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2012老龄发展信息

2012老龄发展信息



第一篇:2012老龄发展信息

2012年本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 截至去年底,申城户籍人口预期寿命82.41岁,每10万人拥有百岁老人8.8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7.32万人,占总人口的25.7%。2012年,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426.93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7.32万人,占总人口的25.7%,比上年增加了19.57万人,增长5.6%;占总人口比重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5.27万人,占总人口的17.2%。 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9.13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67.03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8.2%,占总人口的4.7%。

 100岁及以上老年人1251人,其中男性282人,女性969人。比上年增加了95人,增长8.2%;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数从8.1人增加到8.8人。

2012年上海老龄事业持续发展

◇养老保障: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城镇基本养老金的人数共计249.07万人;领取小城镇养老金的人数共计37.53万人;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金的人数共计37.33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征地养老补贴的人数共计15.96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城镇居民养老金的人数共计5.07万人。

◇养老服务:全市共计养老机构631家,床位数共计105215张,比上年增加3.3%。

全市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共计313家,服务1.10万人,比上年增加22.2%。社区助老服务社共计231个,服务27.20万人,比上年增加3.8%;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共计492个,比上年增加42个,受益人数5.40万人,比上年增加12.5%。◇老年医疗保健:全市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共22所;全市共建家庭病床4.56万张,其中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开设的家庭病床达4.21万张。

◇老年教育:全市共有老年教育机构284个,在校学员44.91万人;共有远程老年大学集中收视点4957个,老年学员共计30.36万人。

◇老年维权:全年共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835件,比上年减少7.6%;受理老年人来信、来访、来电总数5.0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8.8%,其中调解处理4.98万人次

第二篇:老龄办信息.

老龄办信息

3月10日起,“沈彩乐龄”老年人春季旅游活动报名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市老龄委已将报名信息刊登在本周的《晚晴报》上,沈河区老龄办积极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参团老年人的统计报名工作。沈河区老年群众纷纷踊跃报名,截止目前,区老龄办已接听热线电话100余次,受理有报名意向的老年人30多位。

“沈彩乐龄”是由市老龄办与沈阳青年国际旅行社合作开发的品牌旅游项目,目的是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旅游中体会到夕阳无限好的幸福快乐。本次春季旅游有四条线路,分别是韩国首尔济州岛7日游;台湾环岛8日游;成都三峡11日游;苏杭10日游。出团时间预定为5月中旬。

区老龄办将继续严格按照有关部署和指挥,做好活动宣传、组织报名等各方面工作,进一步巩固“沈彩乐龄”在广大老年人心目中的品牌地位。

第三篇:老龄产业发展情况

抓好管理服务促进老年产业发展

老年产业发展调查情况—人事篇

为促进老年产业发展,我们就市人事局促进老年产业体系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市机关事业单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

市机关事业单位现有离退休人员 人,其中离休干部 人,月收入元-元,人均月收入元;退休人员 人(干部 人,聘干 人,工人 人)月收入元-元,人均月收入元。

按年龄段划分情况为:最小的51周岁,最大的99周岁。90周岁以上的 人,80-89周岁的 人,70-79周岁的 人,60-69周岁的 人,50-59周岁的 人(主要为女职工)。

按单位类型划分情况为:行政机关离休人员 人,退休人员人;事业单位离休人员 人,退休人员 人。

按人员类型划分情况为:行管人员 人;专业技术人员 人,占离退休人员的54%(其中:正高 人,副高 人,中级人,中级以下 人);工勤人员 人。

二、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积极提高离退休人员经济待遇水平。2006年工资改革后,离退休人员增加收入主要因素为提高离退休补贴。

离休人员平均月收入提高元,增幅为 %。一是,按照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省人事厅、财政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提高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的通知》规定,将离休干部的护

理费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600元;二是,按照中组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提高离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的通知》(组通字【2011】29号)规定,落实了离休干部的生活补贴,人均每月元;三是,结合市财力和物价水平等实际情况,参照同职级在职人员提高规范性津贴补贴标准的水平增加离休补贴标准,人均每月元。

退休人员人均月收入提高元,增幅为 %。

三、近五年来退休人员增减变化情况

2007年至2011年共计新增退休人员 人,自然减员 人,增减比为3:1。

四、健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规定,市人事局设立了工资福利与离退休科,为行政科室,有一名专职人员负责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配备兼职人员协助从事此项工作。

五、加强数据库建设,多措并举,服务于老龄人员二次创业。市人事局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数据库,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情况实行专有字段登记,为促进老龄人员创业提供信息服务。

一是,在做好退休人员审批的同时,对其特长进行了登记,根据部分单位用人需求和本人意向进行推荐。

二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特长,服务于各项社会事业。主要集中体现在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目前,退休后从事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的人员有余人。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2006年工资改革后退休人员收入差距较大。工改前退休人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工改后退休人员元,造成差别的因素是基本退休费。

(二)工作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剧,老龄工作任重道远。——市机关事业单位共有在职人员 人,自2012年起,未来10年内有到龄人员人,未来20年内有到龄人员 人,未来30年内有到龄人员 人,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剧。

第四篇:莱芜老龄信息2013第一期(推荐)

莱芜老龄信息2013第一期

时间:2013-01-11 15:14:46来源:作者:市老龄办

2013第1期

(总第289期)

莱芜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1月8日

我市全面开展“签养老状、张养老榜”活动

1月6日,莱芜市举行“大爱莱芜”家庭美德建设现场观摩会,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民政局、市老龄办主要负责人,各区、镇(街道)和部分村(居)负责人参加观摩。

与会人员先后到莱城区高庄街道安仙村、钢城区辛庄镇侯家台村、张家洼街道徐家河社区、高新区鹏泉街道郭家沟村等7个村(居)观摩。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抓住关键,按照活动总体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切实把“定养老事、签养老状、交养老钱、张养老榜、立养老规”这五个关键环节研究好、谋划好、实施好。要全面行动,力争春节前,每个村(社区)都要不讲价钱、不折不扣地把这项惠民工程在全市铺开。要形式多样,既要签好状、张好榜,引导子女为父母交养老钱、送养老物,也要广泛组织爱心志愿者、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采取结对帮扶等形式,积极为孤寡、贫困老人做好事、送温暖。各单位要齐抓共管,务求实效,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广泛深入进行。

比比特吧

第五篇:老龄事业发展情况汇报

抓住机遇 科学发展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积极努力,老龄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和明显进步,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不断发展,我们仍将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创新老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老龄事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的挑战,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老龄工作宣传力度。在宣传形式上,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老年报纸、刊物、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更重要的要利用党报、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全方位进行宣传。在宣传内容上,要重点宣传人口老龄化形势及由此带来的深刻影响,宣传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性,宣传人口老龄化应对措施,宣传老年法律法规及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涉老文件,宣传关心支持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敬老、养老、助老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在宣传范围和对象上,既要注重向全社会宣传,又要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向党政领导和老龄委成员单位进行宣传。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人口老龄化 1

意识,进一步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 “党政领导重视支持、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老龄工作格局,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做好积极的舆论准备。

二、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社会日益突出的养老医疗问题的根本保证。要在健全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同时,大力推广贫困老年人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企业年金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不断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普遍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认真落实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扶助和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断扩大覆盖面,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实行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和农民退休制度。要积极鼓励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商业保险。力争在203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到来之前,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老年人养老、医疗问题妥善解决。

三、加强老年政策和法制建设。政策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没有政策,任何工作都不可能很好地开展起来,长久地坚持下去,老龄工作更是如此。回忆老龄工作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不断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老龄部门必须认真汲取这方面的经验,在国家大政策的框架下,紧紧抓住经济

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围绕 “六个老有”的工作目标,从老龄工作重点要解决的和老年人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积极建议和争取政府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当前,要特别注意抓好省里确定的“三个文件”的贯彻落实,针对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在农村,现行优待老年人规定农村老年人基本享受不到,农村老年人又特别需要政府优待的客观实际,尽快修定完善老年人优待规定。法律是各项事业的重要保障。事业要发展,老年人的问题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归根结蒂需要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1996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999年,我省又颁布了《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对老龄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现行的老年法律法规需要修改完善,另外,一部法律也解决不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所有问题,我们也应尽快制定养老保险法、医疗保险法、社会救济法、家庭赡养法、社会服务法等,逐步建立和健全比较完善的政策法制体系。

四、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涉及到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发展老龄产业,既能满足庞大的老年人群需求,又有较好的投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担负起责任,从有利于老龄产业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不断改

善老龄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大政府投入,鼓励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私营企业和国内外人士投资兴办老龄产业,要把老年服务和福利设施建设和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特别需要的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生活照料,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抓好落实。要加强对老龄产业的领导和管理,根据老年人需求,制定统一规划,指导老龄产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康发展。要立足城乡社区发展为老服务业,培育老年服务中介组织,培养专业化的为老服务队伍。要加强检查和监督,搞好市场管理,保证向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和产品都能达到质优价廉,以保护老年人权益。

五、大力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人才资源。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开发利用广大的老年人力人才资源,让更多的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老年人社会阅历丰富,又有一定的领导管理经验、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尤其是一大批老党员、老干部、老英模,老科技、教育、法律和医务工作者等,他们更是社会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开发利用老年人力人才资源,一可以弥补劳动力不足,二可以为社会增创财富,三可以变一部分消费人口为生产人口,变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各级必须高度重视老年人力人才的开发利用,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出台鼓励老年人从事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组织广大老年人参与民主监督、社会治安、移风易俗,民事调解、关心教育下一代

等工作,鼓励低龄健康的老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经营活动,组织符合需要的老年知识分子在当地或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等工作,成立老年志愿者队伍,开展自助、互助服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各类老年服务机构要开设“老有所为”咨询服务业务,人才交流机构也要积极组织开展老年人才交流活动,老年人才集中的地方和单位要成立相关专业协会,充分发挥老年人才作用。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措施很多,但根本的还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老龄事业一步又一步的发展,都是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走来的,只有国家富强了,老龄事业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老龄事业发展机遇,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积极主动做好老龄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140064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