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感受那份“书”之美

感受那份“书”之美



第一篇:感受那份“书”之美

感受那份“书”之美

“大夏书系2014年读书节”,此次读书节活动,一天半的时间,我全程参与,可以说活动的开展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近距离感受各位教育专家深邃思想和理念的过程。

一、感受那份“书”之美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风华中学孙鸿飞老师灵动的语文课堂,深远而博大的古代文学的魅力,感受到了做为他学生的那种幸福和自豪;我感受到朱煜老师对阅读和写作的那份钟情和挚爱;我感受到黄克剑老先生那种深厚的、悠远的,甚至以我现在的水平无法企及和领悟的教育智慧和个人魅力。

特别要提到的是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师,有着自己独特教育思想和大胆质疑精神的郭初阳老师。郭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一堂不同寻常的 《动物农场》,该书是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个重要作品,郭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同学们自己搜集不同版本的书籍,把书中的动物拟人化,与现实中的名人相结合,便于学生了解本书的核心,本书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的故事。郭老师用独特的方式讲述自己的书生活,建议我们教师要多读书,随时随地将读书形成一种习惯,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不用愁没有时间去阅读。我很欣赏他的一段话“人可以把书带到任何地方,书也可以把人带到任何地方。”我想,人带着书走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书带着人走,不单单是情绪上的喜怒哀乐,而是要深入精神层面的一种提升,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生活方式。我时常

想,每一本书都是美的,书的封页美,文字美,内容美……而我们读书的过程美吗?你感受到美了吗?当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舒适的时候,才能算是真正感受到了书的美吧。而这是一种境界,我还需要不断修炼!

二、让“阅读与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古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箴言,读书时要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每每读到精髓之处便摘抄记录心得,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一笔一划中记录下的灵动的瞬间还要在阅读中善于思考,做个读书的有心人,在读书的同时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学以致用,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受益于自己也受益于它人。

阅读,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丰厚底蕴,使人宁静而致远。写作,记录感悟,提升修养,升华思想,使人淡泊以明志。让“阅读与写作”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享受这份恬静与惬意,成为滋养我成长和前行的力量。

第二篇:感受艺术之美

感受艺术之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美、欣赏美、传播美,各人都有不同的见解。置身这如诗如画的环境里,到处都在传播着美。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一首曼妙的乐曲,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处优美的风景,可能会让自己的心情刹那间好转,让自己忧郁的心得到抚慰,这就是美的巨大魅力.其实,一个人对美的欣赏能力不仅是为了体现所谓的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一个善于发现美,懂得欣赏美的人能在美中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想象,从而使美成为一种滋养心灵的甘露,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容易享受快乐和幸福的人.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让我们为日出而激动,去体验春风秋雨,花朵绽放,欣赏清晨草叶上的露珠.让我们倾听和体验吧,因为美是滋养心灵的最甜美的甘露!

体验音乐之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美妙动听的音乐来源于情感,又潜移默化地影响情感,让我们进入瑰丽多彩的虚化与现实的意境之中。向上追溯百年或千年,直至最原始的音乐诞生之初,我相信音乐是为了倾诉而不是表现,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技巧的夸张,是自我的沉醉而不是别人的掌声。因为爱与感动,因为生命的圆满与缺憾,因为思想的灵动与创造。所以音乐不单在乐谱上,更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可以不会乐器,可以不懂乐谱,可以五音不全,但这不妨碍对音乐的喜爱,不妨碍纵情歌唱。当需要倾诉的时候,需要聆听的时候,就全身心浸润在音乐中,那时心中的音律与音乐已合二为一,即使音乐之声嘎然而止,一切都归于沉寂时,心灵的音乐才真正开始。我看到灿烂的阳光,绿色的森林,连绵的群山,潺潺流动的溪水,穿梭林间的百鸟……。情感的波澜如海浪奔涌,我静静 地倾听自己内心的乐歌,在那里,在内心深处,有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心灵舞台,不需要掌声,不需要听众,在静寂与孤独中,自由快意的歌唱。

其实世界万物都有音乐——当你用心听,而不仅仅是用耳朵。它存在于季节的变换中,脉博的跳动中,大海波动中,山峦的起伏中,欢欣与悲欢的循环中。哪怕是骇人的暴雨来临之时,电闪雷鸣之际,狂风怒吼之中,也不要惊怕,那里面也有最恢宏、壮美的音乐。闭上眼,把双手放在胸前,默然静听,雷声象大鼓,一首音乐没有了鼓该会多么沉闷;闪电如灯光,炫目刺眼的灯光;风声如琴、如笛,随着狂风的节奏、力量变化不断的变换,多美的自然天籁之音,多动听的暴风雨的交响!人生的旅程中,当生命遭遇暴风雨时,也别害怕,别抗拒,让心镇静下来,静静的体味生命音乐的韵律之美。痛苦就是那乐曲中最深沉、最铿锵的音符,生命的音乐因此有了力度、深度,旋律便有了起伏。当生命走出低谷,回头展望,生命就是一篇波澜壮阔、曲折婉转的乐章。

音乐之美

音乐是一种感想,也是一种欣赏,更是一种生活的韵味,音乐是美的艺术。当古人懂得将物体发出的声音编织成有序的篇章时,音乐也就产生了。从曾经单一的拟声到如今纷繁的乐曲,音乐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其独有的韵味与美丽,令人们如痴如醉。

音乐是美的,是人们传达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表达心境的一种途径。不同的人演奏出的音乐之美是不同的。开朗者奏乐有其轻快活泼之美;豁达者奏乐有其深远清爽之美;悲伤者奏乐有其阴郁低沉之美;忧郁者奏乐有其深沉缓慢之美。正是因为音乐可以传达人们的心境,奏出不同的美感,俞伯牙何尝不是为了知音者而鼓琴,才演绎出了那高山流水之美。

我喜欢听音乐,因为每当你静心去倾听每一首音乐时便会有不同的感觉油然而生,使你仿佛进入了音符舞动的世界,乐音环绕,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远离了社会上的明争暗斗,远离了你所背负的一切沉重的责任的包袱。有的音乐似水,品之无味却有良多益处;有的音乐似咖啡,味苦却闻香,尽显潇洒与随意;有的音乐似酒,愈陈愈烈,狂放而落寞;有的音乐似茶,有清香却也宁静。

我喜欢听班得瑞轻柔的旋律。每当轻柔的曲子响起,音乐便舒缓着人们急躁的心灵,好的音乐是人们心灵的洗涤剂,可以荡涤掉内心的丑恶,只留下真、善、美。若说音乐是无用的,孔子又怎会一心向往礼乐之邦,而今又怎会出现“乐以教和”这一说法呢?音乐之美,美在其饱含真切的思想,饱含着最原始的自然情感,承载着人们心灵纯洁的一面,也承载着生命平淡的一面。

聆听音乐吧!不管是“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忧愁伤感,还是“以我无弦琴,喻其非弹意”的旷达飘逸;不管是“但识琴中味,何劳弦上音”的落寞孤寂,还是“曲中人不见,江上树峰青”的清幽静雅。去感受一下春的明媚,夏的清爽,秋的飘零,冬的纷飞。去感受月的朦胧,星的灿烂,心的眷恋,情的忠贞。去感受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精彩,青春的美妙。

第三篇:感受书香之美

走进图书馆

感受书香之美

继肯德基、王记水饺、古城公园系列实践活动,长兴县培智学校的学生又一次走进社会,进行社区融合实践活动。5月17日上午,培智学校副校长带队,带领中高段的学生乘坐公交车去图书馆进行实践活动。同学们穿着整齐的班服,精神抖擞的出发了,从安静等待公交车、有序排队、主动给老人让坐等行为,都展示了学生的良好风貌。

九点一刻,同学们到达图书馆,大家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左看看右瞅瞅,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成人借阅区、电子阅读区、少儿借阅区、绘本阅读区等各个区域,并详细了解了各个区域的功能。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还引导同学们学习用身份证借书、还书的技能,并且为同学们讲了绘本故事《七只鼹鼠包粽子》,让大家感受到书香之美,真正体验了一次文化洗礼。

这是本校学生首次走进图书馆,孩子们都特别高兴。为了让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参与本次实践活动,老师们提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拍摄路人乘车视频、指导看公交车站牌、学习如何投币和刷卡……本次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图书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图书馆的功能,学会运用社会公共资源,也锻炼了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拓展了特殊学生休闲娱乐的途径,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推波助澜。(审核:黄春强)

第四篇:感受文字之美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伴我成长

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

阅读,与书同行;悦读,与书为友

走进书香乐园,品味多彩生活

畅游书香林,读书伴我行

读书的孩子最美丽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读书每一天,快乐无极限

遨游书海,润泽心灵

人人结书缘,书香满校园

沐浴书香,放飞心灵

品味书香,陶冶心灵

阅读经典,书香罗外

多读好书,丰富人生

博览群书,开拓视野

开卷有益,读书快乐

小小书籍,大大世界

书海泛舟,其乐融融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人类无声的老师

第五篇:感受生活之美

感受生活之美

偃师市城关四中三一班 武加林辅导教师 景玲玲 ***

生活是什么?我不清楚,但生活之美我感受到了,那是一种特殊而无形的感受,是心灵旅行途中的各种风景,有时轻快,有时美妙,有时深刻……

走过无拘无束的童年,双手托起了朝阳,慢慢走向成熟。童年的生活像一

首儿歌,节奏欢快,充满了欢声笑语,也包含伤心痛苦的泪水,更少不了深刻的哲理。

隐约记得七岁那年麦收时的一个傍晚,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同在麦垛周围玩儿“藏猫儿”的游戏,我们定好了规则,由一个伙伴开始找,便都各自去藏身

了。我呢?早已想好了个最严密的藏身之处—— 麦垛里。“一,二,三……”我着

急忙慌连滚带爬得进了麦垛,半蹲在里面,顺手挡住了透过来的光,屏住了呼吸。我一静下来,心就砰砰直跳,“不要来这儿啊!”只听见外面匆匆忙忙的脚步声戛

然而止了。

“咦?这里会不会有人啊!”我的心跳得更加快了。“哈哈,出来吧!我看见

你了!”不一会儿,其他几个伙伴也都被发现了。“居然没逮找我。”我不禁暗暗

自喜。可过了不久,这个麦垛还是进了他们的视线,其中一位眼尖又聪明的伙伴

一下就发现了麦垛在动,于是便上前大喊:“麦垛里有蛇,有蛇!”吓得我噌的一

声蹿了出来。只见其他人站在一旁哈哈大笑。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在麦垛上翻跟头。他们挖了个“陷阱”,可我并不知道。

我左翻右翻,一下子跌进了“陷阱”,我在里面气得两眼发直。我想出去,可是“陷

阱”太窄了。他们费尽周折把我拽了出来。我站在一旁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他

们愣了一愣,便哈哈大笑起来。我心里迷惑不解。他们盯着我笑了半天,才说:

“你看你,都快成村里唱戏的了!” “哈哈……”原来啊,在我出来的时候,把周围的麦垛弄得满头都是,花头糊脸的,难怪

他们笑呢!”

生活中有欢声笑语的节奏,也有伤心痛苦的伴随。

十岁那年冬,爷爷去世了。他自有病到去世不到二十天,这让我很是伤心痛

苦。有天晚上,我望着他那安详已睡的脸,不忍心叫醒他,一句话也没有跟他说。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钟时,我被家里的嘈杂声吵醒了,妈妈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屋

里,抽泣着说:“起来吧,你爷死了。”尽管妈妈说的很平静,可对我来说无疑是

晴天霹雳。顿时,眼泪夺眶而出,打湿了我的脸颊,一种从未有过的痛苦涌上心

头,我的心仿佛提到了喉咙眼儿。望着爷爷,我真后悔,为什么前天晚上不叫醒

他,多跟他说几句话……

痛苦渐渐远离,我在思念中渐渐长大,学会了什么是坚强。

五岁时,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想想当初,还真是好笑,好不容易坐上了车

子,还不让爸爸扶,只能摔个四脚朝天,人仰“车”翻;好不容易蹬了两下,还控

制不住车,只能——撞墙;好不容易就要学会了,还骄傲地单手扶车,又得“四

脚朝天,人仰车翻”。学个骑车太不容易,但我知道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要坚持到底。

后来,我还学会了溜冰,在摔了无数次之后,我终于像只鸟儿一样尽轻松自

在地翱翔在溜冰场上,尽情品尝着成功的喜悦……

回想童年往事,苦也好,乐也罢,回想起来总是甜。童年生活就是这样——

多姿多彩,让人回味无穷。

我终于明白,这就是生活,美的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