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厂防暑降温管理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暑降温安全管理制度
1.范围
本规定适合于下属各电厂防暑降温安全管理的内容和要求。2.管理内容和要求
2.1结合电厂每年的夏季三防安全大检查,各部门开展防暑降温自查工作。
2.2在汽包、热水箱等容器内工作,容器内温度一般不应超过40度,并有良好的通风方可进入,工作人员应根据身体情况,轮流工作和休息。
2.3施工现场的温度超过50度时,不准进行工作,温度在40~50度时,应根据身体情况轮流作业和休息。若有必要在50度以上进行短时间的工作时,应制定出具体的安全措施并经领导批准后方可作业。
2.4高温季节的突击性抢修,作业部门应加强工作现场的通风,并供应茶水、清凉饮料至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中暑。户外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晒避光措施,减少阳光直照的时间。2.5加强饮食卫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发生夏季肠道疾病,部门领导应经常给予监督检查。
2.6生产场所的防暑降温工作:每年5月前综合部行政与安全专职应负责将全厂空调机和通风设备全部维修保养好,保证夏季来临正常使用。
2.7防暑降温的药品等由行政部门应提前报计划,及时保证现场需要。2.8清凉饮料费的发放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2.9高温季节的防火防爆工作
2.9.1运输、装卸、保管易燃易爆物品的工作人员,应熟悉该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能和消防知识。
2.9.2限制和减少易燃易爆物品的库存量。
2.9.3消防、安监人员以及部门负责人应经常巡视检查危险品仓库、油库等场所,并检查、督促指导防火工作。
2.10做好防暑降温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的演练工作。
第二篇:防暑降温管理制度
防暑降温管理制度
一、目的:进入盛夏季节,为确保公司正常稳定的生产运行,防止和避免员工在生产中及高温天气发生各种伤害和人员中暑现象,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中暑和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二、具体规定
3.1 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各单位负责人要认真贯彻落实抓好员工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对员工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员工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3.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各单位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3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在夏季根据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3.4 保证生产现场饮水供应。现场应供给足够合乎卫生要求的绿豆汤、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3.5落实防暑降温物品发放。要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的生产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生产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
3.6 积极改善生产现场的生产生活环境。要认真落实生产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员工宿舍、食堂、厕所、浴池间等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并为员工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
3.7 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切实做好生产现场及餐厅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在员工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3.8 做好夏季防火工作。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火灾事故易于发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对配电房、仓库等易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陕西电力建设总公司第二项目部
2013年6月17日
第三篇:防暑降温管理制度
江苏东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夏季防暑降温管理制度
一、目的:进入盛夏季节,日照强度高,高温天气持续,为切实做好夏季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不断地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特制订本措施: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雍福上城项目部。
三、具体规定
3.1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抓好生产现场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对一线员工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3.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3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在夏季根据作业活动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3.4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江苏东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东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3.5落实防暑降温物品。要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一线工作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工作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霍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3.6积极改善现场生产生活环境。要认真落实作业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作业人员休息区、茶水处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并为作业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作业现场的休息室必须安装电扇等降温设施。
3.7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要切实做好作业现场及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降温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3.8做好夏季防火工作。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火灾事故易于发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对配电房、仓库及生产车间等易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四、应急预案
4.1本预案是针对生产中各种不同的应急情况所制定的,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2应急救援组。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有保障、舒适的环境,在作业人员发生高温不良反应时,由应急救援组长立即组织该组成员,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控制,提高行动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江苏东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东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救援一组: 组长:孙晋权
队员名单:张兵团 袁 杰
魏 臣 徐 凯 王志强
救援二组: 组长:刘兆亮
队员名单:庄 康
邱 涛
侯禹翰
贾继刚
魏建设 娄 威
4.3医疗救护组。当事故发生时,由组长组织员工负责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实施有效救护,并及时向医院转送。
组长:顾功
成员名单:杨远芹
张
恒及所有门卫值班人员 保障车辆:自备车 急救汇报电话:120 4.4物资保障小组。负责组织调集物资设备,督促各项急救措施落实到位。
1)正气水、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
2)单架、小型氧气瓶、听筒、病床、毛巾、药用药箱、冷冻柜(冰块)等。
组长:张光兵
成员名单:朱振永 曹元伟
山海礁
五、施救方法:
江苏东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东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1轻度患者: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负责医疗救护。
5.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
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其他作业人员应立即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医疗救护组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症状严重者,在公司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在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六、善后处理工作:
安全管理办公室应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采取针对性强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班组的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夏季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到每人都懂得保护自己,懂得救护他人。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江苏东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篇:维修车间防暑降温管理制度
维修车间防暑降温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工作,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将防暑降温工作落到实处,根据XX厂对防暑降温工作的要求,结合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7、8、9月高温季节,车间给每队统一配发桶装纯净水票,由各队自行安排领取。(按人均600ml/天。一队、二队25桶/月;三队16桶/月);
二、每天早晨各队根据当天现场生产情况、工作量,确定当天所需瓶装纯净水数量,上报车间领导核实后,由车间领导核准后交车间材料员登记,各队再统一领取(临时性抢修及特殊情况,报车间申请核发);
三、高温天气,车间根据实际温度变化情况,不定期给各队统一发放冰棒、西瓜等降温物品。
四、各队应备好防暑降温药品,使用损耗后及时向车间申请补充。
(注:各队对各类防暑降温物品应本着节约、不浪费的原则,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配合车间将防暑降温工作做实做好。检修现场及时清理,不允许有水瓶乱丢的现象。)
维修车间
2012年6月6日
第五篇:防暑降温工作管理制度
防暑降温工作管理制度
1.目的
根据国家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和上级区域公司的有关规定,为保障公司员工在高温季节能够改善劳动条件,有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XXX公司各部门。3.职责
3.1行政人事处负责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计划、实施、协调全公司的防暑降温工作。
3.2供应处应按行政人事处计划要求做好防暑降温物资的采购和供应工作。3.3财务处应根据当期防暑降温的费用计划,筹措落实资金到位。3.4公司工会、生产安全处负责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4.工作内容和要求
4.1行政人事处对高温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者,应发放防暑降温的药品,要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保健要求的饮料。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4.2行政人事处依照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作业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书面告知劳动者。4.3行政人事处负责食堂卫生管理,严防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4.4行政人事处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5各部门应在每年夏季来临之前,对所有生产及工作场所门窗进行检查,发现门窗及其附属物件破损短缺,应及时组织工段、部门统一行政人事处报修,安排计划及时修理和配置,以保证门窗完整,能开启能关闭,通风降温效能良好。
4.6生产安全处对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员工,应供给耐燃、坚固、导热系数较小的工作服,其它高温作业可根据实际需要供给手套、鞋罩、围裙、眼镜和隔热面罩等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和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
4.7对负有高温作业的工段,应合理部署高温车间的热源和改善高温作业场所的通风条件,减少高温部件暴露的时间和面积。高温作业环境要采取通风措施,在自然通风满足不了降温要求的情况下,应全面采取机械通风。
4.8在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4.9在安排生产中,适应夏季高温期间的特殊需要,合理调整劳动组织,适当调整作息时间,筹划轮换休息,避免加班加点。特别高温作业场所,应采取“勤倒班”办法,缩短一次性连续作业时间。
4.10生产安全处负责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救援的演习,并根据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数量及作业条件等情况,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4.11生产安全处负责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职业卫生知识。
4.12各部门对各种防暑降温设备(空调、电扇、排风扇等)应有专人管理,除按时检修维护外,机械动力处每年在暑季到来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使用和管理制度。4.13优先采用有利于控制高温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源头上降低或者消除高温危害。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应当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4.14存在高温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保证其设计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高温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15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中第三级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作业。4.16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4.17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4.18劳动者出现中暑症状时,应当立即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供给防暑降温饮料,并采取必要的对症处理措施;病情严重者,应当及时送医疗卫生机构治疗。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5.相关记录
5.1防暑降温药品发放台账 5.2防暑降温饮料发放台账 5.3高温补贴发放台账 5.4防暑降温设备检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