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in Text über China(德语作文:一篇描写中国的文章)
Ein Text über China
Lage und Größe
China ist ein großer Staat.Sie besteht aus 24 Provinzen ,5 Autonome, 4 Gemeinden, 2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Die Hauptstadt ist Beijing.China liegt in der Mitte Asiens.Sie hat 14 Nachbarländer: Korea, Russland, Mongolei, Kasachstan, Kirgisistan, Tadschikistan, Afghanistan, Pakistan, Indien, Nepal, Sikkim, Bhutan, Myanmar, Laos und Vietnam.Die längste Ausdehnung von Westen nach Osten beträgt 5200 km, die von Norden nach Süden 5500 km.Im Vergleich zu Russland und Kanada ist China ein kleineres Land und im Vergleich zu andere Länder ist China ein großes Land.Sie hat eine Fläche von etwa 9600 000 km2.Landschaft
China hat verschiedene Landschaften: das flache Tiefland und die Plains im Osten, das Mittelgebirge , die Plateau und das Becken in der zentralen , das Hochgebirge und die Plateau im Westen.Der Mount Everest ist der höchste Berg China.Er gehört zu den Himalaya und ist 8848 m hoch.Der Qinghai-See ist der größte See China.Der Yangtze River, der Gelb, der Pearl River sind die drei größten Flüsse in China.Fast alle Flüsse fließen von Westen nach Osten.Klima
Temperatur, Sonnenscheindauer und Niederschläge können von Gegend zu Gegend unterschiedlich sein.Nationale allgemeine Temperatur im Sommer.Aber das Wetter im Norden meistens besser als im Süden.Und im Winter gibt es im Norden mehr Schnee als im Süden.Der kälteste Monat ist der Januar, der wärmste der Juli.Einwohner In China leben etwas 1.3 Milliarden Menschen.Davon sind 0.7 Milliarden männlich und 0.6 Milliarden weiblich.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Xianggang, Shenzheng sind die fünf größten Chinesischen Städte.Sie sind die am dichtesten besiedelten Gebiete Chinas.Auf jedem Quadratkilometer wohnen im Durchschnitt ca.138 Einwohner in China.In den östlichen Küstenstädten lenben die Menschen am dichtesten beieinander.
第二篇:德语作文
现场自我介绍: Guten Tag alle zusammen!
Ich freue mich heute hier zu sein.首先请允许我自己我介绍一下-Zunächst
gestatten Sie mir, mich vorzustellen)Mein Name ist xxx.Ich bin x Jahre alt und komme aus xx.Derzeit lerne ich an der Nr.1 Mittelschule in XX(-Stadt).Seit 1 Jahr lerne ich Deutsch.Für mich ist es(Deutsch zu lernen)nicht nur eine Freude, sondern auch eine Herausforderung.Ich treibe gerne Sport in der Freizeit, z.B.Basketball, Fußball, Tischtennis und Federball.Durch dies fühle ich mich sehr wohl, obwohl ich momentan sehr dünn aussehe.Ich widme mir auch die Umweltschutz.Die Umweltschutz ist sehr wichtig, da wir nur eine Erde haben.In diesen Sommerferien ist unsere Umweltschutzgruppe nach Deutschland gegangen, um eine Umweltschutzkommunikation durchzuführen.Es hat uns gewundert, dass die deutsche Umwelt so schön ist.Durch die Kommunikation haben wir viel gelernt.Während der Zeit haben wir noch mehrere Städte in Deutschland besichtigt, dadurch haben wir die deutsche Kultur tief gelernt.Von dieser Aktivität haben wir viel erlebt und profitiert.大家好,我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我叫XXX,我今年X岁,我来自XX,我在X市第一中学学习,我学习德语已经有1年了,学习德语对于我既是一种快乐,又是一种挑战,我在业余时间喜欢运动,比如篮球、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这些可以使我更加健康,尽管我现在还是很瘦。我也致力于环保项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今年暑假我们环保小组就前往德国进行环保交流,德国优美的环境令我们惊讶,德国环保做法带给了我们很多经验,同时,我们也游览了德国的很多城市,更加了解了德国的文化,这次活动令我们受益匪浅。
第三篇:德语考试在中国
德福考试在中国
您对德福考试感兴趣吗?
那么,您就花点时间了解一下为应试者提供的信息。从信息中您可得知:您是否可以参加德福考试;德福考试有哪些优势;您如何报名参加考试等。德福考试是针对外国留学申请者的德语语言考试。
如果您向德国大学提交入学申请,您就得提供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一份语言证书,证明您有足够的德语知识以完成在德国高校的学业。
通过德福考试,您将获得一份这样的语言证书;德国所有的高校都承认德福考试的语言证书。在中国您可以到获得授权或官方指定的德福考试中心参加考试。如果您准备赴德国留学,最好是能及时报名参加德福考试,在动身前往德国之前通过德福考试是完全值得的。
德福考试的统一标识
何为德福考试?
德福考试是德语语言考试,对象是以赴德留学为目的的外国学习德语者或一般只想证明自己德语语言水平的人。
德福考试试题由德国德福考试学院集中统一命题、阅卷;在全球各专门的考试中心举行;根据考试成绩,所有应试者将得到由德福考试院签发的不同等级证书。
您的考试成绩将根据以下三个等级分级:
德福5级(TDN5)
德福4级(TDN4)
德福3级(TDN3)
有关德福考试成绩等级的详细介绍,您可以在德福考试院的网页上获得:testdaf.de
如您的德语水平达到最高级TDN5,您在德国的学习将不再会有语言障碍,当然,在申请德国大学时,除了语言证书外,您还要必备专业知识、财力及其他的先决条件,同时还要出具德国使馆文化处留德审核部的审核证明。
许多德国高校也认可较低的成绩(TDN3或TDN4),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录取标准,请您在申请入学时向您所希望就读的大学了解对德福考试成绩的要求,有些大学在其网页上公布了对德福成绩的具体要求。
留学德国的信息及高校联络方式可在下列网页中获得:
http://www.feisuxs
报名后您将得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寄给您的准考证(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请在考试前一天亲自前往德福考试中心最后确认准考证,务必携带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准考证及个人证件(护照或身份证)、二寸近照一张;考试时只需携带个人证件,考试开始前及考试其间将对个人证件进行验证。
什么时候报名参加德福考试?
考试报名的截止日期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德福考试院同时对外公布,通常截止日期考试日前至少4周,只有在您交付了考试费用后,教育部考试中心才受理您的考试申请。
可以取消德福考试报名申请吗?
如果您已经报名,但觉得准备得不够充分,您可以在报名截止日之前,向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取消报名的申请,您得向教育部考试中心支付考试费的20%作为手续费。
如果您在报名截止日之后取消报名申请;如果您没如期赴考;如果您自己中断考试;如果您被取消考试资格,考试费将不退还。
德福考试费是多少?
德福考试的考试费为1335元人民币(约合150欧元),您可通过以下方式支付考试费:
使用工商银行“牡丹卡”或招商银行的“一卡通”进行网上支付,或者通过工商银行将费用汇至指定账户。具体付款细节请注意报名网站的介绍。
如何得知考试成绩?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考试后约8周的时间内将把德福考试院根据您的成绩签发的语言证书寄到您参加考试的考点,您可以亲自前往领取。凭此证书及其他申请材料,您就可以向德国大学提交入学申请了;证书的背面对您的语言技能分别做了分级平定。
德福考试都考什么?
德福考试的所有内容及命题都和德国的大学有关,适合所有学科的申请者;德福考试由四部分组成:阅读理解、听力理解、笔头表达、口头表达。
1、阅读理解
本部分考查的是您的阅读理解能力,您应能读懂内容及语言方面与德国大学有关的文章,要求理解大意,作答细节及间接表达的信息;共有三段文章,这三段文章难度各异,属于不同类型的文章,问答题的形式也不一样。
阅读理解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听力理解
本部分考查的是您的听力理解能力,您应能听懂内容及语言方面与德国大学有关的文章,要求能听懂大意,作答细节及间接表达的信息;共有三段文章,这三段文章难度各异,属于不同类型的文章,问答题的形式也不一样。
听力理解部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
3、笔头表达
本部分考查的是您的笔头表达能力,您应能就某个题目完成一篇前后关联、结构清晰的文章;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要求您能对示意图或表格进行描述;第二部分要求您能就某个讨论题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
笔头表达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4、口头表达
本部分考查的是您的口头表达能力,您应具备应对大学中的不同情景的语言能力;考试由4部分10组难度各异的问答题组成;要求您:
(第一部分)能电话查询;(第二部分)能获取或提供信息、紧急求助、说服他人;(第三部分)能对示意图进行描述;(第四部分)能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
口头表达部分考试通过录音磁带完成,而并非如您所熟知那样,面对考官;口试在语言实验室进行,录音播放问答要求,您边听边阅读试题,您的回答录在第二盘磁带上,以求口试的客观性;您可在参加考试前进行录音练习。
口头表达部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现在您已了解德福考试的基本情况,还有更多的信息、练习资料、模拟题等,您可以从各德福考试中心或德福考试院的网页上获得。
德福考试院希望您能充分准备,考试取得好成绩,祝您赴德留学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
第四篇:中国名胜德语翻译
浅析中国名胜名称的德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她以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朋友。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 0 1 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会使得更多的游人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当我们和来自德语国家和地区的游人交流时,往往会谈及像珍珠般闪耀在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下面笔者尝试着浅析并归纳一些常见名胜名称的德译方法,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斧正。
1.第一种是根据名胜古迹的历史作用、功能、用途或特点,将修饰词和基本词意译而成。这些译名大都是约定成俗的。例如: 长城 dieGroße Mauer 故宫 der Kaiserpalast 紫禁城 die(purpurne)Verbotene Stadt 金銮殿 derThronsaal 中山陵 dasMausoleumvon Dr.Sun Yat-sen 颐和园 derSommerpalast 万寿山 derBerg der Langlebigkeit 天坛 der Himmelstempel 黄鹤楼 derTurmdes Gelben Storchs
2.第二种是音译+意译。这种名胜古迹名称的修饰词大都是地名,用相应的汉语拼音来音译,其基本词采用意译。例如: 卢沟桥(芦沟桥)die Lugou Brücke 天安门广场 derTian'anmen Platz 华清池温泉 die heiße Quelle im Bad Huaqingchi 承德避暑山庄 die kaiserliche Sommerresidenz in Chengde
3.第三种是较为固定的译名。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名胜古迹的名称早有其固定的译法。例如: 长江 derYangtzeFluß
卢沟桥(芦沟桥)die Marco Polo Brücke
下面分述一些名胜古迹名称常用的基本词以及修饰词的德译。1)园林der Garten a.园明园 der Yuanmingyuan Garten 御花园 der Kaiserliche Garten 谐趣园 der Garten der Heiterkeit;der Garten des Harmonischen Interesses 拙政园 derZhuozhengyuan-Garten;der Garten des Dummen Politikers 怡园 der Garten des Fröhlichen Gemüts 寄畅园 der Jichang Garten;der Garten derErgötzung b.公园der Park 北海公园 der Beihai Park 主题公园 der Themenpark 国家公园 der Nationalpark 滨江公园 der Küstenpark c.动物园 der Zoologische Garten;der Zoo 北京动物园 der Zoologische Garten in Beijing d.植物园 der Botanische Garten 北京植物园 der Botanische Garten in Beijing e.野生动物园 der Wildpark;der Safari-Park 北京野生动物园 der Wildpark in Beijing 2)广场der öffentliche Platz;der Platz 天安门广场 der Tian'anmen Platz 3)宫、殿、堂、馆
a.宫、皇宫 der Palast;das Schloß 坤宁宫 der Palast der Irdischen Ruhe 乾清宫 der Palast der Himmlischen Reinheit b.寝宫 das Schlafgemach der Kaiser c.行宫 die Kaiserliche Villa d.文化宫 der Kulturpalast
民族文化宫 der Kulturpalast der Nationalitäten e.少年宫 der Pionierpalast f.殿 die Halle 三大殿 die Drei Großen Hallen 太和殿 die Halle der Höchsten Harmonie 中和殿 die Halle der Vollkommenen Harmonie 交泰殿dieHallederBerührung von Himmelund Erde g.堂 die Halle 漪澜堂die Halle der Kräuselwasserwelle 玉澜堂die Halle der Jadewellen 毛主席纪念堂 die Gedenkhalle des Vorsitzenden Mao h.馆 die Halle 听鹂馆 die Halle zum Hören des Goldamselrufs i.博物馆 das Museum 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die Museen der Chinesischen Geschichte und der Chinesischen Revolution
j.展览馆 die Aussellungshalle 珍宝展览馆 die Ausstellungshalle von Kostbarkeiten 陶瓷展览馆 die Ausstellungshallevon Porzellanen k.天文馆d as Planetarium 北京天文馆 das Beijinger Planetarium l.美术馆 die Kunstgalerie m.水族馆 das Aquarium 青岛水族馆 das Aquarium von Qingdao 4)门、楼、亭、阁、水榭、廊、塔、坛 a.门 das Tor 天安门das Tor des Himmlischen Friedens 端门 das Haupttor 午门 das Mittagstor 神武门 dasTor der Göttlichen Stärke b.楼 der Turm 城楼 der Wachtturm 钟楼 derGlockenturm 鼓楼 derTrommelturm c.亭 der Pavillon 爱晚亭 der Aiwan-Pavillon;der Pavillon des lieblichen Abends 沧浪亭 der Pavillon der dunkel grünen Wellen d.阁 der Pavillon 佛香阁 derPavillon des Buddhistischen Weihrauchs e.水榭 der Wasserpavillon f.廊 der Korridor 画廊 der bemalte Korridor 长廊 der Langkorridor g.佛塔 die Pagode 大雁塔 diePagode der Großen Wildgans 小雁塔 diePagode der Kleinen Wildgan h.电视塔 der Fernsehturm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der östliche Perle-Fernsehturm in Shanghai i.坛 der Altar 社稷坛 der Altar der Götter der Erde und der Fruchtbarkeit 环丘坛 der Runde Erdwall-Altar 5)庙、寺、庵、观、祠 a.庙 der Tempel 北京孔庙 der Konfuzius-Tempel in Beijing 上海老城隍庙 der alte City-Tempel in Shanghai
b.寺,佛寺 der Tempel,das Kloster,das Mönchskloster 长安寺 der Tempel der ewigen Ruhe 卧佛寺 derTempel des Schlafenden Buddhas 碧云寺 derTempel der azurblauen Wolken;der Tempelinden himmelblauen Wolken 大昭寺(拉萨)das Jokhan-Kloster 哲蚌寺(拉萨)das Drepung-Kloster 少林寺dasShaolin-Mönchskloster c.清真寺 die Moschee
d.庵,尼姑庵 das Nonnenkloster 三山庵 das Nonnenkloster der Drei Berge e.观,道观 der taoistische Tempel 白云观 der taoistische Tempel der weißen Wolken f.祠 der Tempel 武侯祠 derTempel zum Gedenken an Zhuge Liang;der Wuhou-Tempel 6)陵、坟
a.陵 das Grab, das Mausoleum 明十三陵 die Ming-Gräber;die Dreizehn Gräber der Ming-Kaiser 明孝陵 das Grab des Kaisers Zhu Yuanzhang 中山陵 das Mausoleum von Dr.Sun Yat-sen b.坟 das Grab 岳坟 das Grab des Nationalhelden Yuefei 7)山、岭、峰、关、岩、岩洞 a.山,岳,岭 der Berg 玉皇山 der Himmelskaiser-Berg 玉泉山 der Berg der Jade-Quelle 八达岭 der Badaling-Berg;der nach allen Himmelsrichtungen verkehrsoffene Berg 韶山 der Shaoshan-Berg 庐山 Lushan-Berg 泰山 Taishan-Berg b.丘,小山 der Hügel 虎丘 der Tigerhügel 龟山 der Schildkrötenhügel 蛇山 der Schlangenhügel 孤山 der Alleinstehende Hügel c.峰 der Gipfel 飞来峰 der Herabgeflogene Gipfel 神女峰 der Geisterfeegipfel d.关 die Festung, der Paß, der Engpaß 居庸关 die Festung Juyongguan e.岩 die Felsenwand, der Felsen 千佛岩 die Felsenwand der Tausend Buddhas 七星岩(桂林)die Sieben-Sterne-Felsen f.岩洞,洞,窟 die Grotte;die Höhle 敦煌莫高窟 die Grotte der Tausend Buddhas bei Dunhuang 龙门石窟 die Longmen-Grotten;die Drachentor-Grotten 龙隐洞 die Grotte des im Verborgenen hausenden Drachens 黄龙洞 die Höhle des Gelben Drachens 窑洞 die Höhlenwohnung 8)峡谷、海峡、海湾、堤坝 a.峡谷,峡 die Schlucht 长江三峡 die drei Schluchten des Changjiang-Flusses 瞿塘峡 die Qutang-Schlucht 巫峡 die Hexenschlucht 西陵峡 die Westgrabschlucht
b.海峡 die Meerenge, die Meeresstraße 琼洲海峡 die Hainan-Meeresstraße c.海湾 der Golf, die Bucht 渤海湾 der Bohai-Golf c.堤,坝der Damm 苏堤 der Su-Damm 葛洲坝 der Gezhouba-Damm 9)江、河、溪、湖、潭、塘、泉、瀑 a.江der Fluß
珠江derZhujiang-Fluß 黄浦江Huangpu-Fluß b.河der Fluß 黄河der Gelbe Fluß c.运河 der Kanal 大运河 der Kaiser kanal
d.溪 der Bach, das Bächlein, das Flüßchen 清水溪der Reines-Wasser-Bach e.湖 der See 西湖 der Westsee 东湖 der Ostsee f.潭 der Teich 玉渊潭 derJade-Teich g.塘 der Teich 清水塘 der Reines-Wasser-Teich;Qingshuitang h.泉 die Quelle 趵突泉 die Herausspringende Quelle i.瀑布 der Wasserfall, der Katarakt 黄果树瀑布 der Huangguoshu-Wasserfall
第五篇:环境描写专题文章范文
环境描写专题文章
作文中的环境描写及其误区 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写人和叙事的一种辅助手段;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写好人和事,以深化主题。环境描写写得好与否,对一篇作文的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作文中一般是突出主题,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事件发生的背景,展现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等。综合起来看,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一些主要效果和作用:
一、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活动的场所和周围的景物,通过描写寓意于景,景中有意,起到衬托人物的精神风貌的作用。如李键吾在《雨中登泰山》中对泰山特有的风貌的描写,反映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登攀、前进的情怀。
二、能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茅盾说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思想和行动。”在作文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还可以达到“辞以情发,寓情于景”的目的。如鲁迅小说《祝福》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交叉进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但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步入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环境描写不真实、不典型。在作文中尤其是社会环境描写若不典型,就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正象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所说:“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围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那样典型了。”恩格斯还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环境描写要真实,要典型,才能“创造”人,才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感情的人。
误区之二:环境描写详略不当,喧宾夺主。要知道环境描写是写作的一种辅助手法,描写得过多、过滥,势必“意外伤害”主题。茅盾曾批评过某些青年作者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法:“有些作品,开头写了几百字的„外景‟,而后写到室内的人物,展开故事;这一段„外景‟与室内发生的故事不相关联。因此,„外景‟的描写成为赘瘤。”(《关于艺术的技巧》)
误区之三:人物的思想感情没有渗透到环境描写之中。描写环境的目的是刻画人物,通过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不要把描写当成一贴膏药硬往文章中贴,或当成一种装饰品,去从形式上美化文章。只有在描写中融进真情实感,敞开肺腑于直陈,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凡是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鲁迅先生笔下的社会环境描写可谓炉火纯青。但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在那些笔锋犀利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包含着的那满腔激情,真正体现出一个爱国主义文艺战士的襟怀。
(原载山西师院《作文周刊》2002年9月26日)环境描写开篇式
环境顾名思义,包括学校、家庭、街道、商店、集市等与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地方。在记叙文中,以环境开篇,能够给所记叙的人或事设置一个“背景”,达到烘托人物形象或突出主题的艺术效果。
环境描写开篇,不应该是单纯的“景物罗列”或不加选择的描写,应力求在环境中展现一个完整的、特征鲜明的场面。如描写集市,应突出它的繁华;描写公园,应衬托它的优美;描写学校,应表现它的安静;而这些特征,均要通过人物的动态活动表现出来。因此,以环境描写开篇,环境是次要的,甚至可以只作简单的介绍;人物的活动是主要的,反映的状况是主要的。
场面描写,可以写多个人的活动,如运动场上;也可以是一个人的特写,如书房夜读。要注意在描写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有动有静,动静结合。还可以加入对话、感受等,以渲染,以渲染气氛。总之,环境描写开篇的语言一定要简洁分明或精美含蓄。
另外,开篇描写无论是简练还是丰蕴,都要紧紧围绕所要表达的主题,忌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下面是一些环境描写开篇的例子,供你参考:
全校大会
这天,天空格外晴朗,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微风习习,送来一阵清新的凉意。校园内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旗帜,身穿整齐校服、佩戴着鲜艳红领巾和崭新的校徽的少先队员们已经整齐地排好队等待大会的开始。
评点:好天好心情,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静静的教室
教室里静静的,连掉一根针似乎都听得见。45双眼睛也同样静静地注视着新来的老师,等着他的“开场白”。
评点:寂静的环境,犹如一部电影中底蕴丰富的特写镜头。
马路市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家楼下的那条马路变成了喧闹的集贸市场。不宽的马路上摆满了三轮车、货架,有卖蔬菜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肉食的,每到上、下班的高峰时期,这里就挤成了一锅粥,叫卖声、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着实让人头疼。
评点:开篇重点描写了“市场”的混乱,为下文的“治理”作了铺垫。
场面,环境,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是指描写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一种方法,比如在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 祥子》(节选为课文时名为《在烈日和暴雨下》)中描写暴雨在烈日酷暑中突然来临时,街面 上“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一切都惊惶失措”的场景:
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 奔。又一阵风。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见了,只剩下 柳枝随风狂舞。
场面描写在中学阶段的记叙文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写“主题班会”,写“植树”等劳动 场面,写“运动会”、“足球赛”等竞赛场面等,都离不开准确、生动的场面描写。
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那些与人物发生直接联系的客观存在的描写。在描写人物的过程中,人与环 境是紧密相联的,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 色》中的环境描写。
对于中学生来讲,学习环境描写时应注意的是“简”。只有作到“简”,抓住“直接”关联 这个特点,才能使环境描写不偏离中心,不脱离人物,不节外生枝。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 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的主题,如《在烈日和暴雨下》描写车 夫们为了生计在烈日下遭受的煎熬时写道:“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跟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 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到地上,永不起来。”还有,在描写祥子在暴雨中拉车挣命,而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 板也没多给。”这些细节把祥子所处的时代写活了。再如李冠军的《迟归》:
夜,林荫路睡了。
在熟睡的林荫路上,忽然传来了笑语,一群从郊区农村劳动回来的女孩子,愉快地走在月光 和树影里。她们兴奋地谈论着今天下乡的见闻,谈论着同学们干得多么欢快,谈论着当她们 整装回校时,她们这群“小演员”怎样受到意外的邀请,和农民们一起在晚风吹拂的田野边 愉快地歌舞;她们谈论着乡下的晚会,埋怨着自己的歌还唱得不够好;她们快活地回忆着白 发的老爷爷在看滑稽节目时怎样大笑得流出眼泪,而慈爱的老奶奶却一个劲地让她们吃新鲜 的水萝卜……
她们兴奋地说着、笑着,走在五月的林荫路上。她们友好地挽成一排,用脚步在石板路上叩 打着清朗的节奏。林荫路和高爽的夜空似乎都在含着微笑屏息倾听,倾听着这些欢畅的美丽 的声音……
她们走着,很快地走近了学校。校园里静静的,在高大的洋槐树和教室楼宿舍楼间,弥漫着 轻薄的烟雾。女孩子们放轻了脚步,谈话声也静了下来。当她们默默地站在校门口时,才意 识到回来得太晚了。看门的老工友该已经睡熟了吧。他们几次举起手来想叩打门环,但是手 却停下来了,怎么能惊醒一位辛勤的老人的睡眠呢!她们想起他那常常发红的眼睛,想到今 天早晨出发时,他幽默的警告:谁的手上要不带回点劳动的纪念,就别进来……她们想着,在有月亮照着的校门口迟疑地踱着步,不知谁轻轻叹了口气,低低地自语:“唉,我们回来 得太晚了。”
随着话音,校门突然“咿呀”一声开了,露出老工友斑白的头发来。他揉了揉眼睛,轻轻笑 了一下,慈爱地说:“快点进来吧,傻姑娘,别净在那数星星了,夜深风凉。……”女孩子 们互相望了一望,静静地走过他的身边,每双眼睛都充满了感激。老人发窘地揉着眼,不知 为什么轻轻地说:“今晚,睡不好,出来看看,看看月亮……”
……门锁好了,姑娘们默默站成一排,黑暗中压低了感激的声音,轻轻说了一句:“谢谢您,……”
“谢谢您,谢谢您,……”——女孩子们走进了校园的幽暗深处。她们将要带着感谢和激动 进入快乐的梦乡。然而老人却默默地站在院落里,目光深沉地望着五月的夜空。
呵,这老人的心,当真喜爱这奶黄色的月亮?……
这段文字中有许多细节,如“老工友揉眼睛”的细节,深刻表现了老工友对学生的爱及关怀。
环境描写指导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常常有描写环境的段落,如《三味书屋》中描写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飞夺沪定桥》中描写沪定桥地势的险要;《开国大典》一课具体地描写了大安门广场等等。读了描写环境的段落,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环境中。课文里描写环境的段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形象具体地描写环境,并且与写人记事相结合,能够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渲染气氛,对表现中心起一定的深化作用。
那么,怎样描写环境呢?描写环境要注意两点:
一、选好观察点,按照观察顺序写。
为了把一个环境写得清楚、明白,首先要选好一个观察点,然后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最后再按照观察顺序写出来。观察点,是指我们站在什么地方看环境。我们选择的观察点不同,观察环境的顺序也不一样。因此,写好一个环境,选好观察点是十分重要的。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我们的教室
请看,教室里面多么整洁。桌子、凳子横竖都成直线,玻璃通明透亮,地面干干净净。讲台边还摆了几盆不知名的花,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花香,朵朵花儿张开笑脸,好像欢迎您呀!
您看,教室正前上方贴了“诚实、勇敢、活泼、团结”八个鲜红的大字,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有的作风。字下面的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教室的左前角有两个图书箱,一个绿色的,一个红色的。图书箱里有一百多本书。每天中午这里就围满了“书迷”,成了教室里最热闹的地方。左边墙上的玻璃窗之间挂了两条条幅。一幅写着高尔基的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幅写着鲁迅的话:“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黑色的字体配上梨黄色的底子,嵌上粉红色的边,淡雅而又庄重。右边墙上贴了三张“五讲四美”宣传画。其中一幅画了一个戴中队委标志的女同学,在爬山途中把自己的一壶水让给一位汗流满面的男同学喝。她的心灵多美啊!后面墙上的大墙报有三米长,一米半宽,上面贴着“墙报”两个立体美术字。墙报两侧有一副对联,黄底红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墙报里有“红领巾园地”“作业选优”“小画家”三个专栏。在“红领巾园地”里有队委分工表、轮流值日表和各小队的决心书、好人好事表扬稿。还有列宁、毛主席、杜甫、莎士比亚、雷锋等古今中外名人的语录。“作文选优”栏里有优秀的作文、同学们的书法练习。
您一定为我们有这样的学习环境而感到高兴吧。
读了这篇作文以后,我们会感到这间教室多么整洁,多么宽敞呀!教室里的布置有序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历历在目,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写的好,是由于小作者选好了观察点,按照顺序观察和叙述的结果。
那么,小作者是怎样选择观察点,有序观察的呢?从第二自然段“教室正前方”一句来看,小作者是从教室后面作为固定的观察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和叙述的。它观察和记叙的顺序是先观察教室前面的鲜红的大字——再观察教室左面的图书箱和条幅——接着观察教室右边的宣传画——最后观察教室后面的板报。观察顺序清晰,叙述层次分明。
从观察的顺序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在叙述每一部分时,又按位置依次描写。如写教室前方,是按从上写“标语”到下面写“黑板”,写教室后面是从“板报”外面写到“板报”里面。大顺序中有小层次,句句相连,环环相扣,使得文章有条有理。
由这篇作文的观察顺序中,我们可以知道,凡描写一个环境一定要确定好观察顺序,或从远及近,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按照观察顺序叙述,这是描写环境的关键。
二、要抓住重点,描写环境的特征。
描写一处环境,是不是把看到的都写出来呢?不是的。如果事无巨细地叙述,就会使文章累赘、啰嗦。描写一处环境应该抓住它的特征写。我们说的特征,是一处环境独有的地方,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地方。只有选择重点,抓住特征,才能把这个环境中的特色写出来。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我家的阳台
我家的阳台正朝南方,虽然只有两平方米左右,但却给了我许多乐趣,我很喜欢它。
阳台的左面是几盆南方常见的花卉:清香扑鼻的含笑,文雅大方的文竹,枝叶茂盛的米兰。有这些花卉在身边做伴,你会觉得空气是那么清新,四周是那么宁静。这时,即使马路上车马喧闹,你也似乎感觉不到了。
阳台的右边是两只小鸡安身之处,鸡笼上面还搁着一个金鱼缸,几条小金鱼就悠闲地生活在这里。
最妙的是栏杆拐角处的那盆盆景。看!泥土上长满了青苔和小草,毛茸茸的,两只瓷器做的小山羊被放在“草地”上。盆的左边,一棵小小的“古树”拔地而起,长不到三寸就弯向右边,树干苍劲有力,叶子不多,却很有生气。“古树”旁边,有两座小石山,刀剪斧削般耸立着,两座山之间的峭壁上,还架着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桥。“古树”、石山、小桥、草地,还有两只小山羊,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天地。怪不得人们把盆景称为“有生命的画,没声音的诗”。
小阳台还是我活动的小场所呢!每当我读书写字感到累了,便到阳台上望望,让脑子和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夏天太闷热了,就到阳台吹吹风,凉快凉快,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清早,我在这里做操,晚间在这里欣赏都市的万家灯火,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我家的小阳台给了我这样多的乐趣,你说,我能不喜欢它吗?
这篇作文按照“左面”和“右面”的顺序,描写“我”家小阳台的陈设。但是小作者并没有把所看到的景物一一描述,对“左面”的花卉,“右面”的小鸟用几笔带过。对“栏杆拐角处”的盆景,却浓墨重笔地描写。写小草是“毛茸茸的”,盆左边的“古树”是“拔地而起”,树干“苍劲有力”,“小石山”是“刀剪斧削般耸立”着,那“小巧玲珑”的“石桥”又是那么惹人喜爱。每一处景物都写出了它的大小、颜色、样子和特点,各处景物的组合构成了“美妙”的盆景。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知道:描写一个环境,一定要抓住重点,仔细观察,细致描写。
描写一个环境还应当注意:
1.准确使用方位词。
为了把一个环境中的陈设说明白,要准确地使用表示方位的词。如:上、下、左、右、东、西、南、北、远、近、里、外,等等。
2.观察点可以变换。
观察一个环境,可以固定一处看,即定点观察;也可以移动脚步看,即动点观察。如果观察点变了,叙述的顺序也变了。
3.重点陈设细致写。
描写环境也要有详有略,不要记“流水账”,把看到的一些陈设、设施和景物,经过认真选择,确定重点详细写。详细写,就是要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具体地描写。
环境描写专题-学法指导 环境描写专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五、可贯穿全文,出现在文首、文中或文末,形成线索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和“等到岸上炊烟四起……”(《鸬鹚》)这些环境描写或侧面写鸬鹚的动态,或表明时间,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怎样把景物写“活”? 1.拟人法 例:“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这里描写兴安岭,作者就采用了拟人手法,把兴安岭当作人来写。这样就把兴安岭写“活”了。2.比喻法 例:“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作者在这一段描写中,把桂林山水的美景比作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样就把那里的山水写“活”了。3.摹声法 例:“一阵狂风吹过,大树像跑步似的弯下了腰,发出呜呜的哭声。” 这个句子作者采用了摹声的手法,把风中摇摆不定的大树写“活”了。4.夸张法 例:“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描写梅雨亭,作者主要采用了夸张手法,把它的高度也写“活”了。5.衬托法 例:“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这里作者采用衬托的手法,画家笔下的绿是无穷的,“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绿颜色来”,可见林海有多少种绿了,这样就把林海的绿写“活”了。以上几种方法都是为了让静止的景物动起来,使描写的景物形象生动,以吸引读者。同学们作文时,不妨模仿着练习使用。可以使用单一的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用这样的方法次数多了,熟练了,你描写的景物就会“活”起来了。
片断训练:
又是一个家长接待日,下了第四课,你走在去食堂的路上,一定有许多感慨。请你就路途中的所见所闻,写一个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并说明你想烘托什么样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句选录(月亮)
★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 月亮斜挂在天空,笑盈盈的,星星挤满了银河,眨巴着眼睛。
★ 一轮圆月升起来了,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
★ 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村落和田野,极像一只擦亮的铜盘。
★ 圆月渐渐升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柔和的笑容。
★ 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 月亮,圆圆的,像纺车,纺着她浪漫的遐思。
★ 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 一轮杏黄色的满月,悄悄从山嘴处爬出来,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 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 月亮渐渐升高,她身着白色的纱衣,娴静而安详,温柔而大方。她那银盘似的脸,透过 柳梢,留下温和的笑容。怎样观察和描写环境
同学们作文,不论记事还是写人,总离不开要描写环境。因为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事都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发生。因此,要写好记叙文,必须学会写好“环境”。
同学们在作文中经常碰到要描写的是周围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怎样描写环境呢?一是要抓住环境的特点。如下面的例段:“走过围墙旁,一阵歌声吸引了我。这里曾经是我读过书的学校,我的四年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那个校园就是我以前经常活动的场地。操场两端的沙坑是我记忆最深的地方,我不知在这里练过多少次跳高、跳远,一次比一次跳得高,一次比一次跳得远。沙坑边那两棵粗壮的小树,就是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栽种的。排列在操场南面的双、单杠依然还在,当年它令我生畏,如今在我面前它们仿佛变矮了!校门口的画廊里又换上了新的图片,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红领巾。掩映在树丛中的教学大楼被粉刷一新,五星红旗正飘扬在它的上空……” 这里描写的是一个学校环境,小作者抓住他印象最深的沙坑、小树、单、双杠、画廊、教学大楼等学校环境的描写。把校园生活的回忆与学校环境的描写紧密结合,情景交融。如果不抓住学校环境的特点,就与写“公园景色”、“旅游胜地”没有什么区别了。
描写环境也和写景状物一样,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或从东、南、西、北;或从前、后、左、右;或由近及远,或从上至下。按什么顺序好呢?这可以随自己的观察点和观察顺序而定。如下面例段:“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见那正阳门两侧,如同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几十幢大厦,给这古城增添了现代的崭新气派;向东望去,那工业区高耸的烟囱,正吐着乳白色的轻烟,阳光里,更显得柔和而透明;向西远望,那琼岛上的白塔,经历了地球震动的一次小小劫难,又昂首蓝天,而且素洁如玉了;再回身向北看去,那横卧天际的燕山余脉,蓝蒙蒙的,就像这古城的一条屏障……” 这里是对一座古城环境的描写。作者站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亭台 上,结合移动的观察顺序――南、东、西、北四个方向观察古城环境,根据观察顺序具体而清楚地描绘出了古城全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