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凤凰



第一篇:水凤凰

水凤凰

慢慢人生寻寻觅觅,可有丝毫使你怦然心动。悠悠岁月走走停停,何处花香让你久久难忘。

--------题记水凤凰是一部电影的名字。上党课的时候老师放给我们看的。之后“水凤凰”这三个字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子里,挥抹不去。电影讲诉了一个发生在贵州贵州三都水族的一个真是的故事:一个残疾人-----双脚站不起来,只能跪着走路。村子里跟他年龄相仿的青年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他选择了留下来,留在村里当老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能学到知识。他每天都用“双手”走十几里的山路去学校,每天都“跪”着上课。下课之后,他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跋山涉水来到了那些父母不让娃娃去念书的人家,好说歹说地劝他们把娃娃送去念书。来了几次后,那些父母们像防贼似的躲着他,只要一听见他“走”路的声音,就赶紧把孩子叫回家,把门锁上。一次又一次,可是他并没有放弃,每天都去。还用自己的钱给孩子买了新书带过去,在门口就离开了。最终,他成功了,很多父母都把他们的孩子送来念书了。又一次,老师到邻村去劝说父母让娃娃来念书的时候,一位已到婚嫁年龄的女孩跟他一见钟情。他们相爱了。几个月之后,村里的支书领着他去提亲,几十里的山路,因为放心不下孩子们,他三步一回头的“走”着,走到一半的时候,他对支书说:“我还是放心不下娃娃们,我得回去了”说完,就折回学校去了。无奈的支书只好自己一个人替他去求亲。经过几番周折,最好,他俩终于在一起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师教过的娃娃越来越多,有出息的俯拾皆是。这辈子他是成功的,他是值得骄傲的,他是最幸福的!可是,回头想想自己呢?很多时候还在抱怨生命的不公,抱怨这样,抱怨那样,想想真的很可悲。其实,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抱怨呢,什么也没有,所以我要好好活着。

每走完一段路,都有可能后悔;每走完一段路,都可以不后悔。也许前面走完的路我们曾经后悔过。但,不必伤心,拾起信心,继续走下去,让以后的我们每走完一段路都不会后悔。既然不肯认输,就不要不今天的阴云带上明天的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怕风雨兼程!

第二篇:电影《水凤凰》观后感

电影《水凤凰》 学校:红安小学教师:余开国时间: 观后感2013.9.2

2电影《水凤凰》观后感

学校:红安小学

教师:余开国

时间:2013.9.22

电影《水凤凰》讲述的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羊福小学陆永康老师跪教36年的感人故事。“永康”的名字里大概饱含了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祝愿。但是,陆永康在9个月的时候,却由于一场小儿麻痹症而注定与“健康”二字无缘。他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从此只能跪着行走了。腿脚不便,家境贫寒,并没有磨灭陆永康的求知欲望。他抓住一切机会读完了小学———哪怕后来学校搬到了离家10公里以外的地方。他知道,知识,可以抚平他肉体上的苦难,身体上的残疾。后来,学校停课了,他失学了。但他一直没有扔下书本,自学完成了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课程,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20岁那年,因为贫困,村上的孔荣小学流失了最后一个老师。陆永康接下了给孩子们教书的任务,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跪”在了讲台上———这一跪,就是36年。36年跪教,让陆永康老师铸就一个不朽的师魂,同时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一面镜子,经常用以反省,也许生活与工作并不能永远一帆风顺,但是挫折与失败相对于陆老师的一生跪教,又算得了什么?让我们站立着,上好每一节课;站立着,做好每一件事;站立着,成就教书育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此片感人至深,摧人泪下。现结合本人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坚定信念 坚持不懈地向目标奋斗

人活着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帆,载你驶入幸福的彼岸。有梦才有远方。只有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奋斗,才能达到希望的终点。观看电影中最让我感动最值得我学习的是陆永康老师。他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向他的目标奋斗,他在双脚不能站立、完全依靠手臂力量和自制的“铁鞋”跪着行走的艰难条件下,把一所破烂不堪、只有几个学生的小学撑下来,那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陆老师翻山越岭请学生,苦口婆心劝乡亲们送子女入学,为的是他那永不改变的初忠------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去。陆老师36年如一日,用残疾的双脚丈量着生命的轨道,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一曲生命的赞歌。

因为他,大山里始终回响着朗朗读书声,因为他,山里孩子们的生命之旅有了新的起点。他的名字镌刻在大山之上,也镌刻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之上。回顾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地域,中国的教育正处于又一次深刻的变革之中,变革当然有艰难的震痛,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思索的前景是光明的!当前,全社会都在学习和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陆永康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光

荣、怎样去赢得光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让我们向陆永康学习,每一个人都奋发努力、热心奉献,自觉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二、要好好学习,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相互友爱,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建设和发展的后后备力量。“山里的娃上学不容易呀!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学习,不能辜负父母的一番心意。”陆老师一次又一次对他的学生说。他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知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用自己的热血点燃山村教育的希望。给学生们做最好的模范,他把学生当自己的儿女看待,用父爱呵护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为学生做饭,整理床铺。他把饭菜留给学生,自己吃的是难以下咽的野菜,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竞晕倒在讲台上。他的心里只有学生,在去相亲的路途中,他竟然不顾村长的好心劝告,匆忙地返回学校。“我还是放心不下他们。”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体现出陆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在人们匆匆的脚步里,陆永康的双膝留下了时代的最强音。在一些人忙忙碌碌、不知所终的迷茫中,陆永康显示了一位高尚者所具有的生活深度和精神高度。在他那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个奉献者所具有的富足。面对陆永康,我们无法不心生感佩,无法不追随他所高擎的精神旗帜。

陆永康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处关爱,感动着孩子也感动了那些一直反对上学的父母们,影片里水秀的父亲,很强烈的反应了当时代的思想落后,反应了人们文化的低俗,但是陆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去哀求父母们,一定要让孩子上学。这一切我都联想到了我自己,我也是山里出来的孩子,我父母没有像水母那样不懂文化,反对我上学,我又怎么辜负父母亲对我的期望?我现在的条件远远比他们的好得多,我凭什么不好好学习?观看完《水凤凰》后,我陷入了沉思!是的,我不该堕落,不该轻易放弃这样的好机会,生活中遇到困难算什么,陆老师他那么艰苦的都坚持下来了,而且一坚持就36年,这难道不值得我学习么?著名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鸟的翅膀一旦缚上了金子,那么它就再也飞不动了。”优秀不是门面,不是口号,更不当成为资历,成为铁饭碗。而是像陆老师那样,36年如一日,不计得失,兢兢业业,能够静下心来做没一件事。

总之,师恩难忘,师德永存。影片《水凤凰》,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其深刻,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观看时我留下了真心的泪水,我钦佩陆老师的为人,羡慕那山村里娃娃们,我深刻反思,不管是陆老师还是那些在艰苦环境下仍然努力学习的学生们的精神,都值得我学习,特别是陆老师,在生活中我要学习他不怕艰难,以身作则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习陆老师那样孜孜不倦、任劳任怨、艰苦朴素、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三篇:观《水凤凰》有感

观《水凤凰》有感

教师:沈祖敏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我却从没有做过不普通的事,今天看了《水凤凰》中主人翁卢荣康老师的伟大事迹后,我恍然大悟自己太渺小,我是一个健康的教师却无法做到一个残疾教师都能做到的事。我面对卢荣康老师,我惭愧,在茫茫的黑夜里,我虽闭上眼睛但却整难眠,脑海里回忆着那一场场感人的画面感触连绵„„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把学生作为我们的朋友,要关心他们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教育事业是会有很大的成功。在当今社会,不能只是把学生的成功单纯地看做是学习书本知识的成功,要看到大局,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不要单纯去看统考的成绩,这样的话,对于我们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害处。结合这个观点,我认为有以下的几点需要做到: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教好书,育好人。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学生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三是甘当“人梯”。我们不要过于计较自己的得失,要把学生的发展当做是一大乐事,学习片子中卢荣康这样的人的精神,人嘛,何必计较太多!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片子中的卢荣康老师可能是受到他的以前的老师的激励才会有这样的冲动吧。而这,是用他的36年的光阴来谱写!

其次,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在片子中,卢荣康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和执着,在普通的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正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

最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选择一种职业,有时就是选择一种生活。陆永康的这份执着的坚守,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显得多么弥足珍贵。这是一个跪着授教的人,却是一个让我们站立者叹服的人!他用自己的执着和坚守,抒写一曲曲感人的传奇。

我呼吁:卢荣康老师是我们教书人的骄傲,我们要以此为榜样,在以后的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摸索,去创造,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2010年4月7日

第四篇:看《水凤凰》有感

看《水凤凰》有感

今年10月13日晚,在镇教办、校务会的组织下,全校教职工观看了专题片《水凤凰》。片中讲述的是贵州三都水族县孔荣村小学的一位下肢残疾,靠跪着给学生上课长达36年之久的陆永康老师的教学史。

说句心里话,看了《水凤凰》后,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顿时给我愣住了,一位下肢残疾连自己饮食起居十分困难的残疾人,他是怎么渡过这36年教学生涯的?我想:正如陆老师所讲的,只有知识才能让贫穷的孩子找到出路,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山区穷和苦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文化,我只有把孩子们教好,让他们有文化,懂知识,才能过上好生活,也只有培养出人才,他们才能为家乡安心工作,贡献力量。当我看到学生们升入高一级学校,所有的付出和艰辛就全都忘了。一番朴实的语言让人敬仰,同时,也让我找到了陆老师跪教36年的答案。那就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了陆老师36年的跪教历程。36年对于一个残疾人跪教来讲,那是多么漫长的岁月。

通过对陆老师跪教事迹的了解,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对于一位体魄健全,教学条件好,月薪较高的人民教师来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这份职业呢?

我想,我们应该做到:一是要力求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对业务能运用自如,要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履行职责,爱岗敬业,勤奋扎实,对工作要充满激情和渴望。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对待名利得失上要保持淡泊的心态,不要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也不要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堕其志。三是要加强学习,注重职业道德,常言说:有德无才将就用,有才无德不能用,有才有德当然用。讲的就是德才兼备方能多成事,成好事,成大事。对于一位教师来讲,如不加强学习,具备更多的知识,更强的能力和素质,道德败坏,这必将误人子弟。为人师表吗?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四要具备爱心,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说起,所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五要借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机,对自己进行一次彻底的洗脑、充电。

第五篇:电影《水凤凰》观后感1

电影《水凤凰》观后感

-----杨应坤

根据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我校于2010年5月上旬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电影《水凤凰》。这部电影讲述了我们贵州山区的水族青年卢荣康,因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结合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执政为民。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而这些,在老师的工作下,是有很大的保证的。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们要把学生作为我们的朋友,要关心他们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教育事业是会有很大的成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当然,在当今社会,也不是把学生的成功单纯地看做是学习书本知识的成功,要看到大局,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不要单纯去看统考的成绩,这样的话,对于我们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害处。结合这个观点,我认为有以下的几点需要做到:一是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教好书,育好人。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二是精心做事。我们要树立起“学生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三是甘当“人梯”。我们不要过于计较自己的得失,要把学生的发展当做是一大乐事,学习片子中卢荣康这样的人的精神,人嘛,何必计较太多!

二、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影片中的卢荣康老师可能是受到他的以前的老师的激励才会有这样的动力吧。

三、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在影片中,卢荣康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和执着,在普通的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正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

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六、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总之,在当前,我们教育系统出了这样一位代表人物,是我们教书人的骄傲,我们要以此为榜样,在以后的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摸索,去创造,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杨应坤 2010年5月14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140280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