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从那一刻开始
2009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满分作文(1)
时间: 2009年07月13日作者:匿名来源:网络资源
【文题呈现】
写作(6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请以“从那一刻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满分佳作】
从那一刻开始(1)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的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深似程度。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自然体会不到书法流露的情感。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是否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追寻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调,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从“刷字”中深深触发。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摹遍百家的书法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书法的方向。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经历繁忙复习阶段时,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堆的资料之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最本质的本真。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声,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点评:
我们欣赏有体验的文章,因为它会触动我们相似的体验;我们折服有思想的作品,因为它将我们带上思想的高地。更何况当这两者相遇,体验有了思想的支撑而更加丰盈,思想有了体验的渗透而更加犀利。小作者将自己“从艺”的经历写得跌宕有致,所有的情思默化其中,直到那一刻的禅化顿悟,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读来令我们信服。他收获的不仅是艺术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理解。形而下的“困境体验”渐变为形而上的哲思,“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第二篇:沈阳市中考满分作文-从那一刻开始
从那一刻开始
曾经,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失利而耿耿于怀,哀叹世道不公;曾经,因为无关紧要的考试败北而悲痛良久,难以忘怀;曾经,因为并无利害的小小抉择而犹豫不决,不愿放弃任何„„
带着长久的向往与期盼,暑假,我去了黄山。
徐霞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千古名句让我一直对黄山有一种难藏心底的向往,尤其是位居黄山四绝之首的云海。
到黄山的前一天,黄山就飘起了满天的雨丝,而雨后长现云海的推断更让我欣喜不已。
谁知,第二天到了黄山,阳光却刺得人眼睛痛极了,让我朝思暮想的云海,也在这明媚晴朗的天气里“樯橹灰飞烟灭”了。顿时,我的心冷到了极点,血液放佛凝固一般。在原本温暖的夏天,我却暮然感到一阵刺骨的寒,透心的凉„„回想期末让我一直无脸提起的分数,我的心就仿佛被摔成了碎片„„为什么?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本想在游览黄山时放松一下心情,却因为期末考试带来的晦气,却因为这该死的晴天,让我误了对我来说千载难逢的黄山云海!为什么会这样?!
阳光透过树梢洒入了我冷冰冰的心,不经意地抬头,远方的连绵的山巍峨雄伟。噢,是夕阳,黄昏了,突然想起了此行的另一个目的——看夕阳,虽然心里依旧气愤,但金色的阳光一点一点包裹住了我,吞噬掉了我心中怨恨,我放佛融化在了金色之中,山巍峨的影子在那时突然变得越发高大,而黄山也仿佛在此刻焕发出了点点金光。
站在天都峰上,回首自己经历种种坎坷挫折的攀登,心忽然变得明媚。是啊,看不到云海又能怎样?黄山不还依旧时那样动人吗?我忆起了摩诘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知道,在自己融于黄山的那一刻,我变得坦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相信,坦然地面对生命,将会塑造别样的精彩。
坦然面对挫折,坦然面对生活。从那一刻开始,我不会退缩,只会坦然面对。
第三篇:从那一刻开始
文题分析:“从那一刻开始”,按字面透露的信息分析,一般属于写事为主的记叙文。“那一刻”必须为后面“开始”的意蕴伏笔,所以选择好“那一刻”尤其重要,可以是激动人心的社会见闻、震撼心灵的亲身经历等事件和人物,越鲜活越具时代气息。描述好“那一刻”的场面和情景是成功的前提,将“那一刻”描写具体、形象和生动,加以不遗余力的渲染,这就为后文的“开始”作了必要的铺垫,才能使“开始”水到渠成、不留痕迹。
当然,这“开始”最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启示、启发,或者是某种行为、思想、观念的转变,或者豁然开朗、焕然一新。“开始”应该是“那一刻”的照应,关键在于有丰富的内涵,突出和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作用。
从那一刻开始
骄阳似火,连空气仿佛都呈黏稠状,知了也只剩下懒散的尾音。坐在三轮车上,我任天气控制我的心情,内心一片烦躁。
百无聊赖的我仔细打量着前面的三轮车夫,这是一个中年汉子,长袖的军服绿到偏黑,厚重的裤子高高卷起,脚上拖着一双旧拖鞋,每踏一下,随之发出“吱呀”的一声,脚后跟晒得发白,但皱痕处仍旧藏污纳垢,一条大峡谷似的裂痕一直蜿蜒到深处,血丝隐约可见,暗旧的手把见证了这辆车的年迈,本该挂车牌的地方却挂着一个破旧的筐,里面放着几个空瓶子。听这个车夫唱着不知名的小曲——使人无法理解的方言,却透着掩饰不住的好心情。
难道是今天赚了足够的钱,让你如此开心?
“谢谢!”“客气什么!”我递出钱。看着他打开了钱包,零星的硬币静静地躺在那里,别无他物。
从他打开钱包的那一刻开始,我诧异了。他的快乐很简单,是因为快乐而快乐。
快乐不是一个复杂的形成吗?不是风雨后才有的彩虹吗?从那一刻开始,我发现,快乐其实很简单。因为结局早已注定,何不快乐地面对?哭闹无济于事,我们就笑着迎接,快乐的原因只是因为快乐,什么“金榜题名”,什么“洞房花烛”,只是快乐的复杂说法,只是给快乐的一个限制的格局,“人”一旦被格局,便成了“囚 ”,又何来的快乐而言?
从那一刻起,简单,便是快乐。
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于复杂处藏。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人一复杂就痛苦,但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放下你对物质的执着,相信简单才是快乐。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因为快乐,所以快乐,那么从这一刻起,请你也相信,快乐因为简单而快乐!
从那一刻开始
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有无数个起点,却没有最终的目的地。分分秒秒中我们都在成长,都在懂得。也许从那一刻开始,你的人生有了改变,有了不一样的路线„„
六月的夏蝉不住鸣叫,惹乱了我烦躁的思绪。正值酷暑炎夏,又逢上期末考试紧张的复习。我的心情就像一团杂乱的毛绒,越是想理顺,越是乱糟糟,身心早已异常疲惫。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在一个周末拉着我去散心。
来到一风景区,已是正午。太阳炫耀似的高高挂起自己,恶毒地想要把岩石烤成松软的面包。络绎不绝的人们拥着人造的假景观喧闹着,叫喊着,为我心中徒增几丝烦躁。“走吧!我带你去个好地方!”爸爸神秘地冲我眨眨眼睛,拉起我的手,远离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满是疑惑,好奇的我已随爸爸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一条幽深小径,不同于外面的炎热喧嚣,这里更像是一个绿意包裹的世界。高大挺拔的松柏似一把深绿色的油纸伞,为我们带来清凉。路边果树上结着红彤彤圆圆的野果,正甜甜地绽着笑脸。柔软的青苔悄悄爬上岩石,为坚毅的岩石增添几丝顽皮。我的心中像是被这里凉爽、湿润的空气浸着,感到舒适,安逸。不禁露出了这几天的第一个微笑。这就是我梦想的世外桃源。它将炎热、喧嚣拒之门外,留下了一片寂静、清新„„一条细细的泉水从我身边流过,挑了水旁的一块岩石坐下,望着泉水婀娜多姿的身影,聆听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响。这时,爸爸拿出一个矿泉水瓶,走到小溪旁,俯下身子接了一瓶泉水,递给我说:“尝尝看!很好喝的!”我心里直打鼓:不知道这里得水干不干净?能不能直接喝?万一喝完拉肚子怎么办?但在爸爸的目光注视下,我怀疑地接过水,小心翼翼地移到嘴边,抿了一小口。顿时,一股沁人心脾得幽香溢满我的口腔,甘甜的如玉露般的泉水行云流水般划过我的喉咙,似乎直达我的内心。这泉水实在是太喝好了!它似乎有种魔力,能将我的烦躁抚平,留下了一份淡然,宁静。我连忙对爸爸说:“要不是你,我也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尝不到这么甘甜的泉水。”爸爸看到我的反应,笑了笑,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其实,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幽境。只要你善于发现其中的奥妙,就会学有所成,快乐地学习。”我恍然大悟,一直让我烦心的事情豁然开朗。不只是学习,人生也何尝不是如此?
从那一刻开始,我懂得了,人生的旅途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美景,不要一味地赶路而忽视它们的美丽。走近它们,你会发现许多许多„„
从那一刻开始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一旁的大提琴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深似程度。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自然体会不到书法流露的情感。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是否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丝毫追寻不到方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它,当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调,起笔很重,不受束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从那一刻开始,我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从“刷字”中深深触发。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摹遍百家的书法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我重新提起笔的一刻,墨汁竟在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书法的方向。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经历繁忙复习阶段时,我总把自己困于厚堆的资料之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最本质的本真。或许换了角度思考,就会有柳暗花明之感。
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宣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声,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
第四篇:从那一刻开始
从那一刻开始
人并不是生来就有一颗坚强的心,只有在经历失败风雨之后,人心才会慢慢坚强起来…。.——题记
12岁时的那年暑假,我感觉到格外的热,那种热得感觉我永远也不会忘,而且那年暑假,让我哭的撕心裂肺的心,也开始坚强起来了,我看着窗外的雪,思绪又飞回了那年暑假……
2007年7月4日,我和13位师兄妹去北京参加比赛。当时我是第三个上场吹。因为我是第一次单独一人上台,没有师兄师姐的镇定,显得格外紧张。
第一个,第二个……到我了,我整理了一下,面带微笑走了上去了,心怦怦乱跳。我点了一下头,音响师开始放音乐了。
我的心一紧:声音好小,直到12拍以后音乐变强了我才跟上。就这样第一段我没跟上,中间是我吹的很好,可结尾时音乐小我乱了拍子。
完了,全完了…。
我回到了座位上,看以下几位师兄妹比赛,我发现他们的伴奏声音全那么大。当我看见老师,全明白了,上天有一次不公与我,我落寞的走出比赛场,当我走到外面再也忍不住了,我跑了起来,跑到了很少有人走的楼梯里,做到台阶上,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
边哭边喊“上天为什么有一次对我不公?”
真的是这样的,上一次上天抛弃了我,我的心只剩最后防线了,这回上天又抛弃了我,我的心彻底垮了。
我也不知道我哭了多久,等到泪干了,我回到房间里,进卫生间一看:镜中的我,脸色苍白,眼睛红肿,头发乱糟糟的。
这是我吗?
我的心又慢慢拼了起来。我对着镜子发誓,再也不要看见现在镜中的我了,我要坚强起来,不能被挫折打倒,永远不能…。.从那一刻开始,我变了,变坚强了,变的成熟了,那份坚强将永远伴我一生…。.
第五篇:从那一刻开始(作文)
从那一刻开始
从听到那句话开始,我的头脑又开始变得清醒,又开始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做的事,又开始努力刻苦的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临期末考只剩一个星期,周围的人都在拼命的冲刺,我却没有受到这种氛围的渲染,依旧只是随便翻翻书,时间差不多了就去睡觉。如果没有听到那句话,我也许会一直漫无目的的过着一天又一天。
那天吃完晚饭,我像平时一样在阳台上边散步,边看着被人家的灯一盏盏亮起来,优哉游哉,丝毫没有临考的感觉。弟弟已经开始学习。他边写作业边玩弄着橡皮擦,心不在焉,妈妈从他后面走来,他却全然不知。我赶紧回到房间。避免让妈妈也顺便唠叨我几句。
“写作业这么不认真,不错一大堆才怪。”我幸灾乐祸的听着。妈妈接着说:“你就不能向你姐学习学习,你看她学习多努力。”我一愣,乐不起来了。窗外吹进一阵风,窗外飞过几只叽叽喳喳叫着的小鸟,他们都是来嘲笑我的吧? 这么久了,我一直以为妈妈懒得说我,我也懒得去跟她解释什么。原来,那是她对我的信任。接下去她再怎么说弟弟,我已经没心思去听了。心中有一股力量,促使我伸手拿了一本书。从听到那句话开始,我又开始认真的学习起来了,一直到很久。
妈妈信任了没资格让她信任的我,这使我很吃惊,也开始对自己有几分痛恨;但不仅如此,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妈妈信任我,所以,我又开始认真做每一件事,认真过每一天,真正变得能让妈妈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