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小桔灯好句

小桔灯好句



第一篇:小桔灯好句

《小桔灯》好词好短好句

好句:

1.人生的路线,曲折得很,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2.„„好像白莲出水,玉立亭亭。

3.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而,已悄悄地远引了。

4.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5.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吗?

6.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7.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8.落红万点愁如海。

9.叶子像眉毛一般,细长细长的,树梢开着黄色的小花;相思树的后面,是一行英雄的木麻黄树,这种树,值得我们大书特书,讴歌颂赞!

10.它的直立的躯干,长针形的叶子,比柳坚强,比松柔媚,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的,总像笼罩着一身轻纱似的烟雾。

11.这几千万棵树,就像并肩交臂、迎风欢笑地披着长发的姑娘,在海浪喧哗摇撼之中,聚沙垒石,与海争地„„聪明勇敢。

12.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赶少年。

13.光景一年不如一年,心境一年不如一年,人还没老,心先老了。

14.“时间”呵!你来限制无限的太空,什么年月日时,分出“过去”,“将来”,“现在”,这三面旗影子,指挥了多少青年!

15.水仙花的诗句:“生意不须沾寸土,通词直欲托微波”。

16.正义和真直是要最后得胜的。

17.在秋高气爽的风光里,在满眼黄花红叶的山头,饮着菊花酒,插着茱萸的兄弟们,也更会忆起“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王维,他们并肩站在山上遥望天涯,也会不约而同地怅忆着异乡的游子,恨不得这时也有他在内,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欢乐的时光。

18.出水芙蓉一般的皎洁秀丽。

19.一场春雨,纤草绿得像一张绒毯,几树不知名的浓红的花,在远远的亭子边开着。

20.我的回忆像清泉一般,遍地喷溢!就是像蜜蜂一样、辛勤而热闹地在花里劳动的人们!

21.千万朵含苞的花里,散溢着扑面的浓香。

22.我喜欢阳光!天气的阴晴总会影响我的情绪,阴天或下雨,我的心情就不开朗,无端的惆怅抑郁。可是太阳花一开始开放,我就知道太阳一定出来,我这一天就欢畅起来。

23.„„像一片灿烂的阳光。

24.“得奇书读胜看花”。

25.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

26.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插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

27.“绿”是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28.„„像一面明亮晶莹的镜子一般,29.好象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壮阔无边。

30.礼堂上的灯,像是天上的星星一样,„像是在一片空旷的地上,31.饱满圆大的葵花蕊中,一颗伟大的红星,发射着条条灿烂的金光。

32.朋友,让我们把自己的滴水,投进这浩瀚无边的力量和智慧的海洋中去吧!

33.像一朵朝阳下亭亭出水的芙蓉,皎洁,挺拔,庄严,美丽,在万头攒动,万目瞻仰之下,愈升愈高„„

好词:朝气蓬勃巧夺天工满壁琳琅萋萋芳草敏而好学春雷一般月光比较冷清铺天盖地囫囵吞枣一知半解重复拖沓铺天盖地 写作要求:

(1.)多看、多读、多写(2.)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3).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2012.10.5

第二篇:小桔灯

刚拿起《小桔灯》这本书,封面上的图画立刻吸引了我。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提着一盏小桔灯,小桔灯发出微弱的光。桔子也能做灯吗?怀着这份好奇,我翻开了书页。

原来,小桔灯是书中的最后一个小故事。我把这个故事连续读了好几遍。故事讲述了一位小姑娘,他的爸爸失踪了,妈妈生病了,她独自一人上山打电话请大夫。

这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和我一般大。她的嘴唇冻得发紫,穿一身破旧的衣裳,光脚穿着一双草鞋。她多可怜呀!而我,身上穿的是暖暖的羽绒衣,脚上穿的是几百元的波鞋。

她和她的妈妈年夜饭是红薯稀饭。我仿佛看见小姑娘和她妈妈坐在破旧的小屋里,那缺角的小桌子上摆着一个小沙锅,小沙锅里零星地飘着几块红薯,那里面的米少得可怜。我是多么幸福啊!每当除夕夜,我家饭桌上都会摆满丰盛的年夜饭。平时,妈妈也会做些可口的饭菜给我吃。可是我还常常挑食不肯吃。比比那位小姑娘我感到脸一阵阵发热。

小姑娘多坚强啊!当妈妈生病吐血时,她没有哭,而是独自一人跑到山上打电话为妈妈请大夫。

她又是多么懂事啊!冰心奶奶送给她几个大红桔子。她先剥了一个放在妈妈的枕头边。冰心奶奶要走了,小姑娘用桔子做了一盏小桔灯,为作者照亮黑暗潮湿的山路。

乐观的小姑娘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她对冰心奶奶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

读完这个故事,合上书页。我凝视着封面上的那盏小桔灯,它发出朦胧的、桔红的光,仿佛照亮了我的心房,也仿佛激励着我……

第三篇:小桔灯

心灵的震撼

——读《小桔灯》有感

“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这两句话出自冰心的作品《小桔灯》。

当我翻开冰心作品集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篇文章。《小桔灯》?这是一盏灯吗?怎样的一盏灯呢?它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一连串的疑问涌出脑海。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很快,我便被故事里的小主人公——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深深地震撼了!这篇文章记叙的是在春节前一天下午,冰心在重庆郊外看望朋友时发生的一件事。

当小姑娘独自一人上山,到乡公所楼上打电话给吐血的妈妈请大夫,竟能平静地回答冰心问话时,我的心被触动了。如此严寒之冬,光脚穿草鞋小姑娘嘴唇冻得发紫,脸又瘦又苍白,不禁使人产生怜悯之心。若是换作现在的孩子,许是放声大哭、泣不成声了吧!当冰心走进那又小又黑的屋里时,看到板铺上的“妈妈”和被头上的斑斑血痕时,怜悯中又多了一丝担忧,“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小姑娘仿佛知道我们的担忧,特地安慰着我们。此时,心灵深处升起了对他的敬佩之情。处于此种困苦境地的她竟能站在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种举动怎不可贵?怎不可爱?在如今的孩子中又怎能追寻的到呢?自小娇身惯养的他们已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习惯,严重的更是造就了专横跋扈的不良品性,问题学生便是典型!

当我们面对笑着回答“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的小姑娘时,心中除了赞叹和酸楚,更多的该是惭愧和与内疚吧?这种用笑容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强与勇敢是否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你还忍心挑食和浪费吗?若是我们依旧如此,我们的学生依旧如此,请醒悟吧!请劝诫吧!别让挥霍成为习惯!别让无度成为自然!

我想,《小桔灯》里的小姑娘之所以有着这种镇定、勇敢、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当时的环境密不可分,与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更与自身的修养密不可分。这又是否能让现在的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去正视自身的一言一行呢?或许你会嗤之以鼻,但那只是将自己的低微渺小露给人们看而已。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对现在孩子的德育有着一定的警示作用。我想,只注重成绩,不重修养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智育固然重要,德育亦不可缺。如果将学生比作一棵小树,那么智育便是浇灌树苗的清泉,德育则是明媚的阳光。

我想,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是一张空头支票,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优良品德的培育者。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关乎每一位学生,不可小觑!

第四篇:小桔灯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

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某医院,找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某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

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

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

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

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小桔灯

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

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

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

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来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

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

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 《南归》(散文集)1931 《姑姑》(小说集)19

32《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 《闲情》(诗、散文集)1932 《去国》(小说集)193

3《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

5《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 《小桔灯》(儿童文学集)1960 《樱花赞》(散文集)1962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

4《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 《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 《记事珠》(创作谈)1982 《冰心论创作》1982 《冰心作品选》1982 《冰心散文选》1983 《冰心选集(1-2)1983 《冰心文集(1-3)1983 《冰心全集》(1-8)1994

主要译作:

1.(散文诗集)凯罗·纪伯伦《先知》(叙利亚)(1931新月,1957人民文学出版社)2.穆拉·安纳德《印度童话集》(印度)(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年)3.泰戈尔《吉檀迦利》(1955年中青初版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4.《印度民间故事》(印度)穆.拉.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出版社)5.《泰戈尔剧作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6.《园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7.《泰戈尔选集.诗集》与石真合译(1958,人民文学出版社)8.《诗选》(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9.《泰戈尔抒情诗选》(香港万里书店1959年)10.《泰戈尔剧作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11.《泰戈尔小说选》(合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泰戈尔诗选》(《吉檀迦利》《园丁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3.马亨德拉《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作家出版社1966年)14.(诗集)安东·布蒂吉格《燃灯者》(马耳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第五篇:小桔灯

小桔灯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 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入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 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一 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 她。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的一声开 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 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 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 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 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 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 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 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 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 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 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 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 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见我,先愣了一 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 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 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 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她自己就蹲在我旁 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 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 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 --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 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 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 她妈妈的枕头边。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 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 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 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 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 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 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 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 ……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 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 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了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12年过去了,那小姑 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 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