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爱婴医院培训总结
创建爱婴医院,促进母乳喂养培训总结
为了实现产后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0%的总标,我院2007年1月15日至1月21日举办爱婴卫生院、促进母乳喂养培训班,全院职工9名按计划全部培训,考试合格率达100%。
这次培训采用卫生部妇幼司编译的《创建爱婴医院18小时培训课程》即绿皮本为培训教材。
7名职工不分科别全部进行18小时脱产培训。通过培训,全院人员明确创建爱婴医院的重要意义,理解、熟悉《国际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我院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措施》,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并能实施母乳喂养政策。专科医务人员能具体帮助和指导孕产妇及其家属做好产前保健,实施正确的母乳喂养,解决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
建立创建爱婴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产科制度,实行早接触、早吸吮,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开奶前不喂食,不用奶瓶,帮助母亲使婴儿正确含接,建立母亲喂奶信心。产妇出院后介绍给随访系统,母亲或婴儿遇到困难,可来门诊咨询或电话咨询。
通过培训,实施母乳喂养政策,开办孕妇学校,向孕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意义及好处,教会孕产妇及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正确处理喂养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培训,医务人员更新了观念,更新了知识,改变了过去把产妇、新生儿视为病人,只求处理治疗的旧观念,现在争着为产妇为婴儿多献一片爱心,在管理护理上提高医护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全院人员都围绕着“儿童优先,母婴安全”的宗旨,为母亲、儿童提供优良的服务。
岜蒙卫生院
2007年1月21日
第二篇:爱婴医院培训总结
双泉镇卫生院
2012年爱婴医院培训总结
2012年,为巩固我院爱婴医院创建成果,使爱婴医院管理各项制度措施执行到位,我院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确定的促进母婴哺养目标,围绕长效管理,可持续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以降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推动爱婴医院进一步建设和发展,与2012年3月20日举办了爱婴医院培训,现总结如下: 培训时间:2012年3月20日
参加人员:卫生院全体职工及全体乡村医生
培训内容:
1、普及爱婴医院的十条标准及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
喂养咨询技巧。
2、加强产妇出院后的继续母乳喂养管理提高母乳喂养率。
一、爱婴医院十条标准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
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亲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
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及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人工奶头,或用奶头做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二、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正确的喂养姿势和手法
三、母乳喂养持续的时间及出生后4-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我院在巩固爱婴医院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对许多孕期知识仍须加大宣传力度,对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不及时,服务缺乏人性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出一条适宜的个性化服务,使爱婴工作深入持久,为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作出贡献。
此次培训卫生院职工38人及全体乡村医生参加,无迟到、早退现象,在学习中认真作好记录,并积极参与讨论。会后参加考试,成绩均在90分以上。
双泉镇卫生院
第三篇:爱婴医院培训材料
竹溪县人民医院“爱婴医院”培训材料 一、三十条及如何实施三十条
二、病历文书中的记录要求(交班报告、产后医嘱中首次护理记录单中应有母乳喂养的内容)
三、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职责:
1、全面掌握出院产妇的一般情况。
2、负责出院产妇的产后访视(产后7天、14天、28天、42天)和三月、四月母乳喂养指导,帮助产妇解决出院后母乳喂养方面的困难。
3、负责新生儿的访视,指导新生儿的护理。
四、母乳喂养随访支持制度
1、产妇出院前主管医生应告之产妇如何与本院随访门诊和支持组织保持联系,并填好围产期保健手册。
2、产妇出院时妇产科负责填写产后访视联系卡,将出院产妇转交给支持组织。
3、产妇出院后带保健手册到本院产后随访门诊作产后访视。
4、支持组织有计划地派人到产妇家进行产后访视,详细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坚持纯母乳喂养6月和继续母乳喂养2年。
5、本院建立热线电话,保持24小时有人值班,随时回答产妇提出的问题,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困难。
6、妇产科、访视门诊、咨询门诊和支持组织要协调做好母乳喂养支持工作。
五、母乳喂养常规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是健康发展的保障,为让孩子成功得到母乳喂养,全体医务工作人员要努力做到:
1、医护人员要以保护、促进、支持母乳喂养为原则,努力更新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指导处理母乳喂养中的问题,认真贯彻WHO/UNICEF的“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大措施”及“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2、从产前开始就要进行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认识到母乳喂养和母婴同室的好处,重要性及可行性,建立产后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
3、进行孕期、哺乳期乳房的保健并教会孕产妇母乳喂养的技巧。
4、产后30分钟内开始进行皮肤接触及早吸吮,并再次宣教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介绍母婴同室的好处,增加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5、凡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母亲及不需作特殊医疗处理的新生儿,均应送入母婴同室休养,母婴同室内的新生儿必需24小时与母亲在一起,须知必要的处理时,如洗澡、预防接种,母婴分离不得超过1小时。
6、要求做到早哺乳,按需哺乳,鼓励多吸吮,以促进乳汁分泌,不喂糖水及母乳代用品。
7、高危新生儿仍应支持母乳喂养,允许母亲亲自喂哺病儿,若不能喂哺时,用挤出的母乳或人奶库的人奶用滴管或小匙喂养。
8、取消正常婴儿室,废除奶瓶、人工奶头。除非有医疗适应症,不给婴儿喂母乳以外的食品。不接受任何母乳代用品的馈赠,不允许宣传母乳代用品。
9、医护人员要随时指导母乳喂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如奶胀、乳头痛等。指导母亲将多余的乳汁或在不能亲自喂哺时将乳汁挤出,收集后送入奶库。
10、(1)产妇出院后转入支持随访组织。(2)医院要建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并设有母乳喂养咨询热线电话,继续做好母乳喂养,以不断提高4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六、乳房护理常规
1、孕期乳房的护理:
产科初诊时常规作乳房检查,发现异常者,指导并实施乳房保健,纠正乳头凹陷、扁平等异常,并进行心理咨询,鼓励孕妇及家属建立母乳喂养的决心与信心。每次门诊应有记录。
2、产时乳房护理:
检查乳房并清洁乳头,准备产后早吸吮,如乳头有污痂者用消毒植物油将其浸软后用清水洗净。
3、产褥期乳房护理:
①每日检查乳房、乳头情况,教会正确喂奶、含接姿势,防止乳头痛及乳头皲裂。① 保持乳房、乳头及双手清洁,但忌用肥皂等刺激物擦洗乳头。
③乳头凹陷及扁平未完全纠正者,应在产后立刻提拉乳头,行十字操,或用器械吸出乳头,避免奶胀后无 法纠正,④乳头皲裂时可用乳汁涂拭,继续哺乳,先喂健侧,患侧可行多次、短时间的喂奶。
七、母乳喂养技术培训学习制度
1、凡在院内上班的工作人员均应参加培训。妇产科、妇保科、内儿科医护人员不得少于3小时(重点科室),行管、工勤人员不得少于3小学时(一般科室),新进人员不少于8小时学习。
2、集中辅导时不许迟到或早退,无重大特殊原因不许请假缺席,迟到早退达30分钟者按旷工一天处罚,无帮缺席一次按旷工一周处罚。
3、每人均应自备学习专用笔记本,每次授课时间及内容均应作好详细记录,学习结束时由领导小组统一检查评分。
4、每人均应牢记、熟背要求掌握的母乳喂养知识,到时由指导小组统一安排测试,经测试不合格者按落聘处罚,落聘期不得享受任何经济待遇。
5、对学习成绩优异,遵守纪律,母乳喂养的各项知识能熟练掌握者给予奖励。
八、医院母乳喂养政策
(一)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号召,积极开展创建爱婴医院的活动。院内成立创建爱册婴医院领导小组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小组,制定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每个职工。
(二)组织所有人员进行母乳喂养技术和母乳喂养政策的培训,普及母乳喂养的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利政策的实施。
(三)门诊建立产前“父母学校”宣传室,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办法告诉所有孕妇,并按照乳房护理常规开展乳房保健。
(四)认真执行母乳喂养常规和早吸吮常规。婴儿出生后30分钟内由助产人员协助产妇进行早吸吮和裸体皮肤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剖宫产的产妇在手术室内与婴儿进行部分皮肤接触,并在回母婴同室病房后能做出应答反应的30分钟内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五)指导母亲除纯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婴儿喂任何食物和饮料。有医学指征不能母乳喂养的除外。
(六)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因洗澡或治疗母婴分离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医护人员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和方法以及在母婴分离时如何保持泌乳。
(七)鼓励按需哺乳,并指导母亲如何在夜间喂乳。
(八)严禁在院内以各种形式宣传和推销代乳品。院内禁止使用奶瓶和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九)建立母奶库,为不能哺乳的母亲的婴儿提供纯母乳。
(十)设置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建立热线电话,成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产妇出院时妇产科负责将产妇转交给支持组织,以便继续做好母乳喂养的指导的产后访视。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十条重要内容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8、有关人工喂养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者应该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表的联合声明
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条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
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第四篇:2014年爱婴医院培训总结
2014年爱婴医院培训总结
为了巩固我院爱婴医院创建成果,使爱婴医院管理各项制度措施执行到位,我院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确定的促进母婴哺养目标,围绕长效管理,可持续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以降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推动爱婴医院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我院举办了爱婴医院培训,现总结如下:
一、培训时间及参加人员: 2014年1月14日培训全体职工; 2014年5月5日培训新参加工作人员;
2014年8月6日培训产科、儿科、行政、后勤人员。
二、培训师资:我院产科、保健科人员
三、培训内容:
1、普及爱婴医院的十条标准及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喂养咨询技巧。
2、加强产妇出院后的继续母乳喂养管理提高母乳喂养率。
3、爱婴医院十条标准
①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②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③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④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亲喂养。
⑤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⑥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及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⑦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⑧鼓励按需哺乳。
⑨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人工奶头,或用奶头做安慰物。⑩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4、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正确的喂养姿势和手法
5、母乳喂养持续的时间及出生后4-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四、培训效果
职工能积极参加培训,无迟到、早退现象,在学习中认真作好记录,并积极参与讨论。会后参加考试,成绩均在90分以上。
我院在巩固爱婴医院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对许多孕期知识仍须加大宣传力度,对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不及时,服务缺乏人性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出一条适宜的个性化服务,使爱婴工作深入持久,为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作出贡献。
千阳县人民医院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五篇:爱婴医院创建工作汇报
爱婴医院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滨海康达医院 2015年4月22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首先代表康达医院全院干部职工,向莅临我院检查指导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现在,我就康达医院爱婴医院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1、总体概况
我院始建于2003年,现总占地面积8600㎡,建筑面积10500㎡,业务用房面积达8400㎡;在职职工211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36人;开放床位164张;2014年门急诊量7万余人次,出院7168人次;拥有CT、CR、彩超、心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腹腔镜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近百台(套)。
建院以来,我院先后荣获“全国十佳中西医结合医院”、“全省民营企业‘双爱双评’活动先进单位”、“全市民营医疗机构诚信执业示范单位”、“模范职工之家”、“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2、妇产科基本情况
妇产科现有医护人员19人,其中:医生6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助产士4人;护理人员9人。
分设妇产科门诊和病区两个部分。妇产科门诊分布在门诊楼二楼,按照功能定位,设有产科诊室、检查室、宣教室(孕妇学校)、计划生育手术室等,相应诊疗设备和宣教设施齐全。
妇产科病区设置在病房楼五楼,设有床位30张。爱婴小区内设有产房、母婴同室、婴儿沐浴室等。产房设置在妇产科病区西侧,为独立单元,内设更衣室、换鞋处、待产室、分娩室、洗手消毒室、污物浸泡清洗间等,各项接产设备、消毒设施齐全,性能完好。母婴同室紧邻产房,布局合理,整洁卫生。新生儿沐浴室内防暑降温及防寒保暖设施齐全,安全舒适。
常用抢救药品齐全,定期检查、更换、补充,能够满足接产及急救需要。
二、爱婴医院创建工作主要成绩
1、建立管理组织,加强对爱婴医院创建工作的领导
为扎实推进爱婴医院创建工作,院部研究成立了以陈德邦院长为组长的爱婴医院领导小组和以汪修文副院长为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成员由医教科、护理部、院感科产科、儿科等科室的主任和护士长组成。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齐抓共管。
同时,制定了爱婴医院工作计划,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专题讨论、会办爱婴医院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技术指导小组定期深入科室检查、指导母乳喂养及产儿科工作质量,提出改进措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爱婴医院创建工作。
2、完善规章制度,抓好母乳喂养和产儿科的规范管理
按照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措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等规定的要求,制定了《康达医院促进母乳喂养的规定》,并传达到全院干部职工,保证母乳喂养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
在产科、儿科、孕妇学校和门诊大厅等区域的醒目位置张贴母乳喂养“三个十条”等相关规定,严禁院内商店或商家进院销售母乳代用品,严禁医护人员向孕产妇推销或推荐母乳代用品,严禁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馈赠和赞助,院领导和医教科不定期进行查访,坚持有报必查,有错必纠,有过必罚。
注重产、儿科的质量管理。将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和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纳入产儿科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儿科医护人员岗位责任目标体系,制定了降低剖宫产制度和措施,规定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80%,剖宫产率≤25%,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为逐年下降。
严格抓好产儿科病历书写、三级医师查房、急产抢救等重点环节管理,医教科牵头每月组织一次病历质量检查,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到科室和住院医师个人,便于对照整改。
建立了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切实抓好《康达医院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等关键制度的落实,对新生儿予以腕带识别,将新生儿交给产妇或其家人时,需填写交接记录单并签字。
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新生儿洗澡及有医学指征确需治疗时,母婴分离不超过一小时,确保母婴安全。
3、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母乳喂养知识和爱婴医院管理水平
一是抓好产、儿科医护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母乳喂养知识的复训。3月份,我们组织对产、儿科医护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进行了母乳喂养知识的集中复训;新标准出台后,我们于8月份又及时组织学习江苏省卫计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创建和复核工作的通知》(苏卫社妇【2014】14号),重点学习了《江苏省爱婴医院标准(2014版)》和《助产机构爱婴指南(2014版)》,要求按新标准认真开展爱婴医院创建工作。
二是抓好新员工母乳喂养知识的培训。9月份,利用岗前教育契机,对27名新员工进行了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宣传母乳喂养政策,普及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培训方式采取集中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确保培训时间不少于18小时。培训结束后还组织了书面考试,考试平均分达95分以上,全部合格,准予上岗。
每次培训做到有通知、有签到、有课件、有影像资料、有考试卷。
4、加强宣教指导,向孕产妇传播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
在产科门诊设置了宣教室,配备了电教设施,年初即制定宣教计划,公布课程表,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孕产妇专题讲座,宣传和普及母乳喂养知识。对住院孕产妇做好入院时、产前、产后及出院前的适时宣教,并将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与指导纳入产科查房内容,指导孕产妇做好产后乳房保健,坚持母婴同室,在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皮肤早接触和早吸吮,每次皮肤接触和吸吮时间不少于30分钟。掌握正确的哺乳体位和挤奶方法,母婴分离的产妇,分娩后6小时内开始挤奶,每隔3小时挤一次,每次挤奶持续20--30分钟,每天不少于8次,注意夜间挤奶。嘱咐孕产妇按需哺乳,只要感到奶胀或婴儿饿了就喂奶,不限定时间和次数。在没有医学指征和医生建议的情况下,只喂养母乳,不要给新生儿添加任何食物或饮料,更不要给新生儿吸人工奶嘴或使用奶嘴作安慰物。
同时,充分利用医院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医院网站以及《滨海康达报》等阵地,加强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在每年8月份的“世界母乳喂养周”,还悬挂母乳喂养宣传横幅,张贴母乳喂养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散发母乳喂养宣传资料,并组织医务人员上街咨询,努力以多种形式宣传母乳喂养和孕产期保健知识,促进母婴健康。
5、拓展服务模式,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
一是产妇出院时,我们发给产妇主管医生名片,告知其医院母乳喂养24小时咨询热线电话:84106789转8522或8523,叮嘱产妇定期随诊,通过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或咨询热线为产妇提供母乳喂养咨询与指导。二是产妇出院后,及时将《孕产妇保健手册》转交给县妇保所,经由县妇保所将出院产妇信息转给镇、村母乳喂养支持组织。三是在产妇出院后7天和1个月左右,主管医生或责任护士还分别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产妇出院后的保健、康复和母乳喂养情况,进一步做好母婴保健和母乳喂养技术服务指导。构建了环环相扣、联系密切、信息通畅的母婴保健服务网络,促进了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与有效运转。
6、新生儿疾病筛查与出生医学证明、“两禁止”管理工作
认真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听筛、血筛)工作,按要求与新生儿家长签订“两筛”告知书与同意书,近几年的“两筛”筛查率均达99%以上。
规范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信息录入、登记、签发以及证章、台帐管理工作,每月按时向县妇幼保健所上报《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资料与信息,每年发证近千份,准确率达99%以上。
每年组织妇产科、B超室、药库房工作人员和部分管理人员进行“两禁止”知识集中培训一次,与相关人员签订 “两禁止”承诺书,并加强“两禁止”工作的日常监管与督查,多年来无违反“两禁止”管理规定行为的发生。
7、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与妇幼卫生监测工作
成立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经费的发放与管理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孕产妇及时足额领取住院分娩补助经费,每月底按时将当月的住院分娩补助发放情况在门诊大厅和妇产科病区张贴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加强三网监测与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认真做好登记,详细填写相关表格,按时向县妇幼保健所上报有关信息,并按照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要求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江苏省爱婴医院标准(2014版)》的具体指标和
评分标准,我们逐条梳理、认真排查,汇总出我院爱婴医院创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产房的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非限制区标志不明显,医生与病人通道没有分设,流程欠合理。
2、新生儿沐浴室设置在产房里面,不符合规范要求。
3、孕妇学校课程安排有点少,产前宣教工作的开展不够深入。
4、行政、后勤人员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不够。
5、缺乏规范的配奶区。
6、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虽逐年下降,但仍然偏高。
7、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产科病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讨论,仔细分析,将按照《标准》规定和创建要求,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以改进:
1、加大硬件投入,改进爱婴小区,合理设置新生儿沐浴室,增设规范的配奶区或配奶车;配齐产科器械设备,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
2、增加孕妇学校开讲频次,加大宣教力度,普及孕产妇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
3、加强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母乳喂
养知识和爱婴医院管理知识水平,努力做到常温习、勤督查、全覆盖。
4、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管理,抓好产、儿科 病历的书写质量;畅通“绿色通道”,加强危重孕产妇管 理,确保母婴安全。
5、抓好降低剖宫产率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提倡自然分娩,努力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
6、进一步加强与社区及镇区卫生院等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联系,做好母乳喂养后续服务工作。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予以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