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挪威森林中思考
~-5-11 字数:2262山峦层层叠叠的绿,湖泊深深浅浅的蓝,阳光斑斑驳驳的渗进树林闪闪烁烁,野花或浓或淡。我依偎在一棵巨大的榕树下,它承载着我头上的那片天,两条小溪从我的身边潆洄而过,它们流向远方又交错在一起。我打开一本叫《挪威的森林》的书,细细的品读,静静的思索,慢慢的体会,缓缓的回忆......可以说这本书是购于五年前,我真正读它时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如今我又读了一遍,又是一翻感想。《挪》的神奇之处就是可以让我随时随地从任何一页任何一处读起,并迅速沉浸其中,完全受到其中的那份感情所熏陶。就像《挪》中的主人公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那样:"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
村上春树(《挪》的作者)在我的心里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虽然他不是帅哥也不是美女,但他所呈现给我们是美好的一面。《挪》中美好的景色,富有诗意的自白,略有感伤的结局,从方方面面渗透出他的感性,我并不是赞美他,而是他的《挪》写入了我的心灵,使我读这本书时好像在读自己,同样的心路历程和相似的经历,让我动情。"生在此侧,死在彼侧。我在此侧,不在彼侧。"生生死死就是此侧与彼侧,原来死就是一个跨度,跨到此侧就活,跨到彼侧就死。就在恍惚中懂得了我十八岁之前从没悟懂的事情,正如~所说:"人是在旅程中长大的。"在旅程中一切事情都摆在你的面前,原地不动有些事情一辈子都想不懂。《挪》中主人公为直子的死深深的内疚,出外旅行,在历经一个月的旅途中他的直子的身影如潮水般反复扣打他的脑际。
Ok,谈谈《挪》带给我什么吧。两个字:感觉。或许就是感觉把我和村上连接在一起,他用感觉描绘种种情景,我闭上眼睛那些情景竟屹立在我的脑海之中,仿佛像电影似的放映一个叫挪威森林的故事,放映一个我们曾经拥有的记忆,这种感觉是何等之妙啊?这感觉可能就是被我们称之为共鸣的东西。
我的电脑中正放着一首名为《Thepromise》的曲子,"诺言"。《挪》中的"我"给了直子一个"诺言",然而"诺言"并未履行,虽然"我"并没有因为这一点去到彼侧,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原来"诺言"是那么的重要,履行诺言更加重要,所以我不会随意给谁一个诺言,诺言是一种责任!promisedonotcomeeasy.木月死了,死的莫名其妙,没有任何的征兆,也许是他内心中的歇斯底里致使他去了彼侧。歇斯底里,弗洛伊德曾说过:"在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有一点歇斯底里。"木月是在青春萌动的时候去了彼侧,与其说是青春的萌动不如说是歇斯底里的萌动,萌动啊!懵懂啊!就这样似水流年般过去吧!木月把直子留给了主人公,可直子选择的是木月。她在如同她内心世界一般昏黑的森林深处勒紧了自己的脖子......在小学我记得老师说:"读后感就是谈感受。"感受,一部作品带给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同,这正是书的魅力所在。一个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对我说:"一位电影大师所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是叹为观止的,不要惧怕大师,别害怕自己不理解大师所表达的真正意思。其实你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就是大师所要呈现给你的。"我想这不单单指的是电影,天下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应在其中之列。
既然说到了电影,那我就说说我一直没有看懂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这部电影如果是叙事的话那会有60%会看不懂,如果是用意象表现的话80%会看不懂,但其中有一个画面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十四岁女孩因某事被人要挟又得不到所爱的人庇护,心灵孤寂的她来到许多风筝飞翔的空地,与放风筝的人玩了一会儿,当风筝从蔚蓝的天空中坠落到地上时,她自言自语说了一句:"我好想飞呀!"下一个镜头是从高空向地面缓缓拉近,一根带血的钢丝上挂着女孩的手机,镜头进一步拉近,那个女孩死了......此时电影中没有声音,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也一同与女孩去了。真正的达到了一个"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震撼,一种无声的震撼,一种令人窒息的震撼。巧妙用这种手法的还有吕克·贝松导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在影片快结束时,出现了这样一个镜头:利昂(影片男主角,让·雷诺饰)从幽暗的长廊走向光明的出口,可以说那个出口是他的希望,那个出口是他获得新生活的机会,从那个出口出去他就能改变一切。可一颗子弹射入了他的脑腔......同样是无声的,同样是震撼的,一颗子弹阻止了一个人奔向新生,或许是他罪孽深重吧,一颗子弹为他超脱了,是好事吗?只有看过之后待我们评判,此时的我已经有了答案。
看来大师们安排死大多会用无声去表现,村上也是悄然无声地送走了自己的两位好友——木月、直子,《挪》中是如此叙述的:"一个秋天,我想。风的气息,光的色调,草丛中点缀的小花,一个音节留下的回响,无不告知我秋天的到来。四季更迭,我与死者之间的距离亦随之渐渐拉开。木月照旧十七,直子依然二十一,永远地。"用一个"永远地"道尽了对逝去友人的无尽哀思,以及对似水年华的追忆。
"文章这种不完整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用这句话来结尾是最好不过的了,我想说的还有很多,想做到十全十美,不过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文章没有结束,希望有待寻找,也许生命就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我们找到了一件事情的答案,而后这个答案被生命本身所否定,于是我们又不得不踏上寻找的道路,我们没有办法停下来也不能停下来。
当我合上《挪威的森林》的时候,仲夏之夜已有些深了......
第二篇:森林中的铁匠
课题:欣赏《森林中的铁匠》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森林中的铁匠》不同音乐情绪;
3、鼓励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受乐曲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劳动的乐趣。
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导学过程:(先学后教)
(一)课前活动
1、听音乐做动作
2、复习前节课学过的歌曲
(在这个环节中,我以游戏的形式——听音乐做动作,目的是想让学生放松心情,激活学生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课的快乐!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铺垫有利的基础。)
(二)初步听赏乐曲《森林中的铁匠》 引言:同学们音乐是五彩的,我们可以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今天老师带来一段音乐,想请你们为这段音乐涂上五彩的颜色,下面就请你们根据每段音乐的速度,情绪涂上相应的色彩。
1、初步感受乐曲。
2、游戏:听音乐涂颜色。
请学生聆听音乐,并结合音乐的特点涂上颜色。
3、请学生结合乐曲的特点说说为什么自己涂这个颜色。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不急于揭示课题,首先我用游戏——听音乐涂颜色激发学生的聆听音乐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乐曲,促进学生产生学习乐曲的欲望,并通过玩游戏轻松地对乐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是多彩的。)
(三)揭示课题,了解课题
1、谈话导入:
引言:这样五彩的音乐,它的曲名就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幻灯片,读标题)
2、简单了解音乐中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的地点和时间)
3、了解乐曲的特点及作曲家
(创设悬念,及时揭开课题,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故事情节,掌握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为下个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四)分段听赏乐曲 在这个环节里,我引导学生结合课件图片分段听赏乐曲,结合自己的对乐曲的理解给每个乐段起小标题。
1、听音乐,找一找,并为乐曲排列顺序,写小标题。
2、听赏第一乐段音乐
在听赏中,我结合音乐故事,引导学生结合乐曲的情绪、速度、颜色来为第一乐段起小标题。启发思考讨论:
(1)你觉得这段音乐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表现怎样的情景?我们应该选哪幅图,更能体现音乐的意义呢?
(3)为这段乐曲起个小标题。
3、听赏第二乐段音乐 启发思考讨论:
(1)你们在这段音乐中听到什么声音啦?
(2)这段音乐表现怎样的一个场景呢?我们应该选哪幅图,更能体现音乐的意义呢?
(3)请给这个乐段起小标题
4、听赏第三乐段音乐
(1)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么样的?哪幅图片最适合表示这段音乐的背景呢?
(2)了解教堂,请学生许愿。(3)给这个乐段起小标题。
5、听赏第四乐段音乐
(1)这段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表现怎样的场面?(2)给这个乐段起小标题。
(3)请学生拿着打击乐器,随着音乐的旋律敲打音乐中出现丁丁的声音,感受音乐的乐趣。
(在分段听赏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以给每一个乐段起小标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聆听乐曲,启发学生根据每一段音乐的特点进行思考讨论,通过这些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聆听音乐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五)听赏全曲,表现音乐
1、小结全曲的特点:
这首乐曲有四个乐段《夜晚》《清晨》《祈祷》《打铁》
(小结全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测评,加深学生对每一个乐段的音乐形象的巩固。)
2、音乐活动:
再听赏乐曲,鼓励学生边听赏乐曲边用动作和道具表现乐曲。
3、启发谈话:
第四乐段的音乐速度加快,情绪变得欢快,表现了铁匠却干得那么欢快,为什么呢?
(创设学习音乐的情境,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加深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了解,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走进音乐。)
(六)课堂延伸
1、说说劳动能带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延伸教育:
老师希望你们也要做一个既勤劳又快乐的孩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你都要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回归主题,突现主题,让学生从这节欣赏课中懂得道理,并教育于其中。)
当堂达标检测(每节课不少于10分钟):
本课达标率95%,:乐理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唱的音不准。改进措施:多指导学生的乐理知识,掌握唱歌的要领,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第三篇:森林中的小精灵
森林中的小精灵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动物们眼中的“小精灵”——长长、安安、花花三兄妹。在他们的头顶上各盛开着一朵鲜艳的石榴花,而且胸前都有一个奇怪的花的图案。
长长三兄妹可是森林里小动物们心中的好榜样,他们每天都在帮助别人。今天去把河上的危桥修好,明天去帮小鸟妈妈照顾她的宝宝,后天去山顶上栽几棵树并希望快快长大,让无家可归的鸟儿有个落脚之处。总之,他们一天也不闲着。
一天,他们在给乌鸦的宝宝修建巢穴的时候,听乌鸦妈妈说西安要举行世园会了,他们的内心深深地被什么触到了,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去参观世园会,可在途中是需要钱的,他们决定了„„
一声鸡鸣打破了这片大森林的寂静,长长、安安、花花他们开始行动了,他们决定要在这片森林的每个角落去挖草药,草药可以卖钱,这样他们就可以解决钱的问题,于是他们扛起锄头出发了。烈日炎炎,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回家了,只有他们兄妹三人顶着烈日拿着锄头在森林里寻寻觅觅,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但他们每次都把自己挖的坑填起来,因为怕绊倒其他的伙伴,不管天气的炎热,无论劳动的辛苦,他们都坚持不懈,因为这是他们的梦想。
新的一天又来临了,三兄妹依旧拿着锄头去挖草药。中午的太阳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就连那树荫下的花都经不住炎热早已低下了头。可这三兄妹连一分钟都不休息,仍然辛苦地挖着草药。三兄妹忙碌的身影让一位大象伯伯看到了,大象伯伯走上前去好奇的问他们:“你们挖草药干什么呀?”花花说:“我们想看西安世园会,可我们没钱,我们想赚钱,”大象伯伯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我可以给你们钱,让你们去看世园会,不过,你们要答应我回来后把所看到的都给小动物讲讲,让小动物也知道关于保护自然的更多知识,好吗?”三兄妹高兴地点了点头。直到世园会开幕的前一天,他们才知道,原来那个大象伯伯是世园会的总设计师。
第二天的晨曦已被他们三个激动的心情吵醒了。三兄妹早早的起床,洗漱完毕后一起高兴地去西安看世园会。
到了世园会的举办地——西安浐灞生态区,已是中午了,世园会的入口处早已人山人海,三兄妹努力地挤入人群中,终于进到了世园会中心。他们被世园会的美景吸引住了,尤其是长安塔广运门,自然馆和创意馆这四大建筑,真不愧是世园会的四大标志性建筑,之后,他们还观赏了长安花谷,丝路花雨,五彩终南,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这五大主题园艺景点„„
不知不觉中天都快黑了,三兄妹该回家了,他们恋恋不舍的离开园区,走上了回家的路。在路上他们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有人落水了”长长惊讶地叫道,我们快救救他吧!”花花刚说完,两个哥哥已经跳下了水向落水者游去,花花也跟着跳了下去,水的力量很大一个人在水中游都很难,何况在托一个人呢?等把落水者救上来时,三兄妹已经筋疲力尽了,他们再也爬不上来了,永远的沉下了湖底„„虽然长长、安安、花花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底,抬头看看天空是否有三张笑脸在向你点头,启迪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放下脑中那已旧的烦燥,去掉身边的耳茧,静静的聆听,你是否听到他们三个正在给其他动物讲他们所知道的世园会。森林中的“小精灵”,人们会永远记得你们。永远记得活泼可爱,乐于助人的三兄妹——长安花。
第四篇:小学作文:漫步在老家森林中
漫步在老家森林中
自从我看到电视里的人去森林中游玩,我也就忍不住想去了。终于,在这个国庆节中,爸爸答应带我去老家森林游玩了!
这天早晨,我把爸爸喊起了床后,做好饭,炒好菜,我们俩儿便大口大口的吃起饭来。五点四十了,我和爸爸急急忙忙赶到车上,占了两个好位子。
到了老家的森林中,我一边大口大口的吮吸着新鲜空气,一边欣赏着老家的水,老家的水真静啊!静得没有一丝皱纹;老家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小鱼小虾;老家的水真甜啊!甜得比蜂蜜还甜!
我们接着到了那开满密密麻麻的花丛中,那花儿多的数不胜数,有菊花,有茶花,还有牡丹花……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白的如雪,粉的如霞……那花高达一米多,可以给小朋友当捉迷藏的好地方,可以给小蜜蜂当它们的小天地,可以给漂亮的蝴蝶当一个华丽的舞台。我们最后来到了一个小池塘旁,我梳理着乱糟糟的头发,调皮的鱼儿溅起了一朵朵小水花,把我的衣服都打湿了一些,那鱼儿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有红色的,有黄色的……
直到夕阳西下,我们俩儿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再见了,森林!
第五篇:森林中的城市——莫斯科
森林中的城市——莫斯科
(国际贸易部:浦云丰)
由于工作的需要,6月我们公司一行人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加CTT工程机械展。这是我第一次去俄罗斯,对于这个国家的了解以前只是通过书本、网络、电视或别人的见闻有些浅显的了解。此次身临其境于世界著名古城,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莫斯科,亲自感受到了他的人文文化和自然环境,尤其是他那原生态的绿化环境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每天乘大巴往返于宾馆和展馆之间,司机都选择不同的道路,俄罗斯在工作日的交通异常拥堵,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走上二个小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时沿途别致的景点、名人雕像、别具风格的建筑,还有那一条一条浓郁的林荫大道,成排成排的白桦树都成为大家抓拍的焦点。
公路两侧最常见到的树就是白桦树,她是俄罗斯的国树,是俄罗斯北部和中部地区最普遍的树木之一,在俄罗斯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象征。春天白桦树披上浅绿色的盛装,或秋天撒落金色的树叶时,这时白桦树成为俄罗斯最美丽的景色。在俄罗斯的神话传说中,白桦树是一种神奇的树木;在俄罗斯民间口头创作中,经常用白桦树指代苗条美丽的姑娘、害羞的新娘和纯洁的爱情。
从沿途随处可见的成片成片的森林,或者闹市区枝繁叶茂、大树林立的街心公园,不难看出这座有着800余年历史古城对森木资源的保护是多么的重视。据说市内建有96座公园、14座花园、400个街心花园、160条林荫道,绿化总面积约占城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大面积的绿化,才使我们每天感觉呼吸的空气都是甜润的。莫斯科真正不愧为森林中的城市。
这种感觉在莫斯科市西南外的麻雀山(原名列宁山)观景台上尤为明显。麻雀山是莫斯科的最高处,莫斯科河从山脚流过。站在这里放眼望去,莫斯科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就座落在麻雀山上,是莫斯科七座斯大林式建筑(号称七姐妹)之一,其中心塔高240米,共39层,周围有四个翼。据说其走廊共长33千米,包含5000多间房间,是世界著名的大学。正对着莫斯科河的是曾经举办第22届奥运会的中央体育场,右侧是一个巨大的铁架式高山滑雪跳台,远处有克里姆林宫教堂群、新圣母修道院和无数的小教堂……,所有这些美丽的建筑都被森林的绿色层层掩映,教堂里那些洋葱头式的尖顶尤其突显,此时仿佛至身于绿色的童话世界。
在莫斯科漫步随时有可能与森林相遇。一个很普通的居民小区旁,也许就随意散漫地生长着一片森林;一个热闹的商业中心区,也许就有一座让人叹为观止的森林公园。莫斯科对城市森林的管理近乎自然,极少人为雕琢。那些树既不修葺整齐,也不按序排列,一看就知道是城市建设中被保护下来的。你爱自然,自然便爱你。树虽不说话,却能够让空气传达它们对人类的感情。在莫斯科,飞鸟成群,和平鸽比比皆是,显而易见,这些大自然的贵客光顾这座城市是多么的频繁。
莫斯科——森林中的城市,名符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