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知一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知一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第一篇:知一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知一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好:

为更好地摸清我校教师掌握使用计算机情况,为我校教师实施信息化有效培训提供重要参考,以便培训时编组学习。希望您能根据自身实际如实填写问卷,衷心感谢您的参与支持!(1--8选择题在相应序号下打“√”,其它9--11题用文字叙述)

1你认为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起到作用吗

a 没有用b 有点用c 较有用d 很有用

2、你认为应用信息技术后教学效果怎样(多选题)

a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b 提高教学效率

c应用与否没有多大区别d有负面影响

3、计算机基本操作

a不会b会一点c 一般d熟练

4、Word2007常用软件使用水平

a 不会b会一点c 一般d 熟练

5、Excel常用软件使用水平

a不会b会一点c 一般d熟练

6、Powerpoint常用软件使用水平

a不会b会一点c一般d熟练

7、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与应用水平

a 不会b会一点c一般d熟练

6、教学资源下载与应用水平

a不会b会一点c一般d熟练

7、多媒体设备应用能力

a 不会b会一点c一般d熟练

8、使用邮箱、QQ传文件、优盘存储文件

a不会b会一点c 一般d熟练

9、你在教学中难以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因:

10、你希望获得的培训内容是:

11、你认为,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答卷教师签名:

第二篇:关于中国知网资源现状调查问卷

关于中国知网资源现状调查问卷 研究对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工具:调查问卷

维度:学生的个人信息、学生对中国知网的熟悉程度、学生使用情况、学生使用评价

问卷方向:

(1)个体设置:年级、校区

(2)学生使用情况:学生对中国知网的了解程度、学生的使用频率、学生的目的(3)学生使用评价:学生使用满意程度、建议和意见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同学:

你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学校的同学对中国知网资源使用的现状,我们将用此次问卷进行较系统的调查,以助于了解同学们对中国知网的使用情况。回答本问卷时,请尽可能做到坦诚和完整,以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问卷的回答方式,采用单项、多项选择答案方式,请在相应的选项上打勾。个别题目以排序的形式出现。本问卷不记姓名、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对你的答案我们会严加保密,希望你们能将真实的想法告知我们。谢谢!

11教育技术1班 黄允琪 曾颖 第1-3题是个人信息

1、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3、您的校区是:

A、同济 B、本部 C、河滨 D、北院 第4—6题是学生对中国知网的了解程度

4、您知道中国知网吗(http://www.cnki.net/): A、知道 B听说过 C不知道

5、您浏览中国知网的频率是:

A、经常(每周5次以上)B.偶尔(每月5次左右)C.不知道

6、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到中国知网:

A、同学或朋友 B、老师 C、宣传材料 D、其他: 第7—10题是学生对中国知网的使用调查

7、您使用中国知网的主要目的是:

A、掌握专业的知识和应用信息 B、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C、查找文献、写论文 D、获得教学、科研相关的信息 E、其他:

8、您使用的学术文献类型是(可多选):

A、学术期刊 B、硕士论文 C、工具书 D、年鉴 E、图书 F、博士论文 G、会议论文 H、报纸 I、不知道

9、您会阅读以下哪些类型的文献(可多选):

A、基础科学 B、工程科技 C、农业科技 D、医药卫生 E、哲学与人文 F、社会科学 G、信息科技 H、经济与管理

10、您认为中国知网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您的信息需求: A、完全能 B、基本可以 C、不够用 D、不常用、不好说 第11—16题是学生对中国知网的使用评价

11、您认为中国知网使用的易学程度:

A、中国知网比较复杂难懂,不知道怎样使用 B、一般,基本能用 C、简单,都能使用

12、最能影响您对中国资源资源利用到的因素是:

A、查找不方便 B、网络环境不允许或不通畅 C、没有自己需要的资源 D、不习惯看电子版书籍 E、对网站的使用方法不熟悉 F、其他:

13、您认为现在的中国知网的资源在哪些方面做得好:

A、资源数量 B、资源质量 C、服务 D、专业覆盖面 E、数据更新及时 F、其他:

14、您可以顺利查找并熟练使用需要的资源吗:

A、完全可以 B、基本可以 C、偶尔遇到困难 D、经常遇到困难 E、不知道

15、使用中国知网遇到问题时,你首先求助于:

A、用户建议 B问同学或朋友 C、找“常见问题解答” D、不管他,去别的网站 E、其他:

16、您对中国知网的建议和意见:

第三篇:中心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

中心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好!

为了进一步促进老师们的心理健康,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全部题目(在确定的1个或多个选项前的内打“√”),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从而提高心理辅导的实际效果。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祝愉快!

您的基本情况:

性别:男女年龄: 25周岁以下26―35周岁36―45周岁46周岁以上

文化程度:大专本科其他担任科目:语、数其他

担任班主任:是否身体状况:优良好一般差

1、您觉得您的办公室环境如何?(可多选)A各方面都挺好的B人际关系不够融洽C室内空气、光线不太好D办公设备不太好E其他

2、您觉得所在学校目前的校风如何:A非常好,让我满意B过得去,还可以更好

C一般,要加强校风建设D很差,让人不满

3、下列描述中,哪项最符合目前学校给你的感觉:A非常温暖,像一个大家庭B只是工作场所而已C不一定,时常会改变D没有特别感觉

4、以下描述中,哪些选项比较符合你的想法?(可多选)

A我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比较好教B我相信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教好的C人存在共性和个性,我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会用统一的标准来看学生

D即使学生成绩不好,也没有特长,我都希望能帮他树立信心E其他

5、您觉得学校更关注以下哪方面?A学生的成绩:升学率、统考名次、优秀率等B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C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挺重视的D其他

6、您是如何看待教师职业的?(可多选)

A目前对我来说,只一种谋生手段,可能会转行B教师工作比较

稳定,比较适合我C教师职业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工作,比其他职业更受人尊重

D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这让我有使命感E其他

7、以下描述中,哪些选项比较符合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可

多选)

A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身体健康,人格完善B对教师角色认

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学工作C自己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

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D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

自我,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的关系E其他

8、您觉得以下哪方面给你带来压力(可多选)A课堂教学工作

B成绩排名、升学率C学生难教D职称评定

E家长与社会的需求F人际关系G其他

9、您觉得学校带给您的工作压力大吗?A很大,快让人受不了

B挺大的,但我还能应付

C一般,在正常范围内D没有什么压力

10、为了减轻工作负担,您觉得学校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可

多选)

A实行弹性办公制度B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减少班级学额

C给予老师更多的自主权D安排更多的教师活动E其他

11、您觉得参加过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对你有帮助吗?

A对我很有帮助B有一些帮助C帮助不大D没有参加过

12、您觉得学校应增加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吗?A应该,因为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B应该,教师的心理健康很重要C

随便,没有什么影响D其他

13、当您觉得心理需要调适的时候,通常采用什么方法?(可多选)

A自我调整 B找家人、朋友倾诉C寻求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

D不用理会,很快就没事了E其他

14、以下描述中,哪项最符合你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可多选)

A当有心理疾病的时候才需要心理咨询B如果心理问题不影响正

常生活和学习,就不需要咨询C接受心理咨询可能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D心理咨询就是替人解决问题,给来访者提供建议和忠告E

心理咨询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来访者自已.官渡镇中心小学

2013年10月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件3

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问卷

(教师版)

基本信息填写:

学校所在地:___遂宁__市/州___安居___市/区/县____分水______乡/镇/村 学校名称:__安居区分水镇初级中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教龄:_21__ 年 您现在所教的学科是:_化学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没标注[可多选]字样的均为单选。)

1、您是否获得过计算机证等级证书?(A)A、是 B、否

2、您认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程度:(A)

A、十分重要 B、比较重要 C、一般 D、不太重要

3、您是否采用电子备课?(B)

A、几乎全部采用 B、经常采用 C、偶尔采用 D、几乎没有采用

4、您通常使用搜索引擎和各类型网站来获取教育资源吗?(B)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几乎没有

5、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开展情况:(B)

A、几乎全部采用 B、经常采用 C、偶尔采用 D、几乎没有采用

6、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到哪些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ABC)[可多选] A、常规软件应用(如PPT、word)B、视频资源 C、交互式电子白板 D、数字视频器械如摄像机等 E、以上都没有

7、您主要在哪些教学环节使用网络教学资源?(ABC)[可多选]

A、备课 B、制作课件 C、编制试题 D、课堂讲授 E、学习答疑 F、教学反馈 G、学生自主学习H、教学反思 I、几乎未使用

8、下列软件中您能熟练使用的有(ABCG)[可多选]

A、Word B、PowerPoint C、Excel D、Access E、FrontPage F、Authorware G、Flash H、以上都不会

9、您是否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A)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有一定了解 D、不了解

10、您是否开展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实践?(A)

— 1 — A、经常 B、偶尔 C、很好 D、从未

11、您是否能自己制作上课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资源(视频、图片、动画、课件等)?(A)A、全部自己制作 B、部分能自己制作 C、尝试过但有困难 D、从未制作过

12、您在什么情况下自己制作教学课件?(AB)[可多选]

A、日常课堂教学 B、公开课或研究课 C、课外活动 D、从未制作过

13、您对信息化教学评价是否了解?(A)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有一定了解 D、不了解

14、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您是否经常使用信息化教学评价方式?(B)

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很少使用 D、从未使用

15、您是否参加过关于信息技术应用(或包含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学习和培训?(C)A、经常参加 B、偶尔参加 C、很少参加 D、从未参加

16、近三年来您参加过的信息技术应用(或含有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次数是多少?(C)A、5次左右 B、3次左右 C、1次左右 D、几乎没有

17、您目前最想获得哪些方面的培训?(C)

A、信息技术应用理论知识 B、计算机及网络基本操作技能

C、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及课件制作 D、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方法培训

18、您在运用信息技术应用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ABCD)[可多选] A、缺少时间准备 B、缺少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技能 C、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 D、缺少信息化教学软件(平台和资源)

19、您希望的培训方式为:(ABCD)A、高层次专家讲座 B.一线教师主讲的教学应用辅导讲座 C、基于案例的互动式培训 D、与教研活动相结合的分散式培训 E、其他 20、从您的日常教学出发,您最迫切需要得到哪方面的支持?(ABF)[可多选] A、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B、可供下载的教学资源包

C、信息化硬件配置(如电脑等)D、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及相关指导 E、可自主学习的远程在线课程 F、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

二、简答题。

21、您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相关培训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可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心 得 体 会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形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从教以来,我接触教育技术已有三年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之前,我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只停留在对课件的制作上与使用上。我深深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一阶段的测评学习,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乃至课外的教与学活动中。三通两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电子白板的应用、演示文稿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如何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还结合大量中小学实际教学案例,特别是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设计与处理,上网查找资源和一些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这样的一次测评活动,使我们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了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总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所学到和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更好地应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这次测评是我的荣幸!我会不停地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持之以恒,不懈地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

苏小芹

2017年4月20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136790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