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隗镇2012年度科技工业工作计划
大隗镇2012年度科技工业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确保全镇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切实抓好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大隗镇党委、政府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造纸工业集群区建设为载体,以服务企业活动开展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越式发展项目建设力度,特制定本工作计划。详细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大隗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镇域的区位优势与基础条件。在新密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镇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纲要,合理拟定2012年大隗镇发展规划,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培育龙头企业,以政策为保障,以人才为基础,以效益管理为中心,提高企业素质,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我镇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大隗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规划发展目标
为了保证全镇经济发展后劲,大隗镇党委、政府把项目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来抓,镇成立了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指挥部,由书记、镇长亲自抓项目,对全镇的项目建设进行具体安排部署,把项目建设的任务分解到各村各企业,号召全镇各企业和全镇的有识之士通过各种途径新上项目。
(一)、计划投产项目
1、投资15000万元的郑州市建文特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高效混凝土膨胀剂项目是我镇引入西区的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6000万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2、投资6000万元的郑州磊展科技机械有限公司年产1800套环保造纸制浆设备项目预计2012年3月可投产,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1500万元。
3、投资7000万元的郑州中煜新能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建设中,可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2500万元,预计2012年3月份投产。
(二)、计划开工建设项目
1、投资256000万元的郑州浦发纸业年产100万吨包装纸项目,占地800亩,拟建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15万吨全封闭瓦楞纸生产线、35万吨高档包装纸生产线各两条,采用烟道灰、炉渣等废弃物提取无机纤维、以气发电定产等节能环保工艺,建成后可实现总产值39.5亿元,利税5亿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3亿元,占地400亩,建设15万吨全封闭瓦楞纸生产线、35万吨高档包装纸生产线各一条,45吨、90吨流化床锅炉各一台;二期投资12.6亿元,占地400亩,建设50万吨产能造纸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总产值69.5亿元,利税18亿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计划2012年上半年开工。
2、投资16000万元的郑州远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12000吨自动化锆刚玉生产线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项目建成后新增销售收入11000万元,利税1900万元,出口创汇400万美元。计划2012年上半年开工。
3、投资43800万元的郑州恒丰再生环保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无机纤维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实现利税1.3亿元。计划2012年上半年开工。
(三)、正在积极洽谈的项目
1、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3亿元人民币的集中供气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可节约标准煤69127吨,减排SO2 476吨,为我镇节能减排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实现利税3500万元,争取2012年下半年开始建设。
2、分两期投资12亿元人民币的广西登高集团有限公司年产十二万吨特种壁纸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8.2亿元。争取2012年下半年落户我市。
三、具体措施和办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深刻领会上级关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提高对跨越式发展项目建设工作的认识,把全镇人民的思想统一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全镇形成经济建设的良好氛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目标。向市委、市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
要继续落实上级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确保项目进度。继续落实目标责任制,坚持领导包项目制度和督查制度,使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搞好服务,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为跨越式发展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到年底确保重点项目如期投产,招商引资目标圆满完成。
(三)、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环境也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开放,抓发展。改善硬环境,重点要加快道路建设,发展园区经济,治理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改善人居条件,提高生存质量。软环境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加大科技投入与研发力度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科技产品的竞争,我们要继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一是鼓励企业与大中专院校联姻成立产、学、研联合体。二是成立工业中专,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三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创造引人、留人、用人的宽松环境,依靠人才,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发展。
(五)、进一步探索跨越式发展的规律和路子
我们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才刚刚起步,可谓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规律,借鉴学习,积累经验,走出一条经济跨越式发展成功之路,从而促进我镇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篇:大隗镇卫生工作情况汇报(精选)
大隗镇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我镇卫生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使乡村两级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医疗环境和群众的就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农村卫生事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2007年6月以前,大隗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交通不便,房屋破旧,设施老化,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为彻底改变旧面貌,政府于2005年规划了郑州市示范卫生院建设项目,于2007年6月正式迁入新址,占地面积40亩,总投资560万元,其中郑州市投入200万元,新密市投入100万元,自筹资金260万元,建筑面积4400多平方米,2008年自筹资金10多万元,建成传染病门诊及观察室,2009年由河南省政府投入50万元,郑州市投入1.5万元,新密市投入3.5万元建成了医技综合楼,五年来,共建设投入600多万元,新建业务用房面积5042平方米,基本缓解了业务用房紧张状况。政府在设备投资方面,五年来,累计金额达250万元,主要有救护车和必需医疗设备。
目前本院在编职工67名,实有工作人员87名,比2004年增加30多人,其中:本科学历4名,大专学历13名,中专学历50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16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技师1名,药师2名,医、护、技、药士36名。设置科室主要包括急救站、防保科、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等三十多个临床医疗科室,医疗服务半径25公里,覆盖5个乡镇,10万多口人。
2007年前,村级卫生所基础设施落后,房屋破旧,无一家集体筹建的村级卫生所,2008年以来,各级政府对村级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2008年投入20多万元建成了4个标准化村级卫生所,2009年建成了13家标准化村级卫生所,对建成的标准化卫生所,每个所政府投入2万元购置了基本医疗设备。计划2010年全镇25个行政村全部达到标准化卫生所。通过卫生资源的整合,要逐步达到一村一所制,为规范医疗市场奠定基础,为群众安全就医创造环境。
为稳定农村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市政府投入21万多元为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发放了每人每月200元的工作补贴,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关怀,极大程度上激发和鼓励农村卫生工作者的信心和干劲。
多年来,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把预防保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居民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妇女病查治等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纳入“惠民工程”的核心任务,落到实处,让群众真
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自2006年开展合作医疗工作以来,乡村两级医务工作者不辞辛劳,为搞好宣传、信息收集、资料的汇总、信息录入等各项工作做出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9年参合群众56505人,参合率达到95%,截止12月份乡村两级小额门诊接诊34373人次,补偿费用1106900元,大病住院2031例,占住院总数的93%,补偿金额1375356.6万多元,补偿比例占总医疗费得65%,较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通过努力,2009年截止12月份业务总收入700多万元,比2004年增长了5倍;门诊人次74396人次,比2004年增长7倍;住院病人3489人次,比2004年增长6倍;职工工资待遇比2004年提高了6倍。“三金”上缴及时足额。我镇卫生事业呈现了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目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新密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正以崭新的风貌、昂扬的姿态、开拓的精神,为我镇卫生事业发展努力奋斗。
新密市大隗中心卫生院
第三篇:大隗镇实验学校读书演讲比赛总结
大隗镇实验学校读书演讲比赛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阅读能力,培养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经校学科组研究决定开展“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旨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现对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在举办本次活动之前,校学科组制订出详细的方案,使全校师生都了解到此次活动的目的以及参加此次活动的意义。每位参加本次活动的选手与在座的同学都做到遵守会场纪律,不起哄,不喝倒彩,对于每位选手的比赛都给予掌声鼓励。
本次演讲比赛顺利进行,有14名选手参与进来,各语文教师精心辅导,各位选手充分准备,或真实地写出自己身上难忘而快乐的读书经历;或抒发了自己通过读书得到的收益,展示了我校学生通过读书而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
在比赛中我们对场上选手的发言时间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同时认真监督评委打分,使评委的打分符合评分标准,使得整个评分过程变得公平公正。各位参赛选手在场上的表现也是十分的出色,基本都做到口齿清晰、激情昂扬、仪表大方,演讲的内容也均紧扣活动主题,富有号召力及教育意义。
通过此次演讲比赛,使同学们个性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在校园内再一次掀起“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热潮。虽然这次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读书好习惯会一直持续下去,相信大家会做得更好!真正做到与书为伴,以书为友,让好书伴我们一生成长。
第四篇:大隗镇第一初级中学课外活动工作总结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课外活动工作总结
新密市大隗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2年1月
大隗镇第一初级中学课外活动总结
在学校领导、年级组长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体育教师和各班主任的组织协调下,我校今年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外活动,现将本体育课外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1、体育组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职责,固定活动检查人员,在开学初召开全体教师和学生会,做好宣传工作,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活动的意义。
2、严格按照活动计划和要求开展体育课外活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学生体育课外活动时间和场地。固定活动场地和时间,提供形式多样的活动器材。鼓励学生利用自带器材开张丰富多彩的活动。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特性,针对性指导学生活动。
3、加大检查力度,教务处和体育组分别安排专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向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反馈。
4、定期组织班级间的竞赛活动,如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乐于参加体育课外活动。
5、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及时做好总结并保存相应的活动资料,以便今后不断改进和对外交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健身和活跃学生生活,不但促进了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而且培养了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
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使其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虽然我校的体育课外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保证全员参与,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使我校的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的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意义。
第五篇:科技支撑(工业)
附件4:
2014年常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工业)
项目申报指南
常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工业)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壮大优势产业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培育重大目标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储备。
一、支持重点
2014年分两个领域支持,科技专项领域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碳材料、文化科技融合、智慧城市等,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面向常州未来发展,加强前瞻性布局,支持前沿先导和核心技术研发,强化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面上领域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制造业信息化等,瞄准较强带动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节点,支持突破核心技术,提高产业创新发展水平。
二、指南方向
(一)科技专项领域
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碳材料、文化科技融合、智慧城市等四大领域,加强前沿技术的研发突破和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产业技术高端创新能力,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
1、智能装备制造科技专项(1)智能机器人
2000 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2001 高端服务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2002 仿真机器人感知、控制、交互和安全等模块化核心技术和功能部件
(2)数控机床
2010 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
2011 高性能伺服电机、变频调速、全数字控制技术 2012 大型高档机床的数控系统及新一代数控并联加工中心(3)轨道交通装备
2020 高速列车、重载货运列车,低地板城轨车辆等整车及成套关键设备
2021 轨道交通专用设备、装置及控制系统(4)三维打印技术
2030 三维打印机整机制造及相关部件制造技术 2031 三维打印材料研发及生产
2032 光敏树脂液态固化成形、薄型分层叠加成形、选择性激光粉末烧结成形、熔丝堆积成形等快速成型技术
(5)先进制造装备
2040 超高精密复杂曲面加工、新型粉末冶金成形技术 2041 激光加工成形与激光焊接技术
2042 面向航空、海洋工程平台设计及高精尖装备制造技术 2043 高精密工业模具设计技术及高可靠、高性能机械基础件 2044 新能源装备、纺织装备、工程机械、农业装备等专用成套智能装备
(6)关键基础零部件
2050 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
2051 大型铝、镁合金压铸件及模具、大功率掘进机齿轮传动装置、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高强度(12.9级以上)紧固件
2052 100万千瓦及以上发电设备关键铸锻件、数字控制液压件、高精密密封件
2、碳材料科技专项
2100 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及装备研发
2101 石墨烯在防腐、吸附、催化、导电、导热等领域的应用技术
2102 碳纳米管、富勒烯等的宏量制备及应用技术 2103 高强高模聚丙烯腈碳纤维及应用制品 2104 中间相沥青基碳材料(含纤维)及应用制品
2105 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特种石墨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高导热人工石墨膜等其他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3、文化科技融合科技专项
2200 面向先进文化内容服务的融合网络及数字媒体技术研发及应用
2201 现代舞台成套技术集成及产品研发及应用 2202 现代数字化展示技术及应用
2203 三网融合环境下互动电视服务技术集成应用
2204 基于B2B数字出版内容资源聚合与投送云服务技术与应用 2205 新一代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引擎的研发与应用 2206 基于现代声、光、电技术的文化产品制造技术 2207 工业设计软件及产品
4、智慧城市科技专项(1)物联网
2300 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读写器,无线传感器及节点设备
2301 物联网终端设备
2302 物联网组网与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2303 物联网数字身份认证、视频编码等关键技术 2304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终端技术
230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及服务平台 2306 基于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2)大数据与云计算
2310 分布式高速高可靠数据采集、高速数据全映像等大数据收集技术
2311 可靠分布式文件系统、能效优化存储、计算融入存储等大数据存储技术
2312 新型数据挖掘、处理、分析技术及核心设备与管理系统 2313 虚拟化、身份认证、数据备份等云计算核心层技术 2314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终端主流操作系统平台技术(3)新一代信息互联技术 2320 4G、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2321 可重构网络系统、基于IPv6互联互通等面向未来网络的高可靠、高效路由和控制等关键技术
2322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2323 支持多模、多频段以及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宽带MIMO天线单元等基于时空联合处理,多天线网络等新技术
2324 基于光通信技术、互联网业务聚合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技术、三网融合技术的数字通信与网络产品
(4)智慧技术应用
2330 在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商务、智慧金融、智慧物流等领域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
(二)面上领域
支持研发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性的共性关键技术,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指南代码范围“2400-2499”。
1、新能源主题
2400 半导体照明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2401 下一代光伏、光热关键技术及材料
2402 风电机组及关键配套件设计数据库及核电站关键配套件
2、新材料主题(1)纳米功能材料
2410 新型纳米电子、光电器件、传感器等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 2411 纳米晶光伏电池、高效纳米晶储能等能源纳米材料 2412 功能陶瓷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高效能源材料、高效绿色催化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2413 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及制备应用 2414 大容量长寿命高效新型储能材料
2415 高磁能积新型稀土永磁及稀土储能、稀土催化等功能材料 2416 高附加值稀土氧化物制备关键技术 2417 显示、照明等行业用新型稀土发光材料(2)高端结构材料
2420 用于核电、高铁等特殊环境下高品质特殊钢 2421 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等新型轻合金材料 2422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
2423 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3)先进高分子材料
2430 聚芳醚酮、聚苯醚类等新型工程塑料及高性能改性塑料 2431 反渗透膜、生物反应膜、分离膜和离子交换膜等高性能膜材料
2432 其它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
3、电子信息主题
2440 磁性变压器、功率电感器、继电器等片式化、微小型化元器件
2441 电力电子器件、新型贴片器件、高频化电子器件应用产品 2442 面向服务的网络终端自组重构技术
2443 面向大容量网络数据传输的光集成阵列及模块 2444 面向Wimax宽带城域网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 2445 高精度场景重建、环境实时感知等数字虚拟现实技术 2446 三维显示、触控等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与器件 2447 面向制造业的大型数据库、关键中间件和软件平台 2448 带动未来整机的SoC等核心芯片设计
2449 超深亚微米级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技术
3、智能电网主题
2450 大容量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及并网技术 2451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终端能源供给系统技术 245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互动协调运行技术 2453 半导体级SiC器件、新型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 2454 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和寿命智能评估技术
2455 远距离直流输电、特高压交流输电和互联电网、大功率远
端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4、节能减排技术与设备主题
2460 工业废气高效洁净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2461 工业污水中有机毒害与重金属污染物节能型消减技术 2462 碳捕获、贮存技术及环境保护应用中的低碳技术 2463 面向资源再生的绿色循环制造技术 2464 高效洁净燃烧技术
2465 大型电机、风机、球磨机等高效传动节能技术 2466 新能源汽车电池、电驱、电控等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2467 新一代高灵敏智能化环境监测和气象分析技术
2468 节能工业锅炉,稀土永磁高效节能电机,车船柴油发动机,非晶合金变压器
2469 建筑外墙保温关键材料、新型建筑节能相变蓄热材料
5、绿色制造主题
2470 围绕机电行业,开发重大产品建模仿真、可靠性设计、寿命预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2471 面向冶金、化工、建材行业,开发基于生态工业概念的绿色流程制造工艺、近净成型工艺、轻质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技术及设备,开展区域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6、制造业信息化主题
2480 典型企业集团核心业务全球化协同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与应用示范
2481 基于商务智能和数据集中管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示范
2482 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集群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483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
2484 复杂生产制造环境和业务需要的RFID系统的应用模式 2485 生产制造数据实时过程管理系统
2486 典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综合维护服务平台 2487 典型行业第三方专业化制造服务平台
2488 支撑科技金融结合“一站式服务”信息化技术及应用
三、申报要求
1、高校申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须有1件以上相关有效发明专利;申报项目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须有1件以上有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2、申报项目完成时须新增申请1件以上发明或2件以上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其中:研发类项目完成时,以知识产权、样机为主要考核指标;技术应用类项目注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示范,以示范效果为主要考核指标。
3、优先支持在常院校及科教城引进机构的重大研发类项目;优先支持已拥有发明专利授权、R&D投入较高的项目;优先支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项目;优先支持领军型人才创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民营科技型企业承担的科技项目。
4、申报截止时间
网上申报截止时间:2014年4月30日17:00整; 书面申报截止时间:2014年5月5日17:00整; 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附件:常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申报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