学院
谭森亮 二等奖:
《赛场风云》 安徽农业大学 郑斌 《留守娃开心过暑假》 安徽理工大学
田超颖 三等奖:
《小报纸 大世界》 安徽师范大学
冯李华 《首届安徽省就业指导大赛》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庞锦光 《科普进乡村》 皖西学院 孙汪胜
请合肥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洪家友、安徽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张庚家、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安徽青年报社总编辑汪小雅、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刘跃生、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刘存磊、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谢海涛、德赛集团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张卫东、合肥学院宣传部部长白义香为校园好新闻奖获得者代表颁奖;获奖学生代表请上主席台领奖。
播颁奖音乐
获得本届论坛“微时代”主题征文奖的有: 一等奖
微时代的语者 滁州学院 鲁志东 “指尖”上的校园微公益 合肥学院 刘意 戏说“隆中对” 安徽理工大学 杨迪 二等奖
微时代,微世界,微生活 黄山学院 陈红佳 微时代,微生活 安徽财经大学 何畅 微时代画卷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孙卉 微风起,恰同学少年 滁州学院 刘威 从五四,看“微时代”的曙光 合肥学院 吴振北 三等奖
微时代——痛并快乐着 安徽财经大学 王冕 “微”何以革命 安徽财经大学 徐燕 我看“微时代” 安徽理工大学 孙青青 请不要遮住双眼 安徽理工大学 彭宗旺 生在微时代 淮南师范学院 王青 微时代:因“微”不凡 黄山学院 陈梦琪 驻足你,感受“微” 三联学院 匡燕 你今天“微”生活了吗 合肥师范学院 尹风云 “微时代”乃双刃剑,扬长避短是关键 蚌埠医学院 龚文涛 拾荒 合肥学院 宫溪玲 微时代的“百家争鸣” 合肥学院 张曼曼 小确幸,微幸福 皖西学院 沈芳欣
请获奖代表滁州学院鲁志东同学发言。
请合肥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洪家友、安徽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张庚家、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安徽青年报社总编辑汪小雅、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刘跃生、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刘存磊、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谢海涛、德赛集团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张卫东、合肥学院宣传部部长白义香为主题征文优秀奖获得者代表颁奖;请获奖学生代表请上主席台领奖。
播颁奖音乐
◆学生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老师、高校传媒代表们,第9届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开幕式第一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接下来我们进行今天论坛的第二部分——安徽青年报《大学生周刊》双十佳颁奖仪式。
播放安徽青年报《大学生周刊》电子画册
有请安徽师范大学夏珂同学发言
◆主持人:下面宣读2012安徽青年报《大学生周刊》“十佳”学生记者站和 “十佳”学生记者获奖名单。
获得首届安徽青年报《大学生周刊》“十佳”学生记者站的有: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学院 安徽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新华学院 万博学院 巢湖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请合肥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洪家友、安徽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张庚家、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安徽青年报社总编辑汪小雅、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刘跃生、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刘存磊、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谢海涛、德赛集团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张卫东、合肥学院宣传部部长白义香为获奖代表颁奖,请获奖学生代表请上主席台领奖。
播颁奖音乐
◆主持人:获得2012安徽青年报《大学生周刊》“十佳”学生记者的有:
安徽师范大学 夏珂 安徽大学 张毅 安徽中医学院 齐相循 安庆师范学院 袁少庆 黄山学院 王亚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霍威 阜阳师范学院 李娜 皖西学院 孙汪胜 合肥工业大学 秦惠实 合肥师范学院 吴兆凯
请合肥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洪家友、安徽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张庚家、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安徽青年报社总编辑汪小雅、安徽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刘跃生、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刘存磊、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谢海涛、德赛集团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张卫东、合肥学院宣传部部长白义香为获奖代表颁奖,请获奖学生代表请上主席台领奖。
播颁奖音乐
主持人(白部长):论坛开幕式到此结束,请领导、嘉宾退席,各高校学生代表留下,下面将进行的是高校代表交流会。
播放领导退席音乐
学生主持人:
现在,论坛进行第二部分:高校代表交流会。◆首先,有请安庆师范学院周媛媛同学上台发言。谢谢周媛媛同学的精彩发言。
◆下面,有请新华学院张洁琼同学发言。谢谢张洁琼同学。
◆下面,有请安徽大学张毅同学发言。
谢谢张毅同学。
◆有请安徽农业大学姜博晨同学发言。
感谢安徽农业大学姜博晨同学的精彩发言。论坛上午的活动到此结束,请各高校派一名代表于下午13:00到合肥学院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参加高校代表座谈会,其
他各位代表下午的活动为参观校园,自由讨论,地点为:合肥学院校园内。现在,请各位随工作人员到图书馆东门合影。合影完毕后,请各位到食堂二楼论坛专门窗口就餐。谢谢大家。
第四篇:东方科技论坛组织条例
东方科技论坛组织条例
东方科技论坛(2002)00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东方科技论坛(Eastern For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FST)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和主办、面向全国的具有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技术研讨会。
第二条 论坛宗旨:面向科学前沿,面向科学未来,激励创新意识,促进知识和技术创新;创造学术自由讨论的环境, 促进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
第三条 讨论主题:以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的,对高新技术产业有重大影响的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及其技术中前沿与关键问题为重点,同时还就工程技术、环境、现代农业和基础科学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性讨论。
第四条 遵循原则: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求是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弘扬学术上的平等,自由思考,自由讨论和自由争论的精神,支持创新思想。
第二章 组 织
第五条 聘请社会知名人士担任顾问,对论坛的方向与活动进行指导和咨询。
第六条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理事会,负责论坛的组织和实施。
第七条 根据理事会的安排和要求,设立论坛办公室,负责会务与日常工作,论坛办公室的办公地点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活动中心可同时承担论坛主题申请受理、收集以及其它组织工作,协助论坛办公室做好有关工作。
第八条 东方科技论坛理事会的职责:
1、讨论和决定东方科技论坛的宗旨和任务。
2、审议会议申请,拟定讨论会的专题,聘请学术造诣高的专家担任会议执行主席。
3、审议批准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4、审议论坛经费收支情况。
5、制定和修订论坛组织条例。
第三章 运作和方法
第九条 任何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都可以按东方科技论坛的宗旨提出举办会议的申请或建议,以及提出参加会议的申请。
第十条 理事会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审议申请,拟定讨论会的专题。并聘请学术造诣较高的专家担任会议执行主席,确定主报告人选。会议申请一旦通过,论坛办公室即发出筹备会议的通知,并与承办单位共同组成以执行主席为首的会议组委会。任何学者和专家都可向组委会申请参加东方科技论坛学术研讨会,申请结果以会前收到邀请信为准。东方科技论坛办公室备有会议申请表和参加会议的申请表,可供索取。
第十一条 论坛专题研讨会,原则上一年10次左右,每次1~2天,30~40人,由若干位专家作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几个中心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第十二条 学术性休假。原则上每年1次,每次2~3天。其间就一些学术“热点”问题和理事会所关注的问题进行研讨。
第十三条 会议执行主席的任务是:确定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或基本内容;组织专题报告和专题发言;推荐和邀请与会人员;引导会议进行深入富有创造性的自由讨论。
第十四条 专题报告应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回顾与展望性的评述,它为讨论会提供丰富、系统、最新的信息,从而使会议讨论有高的起点,并能使讨论深入。
第十五条 专题发言则是其中个别重要部分的较深入的阐述,也可以是不同观点的阐述。第十六条 每次活动通过征集、申请和邀请相结合的方式,由不同学科、不同工作背景、高知识层次科学家参加,而且老、中、青共聚一堂,其中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应占有一定比例,东方科技论坛欢迎国外的中国学者参加会议。
第四章 经 费
第十七条 论坛主题研讨会经费由东方科技论坛与承办单位共同承担。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社团、个人提供赞助。
第十八条 原则上论坛承担邀请的与会人员的食宿费用,与会人员往返旅费自理。会议可为部分特邀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提供旅费。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经东方科技论坛理事会通过并执行,本条例解释权归论坛理事会。
第五篇:2012年最新第九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
高效课堂与新课标导向培训心得体会
班 级:一年级一班 班主任:某某某
日 期:2012年11月26日
高效课堂与新课标导向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小学语文教师,我很荣幸的参加了由区教育局举办的“高效课堂与新课标导向培训会”,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使我对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感受颇多。
培训会上,大师们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独到的教学风格让我倍感振奋。赵志祥老师的风趣、幽默,也很有亲和力;熊生贵老师知识渊博;张学伟老师平易近人,循循善诱;韩军老师机智幽默,很有激情。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懂得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积累,智慧是沉淀,智慧是领悟,一个胸无点墨得人,永远不会与智慧挂钩,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有一定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厚积而薄发。
作为老师应该扎扎实实上好语文课,讲求融通之美,同时语文课堂应体现和悦之美。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写作课上的“能歌善舞”,更能吸引所有同学。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了真正的课堂主人,尽情地享受读书的乐趣,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特征,抓住了语文课堂的精髓———读,古语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今天终于从赵老师的课堂体会到了这一点。学习对学生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快乐!这不正是教育教学的艺术体现和人格魅力吗?
新课标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标的合作者。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善于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它还包括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料、工具和场所,如实践活动材料、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报刊杂志等。
首先,要积极创设最佳情境,发挥良好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
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其次,注重奖励激励,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再次,做一个幸福的人,做幸福教师,留温馨记忆,一个人只有以享受的心境对待职业才可能获得职业幸福,一个热爱职业享受职业的人,是不需要什么毅力去坚守什么的。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只有把职业当做享受的人,才可能心甘情愿,坚持不懈。把职业、事业和生活融为一体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最后,对学生一定要充满爱,要用爱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学生,用爱去唤醒每位学生个性的张扬,每天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高高兴兴的工作,以一张笑脸去面对学生,用我们的好心情去影响学生,让他们也感到轻松快乐,那他们一定学得快得多。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快乐,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享受教育。
几位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印象最深的是每位老师都特别注重“读”,在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学习。另外我也感受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对课堂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借鉴各位老师的优点和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丰富起来,让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更快的成长起来。
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沉,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何来纵横捭阖,驾轻就熟。这次培训,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我得到了不少教学上的启迪,更感受到了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让我们意识到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应有广阔的知识,饱满的激情,横溢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