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练习
(7)在算盘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四位数,它最大是()。
2、二年级投票选举“环保小卫士”每人只能投一票,投票结果如下表。(0.10)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2
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综合练习试
卷 2
点击下载: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综合练习试卷 2.zip
一、填空。20%(1、3% 4、5、6每题2%)1、0.7pide;5=7:()= =()%。2、5A=4B(A、B不等于0)。A:B=():()。
3、: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4、如果 =,那么a和b成()比例关系。
5、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分米的圆柱的体积是()。
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米,体积是157立方米,它的高是()米。
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8、一块长方形的地,长75米,宽30米,用 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长画(),宽画()。
9、:8的比值是(),如果再写一个比与它组成的比例,这个比例可以是()。
10、已知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pide;B=C,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关系,如果C一定,A和B成()比例关系。
11、一种盐水,按盐和水1:1000配制而成。现要配制这种盐水8008克,需要盐()千克。
12、()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第三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全班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7 人,女生14 人。经进行寒假检测试卷分析后,本班学生上学期在口诀及知识运用等方面掌握不够扎实,主要原因是练习及反馈不够。本学期要根据以上情况,为提高本学科成绩,应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反馈训练,为提高差等生的成绩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解决问题、表内除法
(一)、图形与变化、表内除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统计、找规律、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五、教学进度表: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
(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 …………………………………………………1课时
四、表内除法
(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和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7课时)
有多重 ……………………………………………………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4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第四篇: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升级试卷分析
从整体上看,这次升级测试基本上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本次测试结果与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相符合,学生在测试中基本发挥正常。不过我认为这次学生的测试成绩只属于良好状况,不是最理想的。测试成绩反映了教学中的得与失,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将有效提高我们得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下面我对试卷上的试题来进行评价分析。
一、答题简析
1、认真填一填。填空题部分的得分率比较高,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填写,第二小题失分率达70%,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最高位上的数字是几,表示()个(),还有第5小题7KM60M=()M,约有65%的学生不会换算单位。第6小题填长度单位50%的学生失分,由于学生对长度单位不能正确区分。
2、选择题。同学们的得分率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4小题,达30%的人数。原因是有的学生不能理解5千米-100米和4000米比较大小,导致判断错误。
3、判断题。本题大多数学生得分率高,第4小题失分人数达30%,学生不能正确判断所造成的。
4、我的计算本领强。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其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计算准确率比较高。计算题部分的得分率比较高,大部分学生做错的原因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少数学生没有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5、说出小芳上学的路线。总体同学们完成的很好。对8个方向能正确辨认,有几个同学做错,原因我认为还是没掌握方向的位置。
6、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方框里。此题大多数学生是第三号图,误认为是锐角了,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出题不规范造成的。
7、解决问题。本题考了4个知识点。解决问题部分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解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部分出现的问题主要有:①审题不认真,看错信息,如第2小题做错的学生较多。学生计算时没有写单位。第4小题,学生没有理解题意。用减法计算,反而做成加法了。其它题目不存在问题。
二、教学建议
1、加强“四基”教学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从这次数学期末质检试卷分析看,还有一些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对一些数学概念不理解,认识模糊不清,对一些计算法则、数量关系未掌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加强“四基”教学,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借助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础知识,发展技能,提高能力。
2、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除了接受学习以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多种学习方式,变学生“听数学”为“做数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手脑并用。这样有利于学生感知,建立表象,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有利于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3、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从这次数学试卷分析看,反映出仍有少数学生对表内乘法口诀及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不够熟练,计算技能尚未形成,个别学校的学生计算得分率偏低,这些问题要引起学校及科任教师的足够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加强基本的口算训练。一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二要注意口算形式多样化;三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可适当组织开展口算比赛。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这次数学质检试卷分析看,还有少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会分析数量关系,没有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导致出现解题错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学会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数学问题,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切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2009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周末练习
2009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语文平时练习(2)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àng guānsānniánwǔzǎigài niànchēngxiōngdàodì(壮观)(三年五载)(概念)(称兄道弟)yùbàbùnéngbōtāoxiōngyǒngshìfànyānmò(欲罢不能)(波涛汹涌)(示范)(淹没)
xióngwěizhuànglìhéng xīnjìyāqúnfāngxuányáqiàobì(雄伟壮丽)(恒心)(艺压群芳)(悬崖峭壁)
二、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guàn(冠军)méi(没有)zài(载重)冠没载
guān(鸡冠)mò(淹没)zǎi(下载)
三、古诗默写:
登鹳鹊楼江上渔者
唐(王之涣)宋(范仲淹)白日依山尽,江上往来人,黄河入海流。但爱鲈鱼美。
欲穷千里目,君看一叶舟,更上一层楼。出没**里。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蜜蜂蜇得熊鼻青眼肿。
把字句:蜜蜂把熊蜇得鼻青眼肿。
被字句:熊被蜜蜂蜇得鼻青眼肿。
2、敌人残暴地杀害了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把字句:敌人把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残暴地杀害了。
被字句: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被敌人残暴地杀害了。
房间里很黑,悬空寺选址很险,周总理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五、阅读
(一)优雅的“请假条”
试演那天,公爵请了许多精通音乐的名流来欣赏。
交响乐舒缓的引子响起,把大家带入一个美妙绝伦的仙境,可是小提琴凄婉的乐章却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当乐曲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乐谱架上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乐师一个一个地下场,最后,台上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
在一片黑暗中,掌声热烈地响起来了。公爵和客人都被这种新颖的艺术所折服了。演出结束了,公爵也终于宣布:“各位乐师,请回家过圣诞节吧!”
这首乐曲就是著名的《告别交响曲》。
1、从文中找出近义词。
缓慢(舒缓)宣告(宣布)佩服(折服)
2、在()里填上合适的词。
(舒缓)的引子(凄婉)的乐章(强烈)的思乡之情(美妙绝伦)的仙境(热烈)的掌声(新颖)的艺术效果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海顿为了让乐师回家过圣诞节,向公爵交出了一张优雅的“请假条”。他让小提琴演奏凄婉的乐章,表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再在让每位乐师在演奏最后一个乐章时,独奏完一段就吹熄蜡烛,提着乐器,起身离去。最后,只剩下两把小提琴,把乐曲引向尽头。这首乐曲就是著名的《告别交响曲》。
(二)牛顿的故事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他。牛顿8岁上学以后,外祖母有时给他一些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买了锤子和锯。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了。”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取得了许许多多科学研究成果。//
1、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词。
一(块)木板一(个)钉子一(条 /根)线条
2、写出近义词。
喜欢——(喜爱)自豪——(骄傲)
保持——(坚持)成果——(成绩)
3、短文已用“//”分成三段,第二段写了牛顿善于思考,自己制作了太阳钟。
4、牛顿制作的太阳钟是怎么样的?请用“——”划出。
5、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在正确答案前画“√”)
()A、牛顿小时候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B、牛顿善于思考,自己制作了太阳钟。
(√)C、牛顿从小就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D、牛顿始终保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长大以后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6、读了这篇短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读了这篇短文,对我的启发是:我要向牛顿学习,从小善于思考、勇于创新,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将下列谚语补充完整,并积累谚语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