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应对实施意见

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应对实施意见



第一篇: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应对实施意见

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应对实施意见

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应对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完成我市“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2010年5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确保实现全省“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和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2010年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抓好重

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严格执行省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建立和完善全市节能减排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责任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法规和标准为规范、监测中心等服务机构为依托、统计和计量等为基础的节能减排协同推进机制,全面完成我市年度节能减排目标。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第三产业,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以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能耗、重点排放点位的监管,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和舆论宣传力度,通过管理进步实现节能减排,确保全面完成我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二、工作目标

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目标同比下降45%,必保“十一五”期末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化学需

氧量计划减排3500吨,排放总量控制在686万吨以内;二氧化硫计划减排19万吨,排放总量控制在105万吨以内。

三、坚持原则

坚持节能减排与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沈阳相结合的原则,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坚持把节能减排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的原则,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形成全社会自觉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四、主要措施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大力

度淘汰落后产能。

一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二是严格把关新上项目,坚决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项目。三是突出抓好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业、航空、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从严控制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加快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四是进一步完善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五是制定《节能法》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的分期淘汰和更新改造方案,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六是实施重污染行业整顿,依法关停小水泥等不能达到环保相关规定的重污染企业。七是拆除沈阳热电厂1、2机组及其配套锅炉,关停沈阳金山热电有限公司的小机组。八是启动苏家屯区、沈北新区等地区“一县一热源”建设工程。

以重点用能企业为节能减排“龙头”,带动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全面展开。

1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以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一批节能降耗和循环经济项目,重点推进电机系统节能、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等“十大节能工程”。二是深入开展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监察、能源审计、能效水平对标等工作,推动企业节能工作。三是促进企业开展结构、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的节能,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从注重单体节能转变到注重系统节能。四是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前期节能评估制度和环境评价制度,保证我市新增固定资产在材料、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做到节能减排。五是加快在线监控和节能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切实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尽早实现标准化、智能化管理,通过动态监控手段发挥节能监督职能。六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通过产品结构和工艺的优化升级实现节能减

排。七是继续抓好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沈化、东药、沈煤等7家国家认定的“千家企业”节能工作经验和做法。

2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一是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把土地审核报批关,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二是加大对减排项目的投入,对减排重点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三是安监部门要依法强制淘汰一批落后、分散浪费能源资源的矿山企业。四是研究制定淘汰落后产能补偿机制,引导地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五是禁止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3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一是提高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医药、建材等重点行业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引导法库、康平地区的粘土砖生产企业利用粉煤灰、煤矸石、陶瓷碎片等废弃物,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

用。二是扶持重点行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三是积极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4加快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

一是对我市使用节能效果显著、性价比高、技术成熟的节能产品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以促进节能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壮大。二是示范推广节能型机电设备、绿色照明等节能技术与产品。

5开展工业企业节能宣传、教育培训和表彰活动。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举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负责人和能管员培训班,加强对重点用能操作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三是结合节能考核结果,对节能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

1积极推进建筑节能。

一是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设计标准,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和设备,提高建筑物保温隔热性能,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进一步落实建筑领域禁用粘土实心砖的规定。二是加强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参建各方建筑节能工作的责任与义务,凡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工程,不得开工、验收备案和销售。三是加强对建筑维护结构保温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情况的市场监管力度,严格市场准入,规范企业行为。

2加强交通运输节能。

一是加快建设便捷、高效、节能的一体化交通系统,推进公交优先。二是提高交通工具的能效,加快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老旧车辆,鼓励使用能耗低、性能好、排放少的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三是加快建设完善智能交通系统,鼓励推行出租汽车电话预约、定点供车制度,降低车辆空驶率。四是继续加大车

用乙醇汽油推广力度,鼓励开发利用纤维乙醇、生物柴油等石油代用技术。

3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

一是积极宣传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冰箱、空调能效标识制度,监督检查生产和市场环节能效标识执行情况,促进高效节能、节水、环保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加快淘汰落后产品。二是推广稀土节能灯等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器,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实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三是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夏季空调室温最低标准,夏季公共建筑空调温度不低于26℃。

4全面完成污染减排任务。

一是突出抓好污水处理厂建设减排工程。确保新民市吉康污水处理厂等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达到国家污染减排相关要求;推进康平县城北污水处理厂等10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确保年底前正常运行。二是着力实施燃

煤电厂脱硫改造减排工程。确保沈阳沈海热电有限公司等前期已完成脱硫改造机组、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1和2机组、沈阳金山热电有限公司、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厂等电力企业脱硫设施正常运行,达到国家污染减排相关工作要求;完成沈阳新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有限公司等4家电力企业脱硫设施改造工程。三是有效推进大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改造减排工程。年内完成30台锅炉脱硫改造任务;加强对浑南热力有限公司等前期已完成脱硫设施改造企业的监管,确保减排设施正常运行,达到国家污染减排相关要求。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

1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一是加大阶梯水价的实施力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二是适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强化收费征

管,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三是加快推进电力价格改革,实施有利于烟气脱硫的电价政策,对已安装脱硫设施、达标排放且正常运行的燃煤电厂上网电量给予脱硫加价。那一世范文网

2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

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一是各级政府每年将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主要用于节能减排项目投资的贴息、补助。二是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统筹安排好专项资金的使用。三是完善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四是企业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步伐。五是企业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污染治理等获得的优惠资金和减免税要专项用于节能减排的再投入。

3完善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

一是政府加征的差别排污费和高耗能产品超耗加价费等要专项用于节能减排。二是加强和改进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专项基金征收管理。三是税务部门对使用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国产设备的企业,要及时办理所得税抵免和加速折旧手续,切实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企业用于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经营成本或其他相关科目。五是研究制订我市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加大节能环保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

加强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和组织领导。

1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一是将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实行1 2 下一页

第二篇:《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意见》

《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意见》

冀工信节〔2010〕385号

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环境保护局,省冶金行业协会,河北钢铁集团,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加快我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钢铁工业科学发展、清洁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九月十九日

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加快我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钢铁工业科学发展、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发展现状

钢铁工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2009年,全省粗钢产量突破1.3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23%,能源消耗占全省总能耗的32.27%、全省工业总能耗的42.85%;新水消耗占全省工业的9.7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占全省工业的23.38%、22.75%、32.08%。

近年来,我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不断取得进步。2009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97.48千克标准煤,吨钢可比能耗585.34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3.61立方米,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吨钢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钢渣、高炉渣、尘泥利用率较高,分别达到90%、99%和99%以上。

当前,我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仍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能源利用效率仍有差距。按照工序能耗计算,2009年重点钢铁企业中37.0%的烧结工序、17.2%的炼铁工序、73.1%的转炉工序、22.2%的焦化工序能耗高于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定值;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放散率分别为0.83%、5.34%和18.05%,余热余压资源回收利用率较低。

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有待加强。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烟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氮氧化物、二恶英等污染物减排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

三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偏低。虽然在重点钢铁企业中,大宗固废的利用率较高,但利用的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综合利用的水平亟待提高。

四是落后产能依然存在。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转炉等落后装备仍占一定比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是先进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重点大中型企业高炉干式炉顶压差发电(TRT)、干熄焦、转炉干法除尘配备率低,煤调湿技术尚未得到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技术规范尚不完善,企业能源环保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降低钢铁生产能源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排放为目标,加强技术和机制创新,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先进适用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强力推进清洁生产,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我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水平,推动我省钢铁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钢铁工业。

三、主要目标

2011年底,全省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595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低于3.5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95%以上;吨钢烟粉尘排放量小于1.0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低于1.8千克,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明显提高;年新增35万吨标煤的节能能力,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到“十二五”末,重点钢铁企业能耗、水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590千克标准煤,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全部达到国家和省《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和《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全面实施综合污(废)水回收利用,钢铁联合企业基本实现废水“零”排放;运行烧结机全部实现全烟气脱硫,有条件的球团生产设备实施烟气脱硫,吨钢二氧化硫排放达到1.0千克以下,单台烧结面积180㎡以上烧结机要实现脱硝工程,氮氧化物、二恶英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冶金废渣基本实现综合利用,尾矿综合利用率较大幅度提高,废钢循环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全省钢铁企业基本达到“清洁生产企业”以上水平,重点钢铁企业基本达到“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水平。全省重点钢铁企业基本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以下简称“两型”企业)。

四、主要任务

(一)坚定有序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等淘汰标准,加大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制定和落实淘汰落后计划,确保2011年底前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和炼钢电炉等落后技术装备。

(二)深入开展能效对标达标

督促钢铁企业对照GB 21256-2007《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2-2008《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1-2008《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和国内外先进企业的能效值,开展对标达标活动,不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省冶金行业协会要建立和完善全省钢铁行业能效对标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主要工序能耗领先水平和领先企业名单,引导钢铁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

(三)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钢铁企业改建项目必须同步配套建设节能环保设施。高炉应配套余压发电装置和煤粉喷吹装置,烧结机配套烟气脱硫脱硝和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焦炉配套干熄焦及收尘、煤气脱硫装置,焦炉、高炉、转炉配套煤气回收装置,铁合金矿热电炉配套烟尘回收处理、余热和煤气回收装置等。

(四)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管理

督促钢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设立能源、环保管理岗位,健全企业内部能源环保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积极支持重点钢铁企业新建或改造能源管理中心,实现能源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及自动化,应用信息技术对能源输配和消耗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不断加强能源的平衡、调度、分析和预测,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显著提高企业科学用能、科学管理水平。

按照GB/T 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组织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按照GB/T17954-2007《工业锅炉经济运行》,组织企业开展工业锅炉能源利用效率测试。依据GB/T 3484-2009《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13338《工业燃料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基本规则》、GB/T 2587-2009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组织企业开展能量平衡测定工作,找出企业在能源利用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并加以实施,降低能源消耗。

(五)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

焦化工序加强焦炉改造,重点发展高压干熄焦、煤调湿,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烧结工序加强烧结余热利用;炼铁工序强化高炉喷煤、高炉干式TRT,鼓励建设BPRT;转炉工序提升煤气回收利用水平,发展干法除尘、低压饱和蒸汽利用;热轧工序积极推广应用蓄热式加热炉、热送热装和无头轧制。钢铁企业要做好全煤气高温高压锅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CPP)热电联产、饱和蒸汽余热发电、清污分流、循环串级供水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全流程系统优化和提升煤气、余热、余压资源回收利用。

(六)加强企业节电节水工作

鼓励企业积极采取综合节电措施,推广应用变频调速、节能型变压器、高效风机水泵、无功补偿节电、蓄冰空调和余热制冷等技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按照GB/T 8222-2008 《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开展电平衡测试,强化用电管理。

贯彻实施《河北省钢铁企业节水技术导则》,规范全省钢铁工业节水工作,降低吨钢新水消耗。研究制定《河北省节水型钢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创建节水型钢铁企业活动。鼓励钢铁企业开展城市中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替代。

开展企业水平衡测试和企业用水审核工作。企业要根据GB/T 17639-1998《取水许可技术考核与管理通则》、GB/T 12452-2008《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开展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找出企业用水方面的薄弱环节,提出节水技术措施,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七)完善计量器具配备使用

钢铁企业要按照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严格落实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准确记录能源计量数据,提高对能耗和排放计量检测的准确性和计量数据的分析能力,用能源计量数据指导企业生产,发挥计量工作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积极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八)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工作

积极支持钢铁企业编制清洁生产规划,开展钢铁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中提出的技术、经济、环境上可行的中高费方案。推广应用烧结烟气循环富集技术、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洁净钢生产系统优化技术、转炉炼钢自动控制技术、转底炉处理含铁尘泥生产技术、废水膜处理回用技术等典型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九)开展“两型企业”创建活动 推荐具备条件、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创建国家级 “两型”企业,并选择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省级试点,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批“两型”企业示范典型,推动全行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十)加快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开展钢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支持和引导省内重点钢铁企业加快建立以钢铁企业为中心,集钢铁生产与化工、建材、能源转换等行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废物综合利用。

推进钢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支持钢铁企业建立废物消纳中心,对工业废物、废橡胶、废塑料等废弃物尤其是有毒有害固体废物进行消纳处理,推进钢铁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努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强废钢铁供应基地建设。围绕车辆、舰船、机械、家电等机电产品报废拆解,大力推进废钢铁资源分类分级高效利用。支持省内大型钢铁企业开拓国外供应渠道,更好地利用境外废钢资源。

(十一)推进冶金废渣综合利用

重点解决冶炼废渣高附加值利用、粉煤灰及尾矿综合利用问题。探索钢渣磁选后尾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和途径,推进钢铁渣微粉加工、氧化铁皮生产粉末冶金利用;加强矿山企业尾矿综合利用,做好废弃尾矿有价组分复选回收工作,做好闭库尾矿库、排岩场生态恢复治理。推广尾矿生产建材、干排填埋塌陷区、胶结充填采空区等尾矿综合利用技术。

(十二)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大型钢铁企业成立面向钢铁行业服务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钢铁行业节能服务公司,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使合同能源管理成为钢铁行业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十三)抓好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工作

认真落实《河北省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指导意见》,组织开展脱硫脱硝技术后评估工作和技术、经验交流活动,指导企业合理选择脱硫脱硝技术工艺,实施脱硫脱硝工程。已运行的脱硫设施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脱硫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实际使用原材料硫份超过设计标准的、烟气不能全部实现脱硫的要完成技术改造。

五、保障措施

(一)严格准入条件

按照《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把节能减排指标作为项目准入的重要标准,加强钢铁行业项目建设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国家钢铁行业能耗、排放强制性标准,加快制定《河北省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从源头上把好能耗和污染排放关。研究按照节能环保标准甄别落后产能的机制,把钢铁行业能耗、环保及清洁生产等指标作为界定落后产能的主要标准,定期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进一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机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

(二)实施政策引导

加快研究出台鼓励钢铁企业开展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研究烧结烟气脱硫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脱硫工作;把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作为技术改造的重点,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同时,省内各级财政技术改造资金、节能减排资金要优先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钢铁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强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引导金融信贷机构加强信贷支持。

(三)鼓励技术创新

开展钢铁行业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循环发展模式等研究,加强技术创新,开展烧结机脱硫脱硝等重难点技术攻关。积极开展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引导先进、成熟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制定《河北省鼓励应用的节能减排技术目录》。

(四)强化监督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能耗限额标准,组织节能监察机构加强对钢铁企业能耗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对各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数据及使用、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实施钢铁企业污染排放在线监控,及时掌握钢铁企业能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依法处罚并适时向媒体公布。

开展钢铁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对于达不到国家能耗限额标准的钢铁企业,进行强制性第三方审计。

(五)开展目标考核

对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节能责任书的钢铁企业,建立和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积极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对没有完成节能目标的钢铁企业要实行问责,及时组织整改。建立适合我省实际的《河北省钢铁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指标达到《河北省钢铁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等级的钢铁企业,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分别授予“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或“清洁生产企业”称号,予以表彰和奖励。

(六)加强组织协调

各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要加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按照本实施意见要求,抓紧落实,切实抓好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能评、重点技术推广、技术改造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省冶金行业协会要加强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第三篇:关于举办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远程培训班的通知

各县区发展计划局,各重点用能企业:

现将省发展改革委干部培训中心《关于举办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远程培训班的通知》(陕发改干培„2010‟20号)转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各县区发展计划局组织主管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2、各县区发展计划局负责通知属地市级重点用能企业及节能技改项目企业的能源管理负责人员参加培训。

3、请各参训单位将《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远程培训班参训学员报名表》于5月9日前报市发改委节能监察科。

附:关于举办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远程培训班的通知

联系人:王 创电话: 3213496

传真:321228

5电子邮箱:ak3213496@126.com

二〇一〇年五月六日

陕发改干培[2010]20号

关于举办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

远程培训班的通知

各市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有关用能单位:

根据陕发改人事[2010]422号文件安排,为抓好当前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强化目标责任和监督检查,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2020年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进一步推动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和陕西省发改委培训中心决定联合举办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远程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各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区)发展改革局从事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及工作人员;

我省重点用能企业相关工作

人员。

二、培训内容

(一)、远程教育培训

1、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背景、目标、重点、政策、要求、步骤和措施。

授课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有关领导

2、中国节能减排现状和政策措施。

授课人: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处长

3、国际上节能减排增效的最新理念和模式;法国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法规;法国企业节能减排的做法和经验。

授课人:法国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专家

(二)、专题讲座及研讨 节能减排项目包装策略

授课人:陕西庆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专家

三、培训时间和报到地点

培训时间:培训班5月12日下午报到,5月13日-14日上课。

报到地点:西安金桥酒店(西安市莲湖路西北二路一号)

四、培训费用

培训费500元。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五、报名方式

请各市发展改革委将本通知转发各县(区)发展改革局,并于5月10日前将《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远程培训班参训学员报名表》报省发展改革委培训中心培训科。

联 系 人:周红涛张雅颉

联系电话:029—***9 传真:029—87329442 电子邮箱:sfgwpxzx@163.com

附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远程培训班参训学员报名表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培训通知

送:委领导,委办公室、人事处。抄送:有关用能单位。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干部培训中心2010年4月21日印发

附件:

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远程培训班

参训学员报名表

单位:(此表可复印)

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

第四篇: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大家好,我是赵诣。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从太空遥望地球,它被蔚蓝色的水包围着,焕发出美丽的光芒。蔚蓝象征着生命,也象征着希望。

然而,这颗充满着生命和希望的星球,如今在人类面前变得不可捉摸。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空中,全球气温升高,自然灾害频发。从太湖蓝藻到云贵大旱,从美洲的四月飞雪到亚洲的沙尘暴,地球仿佛患了疟疾似的在不停地颤抖…… 这一切的一切,让人类不得不深刻反思:我们还能无休止地掠夺地球资源吗?我们的子孙后代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我们如何才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人类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答案……

是的,我们已经有答案了,那就是——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但是,我们已经做到了吗?不,还远远没有!

你看——日光灯彻夜不熄,水龙头滴水不停,一次性用品随处可见……你看——夏天开着空调却裹着被子,冬天开着空调却穿着单衣;你看——区区几百米路程,竟然懒得步行,非要叫爸妈开着轿车、摩托车前往……有人说:浪费是最大的犯罪。而我要说:这种浪费,不仅是犯罪,也是将

实用演讲稿大全演讲稿书写格式演讲稿书写技巧竞聘演讲稿爱国主义教育演...英语演讲稿 人类异化成残杀地球母亲的魔鬼!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母亲养育了我们,我们又怎能忍心去残害母亲!?

亲爱的同学们,请永远记住: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低碳生活需要你和我!

低碳生活其实很简单。离开教室时,请关掉电灯吧;电脑用好后,请拔掉插头吧;洗手完毕后,请关紧水笼头吧;写字列算式时,请正反两面使用纸张吧……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我们随手可做、能做的事吗?那为什么还不去做呢?!

地球母亲危在旦夕,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倡导节能减排,改变生活方式,做一个低碳生活的好孩子!

谢谢大家

制冷1341 第五组

第五篇:节能减排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选拔赛通知

2012-03-19 09:25 石工学院

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教发[2007]19号)精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并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该项竞赛的获奖队伍直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颁发,奖励级别高,全国公认,其中,第四届竞赛已经于201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我校共获得三等奖2项。此次的第五届竞赛将于201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目前,报名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为了选拔优秀作品参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将组织初赛选拔,共报送15件作品进入决赛。参赛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节能减排,绿色能源

二、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体现新思维、新思想的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作品。

三、竞赛规则

1.参赛对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不得超过7人,须聘请指导老师1名。

2.参赛单位:以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为单位,申报作品时需对所有参加人员进行排序以作评审依据。

3.作品申报:参赛作品必须是比赛当年完成的作品。参赛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准时上交作品,未按时上交者作自动放弃处理。

4.作品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和经济性等指标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并提出获奖名单。

四、竞赛日程与安排

时间是2012年5月31日之前,请各位老师积极参加。

具体事宜请与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贾冯睿联系

贾冯睿 1384 1314 860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