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第三监狱后感
参观浙江省第三监狱后感
2011年11月2日下午,在坛镇委安排下,我与全镇村级领导干部一同参观了位于常山县球川镇的浙江第三监狱。监狱领导介绍了监狱的相关情况,个别服刑人员对自身的犯罪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忏悔。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于怎样做好人,怎样做好事,怎样做好村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深切感受到廉洁奉公,洁身自好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在会上,两名在押犯声泪俱下地阐述了自己从一名勤勉奉公的好党员一步步走向堕落沦为阶下囚的经过。他们曾经也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好青年,兢兢业业,表现出色,受到了党的重视、人民的拥戴,走上领导岗位。但在金钱的诱惑下,他们逐渐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一点点迷失党性,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导致今天不但自己身陷囹圄,失去自由,连累家人在他人面前无法抬头做人,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今他们个个都后悔不已,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真真切切的告诉我们:身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提高警惕,严格要求自己,绝不可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一旦被不良的风气所侵蚀,后果将不堪设想。
百姓给予我们权力,我们就该用这手中的权力来为百姓多做好事实事,而不是为个人谋私利。身为一名基层党员干
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到以民为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坚定立场,绝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不该收的坚决不收,不该拿的坚决不拿。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端端正正做好人,清清白白做好村官!
XXX
二0年 月 日
第二篇:监狱参观小感
最初听到要去监狱参观的通知时,心里很是激动,或许是受电影和电视情节的影响,总认为监狱是有着许多故事与事故的场所,很想进去看个究竟。而当我们从车上下来,立在监狱的门口,看到在灰蒙蒙的天空所笼罩下的威海监狱被高高的围墙包裹着,激动的心情瞬时变得压抑,好像空气也凝固了,同我们一起等待着庄严肃穆的大门徐徐打开。
我们在监狱相关负责人员和老师的带领下直接进入服刑人员的教学楼报告厅,由监狱长为我们进行警示教育。据监狱长介绍,威海监狱实行人性化化管理,以感情、教育和劳动改造服刑人员的行为和思想,引导服刑人员形成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如毛泽东主席对监狱的新定义里所说:“我们的监狱不是过去的监狱,我们的监狱其实是学校,也是工厂或者是农场。”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应是警示教育的后一阶段,一位服刑人员的忏悔报告。六十七岁的老人不能像其他老人那样享受天伦之乐,身边没有老伴相陪忆往事,没有子女尽孝报养育之恩,亦没有孙儿围在左右嬉闹,有的只是日间的劳动与夜间难眠时悔恨的泪。造成这种悲剧的是他在退休前一年因没能抵住诱惑贪污受贿而遭受牢狱之灾。忘记了曾经坚定执着的要报效祖国的誓言,丢弃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抛却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抵挡不住物欲世界里灯红酒绿的诱惑,一步一步走向黑暗的深渊。曾经的受人尊崇与现在的被人不齿形成鲜明的对比,悲哀地刺痛着年壮时的踌躇满志,让他在每个夜晚悔恨难眠。此次监狱参观警示教育让我想起初中老师曾说过,做人的最高境界应为“慎独”。正如“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时刻自重自律自省,不做别人眼中的自己,只做自己心中的自己。
第三篇:参观昆明市第三女子监狱后感
参观昆明市第三女子监狱后感
一道高墙阻断幸福之路,一道高墙隔绝尘世纷繁,一道高墙终结自由狂奔。
高墙之外,父母一夜白发生的痛惜与凄楚,孩子撕心裂肺的挽留。高墙之内深深的悔恨,苦苦的求索。
坚硬高墙下,冰冷铁窗旁,仰望被圈禁的巴掌般大小的天空,周围死一般的沉寂,就连空气中也带着让人窒息的绝望,这是怎样一种身不如死的痛苦!
就希望一觉睡去,醒来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只是惊梦一场,可这是奢望,这是改变不了的现实。即使肠子悔青,即使痛苦煎熬,即使心如死灰,也要接受这命运的宣判,承受这罪的惩罚。
铁门关闭的瞬间,多想再看一眼外面的世界,多想再感受父母的关怀,多想再听孩子叫一声妈妈(爸爸),多想…。从此由自由人变成了囚犯,越过黄线要报告,上厕所要规定时间要报告,日常生活没有死角的完全暴露在监控之下,毫无自由与隐私,还要劳动改造,这就是囚犯的生活。
值得庆幸的是,在劳动改造的同时还有传统文化、素描、写作、舞蹈声乐、播音主持等等的课程教授,这大大丰富了服刑人员的生活内容,让服刑人员在劳动改造的同时,学习知识文化技能,为走出监狱回归社会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另外监狱里还有心理辅导室和图书室,心理辅导室又有很多个不同形式的科室,通过人性化的温馨摆设,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让服刑人员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心理疏导;图书室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有社会捐赠,有监狱自己购置,也有服刑人员自己放入,种类繁多,范围广泛,让服刑人员在休息空闲时间可以多读读书,增加文化知识。
监狱里设有启迪艺术团,对外对内进行巡回演出,演出内容有歌舞表演、现身说法。让枯燥乏味的监狱生活有了些许生机和乐趣。在娱乐的同时,也将犯罪的经历作为警示教育,提醒人们犯罪后果的严重性,倡导懂法遵法,规范自身道德行为。
现代监狱的人性化管理,让漫漫刑期不再那么遥遥无望,让服刑人员可以更好的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用一颗感恩的心踏实改造,用一颗感恩的填满诚挚的希望。同时,作为生活在明媚阳光下的自由人,应该以一颗宽容仁爱的心去对待那些曾经犯过错而真心悔改的人,社会是一个家,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家才会美好才会充满爱,身在这个家里的人们才会越来越幸福!
第四篇:参观监狱
参观***监狱有感
2011年10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统一组织安排的“****组织参观监狱开展现场警示教育活动”。在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中我们走进监区参观了监狱的宿舍、食堂、劳动车间、学习区等场所,听取了两位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也认识到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务必要做好:
一、树立正确的“三观”。作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不能把个人的私利摆在前面,私欲的膨胀最终只会使自我失去一切。很多人的腐化堕落都是逐渐构成的,开始时都具有原则,不贪不骄,不拿不该拿的东西,不做不该做的事,但在一些人为了自我个人的利益,投其所好,不断攻击之下,便逐渐丧失了辨别潜力,从小恩小惠开始,放下了警惕性,也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偶尔的小事没关系,只要对方不说就没事。实际上那些千方百计想利用你手中权力想到达目的的人,他们看中的是你手中的权力,他会随时将事情讲出去。正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认真做好履职尽责。由于经济下行,很多企业都在经历着经济下行带来的阵痛期,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尤其是信贷人员更应扎实做好履职尽责,务必做到尽调要双人、全面、真实,做到与法人双人面签,贷后要严格落实,尽职尽责,尽职免责。
三、务必严格自律。作为银行人员要养成良好习惯,远离不良嗜好,要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诱惑的考验。比起普通百姓,我们银行工作人员会面对更多的诱惑。我们务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自律。要耐得住清贫,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
这次警示教育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心灵的漱涤,是一次精神上的警示,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以及自由的可贵。
第五篇:参观监狱
几天前我和同学一起参观了澳门的XXXX监狱,记得那天阳光明媚,我们一行人来到监狱的大门。监狱的大门是一张厚重的大铁门有点像仓库的那种。当厚重的大门打开时,我屏住呼吸,好奇而紧张的向里面张望。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去参观监狱,以往都是通过影视作品里的描述才有所了解。在我的印象里监狱是一个黑暗,阴冷,压抑甚至有点死寂的地方。当我通过大门,来到了监狱里面。监狱的楼房布局井井有条。男女监狱都在同一个监狱,但不在同一个楼,这一点和大陆的监狱不同。我们参观了监狱里面服刑人员制作的工艺品和其他的艺术品。那些艺术品都很精致美观,一般人都不会想到这些东西多事监狱里面的服刑人员做的。那些艺术品色彩丰富,艳丽,给人一种清新向上的朝气,这好像也表达出作者回到社会重新做人的希望。她们之所以制作工艺品和艺术品也是为了今后重返社会后有一门不错的手艺能够维持生活,避免她们再次走向犯罪的道路。这是监狱实行教育改造的一个重要举措。
接着我们参观了女犯劳动的地方,一个只有教室差不多大的房子。服刑人员在缝纫机上操作着,旁边地上堆放了她们做好了的枕头。这间房子环境很好,除了机器发出的声音其他人都在安静的劳动。由于天气炎热,这间房子还开放了冷气。使得服刑人员能够更好的劳动。这一点我觉得监狱方面很人性化。通过简单的劳动来培养服刑人员一种吃苦耐劳的品质,要他们体会到靠劳动挣钱而生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参观到这里,我发现监狱不像我想的那么阴暗,压抑。而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培养希望的地方。服刑人员通过劳动改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走入社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解说员还带我们参观了监狱里的心理咨询室。我这才知道原来监狱里面也会有心理咨询室。通过狱警的讲解我认识到服刑人员的思想状况以及心理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名服刑人员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在监狱里的学习,生活,劳动,人际关系。如果没处理好更会有严重的问题。所以监狱里的心理资讯室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还有一些人格出现问题的犯人也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能矫正自己的人格,克服自己的人格障碍。出狱后能成为一个身心都健康的新人,收获他们新的希望。
参观结束后,我感觉到监狱并不是那么阴暗,压抑。而是一个有阳光有温暖很人性化的地方。但是我更加体会到了自由的重要性,就算监狱的环境很好,可是能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