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带着感动出发 《感动》观后感(精选5篇)

带着感动出发 《感动》观后感(精选5篇)



第一篇:带着感动出发 《感动》观后感

带着感动出发

——2009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每年这个时候,无限的感动汇聚在一起,散发出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毋宁说,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感动。那感动是什么呢?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的,而是用心品味出来的。

感动,似乎是在那不经意的瞬间,心尖尖的颤抖;感动,似乎是在那酸楚的泪眼中,涌起的一股温暖;感动,似乎是在那痛苦的路途中,一个小小的握手。

一片树叶飘落,虽然是无可避免,但它也曾绿过一个夏天;一颗流星的划过,虽然终归陨落,但它毕竟曾经闪亮过;一朵烟花的绽放,自然终归烟消无痕,但它毕竟绚烂过。其实感动就是这么简单,它源于平凡,却蔓延于整个生命。

感动源于一个女人的默默付出。

都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在默默的支持。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一座座新城神话般的崛起,在他的带领下,一座座金山奇迹般的聚起,在他的带领下,我们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大步伐。但是,在邓爷爷的背后,又是谁在默默地支持着他呢?是卓琳!一位平凡的女性。她与邓小平爷爷在革命时代相知相恋,共结连理。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卓琳始终紧紧跟随着邓小平。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卓琳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相夫教子。十年**中,卓琳又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替小平爷爷完成遗愿。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了灾区人民。死后又将眼角膜捐赠给需要的人。

在介绍片中,最让我感动的确实一句简单的话 “我的任务就是把家管好,把孩子管好,不让小平操心,让他专心致志地把工作做好”。朴实无华的言语道出了卓琳的平凡,也道出了卓琳的伟大。我想说邓爷爷真幸福,有那么一位好妻子,我更想说,我们中国人真幸福,有这么一位甘愿付出的伟人家属。

感动源于一位老人始终乐观的笑容。

镜头上的朱邦月老人一直是微笑着的。这是一种积极的微笑,乐观的微笑。四十年来,他用并不健全的身体撑起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为了当年一句简单允诺,老人用了一生来兑现——赢取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孩子抚养成人。不幸的是,母子三人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于是老人重复起了这样的动作:起床后先给自己装上假肢,然后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随后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傍晚,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这样的日子一坚持就是二十几年,该有多苦该有多累?而老人总是微笑面对。老人的伟大举动让我感动,更让我感动的还是那句“光苦闷也不行啊,光思想不愉快也不行啊,要笑一点,喜乐一点,乐观一点”。人生路总是坎坎又坷坷,微笑面对希望总会在前方等着你。

感动源于一位老妈妈的博爱!

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她把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化作对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灵的惶恐抚平成面对尘世的从容。不是骨肉却胜似骨肉。阿里帕妈妈收养了10多个孤儿,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经济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她不仅要让孩子们吃上饭,还要让孩子们读上书。她的母爱让一个个孤儿重拾了母爱,让一个个孩子不再孤单。古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其中一个孤儿留着长长的辫子,不为别的,只因为那是妈妈给的,是阿里帕妈妈给了她长头发的机会。

敬一丹的那句“哄孩子睡觉的时候,都得唱不同民族的催眠曲”。这句话把全场都逗笑了。但是这笑声的背后是对老妈妈的无限的崇敬。

感动源于一位普通党员的坚守!

本来他也可以和其他下派党员一样,干完任期就拍拍屁股走人,但是他选择了坚守,选择了践行一名党员的信念。六年来,沈浩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答了当初村民们的疑惑。他带领小岗村村民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使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小岗村富裕了,然而,沈浩却病倒了。

沈浩作为一名人民公仆,他付出了健康,付出了所有的精力!他太忙了,所以他无暇顾家。他曾说“忠孝不能两全,这是很遗憾的。”是的,他对妻子女儿的爱实在不多。当听到其妻说着自己和女儿想念沈浩的故事,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妻子和女儿又何尝不在付出呢?

“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国头顶”这句颁奖词说的真好!

感动源于一位女大学生的执着!

她也是一位80后,可是你永远不会将27的年纪与她联系起来。过度的劳累使她比同龄的女孩子显得更老些。但是她仍旧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丽的乡村女校长”。为了让留守儿童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李灵建起了希望小学,为了让孩子们和其他城里孩子一样有课外书看,她干起来了收废旧图书的活。误解、口水、抨击都没有打败这位80后的美丽女校长。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执着的完成了一件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感动了我们这一辈的人,也感动了中国。

感动源于一颗为国争光的雄心!

当他听到新西兰航海家说,他航海大半辈子,都没有碰到过中国人时。翟墨深受刺激。于是他做了“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他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塞舌尔、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航行了二万八千三百海里。让世界知道中国这一头睡狮已经睡醒了。是一种对国家的深深的热爱促使一位艺术家放弃自己的艺术事业,投身于自己并不熟悉的航海领域。这种为国争光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

感动源于浓浓的母爱!

母亲,再熟悉不过的字眼。我们讴歌母爱,因为是母亲把我们送到了这精彩的世界;我们热爱母亲,因为她哺育我们长大成人;我们依恋母亲,因为在我们最危难的时刻,母亲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暴走”妈妈陈玉蓉为了救儿子,每天走十多公里路,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剐,剐了又长,奇迹般的治愈了脂肪肝,挽救了儿子的生命。她用疯狂的行动向我们阐释了母爱的伟大。

感动源于一位志愿者的永无畏惧!

三十年来,他一种在保护着滇池,保护着他的母亲!为了治理滇池的污染,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妻子无法忍受,离开了他;非法开采者记恨他,一次次殴打他。但他毫无畏惧。不理解的人称他为“张疯子”。而张正祥却坚定地说:“不是我疯了,是那些人疯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疯得只知道钱了。”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一个农民用勇敢的斗争精神告诉世人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

我想说他才是真真的绿的守护神,真真的环保卫士!

感动源于一位盲人的淳淳友爱!

她是一个德国人,她是一位盲人,当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时,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还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为在异国他乡的盲童带去了希望。如今,她辗转去了印度,为那里的盲童带去光明。“盲文无国界”“爱心无国界”。她看不到世界绚烂的色彩却给无数人带来了光明。这份友爱是纯洁无暇的,是无国界的!

我觉得推选委员的那句“她是当代的普罗米修斯,虽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却给远在异国他乡的西藏盲童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说的太好了,她的高尚源于最真挚的慈爱的情怀!

感动源于一位科学家毕生不懈的专研精神!

国庆6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最惊心动魄的莫过于看着我国自行研制的飞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一架架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凝聚了宋文骢老人太多的心血。五十年来,他呕心沥血,将自己的青春挥洒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上。为了庆祝试飞的成功,他甚至把自己的生日改在了歼-10首飞成功的那天——3月23日。一位科学家用自己的赤子之心,铸就者着祖国蓝天的龙魂。这种刻苦专研的精神真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学习的。

感动源于舍自救人的牺牲精神。

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为救落水儿童不行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舍己救人的精神让人感动。

看着三个人的遗照,我们观众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他们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物,他们是世间最不起眼的小角色,但他们却用自己最平凡的双手做出了最不平凡的举动!该怎样描写这些英雄?该怎样歌颂这些英雄?他们是最质朴的,华而不实的语言又怎能配得上这群最真的英雄?感谢他们给他人带来温暖,给社会带来温暖,给他人带来力量,给社会带来信心。

感动就在身边,《感动中国》,让我们发现、认识、领悟和体味了更多的精神力量。就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让行;比如,环保;比如,捐赠„„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有48个年头了。48年里,我们是否一如既往的学习雷锋精神,发扬雷锋精神?对此,我个人还是深有怀疑的。

如今的社会,为什么拾金不昧的少了?为什么占小便宜的多了?为什么文明让座少了?占着“老幼专座”的多了?为什么服务社会的少了?而要求社会抱怨社会的人多了?难道雷锋精神真的远离了我们?难道我们的社会不再需要向雷锋这样甘于“奉献”的人了?难道我们一个个都迷失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了吗?

看完《离开雷锋的日子》,我潸然泪下。原来雷锋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像小孩子迷路一样,走错了一段路,但最后还是安全的回家了。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给人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直觉告诉有一段悲伤的记忆在他心里,始终割舍不下,1962年8月15日,两人执行任务回来,乔安山在倒车时,无意中撞倒一根木杆,正巧打在指挥倒车的雷锋的头上,经抢救无效,雷锋牺牲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乔安山当了长途汽车司机。但雷锋在他心中却始终活着,他在做事之前总是这样提醒自己“在我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要是班长(雷锋)会怎么做”。就这么一句话,指引着他几十年的。

影片讲述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售票员小吴,被乔安山的精神所感动,把原先想据为己有的一枚乘客遗失的金戒指,悄悄挂在方向盘上。

随后影片进入高潮,事情发生在1988年。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梁老头,由于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反被梁家亲属无耻地冤枉为肇事者,此刻乔安山有口难辩。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乔安山在电台的真情流露唤醒了目击证人的良知,终于在挺身站出来为乔安山同志作证,与此同时,公安干警把肇事司机抓获归案,才真正还这位活雷锋一个清白.。。

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往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一颗心围绕一只和平鸽——志愿者。随着激昂的音乐的奏响,我的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主人公乔安山的那句“你们的行动告诉我雷锋他还在,他还活着”唤起了我学习雷锋的热情。

但是,当我看到在网上看到一些企业的老板在学雷锋日的那天一起跪拜雷锋像时,我忍不住要说“学雷锋日”和“雷锋精神”是两码事。牢记“学雷锋日”是3月5日,其实未必就代表“雷锋精神”长存。

忘了“学雷锋日”的具体日期,也并不意味着“雷锋精神”就不复存在。只要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不忘做好事,那么雷锋精神就永远存在。

而当“雷锋精神”被过多的寄望于“学雷锋日”那一天的扎堆做好事时,其实本身倒是对于“雷锋精神”的一种曲解。现实中,福利院、孤儿院平常日子里门可罗雀,而一到“学雷锋日”,这些地方却忽然变得爱心爆棚,甚至不得不婉拒人们的“学雷锋”行动。可见,哪怕“学雷锋日”被牢记在心,甚至当天的爱心饱和甚至溢出,也不能证明我们不缺“雷锋精神”。相反,“学雷锋日”的“爱心”过热,某种程度上恰恰反衬出平常日子里“雷锋精神”的稀缺。

不难看出,既然是一种“精神”,它本该无所不在的体现在平常日子里,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而不该成为每年一日的“秀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学雷锋日”是几月几号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忘记“学雷锋日”是几月几号没有多么可怕。只要雷锋精神和助人为乐的意识能够长存于心,“学雷锋”本不必在某一天,而更应在每一天。

其实电影的目的就是唤起人们学习雷锋的热情,而不是叫人们牢记几月几号是“学雷锋日”。只要我们人人都努力实践雷锋精神,雷锋就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第二篇:带着感动出发

带着感动出发 安徽考生

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命的律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被我们碰触,被我们欣赏。那么,带着感动出发吧,用感动充实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带着感到出发,才会体会那些高尚的情操。在人生绚烂的路途上,我们无比渴望受到高洁气质的熏陶。然而,怀抱一颗充满感动的心,那些美妙高尚的人格才会如花般灿烂地开放在你的眼前,永恒与你的心间。如果不是心怀感动,陶渊明“性本爱丘山”的淡然气质如何让你觉得心旷神怡?如果不是心怀感动,司马迁那“史家之绝唱”如何在你心间激起层层浪花?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人生的坐标上才不会迷失方向,我们才会被那些高尚的人格引向新的路途。

带着感动出发,才会看到生命的真谛。

珍惜生命、感悟生命并非是人人都能恪守的真理。如果不是把感动放在心间,你如何触摸到生命中最柔软的底层,你又如何理解生命复杂的含义?史铁生虽然双脚残疾,虽然怨恨过痛苦过,但他最终在苍凉的地坛中悟出生命的内涵,这种深刻的领悟来自他内心对生命的感动,来自亲情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感动。这感动,让他在破碎的生命旅途中走了那么远,这感动让他对生命充满敬畏,充满慨叹。因为感动,因为带着感动出发,我们才能拥抱生命敞开的灵魂。

带着感动出发,才能做到坚守原则与坚持不懈。感动让我们内心变得柔软,感动让我们将自己的信念把持的更为坚定。苏武牧羊于瀚海之地,大漠飞沙,我相信是他心中的感动,那出自对国家的大爱的感动引领他向那条荒芜之路上勇敢迈进。还有王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她的勇敢同样来自她那真真切切的感动,遵循于内心的感动,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感动会将心念与坚强深植于土地,连城一片碧绿的辉煌。

艰险与坎坷,我们不怕;风沙与风雪,我们依旧昂首向前。这是因为感动给我们的内心准备了最丰厚的食粮。带着感动出发,让人生的航向永远的朝向美好的远方。带着感动出发,让辛苦而漫长的生活因为感动而充盈着快乐与希望!

【名师点评】 考生将“带着感动出发”放在生命的层面思考,放在人生的高度思考。生命,因为蕴藏感 动,更会彰显它的绚烂、尊贵和坚强;人生,因为伴随感动,更会找到方向,阔步向前,充 盈着快乐与希望。从这个方面看,考生的理性思维缜密而深刻。文章的选材凸显出两个特点: 选材的教材化,譬如陶渊明的“性本爱丘山”、司马迁的“史家之绝唱”、史铁生的“生命达观”、苏武的“牧羊于泽”和王昭君的“独留青冢向黄昏”,既丰富,又深邃;素材的排比式呈现,规 避了展开铺叙的俗套,既增加了内容的容量,又强化了求证的力度。本文给出的启示是,写作素材不是匮乏,而是缺乏“发现”的意识,我们学过的教材,我们触摸的社会……主体自我发现的素材更能融情入文。

第三篇:带着感动出发[定稿]

带着感动出发

——读《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有感

五河三中初三(10)班 訾敏兰 【备忘:此文获县级三等奖 2013-4-27】

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着。……

每当我读到这意味深长的诗句,心中总会联想到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他,一个身高只有一米五四的年轻人,却用自己点点滴滴的行动竖起了一座永恒的时代丰碑;他,一个出身贫苦的农家孤儿,却以自己执着的追求,诠释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他,一个将人生永远定格在二十二个春秋的大男孩,把渺小与伟大完全融合,把普通与高尚完美结合,把短暂的一生变成永恒的历史。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7岁失去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回望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只做了一些极其平凡、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事情:为老人让座、帮列车员打扫车厢、帮妇女抱小孩、帮旅客拿行李、给受灾的战友家寄钱、路过工地参加义务劳动、雷雨来临之际用自己的被子盖水泥……

他,象泥土一样朴实,即使擦肩而过,也或许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然而,他却用他的平凡,让无数颗心为他悸动;他却用他的平凡,传递着爱、传递着奉献,让一个平凡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让无数个灵魂为他感动,在生命中反复回味,无法忘却。雷锋,这位没有翅膀的天使,他飞过,天空中没有留下他的痕迹,却留给我们点点的感动。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饥饿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渺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上,在平凡中超越平凡?”

一句句话语,我们耳熟能详;一声声探问,今天的你我又该作出怎样的回答? 雷锋虽然倒下了,留给我们的是一抹渐行渐远的背影;但雷锋永远是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这是雷锋精神的一个典型的标识,也是增加社会温暖的道德路标之一。五十多年来,雷锋精神在全国已经成为一个高尚道德情操的代名词,一份在平凡生活中与人为善的社会正能量,一块中华民族 精神的厚重基石。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愿踏着雷锋的足迹,像雷锋那样,用平凡的生命,体味着前人手中传承下来的细小的感动; 像雷锋那样,用有限的生命,散播开将在别人心中孕育而生的美丽的感动;像雷锋那样,做一枚“螺丝钉”,甘于做一个平凡但有益于社会的人;像雷锋那样,做一个傻子,甘愿做一个永远把人民与国家置于自己生命之上的“傻子”。是的,像他一样,像他一样试着在平凡与伟大、个人与国家、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奉献之间,找到道德的高地、心灵的驿站。

人们常常把美德比作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只要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些方便他人、服务社会的小事,我相信我们身边的那些陋习就会越来越少。

清晨,当我们沐浴着朝阳,迈进校园,“老师好!”一声甜甜的问候足以温暖彼此忙碌的一天。一句亲切的话语,一次微小的帮助,一个友善的致意,它们都是文明的写照,礼貌的缩影,它也许薄如蝉翼,但却重如泰山!雷锋精神,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盏,让那份温暖常驻你我心间,带着感动出发,在感动中创造感动,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通讯地址:安徽省五河县第三中学初三(10)班 邮政编码:233000 联系电话:*** 辅导教师:吴琼

简要评语及推荐意见:

这篇习作能够紧密结合阅读“雷锋精神读本”时的真切感受,写出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作为一名初中生难能可贵!语句流畅且不失深刻,既有事例的呈现,又有见解的阐释,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有着较强的感染力,是一篇优秀的参赛作文!

第四篇:带着感动出发

带着感动出发

在一个人意志迷蒙、颓废的情况下,怎样能使他重新焕发心中的希望,重新振作起来呢?

我认为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有个明确的理想和目标,他不能因往日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虚度年华而悔恨。应该着手现在,看清现实,脚踏实地的去朝着理想奋进。不过要想真正做到努力的奋斗光凭个人的意志和坚韧是不够的,他需要有一个不竭的精神动力,这动力或许来自他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亲人好友的期望,或者对现在的自己的憎恶,想改变自己,使自己更优秀更强大。

当今的社会上有很多人做过很多令人感动的事,影响着很多人的思想。有这么一位平凡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的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巷尾,省吃俭用,生活极为简朴,他用他蹬三轮积攒的三十五万元钱资助了近三百名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从小就没念过书,一辈子不识几个字,十三岁时,他独自离开河北老家,靠蹬三轮养家糊口;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成为了运输场的一名工人,靠三轮车拉货为生,因为他的勤劳肯干,他成为了劳动模范,他虽然不识字,但是他很欣赏和喜爱有知识的人。八几年的时候,老人做出来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要捐出多年来蹬三轮积攒的五千元给家乡办学校,这些钱在当时可算不少了,同时他还继续在城里蹬三轮支教。那一年老人已经有七十四岁了,靠着一幅古稀身板,怀着一颗热枕的善心,在天津的大街小巷来回穿梭,每天日晒雨淋,风雨无阻。有人曾计算过,老人一生捐款的金额高达三十五万元。如果按每蹬一公里五角钱计算,老人的奉献是相当于绕地球十几圈的奔波劳累。这是何等大的善心,何等大的气魄,何等的艰苦。九九年的冬天,老人拿着五百元送到学校时说:“我已经没有力气了,这是我给孩子们的最后一笔钱了”。正是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给他的这份感动,使他想一个战士坚守着他的追求。他就是感动中国的白芳礼老人。

我想这世上没有多少像白芳礼老人这样的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以老人为榜样,使这个世界充满爱心与善心

还有一位值得学习的外国人,他就北京奥运会上一百零五公斤级项目的冠军---马克▪施泰纳,他把自己亡妻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看到了他对妻子深深的爱。他说:“我所期盼的就是我的妻子苏珊能在今天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她一直在注视着我,一直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与力量,这一次是给苏珊的胜利”!多么令人感动,他带着妻子给他的感动,勇敢的得到了金牌,这是德国十六年来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证明了爱能给予人无比强的力量,爱能创造奇迹!

对于平常人来说,这些是很难办到的令人惊讶的事,不过只要你的生命中有能令你感动,给予你前进力量的动力,相信你会成功,带着感动朝着理想出发吧!

第五篇:带着感动出发

带着感动出发

人世间有太多的感动,正因为有感动,我们才会走出低谷,看见光明。

现在新闻播报的大抵是负面的,特别是“小悦悦”事件之后,让我觉得世界阴晦不堪,可过后我就不再这么认为了。

你生为一名武警,与妻子久别重逢,漫步在如诗如画的珠江边,正与妻子商量着如何过节等诸多事宜,虽有不少鸡毛蒜皮的烦心事,却是无比温馨自在。突然,一声落水声打破了宁静,你俩停止了谈话,一切都那么突然,就像收音机卡带似的毫无征兆,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大喊落水了,以及落水者的拼命挣扎声,你毫不犹豫,衣服也来不及脱,紧接着又是“咚”的一声。

江水寒冷刺骨,且危机四伏,你抱着落水者拼命往岸边游,可江水似乎爱上了你的侠骨柔情,不让你离开,渐渐的你越来越重,双脚似乎有东西在拖着你往下沉,可你不敢,还在与之斗争着,直到另一人接过你手中的落水者,你才松懈下来,这次真的没力了,你的意识越来越模糊,随着江水飘浮不定。

你没有留下一句话语,有的只是你纵身一跳划过的一条弧线。

我被你舍己救人的行为感动,被你的精神所感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你无疑是属于前者,你虽已魂归江边,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由于你的出现让我明白,黑暗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瞬间,光明才是永恒的主题。用心去留意身边的一人一物,你会发现很多让你感动的瞬间,武警是这众多感动中的冰山一角。

让我们带着感动出发,踏上人生的旅途,路上也许你会质疑,你会痛苦,感动是治疗这些的良方,使你勇敢,使你坚强。

初三:一梦千年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