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校长讲话
城关镇中心小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新的学期开始了。首先谨让我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全体教教师和顽强拼搏、刻苦学习的广大同学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令人喜悦的一年,是丰收的一年。我们全体师生团结和谐,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获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在此,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候,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令,让我们鼓起理想的风帆,向着更加辉煌的彼岸,坚定不移,启锚远航。为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同学们提出如下要求:
1.从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做起,进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一个无害他人、有益学校社会发展的人
2、希望同学们牢记自己的使命,锲而不舍,勤奋学习,珍惜时光,把握现在,驾驭未来!为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和终身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新的学期,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老师、同学,做一个行为规范的小学生。
4.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从改变自己不好的生活习惯做起,不
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爱护学校公物,共同营造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
老师们、同学们!回首过去,我们激情澎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新的起点,新的希望,号角催人奋进,机遇蕴涵精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新的学期里,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最后恭祝全体教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同学们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
第二篇:赵丰平校长国旗下讲话(feisuxs推荐)
孩子们,新学期开始了。看到你们容光焕发地返回我们可爱的校园,我非常高兴。今天新学期的升旗仪式,学生会做了几项创新,由学生会主席李以喆主持今天的升旗仪式。暑假里,李以喆率领着昌乐二中代表队参加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共获五项大奖。李以喆本人荣获全国“中学生领袖”称号,获个人一等奖,奖金一万元。他们为我们学校争了光,赢得了尊重,我们要感谢他们!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未来世界的领导者”。未来的世界是中国的世界,未来的中国是你们的中国,未来的世界是你们领导的世界。这不仅是你们的梦想,更是你们的使命。要想领导未来的世界,你们就应该有强大的领导力。要想有领导力,你们就应该注重积极主动的成长自己的领导力,不断用心去锤炼自己,磨练自己,修炼自己,成长自己的判断力,成长自己心灵的力量,成长自己学习的能力,积极为未来担负起这项伟大的使命做准备!为此,我给你们提以下几点要求和希望:
一、承担使命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要承担发展自己的使命,要承担帮助别人的使命,要承担成就团队的使命,还要承担维护社会秩序和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孩子们,要想发展自己,首先要学会去喜欢别人。因为你喜欢别人,才会被别人喜欢,被别人喜欢就是你的领导力。要做个文明而有修养的人,本学期你们将学习学校的德育课程,规范自己的行为,文明自己的头脑,按照德育课程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公民素养,力争基础素养评价得全优。有教养是一个未来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同时,要学会去帮助别人,助人者自助,得道者多助!帮助别人,成长自己;帮助别人,赢的人脉;帮助别人,赢得尊重;帮助别人,更赢得了你的领导力!所以,帮助别人是一种风度,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格!此外,还要成就你的团队,“我的小组我的团”,“我的班级我的家”。在我们小组里,在我们班级里,无论是你个人还是小组的事情,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的事情,无论是值日班长还是值周班长,无论是学习小组长还是学科班长,天天都在履行着领导的责任。只要你每天全力以赴,殚精竭虑,为你自己,为你的同学,为你的小组和班级服务,成就你的班级,成就你的团队,为你的班级赢得尊严,赢得成长,而不要让班级因你而蒙羞。我说你就是一个积极的领导力的建设者!
二、学会思考
《大学》中有一句话,“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要想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格物致知。我们要学会思考,要研究事物的本来面目,要研究事物的规律。我们要学会观察,要学会思
考,要独立思考,更要系统思考,要有批判性思维,更要有创造性思维。只有勤于动脑,才能善于动脑!凡事都要寻根问底。对待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要有独到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对人生,对社会,对学习,对个人,对集体,对国家,对世界,对现在,对未来,对成功,对失败,我们都要积极独到地去研究,认真的思考,反复的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孩子们,两耳之间是世界上最具开发潜力的地方,是我们思想成长的沃土,我们要努力去耕耘、耕耘、再耕耘,然后才能够有所收获!要记住,一个人一生的高度取决于他思想的高度!
三、醉心阅读
开卷受益,如饥似渴,如痴如醉,这都是读书人特有的品德。孩子们,当你打开一本又一本书,你就在与世界对话、与大师对话、与历史对话、与未来对话,在你反复对话的过程中,你就会以历史的视角,站在巨人的肩上,面对世界,思考未来,引领世界,创造世界,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阅读课程标准》对大家的要求是我们阅读的底线,本学期我们要开阔视野,广泛阅读,希望你们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及英语原著的阅读上创新思路有所发展。本学期,学生会要成立许多社团,用多种多样、你们喜欢的方式召开读书会、辩论赛、演讲报告会、学术报告会,真正让你们沉醉于读书之中,让你们的思想在阅读中得到浸润、发展、提升!
让你们的智慧在阅读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果说你的人生是一架飞机,你的判断决定飞机的航向,心灵的力量提供了飞行的动力,那么阅读就会给你的飞机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寻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你们不但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要对必须做的事情感兴趣。当你对一件事情或一项事业有了浓厚的兴趣,它会激发你超强的生命活力、超强的学习动力,超强的创造潜力!乔布斯一个苹果改变了世界,原因就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对电脑异乎寻常的痴迷。世界上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不一定很多,但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孩子们要对必须做的事情培养兴趣,要用责任使命激发兴趣,用研究挖掘兴趣,用意志培养兴趣!有了兴趣的引领,你的学习和事业将会无往而不胜!
孩子们,未来的世界是你们的世界,只要你们找对了方向,培养了兴趣,承担起了一个领导者应有的使命,长久地用心去做,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你们一定会成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
孩子们,你们永远是我的骄傲!谢谢!
第三篇:重庆科技学院校长严欣平教授讲话
凝心聚力续写华章
在重庆科技学院建校6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重庆科技学院院长严欣平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五月的山城花香四溢,美丽的重科宾朋云集,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庆贺重庆科技学院六十华诞!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出席庆典的各位领导、国内外嘉宾、校友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向为母校增光添彩的广大校友,向各个时期为学校发展竭诚奉献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斗转星移话甲子,沧桑砥砺写春秋。60年前,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依靠“洋油”、“洋钉”的局面,建立起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决定建立西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成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石油专科学校之一,1952年更名为重庆石油工业学校,1994年升格为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转重庆市。1951年7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决定建立西南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专修科,1952年更名为重庆钢铁工业学校,1985年升格为重庆钢铁专科学校,1998年由原冶金部划转重庆市,次年更名为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报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组建重庆科技学院,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征程。今天的重庆科技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石化、冶金材料、机械电子、安全工程为特色,涵盖理、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生机蓬勃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六十年筚路蓝缕,重科人自强不息。60年来,重科人克建校艰辛,历大炼 1
钢铁,经石油会战,遭“文革”劫难,沐改革春风,开盛世新篇。其间虽27次更名,10余次迁址,数度体制变更,但始终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矢志前行,不断攀登。
进入本科教育,我们肩负历史与时代的重任,承载两校师生的希望,寄托10万校友的梦想,用务实高远的发展目标引领未来,用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汇聚力量,借行业振兴之势,乘重庆发展东风,抓大学城建设之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发展新篇。从合校之初的阵痛到深度和谐融合,从依依不舍离开老校区到首个整体入住大学城,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全面提升,重科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历经大融合、大建设、大置换、大搬迁、大发展,臻成今日之繁盛局面。校园占地面积达2000余亩,增长了3倍;学校净资产超过22亿元,增长了7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超过1.6亿,增长了4倍;图书资料145万册,增长了3倍;教授近100人,增长了4倍;博士学位者超过130人,增长了18倍;年科研经费突破5500万元,增长了10倍。2010年5月,作为全国首批10所新建本科院校之一,学校接受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调研性评估试点,受到高度赞扬,被誉为发展最快、最好的新建本科院校之一。
六十年春风化雨,重科人勤耕不辍。60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10万莘莘学子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他们“勘油气于海内,架管道于漠北;选金锡于海岱,炼铜铁于河岳”,扎根基层,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在各自岗位上开拓创新,建功立业。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总经理、大学校长,还有全国劳模、商界巨子、革命烈士,更有一大批德优业精、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为祖国石油冶金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母校赢得了美誉。
升本以来,学校科学定位、传承立新,立足应用,打造人才培养品牌。从探索本科教育规律到实施“万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从基本教学条件建设到以投入5000万元的气魄建设三大实践教学平台,努力创新和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石油工程、冶金工程等专业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实现了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示范课程等的全面突破。近年来,我校学生共获得300余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在最近两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成绩位居重庆高校第一。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我校学生又喜获一等奖。我校女子足球队荣获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亚军。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阳光、自信、包容、进取”已成为我校大学生形象的集中写照。
六十年孜孜以求,重科人与时俱进。60年来,从艰苦奋斗造就国家重点中专,到奋发图强铸就国家示范高专,再到开拓进取建设特色本科院校,重科人始终怀着对国家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演绎了一篇篇重科精神的华彩乐章。
继承传统优势,打造特色学科。基本形成了以油气井工程、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安全工程等特色学科群。有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国家发改委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社科普及基地1个。近6年来,学校共签约各类科研项目总计1000余项,总经费2亿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82件,位居新建本科院校前列。
情系石油冶金,创新合作模式。与80余家石油冶金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了111个实习实训基地和130多个就业基地。与中石油联合建立的石油
与天然气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与重钢集团联合建立的冶金工程实习实训基地已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与航天航空企业联合建立的航天航空功能材料研究中心所研制的磁性功能材料助“神舟”飞天、伴“嫦娥”绕月。
融入重庆发展,提升服务能力。与重庆市科委、重钢集团联合建立的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已经成为重钢环保产业的研发与中试基地;与重庆安监局联合建立的重庆安全工程学院正在成为重庆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被誉为重庆市属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典范。
注重国际合作,拓展办学空间。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墨西哥、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和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学生交换以及科研合作。IADC国际井控培训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惠普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等相继落户我校。
六十年传承积淀,重科人以文载道。60年来,学校坚持用大庆精神等行业精神和红岩精神激励教师、哺育学生,不断强化“学术、学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文化。近年来,以“唱读讲传”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成了重庆科技学院“三节两系列”文化品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同志两次莅临学校,出席“唱读讲传”大型活动。以“深入抓党建,强力促三风”为重点,深化创先争优,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保障。
长期的办学历史陶冶了重科人朴实无华、勤劳率直、甘于奉献的品格,培养了重科人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刻苦钻研的特质,赋予了重科人兼容宽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内生为重庆科技学院赖以生存、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逐步形成了“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引领人生、创造未来”的校风,“求是、奋进、卓越”的学风和“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集中体现了重科人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的责任使命与壮志豪情,是重科人在奋斗中凝炼而成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判断,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回顾60年不凡历程和辉煌成就,我们为有鲜明的石油冶金行业背景而骄傲,为能植根重庆这片热土而自豪,为一代一代重科人、一批一批海内外校友无私奉献、不懈奋斗而欣慰。我们永远感激原冶金部、原石油部、教育部、安监总局和重庆市等各级领导长期以来的悉心关怀和指导;永远感谢石油冶金行业各大企业、兄弟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帮;永远铭记那些为学校创立、建设与发展呕心沥血的先辈们。在此,我再次代表学校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海内外校友,向历任校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正在辛勤工作的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凝心聚力创辉煌,欣逢盛世续华章。站在新的起点,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庆典大会上提出的“四个必须大力”的要求,弘扬重科精神,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西部教育高地的决策,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石油冶金行业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在同类院校中创一流。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学校《第二战略发展期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314”发展思路为引领,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强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内涵建设、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工作方针,在第二战略发展期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科技大学。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新建本科院校,与兄弟高校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与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党和国家的期望相比,我们更是任重而道远。但是,一想到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西部要开发,行业要振兴,重庆要发展,我们就义无反顾,信心百倍。在我们的身边,有各级组织和领导的悉心关怀,有石油冶金两大行业的坚定支持,有各友好单位的倾力帮助,有遍布海内外十万校友的无私奉献,我们没有理由,也绝不能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不能辜负人民的期待,不能辜负校友的重托,不能辜负各界友好人士的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迈向新的征程之际,我们把对社会的郑重承诺,把建设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理想镌刻在一代又一代重科人心中。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谢谢大家!
第四篇:期中考试校长讲话稿 李伟平
菜园马学校期中考试总结
期中考试已经顺利结束了,在老师、同学、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比上学期有了进步。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同学特别是受到表彰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期中考试总结暨表彰大会,目的就是要激励全体同学发奋学习、勇于进取,就是要在全校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就是要把每一次考试作为新的起点,及时总结,发现优点,找出差距,让我们更好地发展,更快地提高成绩。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学们自身的勤奋与努力。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一切,毕竟还有更多的考试在等待着我们,因此,我希望今天受到表彰的同学要戒骄戒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争取更大的成绩。同时也希望暂时落后的同学不要气馁,一定要坚定信心,百折不挠,明确目标,加倍努力,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这次期中考试暴露的一些不足,比如部分学科和兄弟学校分数差距还很大很大,有的同学退步较大,有的同学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所以,期中考试除了检验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效果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一方面反思我们老师的“教”,一方面反思我们学生的“学”。全体师生一定要针对自己的考试情况,做一次认真地总结,这次考试只是我们教学生涯中的一个加油站、检测站。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亡羊补牢,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下面我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1、各班级、各同学要很好地总结这次考试,认真分析得与失的原因。同学们要切实多从自己身上去反省,不要怨天尤人。在同一间教室,同一位老师授课,大家的起点相同,好与坏的悬殊很大,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认真地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的取得,靠的是良好的学习方法、靠的是勤奋,靠的是平时不懈的努力,靠的是知识的积累。在年前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以实际行动,以优异成绩迎接期末考试。
2、我们学校的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已定,各年级同学也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特别是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每个同学都应自我加压、鼓足干劲,以满腔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力争在本学年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学们,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打基础的,如果基础打不好,它将直接影响到你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到每一位同学家庭的幸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决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和家庭幸福与民族兴衰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勤奋地学习,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也更为国家。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趁着我们还小,正处于学习的黄金阶段。让我们以这次考试为新起点行动起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五篇:学习叶志平校长
“心系学生、求真务实、迎难而上”——学习叶志平校长
陈素治
四川汶川大地震,留在人们心上的伤痛正在慢慢愈合,而留给我们的思索及对所有遇难同胞的悼念和追忆还在继续。在这场灾难中,大批建筑坍塌,但震中地区却有一所中学屹立不倒,学校2300多名师生无一人伤亡!这就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这所学校的叶志平校长!
通过学习我要把英雄教师的崇高精神融在心里,大爱无言。昨天,他们还是普普通通的老师,拿着微薄的工资,日复一日地在做着虽然神圣却毫不起眼的教书育人的工作。然而今天,他们就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段永远不倒的爱之长城,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上了一堂无声之课,点亮了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用他们的行为告诉孩子们如何面对苦难学会坚强。所谓“一日为师终身如父”,哪里还需用语言去做矫情的表达? 从叶志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他把学生当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子女,正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责任,才有可能使这个奇迹诞生。
时下,一些地方事故频发,令人触目惊心。问题的关键在于哪里?就在于心中没有责任感。上海地铁追尾事件,在专家看起来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只能说明有关方面没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里。而以“地沟油”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更是看到了有关方面对人民权益的漠视。要解决这些问题难不难?从根本上来说,只要各方面都有着像叶志平一样的责任心,这些事故都会消灭在萌芽之中。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师肩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人们给予教师的赞美同样毫不吝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辛勤的园丁”、“任劳任怨的铺路石”、“默默奉献的人梯和渡船”……但是,我们不能辜负人民赋予我们至高无上的荣誉.我们要向叶志平同志学习,学习他在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艰难险阻、奋力抢救学生的拼搏奉献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会以叶志平校长为楷模,不断深化“心系学生、求真务实、迎难而上”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