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作文--- 心存感激为话题
心存感激
我们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品尝到美味佳肴;我们没有采桑织布,却能享受到锦衣华服。心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冷漠。
那个夏季,天气热得可怕,太阳烘烤着炙热的大地。我背着沉重的书包,无精打采地走在冷清的小街上,手里拿着一份成绩单,上面四十七名几个显眼的大字赫然在上。那次期末,一向成绩不错的我在全班八十个人中只得了第四十七名。握着那份该死的成绩单,我伤心极了。愤怒、失望、惊诧、悲伤充斥着我的心。我猛地一抬脚,一个易拉罐砰地被我踢飞了,我的眼睛盈满了泪水,心中暗暗地想着:老天真不公平!那些打小抄的同学分都比我高!还偏偏就考我没复习到的内容!该死!!想着,我看见路边有一颗小石子,又砰地把它踢飞了
啊!我听见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发出了一声尖叫,一抬头,发现我原来踢到了一个叔叔。对不起!我看都没看他一眼,说到。呵呵,没关系。一旁传来了叔叔乐呵呵的声音。想到我冷冰冰的声音换取了他乐呵呵的回答,我不觉有些滑稽,便扫了他一眼。这一扫可不要紧,我一下了有了重大的发现:他是一个盲人!
天啊,是谁这么倒霉!我在心底说,又是盲人,生活又不方便,到头来还被别人踢到!看来生活中惨到的人也不只我一个吧。这时,我却猛然发现叔叔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他眯缝着眼睛,嘴角向上扬得有些夸张,一脸阳光。看着这个穿得破破烂烂,一脸阳光的盲人叔叔,我不禁有些好奇。于是,我产生了与他对话的想法。
叔叔?我有些怯生生地叫道。嗯?盲人叔叔微笑着回答。请问作为一个经济条件不太好的盲人,你开心吗?我问。当然,叔叔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的四肢很健全,可以思考,还有那么多关爱我的家人和朋友,还拥有着自由,怎么能不开心呢?我真是一个幸福的人呐!在我们对话的过程中,他始终微笑着,脸上溢满了快乐和幸福。
我顿悟了。是呀,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我们为什么要为一点小事不停地抱怨呢?我们拥有健全的身体、健康的心灵、真诚的友谊和温暖的亲情。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上天赐予我们的所有东西,感激上天赐予我们的物质、环境和感情。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不满,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难过和不平。是呀,我们应该感激,在生活中,能有什么不幸的事情?
在碧蓝的天空下,我露出了笑容。
第二篇:心存感激作文600字
心存感激作文600字
心存感激作文600字
八(1)班 陶佳玉
上海的深冬,砭人肌骨的寒冷。眼科医院外的灰色地面,枯叶软塌塌地浸在积水中,想必淅沥的冬雨定是下了一夜。
拽了父亲的手怏怏地走,父亲忧愁的目光像这锁了寒雾的深冬,迷蒙而凄恻。
来上海检查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在我看来一次检查眼压高是算不得什么的。而父亲的眉自那时起就没有舒展过。“孩子,听话,去检查吧,要是真有问题,我们就可以早治疗,爸这心忧得慌哪!”于是,此刻,我站在了这里。
乌云聚集,天空又“啪嗒啪嗒”落起雨来。灰湿的地面,冰冷的台阶,望着看不到头的队伍,我终于知道为何父亲要站立一夜排队挂号,只为了挂到靠前的号码让自己的女儿早些检查,早点回家。
我不知道父亲是以怎样的姿势,或许就像个叫花子似的蹲着熬过这个落着雨的冬夜;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呵着手跺着脚来驱赶冬夜的酷寒;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与排队的“黄牛”周旋;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就像一匹老狼奔波在上海纵横的地铁和小路之间„„
我觉得以前的执拗近乎于可笑,那些因为检查而落下的初二功课没有资格称作牺牲。现在的我只想守着那份厚重于天地的父爱,尽快检查,将父亲的担忧溶解在这个冬日的清晨。
经过各种繁复的手续,漫长的等待,我紧紧攥住父亲,就好像离家的小船找到了停靠的码头,我们终于来到了测眼压室前。
父亲那融合着忧与爱的目光凝视着我,将我的泪一次次逼出,父亲那一夜未睡的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与慈爱:“孩子,好好检查!”
“爸,爸„„”
„„
永远记得那个落着雨的冬天,父亲用他的“忧与爱”织成了布,做成了伞,挡住了一切风雨,只为了他的女儿。
我,心存感激。(指导老师:丁华)《心存感激作文600字》
第三篇:心存感激作文1100字
心存感激作文1100字
心存感激作文1100字—春天好像突然到来,阳光洒在木地板上,反射的光洒向我,整个人变得暖暖的。转头看到床边竖起的一把伞,几天前发生的一件小事慢慢浮上心头,它也是暖暖的。
严冬,我和大人一起去乡下探访,我是不大喜欢这种人情交流的。我想一个人去田野上画画。我向妈妈征求着说。
好吧,那你要注意安全,不要去危险的地方,不要爬山..妈妈叮嘱着,在我看来却是一大堆的唠叨。
嗯嗯。我随口应付着,根本就未放在心上。
我站在田野上,深吸一口气,带着丝丝寒冷,更多的却是大自然的清香。我背着大画夹,被周围的美景勾了魂,不知该往哪里是好。
或许是天意吧,就在我晕头转向的乱走时,我突然看见了它——一一座可爱的小山。如果妈妈知道我这样形容山,肯定又会骂我牛头不对马嘴呢,我傻傻的站在那笑了。
我决定征服它,或许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找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我沿着路缓缓走,终于看到了一个平坦的地方,我轻轻坐了下来,拿出一张白纸,思索着该在上面留下什么。
我用铅笔在上面勾勒,在灵感的爆发时,突然刮来了一股大风,白纸在风中摇摆不停,根本无法安心写作。正当我满心的恼怒,突然有一双手帮我抓住了画架,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漂亮的姐姐。
谢谢。我感激的说道。
不用。姐姐露出一个亲切的笑容,就像一个熟识很久的好朋友。怎么一个人出来画画。
不想在家听妈妈的唠叨。姐姐看到我的脸上浮现了丝丝抱怨,嗤嗤的笑了,我小时也像你一样呢..我就这样边画画,边和她聊起天来。
对了,为什么你要帮我。我突然想起什么,疑惑的问道。
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是我们有缘分,而且这只是举手之劳的事,不算什么。姐姐温柔的说,我的心有一点点的触动。
姐姐接着说道,你看这么美好的风景,这正是大自然给予我的。我记得有一次,一位不认识的同学在我跑步摔跤的时候,将我扶起来。我们不都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将感激转化为对更多人的帮助,多好啊。
我给了姐姐一个大大的拥抱,笑着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么多的温暖。没什么,我也只是有感而发罢了。姐姐不好意思的笑笑。
刮了很久的风终于停了,我的画也画完了,姐姐松开拿的酸痛的手,使劲甩甩,姐姐看出了我的歉意,轻松地说,没关系的。
突然雷声大作,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快点回去吧,拿着伞,别感冒了。姐姐关心的递给我一把伞。
那你呢。我不安的说道。
没事,我家就在附近。说完,姐姐就冲进雨里,只留下了一个背影。
我撑着伞,跑回了家。一家人围在火炉旁,我讲起刚刚的经过,大家脸上都是温暖的笑容。我心中却有些遗憾,这是一把还不了的伞啊,可是,我也可以拿它去帮助别人,也不正是感激姐姐的一种方式吗。我释怀的笑了。
小颖,还不起床啊。妈妈站在门口叫道,将我拉回了现实。
哦,我知道了。我跳下床,抱着妈妈撒娇着。
妈妈。
嗯?
我爱你。我想,这是我对妈妈的感激。
第四篇:因为有你心存感激散文
我的心中,永远驻扎着一些人,一些我爱与爱我的人。有了他们的驻扎,我怀揣一颗幸福感恩的心。
任时光如何穿梭流逝,凭岁月如何在脸颊留褶留皱,我爱与爱我的影与像都久久荡漾在脑海的印痕里。
我痛哭时,你轻轻拍打我肩头的手,你柔柔抹去我腮边泪的帕,还有你那絮絮安慰我的殷切的话,我怎能忘怎能忘?
我身处困境挫败难遣,你特意跑来看我。一个眼神,一弯微笑,一句话语,再递一本馨香的卡片,顿时淋湿我的眼,温暖我心田。我不会忘,真的不会忘。
我与人发生争执口拙难辩,你拨开众人,气势汹汹,拼命帮我的架势直接把对方的嚣张气焰给灭了。我感激,却羞于言谢,只是一个劲儿地抹泪,再流泪。而你见我一切安好,欣慰地大笑。如今你我虽天各一方,我却无法对你淡忘。
我是害怕走夜路的,每次走都心惊胆战。你知晓了,居然在不远处悄悄跟着我,见我安全到家,你才放心而回。你寡言,我亦寡言,傻气的我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向你道谢。陪我默默走夜路的你,我经常会想起。远方的你一切可好么?
那段日子治安总是太乱,我的夜班又总是太多。你每次都惴惴的,对我千叮咛万嘱咐,任何能想到的地方,你都安装一个灯泡。踩一路金黄轻扣家门,我的心充溢着幸福与温暖。对于你琐屑的爱,我能感知,因此万般小心地呵护。你说过,我的幸福就是你的幸福。亲爱的,对此我会深深镌刻在心底。
我的心中,永远驻扎着一些人,一些我爱与爱我的人。
因为有你,心存感激。
第五篇:心存感激学会感恩
《心存感激,学会感恩》主题班会
一、班会主题
《心存感激,学会感恩》
二、设计理念
我曾经问过我班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个女生“除了你的父母,你对哪些人还有感恩之心?”她的回答竟是“没有”二字。其实,现在中国大部分青少年都有这样的心理,他们缺少感恩的心。整个当代中国都在呼唤感恩。造成青少年缺少感恩之心的现状凸现了当代教育的不足,我们教师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设计班级主题教育首先应该体现鲜明的时代性生活特色,做到与时俱进,与时共舞,用鲜活的事实丰富学生,用火热的互动激发学生,用鲜亮的生活情境陶冶学生,用鲜明的教育主题提升学生。基于这些理念,经过深入思考,我确定本次主题班会为“心存感激,学会感恩”。以此来教育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怎样感恩。从而培养青少年从小学会感恩,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背景分析
中华民族自古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说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感恩”故事,曾经熏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时时刻刻受恩于社会,学会回报是情理之中。一味索取而不知给予的人,或受恩于社会却麻木不仁的人,是社会公德所不能容忍的。在较长时间里,我们忽视了学生成长中的“感恩教育”,再加上家长的过分溺爱与纵容,现在的孩子普遍有“自私、冷漠、孤僻”的一面,这是个危险的信号。针对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开展,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活动目标
感恩不仅仅是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品味幸福的点点滴滴,这也是感恩。现在的小学生,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但不了解周围的亲人、老师、朋友给予他们的爱。通过本次班会课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并引导学生通过抒发真情实感的习作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而且由此及彼感悟到要对学校、对社会、对祖国感恩,达到一定教育效果!
五、活动准备工作
1.歌曲《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三句半《天下父母心》 3.感恩节的由来 4.小诗《常怀感恩之心》 5.感恩卡
六、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2.活动地点
庄河市红岩小学六年一班
七、主持人
幺紫涵(甲)齐维龙(乙)
八、参加人员
班主任高衍信老师、学校领导及六年一班全体同学
九、活动形式
讨论、表演、朗诵、游戏
十、活动步骤和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熟悉的歌曲——《感恩的心》,营造气氛。
(二)主持人出场
甲: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乙: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甲: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乙: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
甲: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乙: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甲: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虽然它不是今天,但一颗感恩之心,一腔感激之情永驻心间。合:让我们怀着无限感激之情向所有爱我们的人诉说心声。六年一班“心存感激,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三)介绍感恩节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北美洲独有的节日,始于1621年。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它定为国家假日,并且规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美国的感恩节。感恩节有四天假期。借着长假,很多人都会赶回家里庆祝佳节,庆祝感恩节的习俗代代相传,无论在岩石嶙峋的西海岸,还是在风光旖旎的夏威夷,人们几乎以同样的方式庆祝感恩节,感恩节是不论何种信仰,何种民族的美国人都庆祝的传统节日。所以,美国感恩节的热闹程度绝不亚于中国的中秋节。
(四)朗诵小诗《常怀感恩之心》
甲:在我们的一生中,值得去感恩的人很多。
乙:感谢关爱你的人,感谢帮助你的人,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甲: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大家应该常怀感恩之心。乙:请听诗朗诵《常怀感恩之心》,欢迎郭美晨同学给大家朗诵。
(五)感恩父母
甲:感恩的心,感谢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那么,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谈感受)
乙: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是不是了解我们的父母呢?
甲:现在请大家填写你手里的感恩卡,然后把你填写的感恩卡寄给你的父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乙: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三句半《天下父母心》由马海洋等表演。
(六)感恩老师
甲:我们不但要感恩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而且还要感恩给了我们无穷知识的老师。
乙:喝水不忘挖井人,时刻难忘老师恩。感激老师赐予我们知识,感激老师关心我们成长,感激老师教育我们成材!谢谢您们,老师!谢谢您们的大恩大德!!
甲:是啊,老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应该为老师做点什么呢?请大家畅所欲言。(讲述老师的恩德、说说你的感激)<背景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七)感恩他人
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怎样都要找到感恩的理由,找到可以感恩的人。只有学会感恩他人,你才可能成为被感恩的人;只有感恩他人,你才会感动自己。
乙:善待他人,学会感恩,收获快乐!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位同学桌面上都有3张小纸条,请大家仔细想想有哪些朋友,同学曾给予自己帮助,或者自己因为某些事想要真诚的谢谢他/她,哪怕只是一次很简单的帮助,只要他/她曾经帮助过自己,都可以写下来,告诉他/她你谢谢他/她曾经的帮助。纸条上可以不用署名。写完后,为了防止偷看,大家都趴在桌面上。然后请其中的两排同学依次将纸条悄悄的放在他们所想要感谢的同学的桌面上。大家睁开眼睛,看同学写给自己的话。
(通过“小纸条传递感谢”的游戏,每个同学收到小纸条都会发现,原来可能只是自己不经意的一次帮助却让同学记的这么久,付出后收获的是同学真诚的感谢。)
(八)感恩方法大奉献
1.为劳累的父母、长辈倒一杯茶,揉揉肩,洗洗脚,说说笑话。2.每天好好学习,学会尊重、关心老师,给老师一个好心情。3.体谅、理解父母、老师的苦楚,不顶嘴、争吵,多为他们着想。4.每天分担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说 “谢谢”、“您辛苦了!”。5.尊重父母、老师的劳动成果,天天反思过失,学会说“对不起” 6.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存好心,做好人,及时给他人送上温暖。7.多做善事、好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报效国家、社会、人民。8.列一张感恩表,记下感恩的故事,感恩的人,时时图求报答。
(九)班主任结束语
做老师的有两个希望:一是希望你们做好人,二是希望你们学习好。有人把人才分为四类: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我相信我们的同学都是人才,因此希望你们做有德有才的人,不要成为有才无德的人。要成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的学生。父母养育你们,老师栽培你们,虽然这些是父母与老师应该做的,但大家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用心去体 会父母、老师对你的好和爱。学会感恩,你才会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总之,希望同学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学会感恩。
十一、活动反思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激发广大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感谢朋友、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热情与激情,今天我们六年一班召开了以“心存感激,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现在主题班会已经结束了,然而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却是永远受益的。因为我觉得这次的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效,虽然整个活动过程不是很丰富多彩,内容又少又觉得单调,但从学生的会后感中(主题班会一结束我就让学生写一篇会后感)让我得知学生从中得到了很多的教育。有的学生写到自己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替父母着想过,为他们考虑过,父母叫干点家务活老是推三推四不去做,甚至还与父母顶嘴,通过这次班会后现在想想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以后我一定不再是这样了,我要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家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听话的好学生,以此来感恩自己的父母与老师;有的写到自己从这次班会中懂得了如何去感恩自己的父母与老师,有说当父母在外劳累了一天回来后,自己会帮父母捶捶背、揉揉肩或倒上一杯热腾腾的茶等等,他们说这就是对父母的感恩,在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按时按量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惹老师生气、多帮助同学等等,这就是对老师的感恩等等。他们不只是说说而以,而且已经在用行动证明给父母与老师看,如一向非常调皮捣蛋的杨志豪、雷一鸣在会后的这些天也克制了许多,班里清静了许多。从这些情况来看,我自己认为这次的主题班会是开得比较成功有效的,但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活动节目太少太单调、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性不够广等等。如果再开的话,我会设计多些有趣的节目,争取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再制作一些漂亮的课件,增添活动的氛围从而吸引、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如果再开的话我相信效果肯定会更好。附一:小诗《常怀感恩之心》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着鲜花,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我的父母,感恩父母给了我的生命,感恩父母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感恩父母让我有了生命的依靠,感恩父母给了我幸福的源泉,感恩父母让我学会了孝顺,感恩父母给了我一个家。
我感恩我的老师,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读书写字,是他们给了我知识的源泉,是他们教会了我怎样求知,是他们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他们让我学会了明辨是非,是他们让我有了阳光般的微笑和信心,是他们引领我走向知识的殿堂,是他们让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我感恩我的朋友,是你们给了我关怀和爱护,是你们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了我帮助和鼓励,是你们在我失意的时候,帮我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希望。
我感恩世上所有的人,也感恩世上所有的一切。
我感恩阳光,感恩你带给我温暖;我感恩蓝天,感恩你给我宽阔的心胸;我感恩大海,感恩你给我深沉和广阔;我感恩鲜花,感恩你带给我的赏心悦目;我感恩雨露,带给我心灵的滋润。
我感恩我的祖国,感恩祖国的锦绣河山,感恩祖国的长江、长城;感恩祖国的黄山、黄河;感恩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辉煌的文明。
常怀感恩之心,心就会变得明亮、纯洁;常怀感恩之心,天地就会变得宽旷、辽阔;常怀感恩之心,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精彩。附二:三句半《敬孝心》
甲:敲锣打鼓响起来
甲:滴水之恩涌泉报 乙:我们四个走上台
乙:知恩图报不能忘 丙:上台说件什么事
丙:世间百恩孝为先 丁:说感恩
丁:要记牢
甲:感谢父母养育恩
甲:父母恩情似海深 乙:感谢社会哺育恩
乙:人生莫忘父母恩 丙:感谢老师教育恩
丙:生儿育女世代传 丁:往下说
丁:自古今 甲:感谢朋友帮助恩
甲:鸟兽尚知养育恩 乙:感谢对手激励恩
乙:父母不敬敬何人 丙:感谢生人接济恩
丙:为人子女要孝顺 丁:说得好
丁:莫忘恩
甲:感谢同学友爱恩
甲:感恩的心感谢万物 乙:感谢长辈宽容恩
丙:感谢万物滋养恩
丁:真不错
乙:感恩的心真情确切 丙:感恩的心付诸行动 丁:真善美 7
参考文献
[1] 吴争光.小学主题班队会活动设计集萃 [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2] 周新英.校园活动策划手册 [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3] 杨继英.小学生节日纪念日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 柯晓杨.小学班集体建设与活动 [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郑学志.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组织 [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廖光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7] 古人伏.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 戴联荣,薛晓阳.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 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 [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