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吉林省德惠市组工干部下基层集中力量办实事

吉林省德惠市组工干部下基层集中力量办实事



第一篇:吉林省德惠市组工干部下基层集中力量办实事

吉林德惠市组工干部下基层

集中力量办实事

德惠市在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中,积极协调整合城乡资

源,集中力量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

协调解决农村人才创业“资金瓶颈”问题。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联系面广的特点,协调妇联、团委等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为全市农村党员提供创业贷款资金的实施意见》、《农村优秀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等优惠政策,为农村人才创业提供扶持资金1400多万元。郭家镇向阳村村民刘万波,在组织部下派干部协调帮助下,申请项目贷款17万元,建立了肉鸡饲养小区,实现年出栏肉鸡4万只,利润4.3万元,加快了增收致富步伐。

协调解决部分薄弱村“底子薄”问题。协调农业、科技、文体等部门,在屯屯通道路立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政策上向薄弱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层的支持力度。组工干部先后为14户贫困党员群众送去春耕资金0.7万元,协调为天台镇小城子村等4个村立项修建道路19.5公里,投入村部维修资金27万元,有效改善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协调解决基层维稳“反应滞后”问题。下派组工干部坚持深入基层,加强走访调研,并协调乡镇党委以及信访、司法部门,建立了群众诉求“绿色通道”,整合民生110专线、民意热线

11890、党员服务专线12371三条信息收集专线,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登记和解答受理群众反映诉求。通过建立“绿色通道”,村级土地纠纷、房屋征收等敏感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保持了全市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篇:宣威市组工干部下基层办实事(5稿)

访民情助民富强组织

宣威市组工干部下基层办实事

宣威市组工干部在“四群”教育活动中以民为友访民情,以民为亲帮发展,奔走在村间邻社,忙碌在田间地头,真情帮扶、用心服务,以真心换民心,用行动践承诺。

访民情听民意。市委组织部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以密切干群关系为落脚点,以锻炼组工干部为目的,进农户、下田地、上荒山、听民意、察民情。一是进村串户体验。以科室为单位,分赴各联系村组,带着笑容、捧着本子、揣着册子,一一走访结对群众,实地查看群众日常生活,询问家庭收支、现有人口、上学就医、土地面积、产粮存粮等情况。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感受群众疾苦,学习群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二是与群众心贴心恳谈。通过在农家院落召开院心会,邀请村组干部、老党员、退休村干部、致富能手和村民畅谈村子发展现状,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现场整理情况,就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承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项,并请群众监督兑现。三是完善制度确保实效。通过确定重点帮扶内容,细化服务流程,制作服务登记台账,详细规定群众来访接待注意事项和下乡服务全程记录制度,建立服务跟踪档案,每年撰写调研报告1篇,为群众办实事3-5件。

助发展帮民富。组工干部与68户群众代表、16名致富能手、旧营村“两委”班子召开座谈会,帮助制定和完善发展思路,加快富民强村步伐。一是发展特色产业。结合旧营村气候、土质、交通、水利、市场等因素综合分析,提出在旧营村沿河一线发展葡萄园、生菜园、玫瑰花园的果园、菜园、花园“三园”经济,通过“三园”经济树立生态集镇品牌,将旧营打造为休闲娱乐小镇,并初步商定选种试种、地块布局、技术保障、包装宣传等问题。二是壮大集体经济。明确选好带头人,培育“双带”能力强班子,细化村“两委”班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考核指标。确立完善交通、水利、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并从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聚集商家,盘活旧营集镇现有闲置商铺,打造特色小集镇,以固定资产增值、扩大就业和商品房出租的方式促进群众快速增收。三是改善生态环境。组工干部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将向“杨善洲”和“王小苗”学习的活动推向实际,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在公路沿线荒山植树1000多株。同时,龙场镇组织旧营村干部群众,号召企业捐资出力,实施河道清淤绿化工程,切切实实改善了旧营村的生态环境。

帮党建强组织。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年和被列为市级党建示范点拟创建单位的契机,提出“三个争创”的党建目标,下派组工干部,指导开展党建工作,团结带领群众建设

旧营。一是努力争创市级党建示范点。选派组工干部到旧营村挂任常务书记,围绕创立领导班子“三强”、党员队伍“四有”、党组织“五好”、创“六新”业绩目标,协助村“两委”班子制定具体方案,并组织指导实施,帮助旧营村打造“整村推进”党建示范点。二是努力争创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响亮地提出争创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目标,帮助村党组织规划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大力实施“双带双强”工程,着力培养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党员和带富能力强、领导能力强的“双强”村干部,力争在年底前实现“双带”党员比例达90%以上,“双强”村干部比例达100%。三是努力争创五星级活动场所。按照五星级活动场所“八有”、“五化”要求,帮助村党组织完善活动场所配套设施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指导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村党组织日常工作,出台便民利民措施,创造性开展各项活动,力争在年底前达到五星级活动场所标准。同时,把活动场所向村民小组延伸,力争年底前实现活动场所全覆盖。

第三篇:组工干部下基层感悟

组工干部下基层感悟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按照省、市委有关要求,我部机关号召全体党员全面开展 “xxxxxx”组工干部全员下基层活动。

2013年2月18日,在处室xxx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五人严格按照轻车简从的要求,“悄悄”来到xxx社区。在xx社区,社区干部对整个辖区的情况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xxx社区是由原来的x个乡镇合并而成,生态环境优好、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收入主要以旅游资源为主、渔港经济为辅;而当地群众收入相对偏低,以劳务输出为主,但文化需求强烈。随后,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分头登门慰问各自联系的老党员、困难群众,陪他们唠唠嗑、拉拉家常,用真心去倾听群众的呼声、用真情去理解群众的心意、用真意去记录群众的建议。走访结束后,我们一行人对了解到的民情进行了汇总分析,对于简易的问题,我们拜托社区干部帮忙尽快解决;对于复杂的问题,我们决定把“难题”带回去认真分析,尽力在今后的结对中一一解决。

在这次走访过程中,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要用脚步走进基层。“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只有迈开步子,走出办公室,走入基层,才能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一线,摸底排查,才能全面了解社情民意,才能摸清基层发展的瓶颈;二是用耳朵倾听基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迈开步子不是走马观花,还要沉下心,坐上板凳,主动倾听基层干部的声音。了解他们对于基层建设的思路、规划以及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力所能及给予帮助。要带着进取之心、学习之心倾听基层党员、群众的声音。尤其是老党员,细细聆听他们的故事,既能增进感情,又能提高党性修养;三是要用实干贴近基层。“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下地种红薯”。迈开步子不仅仅是要走进群众、倾听民意,更是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正如那句话所说,实干不是简单地给米、给油、给盐,而是真正扑下身子,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急群众之所急,踏踏实实为基层办好事、办实事。

今后的走基层活动,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三点,才能达到实干惠民效果。

第四篇:组工干部下基层怎么做

组工干部下基层怎么做

在全国“一迎双争”视频会上,李源潮部长明确提出组工干部要下基层,组织部门要全面落实联系群众制度。组工干部下基层怎么做,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指导基层党建。组工干部是搞党建的行家里手,要全面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好支部活动,教育好党员群众,培养好年轻干部,努力做到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二要化解群众矛盾。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群众心理较为浮躁,组工干部下基层要深入了解群众实际,深入分析原因,疏导群众心中的积怨,将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要带去发展思路。组工干部下基层要走到发展最滞后的地区,联系最因难的群众,全面搞好调研,深入分析实际,帮助他们找到致富路子,带动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群众发展得怎样,致富路上走得好不好是衡量组工干部下基层起没有起实效的一条标准。

四要发扬简朴作风。组工干部下基层,要坚持不

给群众增加任何一点负担,要让老百姓深切感受到组工干部干部优良作风。

盐源蒲云

2012.03.13

第五篇:组工干部下基层

深入基层

知民情

解民困

扬正气

2009年5月,在全国组织系统开展“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两年多以来,各级组织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下基层活动。在走访调研、谈心谈话、帮扶接访等一系列活动中,干部作风得到锤炼,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涌现出很多鲜活的典型事例:湖北省黄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邦贵利用周末的时间,深入到乡镇的村民家中,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挨家挨户敲门谈心,针对村里现实需求,筹集专项资金帮助解决村民在交通出行,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广西玉林市委组织部的部务委员定期在每周三晚上约谈基层干部,了解基层干部心声,鼓励和关怀干部积极干事创业;四川广元市元坝区区委组织部长主动与常年上访户结为“亲戚”,深化沟通联系,帮助上访户老杨争取了2万元无息贷款,发展生猪养殖产业,老杨还成为生猪养殖技术带头人。

多深入到基层实地走访查看,深入了解民情,了解村情、社情,就能真正摸清到基层干部生产生活所需;才能真正站在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角度去想事谋事,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素能,增添为民服务的动力;才能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找到推动和深化基层工作的落脚点和切入点,切实提升服务基层党员群众的现实成效。

多深入到基层与干部交心谈心,并且采取定期约谈、入户访谈、干群恳谈等有效形式;设置人性关怀的活动主题,让基层干部有了一个表达想法和诉求的渠道。通过与组织的温暖零距离的沟通,让许多基层干部找到了家的感觉。特别是在换届工作中,有效地把谈话和换届结合起来,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干部的思想动态和个人诉求,并根据不同状况作相应的思想工作,有利于宣传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多深入到基层为群众帮扶解难,积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资源整合和协调联络的优势,从资金、人才、信息、政策等方面给以引导扶持,不仅帮助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还帮助巩固强化发展的长远目标,才真正检验着组工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真正体现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的宗旨,也保障我党持久的生命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