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关注后进生的转化

关注后进生的转化



第一篇:关注后进生的转化

关注后进生的转化

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总会有几个不尽如人意的学生。

可能,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样的表达:“刚刚跟你说过,你又忘了,你有没有记性呀?”“你真是让我失望透顶,没救了。”“人家某某某早就做好了。你呢,一节课只写了这么几个字”“你的皮太厚了,用尺来量量有多厚”教师,家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是“恨铁不成钢,怒其不争”,有时是失望,有时是讥讽……不管说的时候,是带有哪种情绪,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伤害。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优等生固然重要,转化后进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两个真可怜,他们都不喜欢我们”两个后进生愁眉苦脸的说,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知其心,然后救其心也。”很重要。让他们感到一种快乐,感到老师给予他们的一种特别的关爱,同学们会为他们加油,他们才会来劲儿。作为教师的我们,还要以柔克刚,晓之以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实施有效的帮助措施。

第二篇:关注后进生-后进生转化

关注后进生

何为“晕轮效应”?即在知觉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为某人“坏”,就被一种坏的光环笼罩住,认为这个人所有的品质都很坏。这种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的现象,就是晕轮效应。从这段对“晕轮效应”的解释中,我想到了班级中的一类小朋友------后进生。

纵观整个班级,班中有许多孩子需要我们细心的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尤其是班中的后进生。他们的成绩也许不够好,需要你付出比其他孩子多一倍的努力去教会他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因为他们的反应比较慢,接受能力差,慢慢的,你开始失去耐心,觉得他们什么事也做不好,看到他们就觉得厌烦。于是,就只能看到了他们不好的地方,对他们的态度自然而然就差了。曾经,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用成绩判别学生的好坏。后来,我发现如此的做法,会伤害到一个孩子的自尊及自信,本就对学习不感兴趣,老师的态度更让他觉得自己不行,对学习厌倦。对于班里的后进生,作为老师,要用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们。

严文杰,是班里的后进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开小差,注意力很难集中,而且,平时的作业拖拉,字迹潦草。每次看到他的作业,我总是会让他重做,或是多订正几遍,叮嘱他把字写好了,上课认真听。但是说了不知道多少遍,和他谈了多少次的心。但是,他仍是我行我素,丝毫不听劝告。看到他如此表现,我感到十分失望,觉得他没有一处让我省心的,看到的都是他不好的地方。可是,一件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每天中午吃饭时,我总是要求孩子们排好自己的桌子后才能排队吃饭。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在排队前总会排好桌子后再出来排队。但是,时间一久,就有孩子坚持不住了,许多孩子总是急着吃饭,随便把桌子一扯,就当做是排好了,马虎了事。为此,我不知道和孩子们说了多少次,还是有不少孩子做不到。于是,我想到了以身作则。每次,我都会看看谁的桌子不整齐,自己把桌子排好后再领他们吃饭。如此几次之后,有些孩子会主动来帮我排,其中就包括严文杰和其他几个后进生。(班主任)严文杰排桌子的时候很认真,总是要等每张桌子都排得整整齐齐了,桌子下的凳子也一张张放好了,才肯进队伍排队吃饭。有几次,我已经喊了他几次,让他进队伍排队吃饭,可是他仍坚持要把桌子排得整整齐齐的,还会和我说“老师,你说的,桌子不排好,要被扣分的,还剩几张就好了”。反观那些我认为成绩好就全都好的孩子,那么多次了,没有几个是自己主动来排桌子的。相反,都是我喊了才动的。如果,我不喊他们动,他们会做的就是视而不见,更不用说像严文杰一样坚持的那么久了。当时的我很惭愧,谁说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一事无成,我们习惯了以“成绩论英雄”,却忽略了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好成绩,也许,他的成绩让你不满意,但是,其他方面呢?他们不见得会输给那些成绩好的孩子。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或班级管理中,应该学会多给后进生一些机会。也许,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要轻易对他们说放弃,不要因为他们的成绩而厌烦他们。

第三篇:教育叙事:关注后进生转化-后进生转化

教育叙事:关注后进生转化

做好后进生转化,是广大教师常抓不懈的工作。可有时又成了人们喊的口号。在一个班级真正能让一两名学生后进转先进绝非易事。需要教师认真的观察、分析、座谈、鼓励付出常人难以付出的劳动。而后进生转化工作应从草根抓起。

天真的孩子们如同一张张白纸。如何在一张张白纸上绘制他们喜欢的颜色、书写辉煌。我茫然。

记得在开学两三个月的时间里一名教程巧玲的女同学悄悄的告诉我:张磊磊同学让我给她明天请假就说她病了。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孩子要逃学。悄悄的找到她问其原因,小女孩怯怯的说:“我笨,啥都不会。明天不想来了。”听后我为之震惊,一个八岁的孩子就承认自己笨,开学不到三个月就想要逃学,花朵还没有开就要枯萎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办?一种强烈的教师责任感驱使着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笨。第二天把她从最后一桌调到了第一桌,从此这个孩子成了我特殊关注的对象,上课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找其座谈、到家家访。总结出学困原因如下。

1、学前基础差。部分学生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能口算,而她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数手指都困难。

2、上课不听讲。倾听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课堂上让学生看黑板,大多数学生抬起了头。提高声音再说一遍看黑板,还有几个人没反应。用教鞭敲一下桌子,会把他们吓一跳,不知干什么?

3、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丢三落四。上学前不检查书包,书本无序排放,用时找不到。上课爱搞小动作。自习课不知自己该干什么,没主见。胆小,不会的从来不问。

4、父母不在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基本上不做家庭作业。

找到了病根就要对症下药,通过家纺、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了该生的母亲早已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家庭贫困,父亲是文盲,因此谈不上家庭辅导。于是,我利用同学们去关心她,鼓励优等生辅导她。几个月的努力孩子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成绩提高了,孩子的脸上有笑容了,课堂中善于表达了。见到师长主动打招呼,课下和同学们玩的很开心。成绩从原来的二三十分上升到六十多分。

也许不是那名同学悄悄告诉我我真的要误人子弟。孩子是无辜的,在这个穷山村,教师更应该多一些爱心。

第四篇:浅谈如何关注后进生

浅谈如何关注后进生

后进生,顾名思义是指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关爱。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作为班主任,要了解他们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给学生以爱心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去教育他们。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偏爱”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更需要班主任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爱心呢?安排座位,要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要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要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二、给学生以尊重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如果教师随意怀疑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愤怒和反抗,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那么教育就无法奏效,尊重学生,才能满足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应抱着“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矿”的心态去热心地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并想法设法创设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孩子战胜自我,大胆实践,使这种潜能转化为孩子现实的能力,并逐渐增强、扩大„„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帮助者,鼓励者,在一路的共享欢乐,共渡难关中,老师的心和孩子的心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三、给学生以鼓励

人类渴望称赞是人天性中最深奥的禀质,老师的称赞与鼓励,是对学生的表现与能力的一种肯定。这样会使学生以更勤奋的态度投入学习中去,也是搞好老师与学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四、给学生以宽容

宽容心是给后进生的一剂良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你所设置的轨道去走。因为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一颗宽容的心。班主任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就看你看待不足的心态。如我班学生熊某成天调皮捣蛋,我接班后不几天,他就打架了,当时以为教育一下就了事了,没想到几天后又打架了,火气冲天的我把他狠狠训了一顿,自以为这下没事了,可没几天故事又重演了,想想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正当我为难之际,班里的学生告诉了我一个不知的事实:上初二时他天天要打架的,现在已经好多了。我的心里明白了,于是找来熊某,先表扬他比上学期有进步,打架的次数减少了,再明确告诉他打架是不文明的,老师愿意看到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现在的熊某对于打架已经开始陌生。所以说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但宽容应有一定的限度,过度了就成了纵容了。

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使他们健康成长,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这一切都很值得,因为,你得到的将是一个个美丽的世界!

第五篇:关注后进生

关注“后进生”

孙霞

曾有幸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教育的力量》一书,其中《如何善待“后进生”》一文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就是李镇西先生笔下的年轻气盛的班主任,曾经的我,对于后进生也是充满着各种情绪,面对他们的错误也是各种烦躁。可现在我转变了我的想法,如果连我班主任都对他们不管不顾甚至恶言相向,那对于后进生而言实在是太悲哀了。如何关注后进生,我分析了以下几点:

一、给予后进生信心

后进生一般是班里成绩差、习惯也差的孩子,因此在班级里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其实孩子的想法很天真、单纯,就算再调皮或是成绩再差的孩子,他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成绩不是很好,字也写得可以说很差,但是他上课举手非常积极,总是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他渴望的也许就是十次发言中哪怕一次来自我的表扬,一旦我表扬了他,他的嘴角总是掩藏不住笑意。好在我经常叫他起来发言,没有让他丧失热情,如果我一直不叫他发言,或者每次都已批评收场(他回答时的语言组织能力不是很好),或许他举了十次手之后,发现不管如何老师都不会叫到他,不管如何老师都会嫌弃他的答案,从此就失去了举手的信心,那我想我是扼杀了怎样一颗种子啊!

我在一二年级时,成绩也不是很好,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二年级有一个老师对我特别凶,经常说我笨,我那时候很害怕她,也很害怕上她的数学课。那时候我是一点都没有信心可言,每天想着老师还是别来找到我,不然又得被骂了。而在我初中的时候,我碰见一个老师,她几乎每节课都会叫我起来回答问题,也不止一次当着全班的面表扬我发言积极,所以我更愿意起来回答了,也特别喜欢她和她的课。所以我想,每个后进生的想法都是如此,给予他们信心真的很重要。只需要多给予他们一些关注与鼓励,帮他们发掘自身哪怕一点点的优点,或许这就可以改变他的一身。

二、关注后进生家庭

一个问题学生身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有的父母总是说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管孩子,可是孩子的童年如果缺失了,又如何补得回来;有的父母自己都还是孩子,他们根本不会教育孩子。如果孩子成绩差,他们只会打骂教育,从来不和孩子分析原因,长此以往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种折磨,孩子会变得害怕面对父母,害怕面对学习。这样不负责任的父母,孩子又能优秀到哪儿去呢?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一年级刚进来时还不错,结果到了下学期成绩突然急转直下,而且还非常爱拖拉作业。我和数学老师都觉得很疑惑,想了很多都找不到根源所在,直到后来进行了一次家访。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孩子的爸爸经常晚上晚回家,与朋友约着在外面玩。就算周末也只顾着自己玩游戏,不怎么和孩子交流。但是当外人开玩笑似的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时,孩子总是说爸爸好。我就想,孩子这样的变化是缺爱的表现,他渴望得到爸爸的关注。因为有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是孩子的爸爸来接孩子的,我与他的爸爸交流了最近的表现,孩子的爸爸当我的面教育了孩子一番,那一段时间孩子明显有了进步。他或许就是通过这样的表现希望得到爸爸更多的关注。所以我和孩子的妈妈说,在改变孩子之前先要改变孩子的爸爸。

三、改变后进生态度 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得知不少的家长非常讲理、懂礼貌、也关心孩子的学习,但是孩子的学习还是较差,不求上进。我认为这是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进取的精神,是学生自身的原因造就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一番话,使我领会到,要教育好这部分后进生,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朋友,真正的了解他们,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虽然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进生已有一些进步,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进生的转化是一件十分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见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始终不懈地认真总结好和探究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和方法,把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做得更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