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大学生张海芳回乡创业走上致富路

大学生张海芳回乡创业走上致富路



第一篇:大学生张海芳回乡创业走上致富路

大学生张海芳回乡创业走上致富路近年来,国家为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了不少优惠政策,这就吸引了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

回到家乡打拼自己的事业。

第二篇:返乡农民工:家乡创业走上“致富路”

加盟网 baidu.hao315.cnqyue返乡农民工:家乡创业走上“致富路” 曾经浩浩荡荡的外出打工大军,其实近10年来有超过半数返回了家乡。回乡创业、带

动家乡致富现在成为了农民工们新的追求目标。这一举动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部分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甚至影响了中国的产业分布。但是知识水平较低、管理经验不足、选择项目扎堆等问题也制约着企业家们的进一步成长。为此,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仍需及时跟进。

第三篇:种养结合++走上致富路

种养结合走上致富路

—晋恒超

我叫晋恒超,现年43岁,是塔建集团养畜场的一名职工。1998年8月毕业于塔里木农垦大学,后分配在养畜场担任畜牧技术员一职。

我虽是一名普通的园林工人,但凭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从2001年至今先后承包鸡舍、果园。期间,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以及单位领导的关怀指引下,鸡舍规模达到15000只,灰枣园面积达到28亩之多。

2001年,我带头在场里承包了鸡舍。刚开始,由于自己技术、经验的不足,半个月后5000只肉鸡死的只剩不到一半,这是我遇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打击,投进去的钱不仅没有得到回报,反而损失惨重。但是我并没有为此气馁,而是及时聘请阿克苏市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找出了病因。兽医站的技术人员说就是因为现在天气凉,我晚上没有注意通风、保温和消毒,小鸡得了传染性流感病毒,加上自己当时没有注意,结果就死了那么多小鸡。从那以后我开始通过网络学习、购买书籍等多种学习渠道进一步了解掌握养殖技术的相关知识,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自身的养殖技术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精心呵护与不懈努力下,剩下的一半肉鸡全部卖出并得到了3000余元的利润。尝到了甜头,我决定再多进些鸡苗,很快我的第二批肉鸡顺利出栏,开始大量销售到市面上。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职工毛叶文、许广生有点激动了。在我的鼓励和带动下,他们也开始养鸡了。通过我多次上门指导和讲解,他们的养鸡技术有了明显提升。虽然养鸡的方法相同,但管理的方法在变。通过这些年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我熟练的掌握了养鸡这门技术。

2003年,职工陈玉堂承包的砀山梨果园连年亏损,单位上没有人敢接手。经过我详细调查,决定承包那片果园。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的时候,家人都被我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当时我妈就说:“那片果园都是砀山梨,场里那么多人都不要,你为啥还要抢着种呢?”我妻子也跟着说:“拿咱们辛辛苦苦挣来的几万元去搞一片连年亏损的果园,赔了咋办啊?还是老老实实把鸡养好的了,没必要孤注一掷再冒风险。”我微微一笑,说:“妈、媳妇,这果园在别人手里是垃圾,在我这可是宝啊,请你们相信我一次。”就这样好说歹说,软磨硬泡,终于改变家人对我的意见。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找来挖掘机和推土机把果园里的梨树全部挖掉,改种成枣树。刚开始由于种植技术差、管理不到位,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很多枣树嫁接不活、有的枣树不结果,没赚到钱不说,还倒贴了不少钱进去。这时候,我妈开始埋怨说:“为什么不能好好的养鸡,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呢?非要去种没人要的果园。”因为这事,妻子半个月没和我说过话呢。那时候,现实的状况和家人的反对声,已经占据在我脑海。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在干活的时候忽然看见了一只在地上爬的小蜗牛,虽然每次它只爬那么一点点距离,但每次都会朝目的地近一点。我就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小蜗牛一样呢?慢慢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当初既然选择了,就绝不能轻易放弃,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走下去”。凭着这股劲头,我开始思考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为此,我专门买了一台电脑,只要一有时间就到网路上、书本中查阅研究种植管理、枣树嫁接、枣树剪枝和枣树的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每天还坚持写读书笔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场里有经验的老种植户,向技术员咨询枣树管理各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年的学习,使我对枣树种植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现在我的枣树林郁郁葱葱,年收入可达十万元之多呢。

在搞好养鸡技术,发展枣园的同时,我没有忘记场里的其他职工,经常积极主动指导其他职工的枣树种植和养鸡技术,并免费将自己学到的新技术、新经验传授给他们。没有忘记场里的贫困职工,时时关心大家的生活、生产情况。有的职工盖房子没钱,我“赞助”2000元;场里哪个职工有病无钱医治,我就主动送去医药费;场里的哪个职工生活困难,我也带头捐钱…...,渐渐的周围的职工脱离了生活的窘境。“我是共产党员,就该为大家办点好事、做点实事。”入党时是这样说的,现实中我也是这样做的。

聪明的人从不等机会,而是主动地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只有踩在机会的肩膀上,实打实干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抢抓机遇,不放弃、不气馁,勤奋刻苦,踏实知足,才能更上一层楼。

谢谢大家

第四篇:发展多元农业走上致富路

【先锋行动】

发展多元农业走上致富路

——记华坪县船房乡优秀共产党员代兴富

李舜尧 李秋艳

代兴富自1987年当上船房乡船房村一组村民小组长以来,带领村民先后发展了烤烟、葡萄、大棚蔬菜、花椒、波扣等农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代兴富成为了船房村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2014年被华坪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

代兴富,家住华坪县船房乡船房村。1979至1982年,在船房村田尾小学教书,民办教师改制后,回家当选上了村民小组长。当上小组长的代兴富面临着电不通,农业无水灌溉等难题。代兴富积极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架通了村民小组的电路。由于村委会缺乏资金修建农田灌溉水渠,代兴富便挨家挨户的动员村民投工投劳修建沟渠,解决农田灌溉难题。

村民王焕平说,代兴富这个小组长一干就是20多年,他对工作任劳任怨,不会因为工作的劳累而脱离本职工作。他组织村民把后山的沟渠修成了三面光水沟,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013年,华坪县委、县政府投资70万元,在船房村一组修建了17000平方米蔬菜大棚,引进了优质茄子品种东方黑龙进行种植。种植初期,村民的劳动积极性高涨,每家每户都全身心的扑在茄子种植上,但是没有先进的种植技术,种出来的茄子因为个头小,外形不美观,在市场上很难卖到好价钱。很多村民觉得种茄子没有收益,便纷纷把大棚里的茄子拔掉。投巨资修建的蔬菜大棚荒废在田里,让代兴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别人能干好的大棚蔬菜自己也能干好,便亲自到米易县学习先进的茄子种植技术。把茄子的育苗、除草、施肥、栽种间隙、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烂熟于心,回家后全无保留的教给了村民。随后,大棚里的茄子获得了大丰收,船房的茄子也因为个头肥硕、外形美观在市场上卖出了好价钱。但是,茄子的高价并没有维持多久,由于大量的茄子集中上市,造成了茄子市场供过于求,茄价迅速降了下来。眼看村民们就要遭受巨大的损失,代兴富便主动到攀枝花、西昌等地找销路,稳定了茄子的价格,避免了村民的损失。

邻居代兴兵说,代兴富工作认真,做事情都为群众着想,对每一位村民都能做到公平、公正,他带领村民发展增收致富的产业,村民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据了解,近年来,代兴富带领船房村一组村民先后发展起了烤烟100亩、葡萄30亩、四季豆12亩、洋葱20亩、波扣20亩、花椒40亩、生姜10亩、大棚蔬菜17000平方米,年收入140多万元,年人均收入6700元。

代兴富说:“群众的信任是我干好工作的动力,发展多元农业有利于抵抗市场风险,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今后我将继续带领大家走好致富路。”

图为代兴富在大棚里察看茄子长势。

第五篇:竹鼠养殖走上致富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竹鼠养殖走上致富路

作者: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6期

走进村民余文泽40多平方米的泥砖屋,只见屋内被地板砖砌隔成30多个小单元,揭开上面的木盖,里面是一窝窝肥嘟嘟、胖乎乎的竹鼠。大的有5斤多重,小的像拳头一样。

欣闻广宁县螺岗镇大塘村农民养殖竹鼠渐成规模,近日,记者翻山越岭走进螺岗镇最偏远的大塘村。在这里,一间间过去用来堆放农具的泥砖屋,现在已成为竹鼠繁殖生长的乐园。走进村民余文泽40多平方米的泥砖屋,只见屋内被地板砖砌隔成30多个小单元,揭开上面的木盖,里面是一窝窝肥嘟嘟、胖乎乎的竹鼠。大的有5斤多重,小的像拳头一样。

余文泽告诉记者,经过近2年时间的摸索,基本掌握了竹鼠的饲养技术,现在关键是要熟悉竹鼠的繁育习性,多生幼仔扩大生产。余文泽特意揭开几个木盖让我们观看,每个单元里都有3 4个小竹鼠依偎在一齐,个个毛色油光发亮。今年,余文泽成功促使8对竹鼠完成交配,顺利产下17只幼鼠。

为了尽快扩大竹鼠养殖规模,余文泽还经常跑进山洼的竹林间,先后捕获到20多只野生竹鼠拿回来训养,使现有竹鼠存栏达到60多只。今年9月,余文泽出售了5只不能配对的公鼠,获利800元。有商家欲出高价全部收购他的竹鼠,被他拒绝。余文泽对记者说:“我的计划是到明年底将竹鼠养殖规模扩大到100只,形成养殖梯队再考虑出售赚钱。”

大塘村民迅速发展起竹鼠养殖业始于2009下半年,我市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市科技局挂钩扶持螺岗镇大塘村。受环境制约,大塘村有23户人家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被纳入扶贫对象。如何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脱贫,市科技局和螺岗镇委反复商榷,借鉴广西人工繁殖竹鼠获得成功的经验,为扶贫对象量身定制了特色养殖脱贫计划。

竹鼠又称竹狸,以食竹为主,人工饲养搭配少量米糠效果更佳。广宁满山是竹,一只竹鼠每天所需的饲养费用仅需一毛钱。竹鼠全身是宝,不但可以入药,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市场需求旺盛。

帮助螺岗镇农民开发竹鼠养殖,市科技局专门划拨科研经费,委托肇庆学院开展课题研究。在肖汉洪教授的带领下,科研组先后编印了“竹鼠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竹鼠生态养殖技术”等一批资料分发农户。多次举办多种类型的竹鼠养殖技术培训班,经常深入农户家中解难释疑,大塘村竹鼠养殖迅速发展起来。

更重要的是,大塘村发展特色养殖很快辐射带动起周边镇村饲养竹鼠的热情。依托自身经济实力和创业能力,螺岗镇相继出现了包括螺岗社区农民李

七、螺源村民叶新宗等一批竹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殖专业户,目前螺岗镇有10多户人家的竹鼠养殖规模都超过了1000多只。叶新宗今年上半年出售竹鼠300对,以目前市场价格500元一对计算,获利15万元。

谈起竹鼠养殖对山区农民带来的希望,螺岗镇委书记卢灼林也是一脸的喜悦。他对我们说:竹乡广宁发展竹鼠养殖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肇庆市和广宁县科技局与螺岗镇委、镇政府正在因势利导,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结合技术创新专业镇建设,计划用3-5年时间,力争将竹鼠养殖打造成为当地一项农业特色产业品牌,造福乡民。

(来源:农业信息网)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138472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