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第一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卢晔晨

在大一上学期,中德学院党总支组织毕业生党员及参加党校学习的预备党员赴“一大会址”,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就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踏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一步,虽不是惊天动地却也足以堪称开天辟地.本次通过参观一大会址纪念馆,我们零距离地“感受”了那段创业维艰、卓绝奋斗的岁月。馆内鲜红的党旗让人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

这虽是我第一次来这里,却与想象中的场景十分相似:老式的石库门,黑漆的大门。走进里面,有了一些改造,除了一大的会议室的布置没有变动(包括桌椅的排放),里面有增加了中共创建历史文物陈列室,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让我们透过时空的隧道,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其中在我们身处的地方便有一件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便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览厅,看着陈列的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当我驻足在会议场景: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1921年,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起了秘密的会议。面对强大的中国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列强,居然宣布他们要合起伙来结党,要改天换地,获得中国的万里江山……在这次会议上,这批伟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正是由这十几个不起眼的人物发起的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千难万险,写下了人间的一个神话,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多么不容易有伟大的一件事呀!

看着那些一如我们的年轻的脸庞,背后却是如此强大的力量和勇气在亡国之即呼唤起一道明亮,黑暗和悲痛不会消磨他们顽强的灵魂,满心只是奔涌出火一般的浓烈和热忱。与国家同命运,一个国字是如此铭刻于心指引年轻人为之可以放弃生命,在今天这样的年代,在繁花似锦如花似玉的年代,怎样找回这丢失的激情和崇高?何处去呼唤起同样的激愤和勇气?我们是不能还是不敢,是无力还是无法?内心的依然存在的明火将如何敲击以至燃烧?

我们今天能够怀着崇敬和喜悦之情来到这里也得益于当年的这次会议,想到这一点,也让我重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发展到今天一个拥有几千万党员的执政党是多么艰辛的事!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己作为一个预备党员的光荣身份,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虽然不是在80多年前的革命战争年代,而今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也同样需要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共同努力。即将成为党员的我们更多了一份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时光不再,英雄虽逝,光辉长存。他们的精神犹如长夜中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前程。抚今追者,我们踌躇满志,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和敬仰,更是令华夏子孙世代繁荣的热望。

参观过程并不很长,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继承发扬前辈们坚忍持重、奋勇向前的作风,坚定信念,舍小家为大家,舍个人为国家,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壮大中履行党员义务,发挥自身的作用,使自己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第二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来到兴业路76号,重温了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中共一大会址。

这桩沿街的石库门民宅,与周围的石库门并没有太多的差异,但历史选择了在这里发生。

领票、检票,过了严密的安检之后,终于走进了这幢建筑。

一楼比较空旷,鲜红的党旗格外引人注目,庄重而严肃。二楼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馆,不算大,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一走进幽暗的陈列馆中,首先看到了列强分赃的《时局图》,你一块我一块,仿佛中国就只是他们的玩具。旁边还有一块租界的石碑,简单但却让我看到了深深烙在中华民族史上的耻辱。如同那突出的字体,一笔一划地刻在了中华大地上,令人铭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另一个展厅中陈列了有识之士的反压迫斗争。看到了当时的进步青年印出的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革命的文章,例如《给有志气的中国人看》。遗憾的是,现在的我们竟然看不懂繁体字,有点悲哀。不过从字里行间,依旧可以看出作者为救亡图存而奋笔疾书的模样,令人敬佩。

在众多文物中,革命军使用的旗帜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旗子并不像现在机器生产的那样,裁剪的正正方方、尺寸标准、针脚严肃而密实,那面穿越历史而来的旗子显然是革命者亲手裁剪缝制的,不是那么笔直,但可以感受到那棉布中散发的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认真与专注。那针脚,就像是奶奶手下的千层底那样温暖而富有人情味。旗子已经有些许褪色,但有的地方却有着显著的猩红。我觉得那是革命者滚烫的鲜血。从小就被教育五星红旗是用鲜血染红的,如今站在这旗帜面前,才深深感受到了强大的震撼力。不用过多的言语,只那一抹抹不规则的血迹,就足够令人敬仰。

在另一个展厅里,有模仿当时开会场景的蜡像。是毛主席站起来发言时的那一瞬间。虽然被定格在那一瞬间,但发言者眼中为革命事业奉献终身的坚定眼神,仿佛可以穿越历史长河,直达每一位参观者内心深处,与每一个灵魂共鸣。其他听发言的与会者坐姿各异,并不像现在电视上那样一板一眼的样子,但可以反手刀每一位与会者真诚的眼神。正是这样一批批优秀的进步青年,才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才让我们真正拥有了和平幸福的生活。

蜡像旁边的墙上,展示了与会者的照片和简介。认真看完所有人物介绍后,发现部分与会者在后期经受不了革命道路上的磨难,而选择了脱党,更有甚者当上了历史的罪人——汉奸。我想,光有伟大的理想和正确的道路还不够,还需要一颗坚定而勇敢的心。革命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的奋斗,必要时还需要大无畏的牺牲。同理,任何事情都不是靠等来的,唯有不断奋斗进取才能梦想成真。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跑出来的美丽!加油!

光电10班

郑雅楠 1312441002

第三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陈欣慧

今天我和爸爸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而就是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踏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一步.进入纪念馆,我零距离地感受了那段创业维艰、卓绝奋斗的岁月。馆内鲜红的党旗让人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

虽然是我第一次来这里,但是穿过老式的石库门,走进黑漆的大门,漫步在纪念馆展览厅,那里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让我透过时空的隧道,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在这次会议上,这批伟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从这一刻起航,接下来的岁月里,无论狂风暴雨,无论巨浪暗礁,党始终是伟大的舵手和方向,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带领着苦难的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由,带领着苦难的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抚摸那些灰色的墙壁,我希望能将它那不卑不亢的存在烙印在我的心中。这次参观,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发展历程的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作为当代小学生,我应该增强主人翁意识,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努力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赵飞

12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一大会址”,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停留在革命史教科书中的印象,这次参观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共诞生初期的历史。

外墙青红砖交错,乌黑的木门配着一对沉甸甸的铜环,拱形的石雕门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石条围成。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一处普通的石库门两层老楼,底层的18平方米房间就是“中共一大会址”。

栽满梧桐的马路一度见证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代表在此初创伟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

进入馆内,我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我们翻阅了80多年的历史画卷,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屏幕上是一大会址中展出的一部分实物,从泛黄的报纸到保存完好的旧照,以及先辈穿过的旧外套无不让我们感慨万千。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变得凝重和肃穆,我那年轻的心随着参观的脚步越加凝重平添了一份责任。那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

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我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会址按纪念馆原貌修复,室内布置维持了当年的原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还辟有三个陈列室展出我党创立时期的史迹和文物。几百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映入眼帘:土炮、手枪、匕首、警棍……还有那“一大”会议的场景、南湖的游船,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一边观看展出的实物,一边细读一旁的文字介绍。对中共“一大”会议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句家喻户晓的话,而共产党便是在这个地方诞生的。1921年7月21日,当时还只是个几十个人的组织,但是由于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共产党注定要给中国带来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诞生的意义是让当时黑暗中国、处于苦痛之中的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继失败,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军阀混战时期,民不聊生;幸而五四运动等一系列爱国救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展开了,而共产党同时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成立了。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而今的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党在不断成熟壮大,已经由初期几十人发展到了今天的几千万人。看过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再想想今天的党,不禁感叹,这一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背后是多少鲜血、汗水,有多少艰辛困苦,我们今天能后进者身份的骄傲和自豪有多少背负和责任!通过参观,我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96年光辉发展历程的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如何立足本职,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谏言献策,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努力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切实地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与条件来规范自己,一定要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早日转为正式党员,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第五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在2013年5月22日,我们组一行人组织去参观了红色基地——中共的“一大”会址。重新温故了党的历史,正是通过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高楼大厦掩映下的兴业路,一小排朴素平整的房屋显得格外安静,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党的一大以来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八十年间的沧桑巨变。中共“一大”会址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所,它是一座石库门式楼房,如今已成为新中国的重要博物馆。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等13位一大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就在这幢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举行至7月30日,因为被法租界巡捕房密探发现,遂紧急停止开会。在一大代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安排下,7月31日,一大的12位代表转移至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共产国际代表及陈公博未参加)。会上讨论通过了党的纲领、决议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宣言,选举产生了党的一大领导机构。

拿着参观的门票,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了会址的大厅,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面红色的党旗,党旗被灿烂的鲜花拥簇着.四周的墙壁上陈列着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经典回忆,从中我们也见证了党的领袖们是如何探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点燃了燎原全国的第一簇星星之火,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的。进入二楼是历史文物的陈列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四十余年的历史文物展览,其中第一部分主要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部分主要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第三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展览的重点部分,详尽展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进入这一部分的展厅,这里展示的是当时参加中共一大的15名代表的肖像。而在该展厅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的一个蜡像室。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人物蜡像就按原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将时间定格在当时那伟大的一刻,他们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带领我们全国各个民族走向了繁荣富强的道路。经历了九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五十三名党员发展为如今的七千多万名,成为领导十三亿中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

在中共一大的纲领中,党的奋斗目标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此目标的基础上二大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为实现共产主义。自此,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纵观八十多年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虽然遇到过阻碍与曲折,但我们党坚信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这次参观活动,我们更加坚定了向党靠拢的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学习,发扬不怕困难的精神,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党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136672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