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识字教学反思2(小编整理)

识字教学反思2(小编整理)



第一篇:识字教学反思2

听了师傅课以后

东港三小 刘佳

我是一名今年刚入职的新教师,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数学双科教学任务兼班主任工作。工作不到两个月,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郭秀红老师是我的师傅,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前几天听了她的一节关于识字教学的公开课,我感慨颇多。

我很欣赏郭老师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让孩子们闭着眼睛用手在空中写汉字,边写还边说着笔画名称。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汉字的笔画、笔顺和字形,而且从孩子们的表情中我还读出了一种喜悦之情。可见,学生只有在“乐学”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才记得牢固。

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也是教师魅力的一种体现。郭老师把“撇”和“捺”比喻为小朋友滑滑梯,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化抽象的概念为形象的物体,借助常见的物体形状来记住新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去学,愿意去记。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学完汉语拼音,由于遗忘规律的周期性,我决不能脱离汉语拼音单讲生字。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复习与积累的过程。我们不但不能断章取义,而且要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对旧知识的复习。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所以我也应该把师傅的教学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从小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对我们母语的由衷热爱。

第二篇:《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建国五十周年大典的欢庆场面,生动形象。但是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理解课文中是词语,所以在讲授的时候就需要借助直观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体会和理解。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通过学生自己体会来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整堂课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上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建构,在互助中研究,在合作中探索,在竞争中求进步,阶梯式地铺展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这篇词串是通过对国庆阅兵大典的描写让孩子感受祖国的繁荣与强大的,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这篇课文生字多,而且前后鼻音也很多,所以生字的读音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这篇韵文,词语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大典、检阅”这类词语,学生很难明白。我在教学时,通过检查学生的生字读音来强调音准。对于“大典、检阅”这个词语,我通过让学生看图,说图,让学生了解国庆大阅兵,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中国人民的海陆空三军,来感受他们的威武雄壮。学生通过观看后说:解放军非常神气,很威风。他们的队伍非常整齐。在次基础上,我让学生朗读第二行词语“大典检阅海陆空”,读出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对于生字的教学,我主要是穿插于韵文中,比较随机。总之,这篇韵文像开快车一样匆匆忙忙地过了,学得有点浮躁,所以有很多不到位之处,如:教学“城”这个生字,我只强调了读音是后鼻音,没有讲它的结构和意思,蜻蜓点水。词语的理解基本是老师在讲述,留给学生的机会很少,遏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第三篇:识字2教学反思

《识字2》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将一组词语组成了韵文让学生认读。12个词语和词旁的图是一一对应的。这些词语都是小学生日常的生活常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主要的精力还是花在了写字上。

由于学生刚接触汉字,因此教学生学习写字非常重要,要手、脑、口并用,先学习基本笔画,再学会笔顺,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呢?如“太”字,从学生熟悉的大字入手,大字下面加一点就是太,学生也很容易就记住了。每次书写,我都会让学生按着笔顺说一说,并书空,带学生会说了,再让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尤其看清起笔在田字格的位置。我采用的方法是师生共写,我在黑板写,学生在下面跟着写,再单独让学生多写几个,师巡视,必要时,握住孩子的手写一写。

对于比较难写的“鸟”,我利用每周一节的写字社团课先进行教学,把难点前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难度减小,全班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字的书写,至于,美观,还没做到。我想还是先踏踏实实写好笔画吧。“一口吃不了一个大饼”,打好了笔画基础,相信孩子们会慢慢写好的。

第四篇:课文《识字2》教学反思

这周校领导听了我的《识字2》,并提出了宝贵意见。现做反思如下:

一、课堂回顾

以前,我讲一篇课文习惯先学生字再学课文,但是感觉效果不太好,效率比较低。于是,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甄老师,她说在学一篇新的课文之前必须把课文读熟,然后再教学生字和篇章。所以,这节课我打破常规,第一课时重点练习朗读课文。《识字2》是一篇朗朗上口的韵文,共有5句话,通过范读、齐读、自由读、个人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我带着学生一句一句地朗读体会。读完课文之后再学习生字就可以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效果更好。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先读课文就造成了生字的先入为主,忽略了拼音识字的功能。所以要加强课后的识字练习,如看拼音写词语。同时,也可以进行给生字注音的练习。

2.课堂纪律有进步,但仍存在个别问题。学困生不认真听讲,还有的学生坐不住。这就需要老师特别关注一些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3.教学环节比较单调乏味。这个有待于教师课堂艺术性的提升,可以从语气、神态入手,注意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五篇:《识字2》的教学反思

《识字2》是采用“词串”形式进行识字的课文,课文是由12个与体育有关的词组组成。在进行教学时,第二、四行6个词语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较易接受。难点在于第一、三行的6个词语是体育用品的名称,需要在其前面加上“打”、“踢”、“掷”等词才是体育运动。如果只是简单地教师讲,学生记,枯燥的教学恐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铁饼”、“铅球”、“标枪”等体育用品本身就较为陌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这种直观的方式能帮助学生产生清晰有效的认知,并且在老师的讲解下边看边理解每个动作的准确用词,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方面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演结合,加深印象。

有了观看多媒体视频的直观印象,学生对每个动作的理解更加清晰。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动作与朗读的配合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时,配合学生亲身动作的表演体验,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体育用品前面所加的动作已有了教学深刻的印象。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134925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