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惠玲
张惠玲
张惠玲,女,1964年4月生,四川广安慧博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
她把“诚实守信、客户至上、回报社会”作为公司的经营宗旨,始终将“讲信用”、“守诺言”放在首位。2008年,受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的影响,原材料价格在短期内快速上涨,在这之前,公司已给客户签订了大量的销售合同,但她不顾严重亏损,仍然按原合同价供货,赢得了信誉,稳固了诸如河南宋河酒业、河南张弓酒业、四川郎酒厂、贵州青酒集团等一大批大公司的业务;她严把质量关,导入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毅然将含铁超标的200吨石英沙报废,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她积极回报社会,宁可借钱缴税,也不拖欠国家税款;她关心职工,先后对一百余名伤病职工和困难职工给予了救济和帮助,捐款达60多万元。张惠玲以她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的经营理念,在十年时间里,使一个完全倒闭的企业实现连年盈利上台阶,并很快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1.3亿元、上缴利税500万元的企业。她先后当选四川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获得全国“先进女职工”、“三八红旗手”,四川省“2010年劳动模范”、“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荣誉。
第二篇:叶惠玲
叶惠玲
叶惠玲 1986 广东
叶惠玲
1986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
200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0年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 获奖情况:
2008年 获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最高奖)2008年 获广州美术学院受助感恩作品展“一等奖” 2009年 获第九届广州美术学院王嘉廉奖学金“一等奖” 2009年 获“巨人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提名展“优秀奖” 2010年 获第四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作品奖”(最高奖)2011年 获2010—2011“百人会英才奖(艺术)” 2011年 获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展“优秀奖” 2011年 获广州美术学院“圣菱奖学金”铜奖 2011年 获广州美术学院“凤凰艺术奖学金”三等奖 2012年 获广东青年美术大展“铜奖” 参展情况:
2012年 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广东艺术博物院 2012年 首届“南方青年100”大展 ——东涞艺术中心 2012年 当代精神的现实反映•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师生作品展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2年 《粉墨—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意识》联展 ——北京新光文苑 2011年 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 2011年 “开放的学院意识”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展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1年 “四个美丽的梦想”联展 ——东涞艺术中心
2011年 艺术家眼中的当代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 ——关山月美术馆 2010年 第四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 ——广东美术馆 2010年 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 — 中国油画展 ——中国美术馆 2010年 小洲艺术博览会之“又见彩虹”女性艺术家联展 ——小洲艺术区 2009年 小洲艺术节——“小洲透露”当代油画艺术展 ——小洲德采堂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湖北美术馆
2009年 第九届广州美术学院“王嘉廉奖学金”获奖作品展 ——广州大学城美术馆 2009年 新视觉09:“证伪”――第六届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 优秀作品展 ——何香凝美术馆
叶惠玲
2009年 “巨人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提名展 ——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广东艺术博物院 2008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8年 第二届“时代精神”全国油画作品展 ——北京凯晟美术馆 2007年 首届岭南绘画新势力展 ——广州大学城美术馆 作品重要收藏机构有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今日美术馆 北京 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 发表刊物:
《美术关注》《美术档案》《南方油画》《品尚艺术》
幻象之四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145cm*180cm
叶惠玲
幻象之三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145cm*180cm
幻象之二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145cm*180cm
幻象之一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145cm*180cm
叶惠玲
丛林记忆之一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120cm*150cm
丛林记忆之三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120cm*150cm
叶惠玲
丛林记忆之二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120cm*150cm
旧宅系列19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50cm*70cm
叶惠玲
陕北小调之一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60cm*60cm
旧宅系列16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50cm*70cm
叶惠玲
旧宅系列17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60cm*60cm
旧宅系列10 叶惠玲 广州美院
布面油画 60cm*60cm
第三篇:张巧玲
学生书写样本的整改措施
我校是由多所学校优化整合组建的新型学校,前身是马奇中学,现有教学班
15个,学生总数将近700人。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具有优良的传统,历来重视和发挥学校在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加强教学力度,开设规范汉字书写课程,优化了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与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教育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检查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更要面向全体学生,继续扎实开展规范汉字书写训练。
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一)开设规范汉字书写训练课
不少学生文字使用上很容易出现外来人看不懂的错别字,出现不规范语汇语法等现象。另一方面,受网络语言影响,一些学生甚至在作业中故意使用错别字和繁体字。面对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工作异常艰巨的任务,学校要专门开设规范汉字书写课,让学生首先依照课本《学生规范汉字硬笔书法训练之路》,进行规范汉字书写入门训练,由书法教师做指导,语文教师把关,切实提高广大学生对规范用语用字的认识,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表率作用
课堂教学是提高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教案、板书、课件、作业批改和评语等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不写错别字,正确、认真书写,做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
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三)开展全校性活动,促进规范用字良好习惯的持续性
1.由语文教研组牵头举行征文比赛活动。此外,也将汉字规范书写作为学
生日常作文评分标准之一。2.根据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题,开展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的手抄报比赛活动。3.举行全校性的规范字书写比赛,并开辟专栏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写
好字的热情。4.教室黑板报出版活动。由学校政教处组织的班级主题黑板报出版活动,做到每月一期,并且根据出版质量,作为文明班级评比条件之一。
四、精英培养,以点促面,创建规范汉字书写特色
1.组建“啄木鸟”团队,在校园开展不规范汉字纠错行动,在校外开展不规范用字的“挑刺”活动,以扩大汉字规范化在学生中的影响。2.培养书法精英团队,举行大型的现场创作活动,以激发更多学生对书法
艺术的兴趣。3.利用每年的艺术节,举办师生书法优秀作品展,扩大书法艺术的影响。4.利用宣传橱窗,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展示师生书法作品。
第四篇:张秋玲心得
心得 体 会
铁城小学 张秋玲
心得 体 会
铁城小学 张秋玲
首先我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历时二天的培训中,我认真地听四位老师的讲座,并做了详细记录。其中高金英老师的汇报让我受益匪浅。被誉为“宏志妈妈”的全国教育专家、优秀班主任高金英老师,为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做了“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为主题的精彩报告。
报告时间一上午,高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风趣的语言,结合一个个蕴涵智慧的小故事,一段段让人捧腹的笑话,为教师们讲述了她丰富的育人经验和独特的管理方法,论述了新时期教师师德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要求,解析了新时代教师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整场报告会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涤。感动之余,我不禁扪心自问:与这些名师相比,自己做得如何?现就高老师的报告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与体会。
一、我的课堂教学,是否也是如此的精彩?
现在回想起高老师的报告会,印象最深的是掌声不断,笑声迭起。一位年近六十岁的老太太,硬是深深地吸引了全县教师的眼球,那时那会,无人抱怨时间怎么过得如此慢,没人惦念怎么还不结束?高老师以其独特的魅力,牢牢地抓住了每一位听众的心。我想,高老师的幽默、风趣、智慧,是这场报告成功的主要因素。一个个幽默的小笑话,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但笑过之后,留下的是思索;一个个精辟的小故事,让大家感动得潸然泪下,但哭过之后,留下的是沉思。
听了高老师的报告,我不禁反思我的课堂教学。试问:我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的精彩吗?我的课堂教学,是否也能够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我的课堂,每位学生都觉得有趣吗?我的教学,孩子们都认可吗?
现在想想,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在桌洞里偷偷地摆弄笔、摆弄手,当初我还为此大声斥责,此时真是感到惭愧,要不是老师的无能,学生岂会去摆弄那些看似毫无任何乐趣的小东西?现在想想,多少时候学生在课堂上透过窗子,对着天空发呆,也许此时他正在想:怎么还不下课呢?
大家都说,小孩子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但听了高老师的报告,我想我们应该更正这一说法:学生喜欢的是幽默、风趣、有智慧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我势必潜心修学、锐意进取,以高老师为榜样,做高老师那样的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人气指数与魅力指数!
二、我的班级管理,是否也是富有价值性?
高金英老师身上有着太多的头衔,但我想对她最好的定位首先她是一名班主任,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对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她对学生们的循循善诱,不能不让人佩服。从“咸菜**”到“羽绒服事件”再到“汽车上学生们的让座问题”,让我们认识了一个麻辣的高老师,她严厉的质问、高分贝的斥责,让人顿时感到台上的这位老太太是如此的真实,她不是高不可攀的专家,而是一个生活中的班主任!
老师们,想想我们的学生:休息日,遇到了老师,有几个会主动、有礼貌地与我们打招呼;多少老师在抱怨:乘座公共汽车时,学生看见老师,非但不让座,索性将头扭向一旁,来个眼不见,心为净……对于这种种现象,我们做了些什么?是否像高老师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痛痛快快地将心中的不满与愤怒全盘脱出?何为教育,教人、育人,如果长此下去,我们培养出来的岂不是一群白眼狼?
说起班主任,高老师她不是普通班的班主任,她的班里收留的是一个个家庭困难、有坎坷经历的孩子们。如今我当班主任已有二十年了,我深深地知道什么样的孩子不好带,什么样的孩子不好管?有故事的孩子,不好带;有经历的孩子,不好管。如果处理得不好,他们就会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生”。但是,听了高老师的报告,这些担忧不复存在,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老师所带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都有着乐观的人生态度与美好的人生理想。如果生活曾让他们伤心、流泪过,那么上天也同样是仁慈的,让这群孩子们认识了高老师,同样他们也是幸运的!
人生就是一本书,自己写来大家读,有的章节很精彩,有的段落却模糊。阴晴圆缺常有事,还有脸笑心再哭。不说什么无怨无悔,不说什么十分满足,只知道人生来世就一回,怎能做那多姿的盆景树,回首漫漫来时路,脚印各个好清楚。回味高老师的话句句都是哲理呀!
第五篇:张晓玲个人简历
张晓玲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1980年高中毕业,1982年毕业于武汉市二轻局技术学校玉雕专业班,分配在武汉市玉器厂工作。2006年11月在武汉市武昌徐东古玩城经营一家玉器实体店,取名“玉清莲”,销售自己工作室制作的和田玉工艺品。
2006年11月27日武汉的“楚天金报”做过专题采访---------张晓玲:巧手打磨玉雕梦。
2009年8月湖北卫视“今晚6点”做了专题采访。
2010年10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玉文化产业园创立工作室。
2010年6月绿松石作品“罗汉图”、白玉作品“渡海观音”分获2010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和优秀奖,湖北电视台新闻360作了新闻采访。
2010年10月和田玉作品“丹凤朝阳”获良渚杯铜奖,同时被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评审工作委员会评定为“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师”。
2010年11月和田玉作品“一品清莲”获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优秀奖。2011年9月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评选委员会授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的荣誉称号。
2011年9月和田玉作品“独占鳌头”、“瑞兽”获良渚杯银奖,“凤鸣九霄”、“仿汉玉璧”获良渚杯铜奖。
艺术风格
由于在玉雕专业班受过正规的绘画、泥塑的训练,所以玉雕创作的题材比较广泛,作品题材有佛像、飞天、古代仕女、花鸟等,在佛像的制做方面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石林老师的指点,注重佛像端庄、稳重的刻画。在衣纹等的处理上融進海派的简洁、流畅。喜欢利用和田玉的皮色巧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