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别忘了给群众送温暖

别忘了给群众送温暖



第一篇:别忘了给群众送温暖

三九严寒,风大雪冷,各级领导干部是否想到该给群众送温暖?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过全国人民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我们的日子比过去好过多了。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的群众生活过得仍旧很艰苦,有的甚至还没有脱贫。当我们自己的碗里有了肉、杯中有了酒的时候,当我们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时候,当我们放开嗓子尽情高歌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想到黎民百姓:他们能不能吃饱饭?他们的房子漏不漏风?他们的孩子有没有挨冻? 很多干部都会想到群众,都会在元旦春节期间给群众送去温暖。群众为此会深受感动。但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在节日期间送温暖。他们希望当“公仆”的能时时刻刻想到群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为群众办实事上。节日期间送温暖,只是一种强化、一种促进、一种鞭策、一种号召。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叫转变作风,才叫“领导就是服务”。真心实意送温暖,需要有党性、有人性,就怕有的人嘴里唱的是“为群众”,干的却是让人不齿的行径。手头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据媒体报道,山西省山阴县农民李秀芳,为了反映困难,走进县委书记马占俊的办公室。书记不在,这个农民就在办公室等。谁知,等来的却是警察。李秀芳因进入县委书记的办公室而被拘留29天。“人民”进入“人民公仆”的办公室,竟然被拘留关进班房,这可以说是奇闻。但仔细想想,奇闻也就不奇了。因为,这个马书记的办公室至少还是敞开门的,农民可以进得去。比起那些戒备森严、闲散人员不得入内的“官衙门”来说,这个书记还算“开明”的了。农民进入县委书记的办公室被拘留,这可能是个别的。但机关的门不好进、群众的苦处无处诉,却不是个别的现象了。说得深一些,这是对人民群众的一种冷漠,是把自己当成了封建时代的官老爷。这与那些走出去把温暖送到百姓家的领导干部相比,何止天差地别!“送温暖”这个活动,起源于十年前,最早是由全国总工会发起的。党和政府把它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一个载体,在全国推而广之。每当寒冬来临,每当过年过节,各级领导干部的耳畔就会响起“送温暖”的声音。这好比在一遍遍叮嘱我们的人民公仆:千万别忘了江东父老,千万别忘了黎民百姓!

第二篇:给留守儿童送温暖

活动背景:给留守儿童送温暖

在中国农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贡献,但是作为子女的他们却被留在了农村家里,一年难得跟父母见次面。同样在内地城市也有这么一批儿童,他们的父母双双在外奔波,生理和心理正在成长需要父疼母爱的他们集中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调查显示,由于父母均外出打工,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远远不能尽其作为监护人的义务。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留守儿童”问题成了为基础教育和社会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以上分析尽管不尽全面,但是足以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就在这些孩子需要关注的时候,南山乳业走进了孩子的视线,南山乳业

第三篇:给环卫工人送温暖策划书

给环卫工人送温暖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他们是城市的保卫者,迎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送走傍晚的最后一片晚霞,为城市的卫生清洁,他们的腰渐渐地弯了,时值春寒料峭,诺维兰餐饮全体员工实发起了一次感恩环卫工人,给环卫工人送温暖的活动,并希望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感恩活动中来。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给环卫工人送温暖,让他们感受得到社会对于他们的关心与体贴,同时也可以让大家看到环卫工人的劳累,进而会让大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增强环保意识;感恩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有了感恩之心,完善了个人人格,使大家能够担得起社会人民的责任。

三、活动口号

感恩—让你我更美丽,让城市更美好

四、活动对象,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7月1日

对象:吴忠市环卫工人

地点:吴忠市环卫所

五、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1、提前安排人员与吴忠市环卫所取得联系,向其讲述策划,得到理解与支持 ;

2、安排好人员分工,以便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

3、确定好第二天的活动形式(送绿豆汤,牛奶,打扫卫生等)及人员配置

六、活动期间6月30日晚

1、再一次宣布此次活动的安排,确保责任到人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2、查看当日有无请假情况,及时作出对策;

7月1日

1、早晨8:00全体成员在公司集合,点名签到,随后统一向吴忠市环卫所出发;

2、到达环卫所后,由与环卫所联系的成员与环卫所进行接触,开始活动 ;

3、取得联系后,将带来的物品(绿豆汤,牛奶)按秩序发到环卫工人的手中

七、后期总结

活动结束,由部分成员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后期的活动总结报告和感恩活动的分享

八、注意事项

1、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必须保质保量完成 ;

2、活动前的宣传工作不可忽视,要在活动前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活动影响力;

3、活动期间人员调配务必要完善,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在进行交流时应注意用语要礼貌,不要发生无端的争执

第四篇:给环卫工人送温暖活动策划

“给环卫工人送温暖活动”

活 动 策 划 书

2018年3月

一、活动背景

在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为了城市的干净整洁,他们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是城市中毫不起眼却不可获缺的一群人——环卫工人,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时值春寒料峭,石家庄学院发起了感恩环卫工人,给环卫工人送温暖的活动,并希望以此带动更多的人们对环卫工人和环卫事业尊重、理解、支持!

二、活动宗旨

1、向环卫工人学习,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乐观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关爱环卫工人,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号召社会各界关注环卫工人,珍惜环卫成果;

4、通过这次活动唤醒人们的关爱之心,号召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走进环卫工人的世界,给他们送去温暖;

5、以培养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懂得满足自己现在的生活,懂得将自己的爱分享给需要关怀的人群,并且宣传这一现象,让更多的人们加入进来。

三、活动主题

“关爱环卫工人,关爱城市美丽”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3月X日

地点:石家庄市各街道环卫站

五、主办单位、赞助单位、参与媒体

主办:石家庄学院

赞助:佛山万盈化妆品有限公司

媒体:河北日报、河北青年报、睛彩河北数字电视频道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安排人员与石家庄市环卫所提前取得联系,向其表述活动策划,得到允许和支持;

2、安排人员到选定地点提前了解环卫工人工作时间和上岗情况;

3、准备好活动相关的宣传海报、横幅、服装;

4、提前与媒体联系好,并将活动策划发送给媒体工作人员。

(二)活动安排

1、出发前集中所有人员,清点人数,交代细节;

2、负责人分发准备好的慰问品;

3、到达环卫所之后,开始按秩序发放慰问品,合影留念;

4、组织学生安全返校。

(三)活动后期

1、收集相关材料做好活动总结和活动报道;

2、与媒体联系确定播出或报道时间;

3、总结活动不足之处。

七、注意事项

1、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必须保质保量完成。

2、确保活动宣传到位,扩大影响力。

3、本次活动的赞助商“佛山万盈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名称要贯穿整个活动环节中。

4、活动期间人员调配务必要完善,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5、进行交流时注意礼貌,不要发生无端的争执。

6、所有人员必须注意自己形象,体现大学生素质。

八、经费预算

1、慰问品:

由“佛山万盈化妆品有限公司”赞助

2、……

第五篇:学生征文:别忘了,给生活加点糖

学生征文:别忘了,给生活加点糖

前些日子,女儿写了一篇作文,题为《别忘了,给生活加点糖》。我见到这个作文题的时候,心中一咯噔,这怎么写啊,一个初中学生对这样的作文会有怎样的感悟?

“生活是一碗水,它的滋味需要人们自己添加,酸甜苦辣,各有特色。只是,别忘了,在品尝完各种味道以后,给生活加点糖。”这个开头一下就吸引了我,我不由自主看完了全文,大致意思就是在一次不尽如人意的考试以后,带着满目疮痍的试卷和沮丧的心情回到家,准备接受父母严厉批评的时候,却让她感到吃惊的是,父母不仅没有问自己的考试成绩,反而带她出去爬山,感受了大自然迷人的风光,感受了父母和蔼温馨,体谅自己的心情。女儿由最初沮丧的心情到爬完山后的豁然开朗,心情一下子变得开阔的转变,似乎感受到了“加了糖”一般的生活。女儿最后的结尾这样写到:“那山,是我的人生道路;那荆棘,是道路中的阻碍、困难、挫折。我不应该因为考试失败而失去希望,我应该勇往直前,砍掉那些阻碍,继续前进。”

也许这就是作为一个孩子对于加了糖的生活的理解。我作为存在于社会中的工作中的成年人,我会有怎样的感悟?

想了很长的时间,我们作为成年人,该怎样去给生活加点糖?

现在对于我来说,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温馨和谐的三口之家,似乎一切按部就班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不是在我们没有“压力”,没有“追求”的日子里慢慢流逝我们的光阴?其实,我现在慢慢感悟到,我作为一个电力人,一个普通的变电运行值班员,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感到了工作的充实,感到了生活的满足,感受到了加糖般的生活。

我们做变电运行值班工作,每天就是在三班倒的日子里按部就班,和外面工作的世界没有太多的接触,单调乏味、头脑简单、思想空洞。这是对以前生活工作中的我作的一个总结。今天,我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变了,我改变了很多,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对工作的态度,改变了对人生的认识。

现在我可以在工作期间,知道了对安规,业务的学习,这是需要一直伴随我工作的最重要的部分。不懂的东西一定要问,一知半解在工作中是行不通的。学习的东西也是很多,电力知识是非常广泛非常深刻的学问,只要愿学,永无止境。现在每到自己上班的时候,就在想现在需要做点什么(以前的心态就是只要上班没事那就正好休息)。平常有了培训学习总在据理力争,不管和自己业务有多大的联系,总不想放过每一个学习机会,以此来“全方位”充电,让自己感到充实,心里也才能踏实。

下班了除了家庭琐事,工作之余陪陪孩子,逛逛街,唱歌跳舞,做做美容,和朋友聊天,散步。单位有活动一定不要落下我,即使我只能去当拉拉队,呵呵,我也乐此不疲。总在想着一定别闲着,一定不要一个人呆着家里,到了晚上当我回忆这一天的工作生活的时候,我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今天过得很充实”。真的,等到了你一个月,一年,十年……甚至到了晚年的时候,你说,我这一生很充实。

是啊,一天一天积累下来的充实就有了充实的一生。就如女儿所说:生活就像一碗水,酸甜苦辣需要自己去添加。在品尝了各种味道以后,别忘了,给生活加点糖。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