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根针的力量读后感
勇者无畏,坚持者赢
——《一根针的力量》读后感
一根针可以刺破一个气球,一根针可以穿透一层皮革,一根针可以通过狭窄的小孔,一根针可以牵引游丝般的细线。一根针虽然小,却拥有饱满的力量,它专注、重视细微、善于坚持,所以一针一线的缝缝补补终究能成将梦想变为现实。读完《一根针的力量》,我开始注意到一根针的这些特点和它们背后所体现的精神,我们需要从一根针身上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
把任何一个放在这个世界上,他的精力都是极其有限的。所以庄子发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叹。那么在这极其有限的生命中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这个题目可能太大,难以有一个标准式的回答。有的时候我们找不到它的答案,难于选择,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所以出现所谓的“迷茫”。年轻人的迷茫常常成为一段时期的常态,但是一根针从来不会感到迷茫,它眼中只有一个目标,它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针尖,它每一次都只专注于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因为专注,所以不迷茫,因为目标明确,所以不彷徨。这就是一根针给我们的启示。与其迷迷茫茫,不如着眼当下的一点,哪怕它只有针尖那么大。
一根针的力量是注重细微的力量。
细小的孔隙,细细的棉线,这些都是在你视野中容易被自动忽略的细微,而在一根针的眼中这些都被看重。年轻时候的浮躁让我们太容易眼高手低,在学生阶段,它使我们的知识肤浅,在职场中,它让我们疏忽懈怠,难以把一件事做的完整周全。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微之处见精神。那些细小、简单的事情恰恰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同时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最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忽视了一根针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做一根针,我们必将会拥有不一样的工作状态,不一样的生活。
一根针的力量是默默坚持的力量。一根针的力量是专注的力量。
就像《一根针的力量》中提到的丘吉尔演讲的那句话一样: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这几乎是成功的唯一秘诀,也是生活的基石。什么事情是伟大的? 一根针的精神告诉我们,把一件事坚持到底就是伟大的。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这几乎是世界上最朴素的道理,却也最难被实现。生活中我们之所以缺少坚持,是因为不能排开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像一根针一样默默地缝缝补补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了《一根针的力量》的启示,可以不再犹豫,只需坚持到底。
可以点亮人生的灯有很多个,英语便是其中之一。英语这盏灯并不一定比其他的灯明亮,却也跟其它的灯一样,都能实实在在地点亮你的人生——只要你能拥有一根针的力量,牢牢地抓住它。人生做了什么事情,选择了什么事业,并不完全由自己决定,还要看机会,看机缘。新航道给我一个平台让我有了接触英语的机缘,也给了我一份展示自己的空间,我应该像一根针一样集中力量于眼前的机会,实实在在的做好本职的工作,让生活充实而简单。同时也丰富了自己,成就了自己。前进中,总有前面的开拓者在指引,我相信,坚持者赢,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终会成功!
第二篇:读《一根针的力量》有感
读《一根针的力量》有感
打开白色封面,古朴而淡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简单的设计。一根针划破厚厚的圆形棉球一穿而过,一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合的体。右上方简单的字体凸显出《一根针的力量》。
一根针可以刺破一个气球,一根针可以穿过一层皮革,一根针可以通过狭窄的小孔,一根针可以牵引游丝般的细线。一根针虽小,却拥有饱满的力量。它专注、重视细微,善于坚持,所以一针一线的缝缝补补中就能将梦想变为现实。倘若注意到一根针的这些特点和它们背后所体现的精神,就会发现我们需要从一根针身上学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一根针的力量是专注的力量
庄子发出:“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的感叹。把任何一个放在世界上,他的精神都是有限的,那么,我们该思考,在这极其有限的生命中,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很难回答,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但是一根针的眼中都只关注于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因为专注,所以不会迷茫。与其迷迷茫茫,不如着眼于当下一点,这就是一根针给我们的启发。
一根针的力量是注重细微的力量
细小的孔隙,细细的棉线。这都是在我们眼中被自动忽略却被一根针所看重的。年轻时候的浮躁让我们太容易眼高
手低。在学生阶段,它使我们的知识肤浅。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微之处见精神,那些细小简单的事情恰恰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同时又是我们容易忽略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忽略了一根针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做一根针,我们将会拥有不一样的工作状态,不一样的生活。
一根针的力量是默默坚持的力量
就像《一根针的力量》中提到的丘吉尔演讲的那句话一样:“不要放弃!”这几乎是成功的唯一秘诀,也是生活的基石。什么事情是伟大的?一根针的精神告诉我们:把一件事坚持到底就是伟大的。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这几乎是世界上最朴素的道理,却也是最难实现的。生活中我们之所以缺少坚持,是因为不能排开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像一根针一样,默默的缝缝补补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了《一根针的力量》的启示,可以不再犹豫,只需坚持到底。
第三篇:孤独是一根扎在心口的针
孤独是一根扎在心口的针
静静的房间,只有风从被拉开的窗子隙缝吹进来的声音,隐约伴着窗外车走过发动机声和轮胎和路面摩擦的声音传进耳膜,听着只会更孤寂。灯关着,门随着自己的姿态随意摇摆着,窗帘偶尔飘起啦又沉沉落下。乱摆的书横在桌上,一句话也没有,椅子一直那一个动作在地上一动不动观察着屋子里的动静。红酒暗红的液体没有一丝波动。铁盒上的灰尘布满。空气中恐怕只有尘土在飞舞。整个房间极其安静,如果不是有呼吸声,如果不是还有眨眼的动作,连我自己也要忘了自己竟然是活体并在这个房间里,一动不动的这样呆着,我感觉心里是静静的,寂寞的有些可怕。却又安静的美好。
是不是孤独?在心里生根发芽。
(一)翻起身翻着看手机,更新的又是一些无内涵的话不断刷屏。让我想起平日里最受不了的两种情绪。一种是因为爱情受挫,每天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他,另一种是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便翻天覆地的折腾,发状态发状态发状态,感慨感慨感慨。这样的人都是期待别人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但往往这种方法会使其变成祥林嫂,哭喊多了,别人的心也就麻木了。反而会让自己更落寞。
在我们身边,似乎每个人都在害怕着孤独。有人寻伴狂欢驱散孤独,有人在看电影中消磨孤独,有人用谈恋爱逃避孤独,也有人在做着重复的事情隔离孤独。可是这些自欺欺人的办法都不是能逃脱的方法,它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物,不是能闭上眼关上门就可以把它挡在门外的。它不在身体外而是在心里,每次故意躲着他,他却越明晰越叫嚣一般的植根心里。笑越大声越是残忍。于是有人在孤独中越来越孤独,也有人像自虐着一般爱着也恨着孤独。很多时候我想探寻,是什么会让人的心中会有孤独这种感觉。后来猜到大抵是人们之间越来越浓的冷漠让很多人的内心寻不到生存的意义。如果我们被投放到这个世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残忍,自私,那我们生存不仅是没有意义更是可怕的。而无奈的伪装感情又更压抑内心的真实感情会让人心中形成一堵墙,与外界自动隔绝。把自己包围起来。当然我并没有去考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前些日子看见一个调查,说某学校里边学生百分之六十多称觉得人际交往很累。
是很累啊,处心积虑的生活当然累。于是我发觉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更显得伟大而深邃。现在市面上到处充斥着一些书籍,教人如何把握人脉,帮助成功。我一直觉得有些不对,但我又说不出哪里不对,看到蒋方舟一次在自己的微薄里说“当我什么时候看到人脉这个词不恶心的时候,我就离人渣不远了。”我恍然发现了,的确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为何要先从利用中开始?在我看来,我如果倾尽所有珍惜的人并不在乎我的付出并把我当人脉看待,我会很寒心。有时候我会沮丧,我的朋友比起别人来说是不是太少,甚至某些已经相处很多次的人但还是没办法熟络起来。后来转念想,人不该因为朋友的多少而决定交友的高度。更不该以朋友的能力高低而决定交友的深度。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想要得都是真心不是人脉,最起码对于还在成长的我来说是这样的。我也讨厌别人把我当人脉。不是不愿意帮谁,而是不愿被打着朋友的幌子欺骗。利用就是利用,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但是上过一次心后,就要生出一层厚厚的防御膜,不自觉的开始抵制外来的靠近,哪怕是善意的。这样一来,原本脆弱的神经,变得更敏感。原本的孤独不但没被友谊消除,反而来的更凶猛,从外在转入深深的内存。
我是孔子一句话的忠实实践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会拒绝做任何我认为是没有必要或者虚情假意的事情哪怕对方很期待我这样做。当然我有时也会做出来,那是万分无奈之下,你可以从我满脸的不情愿和听到僵硬的语言中察觉出来。我曾试着改变,想变成一个会人见人
爱,哪怕嘴里没真话,但是会讨好别人到心花怒放的人,就像某书中说的那种“会赞美别人。”的人。可我做不到。尽管我很努力的去做,我还是做不到,我害怕某一天,我真变成了那样的人,我自己认不得我自己。我宁愿与世异,也不愿取苟同。
倒不是说我清高,况且,清高这样的词理我还是很远的,毕竟我都没有高过,何来清高。记得曾在初中上操的时候很多人在地上画一个一个圆圈,然后站进去,那时老师问我们:是不是在画地为牢?没有人不明白,为什么会感觉站进去会更有安全感,难道这就是最初的安全感丧失?以致之后晚上睡觉只敢缩进被子里露一个脑袋出来,再后来渐渐开始害怕周围有人注意着自己,找角落的位置坐,开始不相信别人的动机,总要别人反复的解释才敢相信„„ 那样空旷画地为牢的日子在我生命里再常见不过了。我渐渐也就在孤单中和自己玩,笑的大声笑给自己听。但更多的时候会是孤单的发呆。在很小的时候,被爸妈关在家里,门被锁着,我看天花板听自己呼吸的声音,那时我就理解了这种痛苦。起初的不适应让我感觉像是度日如年,我翻出放英语的复读机拿一盘班得瑞的磁带反反复复放。之后,长大了一些,我反复翻一本故事书,再之后我就开始对着墙壁像挺尸一样坐一下午都镇定自若。
很多人好奇,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你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以为我会想很多的东西,想我喜欢的,想我烦躁的,想我痛苦的,想我厌恶的,可没有,闲置的大脑放空的状态。像睡着了。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我恨这样的空荡,很多人的时候我却渴望这样的静谧。也许,在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一段空置的日子,也有这样一片空置的地方。人人都想逃出来,却又会自动找回去。写这个感想的时候,本来我想在开始做一个很好的设问,然后缓缓道出这个问题我想表达的观点。可是写的我竟然又语不达意,让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二)不过没关系,我来讲讲为什么要说孤独。
很多人和我说过,觉得自己孤独。连我自己也时常有这种感觉。觉得自己孤独的时候像是世界抛弃了一般。没人理解,浑浑噩噩的在这人世间,寻不到前行的方向。拿出电话竟然不知道该要去打扰谁。挂了后也呆呆握着手里逐渐冰凉的感情。我会觉得孤独像个漩涡,在人最难以防备的时候进入内心,然后蚕食勇气,希望,是个恶魔。可是,世界需要孤独。
我把定义定在了世界,是因为我觉得在我看来孤独的不仅仅是人类。看到的植物、动物,也许某一时刻他们也是孤独的。随风摇曳的小树,枝叶相触短暂就要分开;距离很近的两朵花摆在不同的花盆里,不可接触也不可理解,更是有话说不出来。
生活常常颓废的让我沮丧。生命常常昏暗的让我心痛。做了很久的职业生涯规划报告我依然没有找清我前方的路。写了那么多恭维别人的话,我依然不知道谁才是我的人生导师。记得有一次把一篇稿子给老师看,他对我说,写的很好。但是我想问一句:是真情实感吗?那时我特真诚的说:其实我也不知道,写的多了就麻木了。当全世界都说党好,要我赞美党。我就将最高荣誉的赞赏给党。大家说,父母伟大,我就天花乱坠写的云里雾里,感动几个人的东西,但是写的我却像看客一样表情麻木。但我其实是更信服“父母无恩论”。渐渐的,我不知道我的真情在哪里。
前些天看《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时候我是真的哭了。我的泪点很低,哭对我来说稀松平常,哪怕我觉得很无聊也会被感动。但那一次我突然觉得委屈的厉害。只为一句台词,他说:我就像在过着别人的生活。
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让我更清晰,更放大痛苦一般的去感受,我在过着别人的生活。太多的身不由己,太多的事与愿违。
然而我却又不明白,是不是如果我过了我想要得生活,我得到了我梦寐的东西,我就会消除这种孤独感,所以我不敢去尝试打破这种现状。那些得到就不在珍惜的例子时常存在眼前,制造恐慌。
我早就已经不再相信我自己了。我不知道我张开口说出的哪一句是值得思考的,我不知道我做出的哪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我不知道,我该掌握的哪些是我真心想学习的。我不知道我喜欢的谁谁,是发自内心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都希望每一天都像是一个巨大的礼物,能收获幸福。可是礼物中却总是有很多无奈。人生仿佛天生如此,所以它心安理得的折磨着所有人。
记得白岩松曾说过,之前,我们要面对的是物与物的问题,所以能吃饱穿暖就是幸福。渐渐,我们要面对的是物与人的问题,与人相处和谐就是幸福,现在我们是自己与自己的问题。我们开始迷茫了。在丰衣足食的现在,在大家及时伪善也顶着一张笑脸的现在,为什么我不幸福? 不幸福。
我看见别人没我用功考的比我高我不幸福。我看见别人一出生就万千宠爱于一身我不幸福,我看见别人轻而易举的解决一个我始终不能明白的问题我不幸福,我看见别人有一个比我健康美好的身体我不幸福。我看见我认真对待的人对别人好我不幸福。我看见自己平庸的十几年不幸福,我看见别人的父母对他们的小孩比我的父母对我好我不幸福,我甚至看见一个人欺负一个动物我也不幸福。
我是嫉妒,我是羡慕,我是自讨苦吃,我就是不幸福。我常常觉得孤独。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谁都想世界充满爱。
可是,现实比电影还有趣,总有千万种情况发生,总有千万种理由诞生。我看不到前方的路。前些日志我一直在写一个故事,自以为豁达的去教别人释怀,现在看看,分外搞笑。我每天看见别人感慨命运的不平等时候就去告诉他们,命运是强大的东西,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自己却时常也陷入其中。
我什么都知道,我不断的肯定又再一次次的否定。
我睁开眼睛,这个 浊杂的世界在我眼前,我闭上眼睛,他们也没有立马消失。
常常,我听着楼下驶过的车辆,看柏油马路边的人群,闻着开车驶过的乡间村道路边的野花我会觉得生命就是为了这一个一个令人激动却又平静的时刻存在的,有的时候,却看着穷人弯着驮着后背在路上卑微走过,看着小孩在街头哭泣,看被打骂的人,羞辱的人,我质疑生命是什么?为何存在是让别人如此这般作践。
永远不要谈平等,也永远不要谈不平等,我们甚至都无法理解地球为什么造就了我们,我们又何曾了解生命。
也许,地球只是一个星球电影的场次,有人在背后,遥控着我们。有意思的是,我偶尔想。会不会,真有一个人在像电视机一样的地球外边拿着类似我们操作手机小人盖工厂一样看着我们,虚拟的建造谁也不知道是谁的王国。
天很蓝,有些燥热。签名这几天一直用张恨水金粉世家里的最后一句话,我很喜欢:世事就是这样,一场戏紧跟了一场戏来,哪里一口气看得完呢?正是:西郊芳草年年绿,多少游人似去年?
一去不复返的是光阴,是青春,是生命,是绿色,是水流,是气味,是青烟,是叶子,是…… 你知道幸福是什么?幸福在我眼里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因为一瞬间我存在,我哭泣,我感动,我甜蜜,我满足。之后,它就消失不见了,日子回到正轨。
你说孤独是什么?是曾有过幸福的感觉,但是因为它走远了,无法把握触及追寻它的失落。歌曲一百个音符才能引出一段唯美旋律,电影要演出一万个平淡镜头才为了一个感人至深画面。人生不就是如此,因为孤独,所以害怕,彷徨,迷茫,失望,悲伤。说穿了,孤独不过是一根扎在心口的针,很疼,却是可以去掉。但是,幸福的人看不到它存在。孤独的人不敢去取,害怕疼痛。所以它一直横在那里,偶尔发作痛彻心扉。
我听人说过,孤单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因为那样的人自己把自己与世界划开却恨世界把他们抛弃。所以这世界就有了我这样的人。当我清醒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我活着的价值。当我被自卑苦恼迷了双眼的时候,我就觉得像被全世界抛弃。所以趁着我清醒,我发这样一个日志。想来告诉那些和我一样的人,我们不该惋惜,不该迷茫痛苦,不该将幸福置之千里之外。因为生命需要孤独。唯有孤独才是强烈的感觉证明我们的存在。唯有孤独,我们才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意识到我们还活着,我们是一个个的个体。我们该说,感谢孤独。
第四篇:引好上面千条线,穿好下面一根针
引好“上面千条线” 穿好“下面一根镇”
作为一名包村干部,身份就是人民公仆,工作的要求就是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指导协助配合村干部开展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服务百姓。农村是基层党建的第一线,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是平安创建的第一线,是环境整治的第一线,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身处最前沿的基层包村干部,正是要通过穿针引线,承上启下,发挥好落实方针政策,共谋百姓福祉的关键作用。
俯下身子,苦干实干。作为一名包村干部,首先要放下架子,谦虚向老同志学习,与群众真诚沟通交流,协助团结好村两委干部开展各项工作。更要俯下身子,撸起袖子,拿出干劲,苦干实干。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好三会一课,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党章,起好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平安建设,组建巡逻队,提高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配合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因户施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小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用心用情,搭好桥梁。包村干部是乡镇与各村建立密切联系的联络员,要及时准确的把各项政策及工作要求进行传导。包村干部更是各村落实各项政策的指导者和参与者,虽然村干部是各项政策的最终落实者,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和对电子化办公的掌握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包村干部要发挥自己的优势长处,协助好村干部完成各项惠民政策的讲解和各项工作资料的整理和上报,做到上传下达,搭建好镇村连接的桥梁。
坚定信念,赢得民心。包村干部一定要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真正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要求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通过实践总结工作经验,通过像优秀者学习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执行力。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包村干部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扎根基层的恒心,破浪前行的勇气,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敢于担当,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无私奉献,不负重托。
(柳枝镇 郭沛瑶)
第五篇:《母爱是一根穿针》读后感
《母爱是一根穿针》读后感
金城镇中心小学六(1)班潘琦 为了我们,父母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且毫无奢求;而为了父母,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有时候,我们回报给父母的不及他们给我们的分毫,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一天,一位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衣服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儿子是一位知名的作家,这时他正在打文章,安静的屋子里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滴答声,母亲可以从儿子的神情中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找针线时都小心翼翼,唯恐打扰了儿子。但这时她遇到了麻烦,但年的绣花高手连针也穿不上了,现在明明看到孔在那,可就是穿不上,可她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这时,儿子从显示屏上看见母亲的身影,愣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穿针线,虽然和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已经找不到进出的“孔”,可母亲还是不放弃。儿子的眼眶热了,这时才想起徐就不和母亲交流感情了。“妈,我来帮你。”刹那间,丝线穿针而过,母亲十分高兴,脸上泛起灿烂的笑容。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许多,但他们毫无奢求要我们回报什么。我们很容易使父母满足,只要理解他们就好了。
我却是一个不理解妈妈的女儿小房间一天到晚被我弄得“天翻地覆”,睡觉之前也不整理一下,都是妈妈每天深夜下班后替我整理,偶尔也会说我几句。可我却不以为然,知道自己也觉得房间凌乱不堪才整理一下,可没想到一整理就花了半个小时,气得我气喘吁吁,知
道妈妈的苦处,发誓再也不把房间弄得“一片狼藉”。
父母是伟大的,让我们从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再为我们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