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端午聚(本站推荐)
端午聚**“粽”情欢乐购
活动背景: 农历五月开始,天气越来越炎热,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观注健康与卫生。作为端午节的活动,超市部分除了继续按常规的方式推广节日食品(如粽子、咸蛋等)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农历“恶”五月的杀虫驱毒用品的促销。
百货部分:由于6.17是父亲节,故本档活动以男装男鞋男士用品为主导点,同时,过端午节日全家团聚同逛商场的机会就多些,结合商家活动推出其他品类。
活动目的: 节日促销,增进销量,活动对象: 以家庭为主要消费对象„„
活动时间: 6.15(五)—6.24(日)(十天)
活动主题: 端午聚**“粽”情欢乐购
活动内容:
一>6.17最爱老爸----第一届绅士服饰节
二>开心购物 三级好礼献老爸
6.15—6.17,凡来我商场百货区购物,单张收银小票
满88元 送价值 元的幸运爸爸礼一份(份/天)
满188元 送价值 元的健康爸爸礼一份(份/天)
满288元送价值元的最帅爸爸礼一份(份/天)
三> “粽”情端午幸运“55”好礼送
活动期间,凡来我商场(超市区)购物,单张收银小票满55元的顾客,均可参加掷骰游戏一次,游戏规则如下:一次分别掷骰两只,两只骰子的数字加起来正好是5,则送精美礼品一份(中奖率为1/9)
两个骰子的数字都是“5”,则送价值元的礼品一份(中奖率为1/36)四>吉祥香粽“钓”起来„„„
五月初一起,凡来我商场超市区购物,单张收银小票满55元的顾客,均可凭票参加一次现场钓香粽游戏,(限时两分钟)钓起来的香粽归顾客所有„(每日限前155名顾客)
第二篇:端午
端午节节目主持词
1、《小可爱》
李:孩子们拥有活力四射的童年,有着阳光般灿烂的笑脸,瞧,一群可爱的宝贝来了!
刘:孩子是天真的、可爱的!他们正向我们走来!请欣赏“小精灵”舞蹈队带来的幼儿舞蹈《小可爱》。
2、合唱《红星歌》
刘:走过这个火热的六月,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九十年沧桑巨变,九十年岁月峥嵘。李: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朋友要用自己的歌声向祖国妈妈献礼。红心向党、与时俱进,让镰刀斧头的尊严,因我们的忠诚而与日月同辉,山河同在!请欣赏塔尔气小学带来的《红星闪闪》。
3、《彩扇舞》
刘:在十二五的第一个春天,沐浴着无限的春光,彩扇飞舞,舞出多彩生活的姹紫嫣红。
李:扇舞春风,和谐奋进。歌颂充满生机的今天,召唤前程似锦的明天。请欣赏由和谐家园艺术团带来的《彩扇舞》。
4、《森林扑火队员之歌》
李:一方水土,一方森林,我们日夜站岗值勤,一分辛苦一种执着,只为森林生命的绿色。
刘: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是务林人的职责和骄傲。让我们为他们高歌吧!请听由吴江宁、宫晓峰、郑杰、胡迎滨带来的:《森林扑火队员之歌》。
5、《擒敌拳表演》
刘:没有战胜过困难、没有负过重荷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军人!你看,他们的英姿,他们的刚强,他们是真正的好儿男!
李:我们武警绰尔森林大队的官兵们不顾训练的疲劳,用热情、铿锵有力的表演来表达他们的内心的澎湃激情,请欣赏由他们带来的精彩节目:《擒敌拳表演》。
6、《牵手草原》
李:牵着芬芳的草香,牵着绿色的希望,牵着牧童的欢唱,牵着阿妈的吉祥。刘:牵手草原,绿浪奏起动人的乐章。牵手草原,草原托起红色的太阳。请欣赏张喜军、曹喜鹏带来的歌曲《牵手草原》。
7、《太极拳》
刘:朗朗乾坤,充满着无穷的奥秘;太极八卦,更有其神秘的面纱。
李:舒臂如仙鹤展翅,舞出一台灵动;昂首似凤鸣九天,传出万种风情。下面就请大家欣赏由老科协表演队带来的《太极拳》表演。
8、《新綽尔之歌》
刘:蓝天当纸,海水为墨,写不完我们心中的颂歌,李:群峰放歌,大江展喉,唱不尽我们永恒的赞歌。
刘:让我们用力量的臂膀,让綽尔神采飞扬,李:让我们用燃烧的激情,让家乡的热土,凯歌嘹亮。合:让我们全体运动员共同唱响《新綽尔之歌》。
1、孩子是天真的、可爱的!他们正向我们走来!请欣赏“小精灵”舞蹈队带来的幼儿舞蹈《小可爱》。
2、走过这个火热的六月,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九十年沧桑巨变,九十年岁月峥嵘。
3、在十二五的第一个春天,沐浴着无限的春光,彩扇飞舞,舞出多彩生活的姹紫嫣红。
4、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是务林人的职责和骄傲。让我们为他们高歌吧!请听由吴江宁、宫晓峰、郑杰、胡迎滨带来的:《森林扑火队员之歌》。
5、没有战胜过困难、没有负过重荷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军人!你看,他们的英姿,他们的刚强,他们是真正的好儿男!
6、牵手草原,绿浪奏起动人的乐章。牵手草原,草原托起红色的太阳。请欣赏张喜军、曹喜鹏带来的歌曲《牵手草原》。
7、朗朗乾坤,充满着无穷的奥秘;太极八卦,更有其神秘的面纱。
8、蓝天当纸,海水为墨,写不完我们心中的颂歌,让我们用力量的臂膀,让綽尔神采飞扬,合:让我们全体运动员共同唱响《新綽尔之歌》。
1、孩子们拥有活力四射的童年,有着阳光般灿烂的笑脸,瞧,一群可爱的宝贝来了!
2、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朋友要用自己的歌声向祖国妈妈献礼。红心向党、与时俱进,让镰刀斧头的尊严,因我们的忠诚而与日月同辉,山河同在!请欣赏塔尔气小学带来的《红星闪闪》。
3、扇舞春风,和谐奋进。歌颂充满生机的今天,召唤前程似锦的明天。请欣赏由和谐家园艺术团带来的《彩扇舞》。
4、一方水土,一方森林,我们日夜站岗值勤,一分辛苦一种执着,只为森林生命的绿色。
5、我们武警绰尔森林大队的官兵们不顾训练的疲劳,用热情、铿锵有力的表演来表达他们的内心的澎湃激情,请欣赏由他们带来的精彩节目:《擒敌拳表演》。
6、牵着芬芳的草香,牵着绿色的希望,牵着牧童的欢唱,牵着阿妈的吉祥。
7、舒臂如仙鹤展翅,舞出一台灵动;昂首似凤鸣九天,传出万种风情。下面就请大家欣赏由老科协表演队带来的《太极拳》表演。
8、群峰放歌,大江展喉,唱不尽我们永恒的赞歌。
让我们用燃烧的激情,让家乡的热土,凯歌嘹亮。合:让我们全体运动员共同唱响《新綽尔之歌》。
第三篇:聚
聚
大年一过,走亲访友,朋友同学聚会,欢喜热闹,免不了的酒宴,聊不够的话题,每每至此,一份浓浓的情,一份年俗,一份久别重逢的喜,一份走向明天的愿,在一次又一次的聚会中似乎还缺些什么?
正月初三家族举行兴学育人表彰,家族优秀学子欢聚一堂,家人的企盼,学子的努力,家族坚持这一活动二十四年,形式看似简单,但家族家风的传承却根植于此,一种文化的传承需要一群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一聚,凝聚了家族的魂。
正月初五,本支兄弟聚会,老中青三代人,聚餐欢度这一活动也持续了十几年了,兄弟轮庄宴请,父辈人员渐缺,子辈与日俱增,兄弟们也有忙于事务不能相聚一餐者,席间互道祝福,互致安好,其乐融融一家人,酒酣饭饱却也缺少了什么?单纯的一餐聚会,是否该融入些新意,兄弟同心共谋发展,共创家业。在如今,抱团发展的时代,兄弟们能否借机抱团发展,也不失为一种聚的发展,聚的新生。
正月初六,今逢属鸡兄弟五十,诚邀众弟兄共聚一餐,合庆五十生日,也免了互相宴请的繁琐,虽非同日生也可同日庆,新春伊始,共饮一杯同心酒,五十之人当知人生之艰辛,兄弟相扶一路走来,吾辈也渐老,儿孙渐满堂,不再如当年之潇洒,或忙于家务,或忙于工作,一路且珍重。
正月十三祥龙人欢聚孝柳酒店,开年相聚,传递新的信息,传播祥龙大爱,为了共同的事业,在新时代数据为王的关键年,如何在祥龙大平台上彩绘蓝图,同仁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聚一起,明一途,征途齐进。
正月十四,所有物业人员开会聚一起,召开年初工作会,统一思想,搞好服务,紧跟形势,把物业理念提升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上来,加强管理,为业主服务好,管好家。注入新的思维,打造社区经济,做活众筹经济,为业主谋利益,为员工谋福利,确定新的奋斗目标,2018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如何借一次聚会抱团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一次次聚会不同的人群,如何抱团才是聚的真谛!
第四篇:端午有感
端午有感
又到端午节,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乘着火车,顺着人流来到了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刚下火车,就见武昌正飘着蒙蒙细雨,人潮涌动间,我不经意瞥间几个衣裳佝偻的,或高或矮,但有着相同特点--又瘦又脏的人正围着一对情侣在说着什么。我好奇地观望了一下,结果发现他们是一群正在强行讨钱的行乞者。我不禁感叹,世风日下,行乞的反而理气直状地向施舍者索要“工资”了。感叹过后,我便将其抛诸脑后了。
第二天,我们一行人乘车来到了黄鹤楼。在天桥上,我再次见到了一些街头行乞的人,他们或坐或卧,有的抱着个孩子,面色凄楚;有的萎靡斜靠;有的不停地向路人作揖,嘴里还念念有词。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看过别人对行乞的评述:“行乞是指向他人求讨食物、钱财等。行乞的原因,部分是因为无家可归,没有固定住址;有部分是因身体或心理障碍,没有工作能力;有部分则是虽有工作能力,但难以找到工作及赚取稳定收入,因此他们便只能以乞讨维生。部分乞丐虽有工作能力,但是没有工作意愿,宁愿乞讨过生活;部分则被认定为骗子,利用人们的爱心或怜悯赚钱。”
再仔细观察一下,那个抱着小女孩的大叔,大约30岁的年纪,也未残疾,为什么不自食其力呢?还拖着女儿一起受人家的白眼,这样会对她的将来起到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呢!看着那个萎靡靠在桥上围栏的妇人,她的面前歪歪曲曲得写着自己凄惨的身世,什么丈夫患病,负债累累,难以过活,可看她的样子,哪点是着急的样子?那个不停作揖的是个年轻的女子,面前也有个牌子,说明了她遇到什么求学在外地,钱包被偷呀等等一系列倒霉事,我想怎么这么巧,所有的坏事都集中到她身上去了,而一个连粉笔字都不写得难以辨别的人会是在求学的人么?
遇到了这些我游览的性致顿时低落了不少,在意兴阑珊地逛完黄鹤楼之后,我又来到了长江大桥边上坐着看夕阳。这时边上有个面黄肌瘦的少妇,拖着她的儿子,一个挨一个地请求施舍,看着她呆滞的眼神,僵硬的脸,机械地下跪,双手合十的作揖,我突然心里觉得一阵悲哀,这种被乞讨磨去了所有的尊严,自信的人,只剩下麻木。这样与行尸走肉毫无区别地活着,真是可悲。
回学校的路上,我在地铁上,我再次遇到了行乞者。这是个与众不同的乞讨者,一位年长的盲者在一位妇女,大概是他的女儿的搀扶下,目不斜视地拿着个口杯向前走,边走边歌并不刻意的向他人乞怜,他的歌声嘹亮,豪迈,富有活力。他走过的背影,虽然蹒跚,但是迈步坚定。好一个身残志坚的人!
端午一行,让我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乞讨者,乞丐的行乞方式多种多样:有些乞丐会单纯跪在地上或躺在地上向人乞讨。有些乞丐以生活处境打动人心的方式乞讨。有些乞丐以死缠别人的方式乞讨。有些乞丐以假借忘记带钱的方式乞讨。有些乞丐以假扮残疾的方式乞讨。有些乞丐以装疯卖傻的方式乞讨。有些乞丐饲养动物进行乞讨。
乞丐职业化是乞丐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直接导致了乞丐阶层分化为非职业乞丐和职业乞丐两大群体。非职业乞丐是指因遭受不幸而被迫暂时沦于乞讨的那
部分人,职业乞丐则是指将乞讨视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从中谋取利益的那部分人。实际上,二者的界限又是相当模糊的,从非职业乞丐到职业乞丐的转化仅仅一步之遥,特别是当有着以乞致富的强烈愿望时,贫困者从物质和精神上都穷到了只能乞讨的境地,乞丐的职业化便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乞丐职业化,既与历史传统有着一定的文化传承,更深深打上了今日转型中国的时代烙印。城乡差距的拉大、户籍制度的松动,吸引着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但缺乏基本生存技能的贫困者天然为城市有限的就业容量所排斥,他们不得不依靠乞讨的生存方式游走于城市的边缘。
如果再进一步细察,职业乞丐还可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一是由于贫困和社会保障缺失而不得不以行乞为职业的人,这属于物质贫困型职业乞丐;二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生活方式自立、但仍以乞为职的人,这属于精神贫困型职业乞丐。
从道德层面看, 孔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早期中国的大地上,人们对境遇悲惨的人总会不由自主的去怜悯去援助。然而,时过境迁,随着乞讨行骗和“职业乞丐”的出现,人们的那点怜悯之心以无处可寻,人与人之间变得互相猜忌怀疑甚至冷漠。在繁华闹市、车站、居民小区,有太多的“期望援助”的“乞讨者”,然而,无论有多落魄,有多悲惨,他们得到的最多是不屑、厌恶、白眼,似乎再也没有以前那样幸运了。以至于上海人得出了“乞丐是一种职业,乞讨是一种欺骗”的共识。尽管这样的共识让人难过和无奈,但是它确实存在,于是人们的怜悯之心再也不会轻易施舍,而背后潜藏的则是诚信的日益缺失。
从法律层面看, 那些真正的乞丐能放下尊严前来进行乞讨,一是因为穷困或碰到了灾难,二是从侧面反映出了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一个状况。在他们不强行索取,影响交通、影响路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他们的乞讨行为应视为他的基本权利,也就是他有乞讨的权利。对于拒绝政府救助的职业乞丐,目前管理中缺乏法律依据和执法手段,“职业乞丐”已成为一个新的管理盲区。而治理“职业乞丐”解决这一盲区的途径,最好由国家应该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法规,使相关职能部门在管理时有法可依。在国家法规没有出台之前,地方上也可以通过委托类似社科院这样的机构来进行对乞丐问题进行调查,随后制定出相关的法规交人大审议通过后实行。通过法律对乞讨行为、地点进行规范,只有这样国家机器才能分辨出乞丐们的真伪来,让善心市民放心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乞丐们。我认为每个人都不应该出卖自己的尊严浑浑噩噩地活下去,即使在逆境仍旧不放弃自己才可能最后得到救赎。“如果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人有着伟大的心,那么他就是个伟大的人。”这是我最希望他们明白的一句话。
第五篇:端午教案
一、导入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二、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等。
三、2013年的节日
正月初一
2月10日,春节 正月十五
2月24日,元宵节 三月初八
4月4日,清明节 五月初五
6月13日,端午节 七月初七
6月13日,七夕节 八月十五
9月19日,中秋节 九月初九
10月13日,重阳节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重
五、端五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
五、端午节传说 传说一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 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二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传说三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六、端午风情
香包除外形活泼多样之外,也有趋吉避凶的含意。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艾草或蒲草,小孩子身上挂着「艾虎」的香囊,男人喝雄黄酒,传说有避邪、求吉祥的作用。
端午节包粽子、吃鸭蛋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七、端午各地风俗
端午节风俗习惯---全国各地端午习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李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上,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1895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冲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淅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端午节纪念的是屈原,因而古人的“端午诗”许多都是以悼念屈原为主题。
端午
【唐 文秀】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已酉端午
【明 贝琼】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竞渡诗
唐代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端午感兴
宋 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对于陆游来说,这个端午真是难得的闲适愉快啊!下面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 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送别友人,或是还乡,或是感慨于时光的流逝,总是别样的日子别样的情啊。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 徐夤 端午日
唐 殷尧藩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唐 杜甫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
向公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宋文天祥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
浣溪沙
宋代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 苏轼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八、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