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高中作文:看,那月

高中作文:看,那月



第一篇:高中作文:看,那月

高中作文范文:看,那月

原文地址:

你有真的看过月么?夜空星辰点点,月远挂。看着月周围的星,周围的云,数着月的圆缺。也许被云雾遮得迷蒙,也许如玉般皎洁。就这样,在寂静的黑夜,抬起头来,透过遥远的距离望去,让月光落到带着几分年少的脸上。

你有看过这样的月色么?月如盘般的圆,挂在夜空,月光如水似纱般轻轻洒下,洒过黑夜里的每一个角落,也洒一地的幻影,万物的轮廓在月下变得阔大,月光笼罩着整个世界,整个世界也是光亮温柔。

你有在月夜里听到一种声音么?这种声音从遥远的远方传来,轻轻盈盈,如丝如缕般,传入耳孔,模糊又蒙胧,好像已不能辩出是有是无。听说,这种声 音是想念与祝福变幻而来的,亦是如幻般。月光明白望月者的心情,所以也就做了它的使者。就这样,隔着远远的距离,从遥远的远方传来,钻进了耳孔,透入了血 液,随着血液流过全身,最后浸入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黑夜是好的,好像告别了学校生活里的一种喧闹,找到一种寂静,也看着了自己,心里一种平静,一种轻松。就这样,夜晚,宿舍熄灯铃打响之后,上床睡觉之前,站在窗前,抬头,黑夜,长空,星辰,月,柔光„„

千古的月穿过千古的时光,终于,到了这个轮回

月,洒一些清明洒一些宁静

月,洒一些晶莹洒一些坦荡

月,洒一些释然洒一些洒脱

„„

又想起那个豪放洒脱放荡不羁的词人,在喧闹浑浊的世界里他毕竟找到了自己更是做回了自己;又想起了他那经历千年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二篇:那年那月作文

那年那月作文

那年那月作文

(一)祁凤博

回忆那年那月,小学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包罗万象;小学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小学生活是一个新的起点,是通向美好未来的桥梁。我爱美好的小学生活!(注意老师给你的加红处,带入题目免得跑题。开门见山+抒情开头,文笔唯美,引出下文。)

冬季的一个早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雪花漫漫的飘下来,(环境描写,再细致些为宜。)刺骨的寒风侵袭着我瘦弱的身体,我的(词语重复,删去。)嘴唇不停的打着哆嗦,还忘了戴手套,只好把手插入冰冷的口袋中,手指也冻得僵硬了。这时,我听到身后有人向我跑来,回头一看,(加入必要的动作描写,才能突出父爱的形象。建议看一下朱自清的《背影》,体会父亲蹒跚着过铁路买橘子的情景和动词的运用。)噢!原来是爸爸,他拿来了一副手套,爸爸身上落满了雪花,而且身体也在不停的发抖。(注意肖像细节的描写,突出父爱深沉。)'儿子别冻着了!'虽然只是简短的一句话,可是却体现着父亲对我浓浓的爱。我的眼角竟然有些湿润了……(牢记:描写是文章的'调料',没有描写技巧的正确使用,文章就不会充实感人,望你今后多加思悟!)

亲情无限,师爱永恒!(抒情过于简单,建议改为:排比句抒情,升华文章主题。)

一天,我忘了背诵老师留的一项作业,我还不知情到了学校才想起来,心中忐忑不安头也低了下来心想:完了,老师肯定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用词不准,建议改为:批评)我,我的面子会丢尽的。越是这样想,心中越是急躁不安,越是恐惧。(心理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很细腻。)老师发现了我的异常时,心中顿时了然,老师并没有在班级批评我。很快,下课铃声响了,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我现在还依稀记得老师说过的话:'不要一天天就想着玩,这样对你的学习没有好处,你要多看书,拓宽你的知识面。而且你有一个聪明的小脑瓜不用,那不是太可惜了吗?'(语言描写,生活化,值得借鉴。)老师的话没有带着一分责备,这更让我深深的自责!当我走出教学楼时,金色的阳光照耀在身上暖暖的,我心中暗暗的想:我一定要向未来前进,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原句缺少主语,同时标点符号使用有不正确的地方,已经做好修改,望你认真对照加以不断思悟!)

老师,谢谢你,是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给予了我正确的引导,让我有颜面面对大家,我以后一定会积极进取,不辜负您的期望。(抒情,照应父亲那一段,文章结构会更加紧凑,主题突出。)

我爱小学美好的生活,那年那月里的真情故事,我永远忘不了!(卒章显志结尾,紧扣主题!)

那年那月作文

(二)初中组 姜鑫

回忆那年那月的那次比赛,(带入题目免得跑题。)是一次考验我们的比赛,一次关于荣誉的比赛。自从那次激动人心的比赛以后,充分证明了我们七年十八班不是'书呆子'班,而是智慧与体能都很了不起的'全能班'.(回忆式开头,引出下文。)

由于我们班自入学以来,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学年组名列前茅,有'学霸'的美誉,当然,也有一些人称呼我们是'书呆子'班。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组织了一次拔河比赛。(交代缘由,过渡。)

比赛之前,校园里宁静极了。风儿轻轻,鸟儿低语,似乎都在为比赛积蓄力量。广播里传出宣布活动开始的声音,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教学楼,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接受检阅一般威武雄壮。(场景描写,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比赛前,我们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只是每个人的心里都想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班级争得荣誉。当队员们用手抓起绳子的时候,我们紧张极了,生怕刚上场就败下阵来。上场的队员更紧张,不时把绳子往自己这边拉,恐怕让对手占了便宜。在预赛的时候我们连胜两局,我们的'野心膨胀'(注意引号的用法。)了,目标更坚定了,那就是必须拿下学年组冠军。(事情的开始。)

紧张的决赛开始了,第一回合我们赢了,第二回合,我们输了,下一局就是争夺冠军的关键一场比赛了,我们的心都紧张得提到嗓子眼了。我们太担心会与冠军失之交臂了。但是我们班的勇士们说:'即使累死,也要拿下冠军的宝座!'(语言描写,生活化。)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燃起熊熊烈火,每个人的眼里都充满了'杀气',(同样要注意引号的用法。)要与对手一决高下。(事情的过程。)

队员们紧紧地握住绳子,助威的同学喊声震天,似乎他们也在参与拔河比赛,队员们靠力气,助威的同学们靠震耳欲聋的声音。一步,两步,三步……标线正缓缓地向我们这边移动,似乎僵持了许久,我们终于赢了,夺得了七年组拔河比赛的冠军。(拔河动作描写再细致些为宜,请你动脑想一想,补上!)有的同学累的瘫倒在地上,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有的同学欢呼雀跃,激动得又蹦又跳。这场比赛让我看到了团结起来的力量,感受到了每个人都是那样关心集体,我们愿意为集体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活在这样的一个集体,让我感受到涌动的青春与激情。(事情的结束,下面要另起一段。)

美好的初中生活,只有短短的三年时光。只要一想到我们这个集体,我就会忍不住嘴角上扬幸而又自豪地微笑。回忆那年那月那日的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它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热血在燃烧!(抒情结尾+卒章显志结尾,升华主题。本文内容写的比较详实,如果再注意一些描写技巧的补充与运用,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值得借鉴!)

那年那月作文

(三)邵上钊

往昔记录了亲情的痕迹;往昔流动着青春的梦幻;往昔更铭刻了生命的真谛。人生因那年那月的真情而美丽,人生因那年那月的行为而更加精彩!(抒情开头,文笔唯美,引出下文,开头很好,值得借鉴。)

亲情之恋——'名著背后的爷爷'.一次,我回到村子里的爷爷家,那时正值初春,家中除了爷爷、奶奶和我,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因此,我整天闷在小院里百无聊赖。(唯一的愉乐方式就是和爷爷到小河边,拿着自制的桃木剑打河边的水草或去打水中的小泥鳅。)但是,他们一去忙农活,我就又寂寞起来。(事情的开始。)

直至一天早上5点钟,天刚蒙蒙亮,爷爷就骑上自行车,到3公里以外的街里买东西去了。7点整,爷爷才回来。与去时不同的是爷爷手中多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爷爷告诉我:'只要他去忙活计了,这本书就代替爷爷来陪你'.接过书的我认真点了点头……(事情的过程。)

月朗星稀之夜,忙完活儿的爷爷坐在炕沿边儿上,吸着纸卷的旱烟看着我读书。'大孙子,看明白了吗?''看明白了,爷爷!保尔、柯察金可坚强了!'于是,我还学着保尔那样做挖掘、铺路的样子。爷爷一看哈哈大笑,美美地又吸一口烟说道:'大孙子将来有出息,有出息呀!'(事情的结束。缺少必要的描写,内容还有待于更加充实,望你思考后补上!)

(这一段缺少必要的抒情作为过渡,承接上下文。)

难忘大青山上'撕名牌'的快乐。一次游玩,我们来到(加入优美词汇修饰。)大青山。在一处相对比较平坦的草地上,我们贴上了彼此的名牌。我十分幸运与体育委员孙广来分到一组,本想尽量不给他拖后腿,可谁知道刚一开始鲁家岐就把我摁倒在地上,我像个受伤的小鹿在无力地挣扎着,最后我被干掉了。(缺少必要的动作描写。)在观战区的我与伙伴不由得紧张起来,现在队员可是5VS1的窘境呀!他能行吗?我暗自为他着急。可谁知队员突然怒吼一声,径直冲了上去,对方被吓了一跳。接下来我们被吓呆了,队员如同虎入羊群一般疯狂的攻击,这气势就如当年项羽带5万精兵视50万大军如草莽一般,太男人了!当队员带回荣誉时,我却像个追随者一般一次又一次为他欢呼,尖叫……(描写要有条理,动作描写和其他描写要配合到位,缺乏细腻的表现。)

因为那年那月的经历,才有了今天青春的活力;因为有了那年那月的感动才有了今天亲情的美丽;更以怀念那年那月的时光,才有了今日的你我同行,那年那月令我回味无穷心驰神往!(抒情结尾,很棒,值得借鉴!)

第三篇:那年那月

那年那月

高一(12)班

段娜

“慢慢变成回忆,你会在哪里„„”听着本兮甜美动人的歌声,我的心绪飘向了远方,那金色的回忆慢慢涌上心头。

那年我们互不相识,彼此都很陌生;那年,我们欢歌笑语,嬉戏打闹;那年我们面临分别我们痛哭流涕,彼此话别。那年的点点滴滴铭记在我的心头。

那年,有个女孩绰号“癫疯”,虽然整天疯疯癫癫,但成绩优秀,引得许多人羡慕嫉妒恨。相比而言,更多的是喜爱。那年,有个绰号“男人婆”,她带领我们冲锋陷阵,奋勇攻敌。那年有个女孩绰号“小虾米”,她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说遍天下无敌手。这个“小虾米”曾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欢乐,于是,对她我记忆犹新。

回忆那年,小虾米与大块头的对战„„

那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在我们班里展开了一场PK。本来心平气和的两个人在畅谈天下事,而瞬间,却将班里变成了角斗场。他们俩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服谁。教室里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同学们都注视着这两个人,但两个人却视我们为空气。

只听小虾米说:“有些人笨点,也不说什么了,但是头又大显得人好傻啊,真是头发短见识更短啊。”大块头则说:“有些人,虽说聪明点,但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活在世上还真是浪费资源啊!我要是她早就躲起来,不敢见人了。”小虾米可不会退让,她立刻顶了上去:“聪明靠天生,天生笨的和猪一样,且和猪有一拼,怪不得会嫉妒呢。”全班闻此言,哄堂大笑,只见大块头脸红得似滴血。小虾米趁机又说:“这某人的脸啊,红得像猴屁股似的,马路上的汽车司机看见了以为是红灯啊,说不定会停下呢。”此语一出,全班如雷般的笑声又响了起来。只见大块头的脸红了青青了紫,半天蹦出:“鸡嘴就是鸡嘴,又尖又长!”这一出惹得小虾米火山爆发,立刻回击:“你说谁呢,人家鸡又怎么招惹你了,我不就伶牙俐齿了些嘛!怎么了不服气,不像嘴笨得连鸡都不如,蠢得跟猪似的。”“你„„”大块头脸色铁青嘴唇哆嗦。“不对,你怎么能跟猪相提并论呢,那样会玷污猪的名誉,猪都会因你而羞愧。说不定会找块豆腐渣撞死,拿根面条吊死,抱块砖跳河淹死,所以,你还是不要在这里污染空气,浪费土地,影响市容了,快点离开我的视线,哪凉快哪待着吧!”小虾米刚说完,只听“啪”的一声,大块头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显然气得不轻。却在面对胜利者的得意时,气势还是弱了下去。大块头说:“我说不过你行了吧,你——行!”只见小虾米又要开战了。大家不忍心看大块头输得毫无颜面,都拉了拉劝了劝,平息了这场“战争”。忘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如此失态,但那些画面却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曲终结,思绪慢慢被拉回。那年的欢歌笑语争执打闹烙在心头。今日的我们虽身处各地,心却紧紧相连。

那年的点点滴滴回荡在心间,那年经历的一切„„

(指导教师

乔文娟)

第四篇:那年那月

那年那月

我11岁那年,正值“文革”中期,全家老少9口人,就靠父亲、大姐和大哥挣工分吃饭,日出日作,日落而息,忙忙碌碌360天,一个工值抵不上一盒“丰收烟”,分得口粮不够全家吃半年。那时,我家正处于老牛负重爬坡阶段,“屋漏偏遭连阴天”,又遇上了卡脖子秋旱,眼看着到嘴的粮食被旱魔毁于一旦,秋玉米当时是用人挑肩抬水

种上的,好不容易熬到吐缨长穗了,可老天不作美,好象跟“人定胜天”叫劲似的,硬是两个多月不落一个雨点,本来就先天不足的秋玉米被火辣辣的太阳烤得都低下了头、弯了腰,叶子可怜得萎缩一团,远处望去,田野里冒出一缕缕蒸腾的白烟。老人们说,这一季庄稼是没指望了。人们纷纷寻找种种办法糊口。晚上,奶奶和母亲烧香、磕头,求神拜佛,祈求老天爷睁开眼,解救这方人。尽管奶奶天天祈求,母亲日日叨告,可老天却无动于衷,每天早早地把一团火球抛在空中,撒下一缕缕火焰,大地在燃烧、田野在燃烧、人们的心也在燃烧。奶奶失望了,母亲失望了,人们失望了。旱魔烧炙着庄稼,也烧炙着人们的心。粮价飞涨,平时两毛多钱一斤的玉米涨到七毛多。天呐,我家哪有钱买粮啊。母亲倒是很沉稳,发动全家上坡采羊角叶,然后用大锅煮,用水淘三遍,就可以食用了,玉米面掺上羊角叶攥成窝窝头糊口,就是这样也没坚持多久,眼看着就要断炊,多亏了上级领导拉来了许多胡萝卜,煮着、蒸着、生着,上顿下顿都是胡萝卜,只吃得我们个个倒酸水。这时母亲就给我们讲故事:解放前有一不孝顺儿媳,给婆婆吃胡萝卜,她和孩子吃地瓜。后来儿子出夫回家看到母亲脸上很好看,问媳妇给母亲吃得啥?“胡萝卜”。媳妇不好意思地说。为这事丈夫还对媳妇夸奖了一番,所以说胡萝卜是个东西,养分大着呐。说得我们都苦笑不得。

1973年春,我怀着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情跨进了淄博二中的校园。幽静的学习环境,完备的教学设施,使我这个农家的孩子更增添了好好学习的信心。可谁料想,刚刚恢复不久的教学秩序,被一个“白卷英雄”搅乱了,一时间学校被搞得面目全非,师生无所适从。教师欲教不能,学生欲学不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也始终未泯灭把书读下去的渴望。可是,事与愿违,由于当时的氛围和家庭困难的缘故,曾使我两次面临辍学的境地。

我记得那是第二学年开学前的晚上,母亲对我说:“不要上学了,就是高中毕业还得回家扛锄头,再说,家里也很困难,明天你跟张老师说说,这个学咱不上了。”望着母亲那忧愁的面容,我还能说什么呢。到校后,我见到班主任张老师就象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哭了起来,我断断续续地把缘由说了一遍。张老师说:“这怎么行,你们这个年龄正是学知识的时候,你母亲的工作我去做。”

星期天,张老师果真骑着自行车,顶着初春的寒风来到我家。经张老师一番劝导后,母亲同意我上学了。当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次我读完了高中二年级的课程。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我家缺少劳力,年终分红时分得粮食也少,父亲又患了重病。母亲急了,说什么也不让我再念书了。我好说歹说,母亲才有所妥协,答应我一周上3天课,其余的时间下地干活挣工分。我把这事对张老师讲了,他竞然破例的同意了。刚开始几周还能按约定的时间办,可后来就干脆不去了,一气3个月挣了一百多个工。张老师让同学给我捎话催我上学,今天不来,明天还不去。张老师急了,又来到我家,做母亲的思想工作。就是这样我又回到了教室,完成了高中的学业。

如今,每当我回想起这些,心里总感到酸溜溜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但对我来讲是一笔财富,使我感悟到:人生要奋斗、要磨炼、要吃苦。年轻时吃点苦不是个坏事,“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机遇是创造、争取来的,不是等来的。如同上学一样,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我经常拿这段经历来教育我的孩子,珍惜今天的好时光,努力学习。同时,我也十分感激张老师,没有他的帮助,我是不会完成高中学业的。

第五篇:那月,那夜,那人

那月,那夜,那人

像一片湖。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月亮。

没有珍珠洒玉盘的浪漫,也没有孤风残月似的凄美。扇形的明月温柔似水,恰如君子。我很诧异,白天刺眼的阳光为何竟使得她如此魅惑人心。或许,她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证明夜幕的来临,又或许,她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等待那令她皎洁的太阳。

我想,应该没有人会不欣赏如此多娇的她,除非是厌倦那个会让人心烦多虑的黑夜。

妩媚的她总逃不过人们的文笔,无论古今,无论中外,就连视音乐以骄傲的音乐大师也愿意在月下为他等待的那人深情演奏。有没有发现,好些美景多少都能找到她的投影。文人们大多赋予她离别、思乡的忧愁,因为她是那样宁静,宁静到人的心不禁会起伏不安。

关上灯,静静搭在窗台,凝望着她,似觉得她已陷入我的眼睛,愈渐模糊。闭上眼,一片黑暗中,我仍能寻见她的身影,即使浮云想带她逃走。

她的旁边有颗星,发现它时,我欣喜许久。她并不孤独,所以没必要将她裱入画框,取名伤感;她也并不娇媚,所以不需要把她抱入星河,寓名星光灿烂。比起满月和星月交晖,我更偏爱于平静、幽雅的半月和零落散乱的星星。今夜看到她,我愉悦地微笑。学习的压抑,生活的疲倦,似乎早已随她那另一半褪去,虽然她还会再次变成满圆。我也相信她能影响我们的性情。曾读过几米的一本画册,没细读书名,却望着那被牵着的月亮不肯离去。我顿然醒悟,原来,月亮的存在是因为这儿有我们。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终于明白古人的寄寓。再看窗外,月光洒下一片,树木轻曳,半月竟然对我微笑。

那夜,我无法合眼。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136240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