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系统四治个人心得体会
“治庸、治懒、治散、治贪”活动心得体会
为有效治理机关干部“庸、懒、散、贪”现象,根据市局开展关于《“治庸、治懒、治散、治贪”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及活动部署,我所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治贪” 主题教育,现就此次主题教育,浅谈个人学习心得。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身意识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领会上级有关“治庸、治懒、治散、治贪”的会议精神,学习国家的法律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增强自身的勤政廉政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到按规定办事,正确履行岗位工作职责。
二、完善自己迎接挑战
通过学习,我牢固树立了“无功就是过”的理念。这里的“无功就是过”,在工作上没有追求,无所建树,这也是一种“过”的表现,这不论是对于个人发展本身,还是对于本部门发展来说都是一种“过”,影响着整个单位的工作开展,阻碍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各种技术在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个人不积极进取,不学习新的知识,服务水平不提高,就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就难以胜任工作。
三、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高尚、严肃的生活情趣,是保持高尚道德水准的基础。一个人的生活情趣是高尚的、高雅的、文明的还是卑鄙的、低劣的、粗俗的,这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精神境界的试金石。做人不能在生活上追求低级趣味,不讲修养、不讲道德、不讲廉耻。不能沉湎于灯红酒绿,迷恋于声色犬马。低劣的生活作
风,必然影响到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的责任,对群众的关心,到头来与我们党的宗旨、奋斗目标格格不入,与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要求背道而驰的。党不仅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而且要求其在生活作风上严肃认真,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特别要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坚持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秉持严肃的生活态度,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四、要慎独慎微,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
在《礼记.中庸》中孔子讲:“君子成慎乎其所不同者,恐惧乎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到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能十分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能十分警惕;不要以为隐蔽和微小的过失,就可以去做。慎独慎微这既是党员干部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也是思想情操的一种更高境界,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修养达到高度的自觉程度。我们知道,领导干部单独工作和处理问题的机会较多,做到慎独慎微,这既是领导干部的为政做官之要,也是立身之本。
第二篇:公安系统四治个人心得体会2
“治庸治懒治散治贪”心得体会
根据市统一部署及我局党组工作安排,为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公办案效率,提高执法为民和服务经济社会质量,建设严格公正文明高效的执法队伍、提高执法公信力,我支部开展了“治庸治散治懒治贪”活动动员会,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并按照市局活动方案部署各项活动工作。根据支部的安排认真学习,查找差距,对照检查,我对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认识和了解,深刻认识到提高廉洁自律的意识的重要性,也使我认识到加大治懒治庸治散治贪力度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大措施。现就学习情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及心得体会。
一、认真学习,夯实基础。“人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被挨打”,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学习是我们党员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 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主要内容和有关要求,增强法纪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联系实际,查找问题。认真学习各种正反面教材,认真剖析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平庸、工作作风懒散、组织纪律涣散、科学管理乏力的根本原因,深刻感受存在上述现象的严重危害,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我从思想上,行为上实事求是地查找工作作风上存在的差距,确保通过“四治”活动实现:
1、“五个意识”得到强化,精神面貌明显改观;
2、敢抓敢管、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形成氛围,岗位精神得以弘扬提升;
3、着力提升执法能力,党风廉政和自身反腐败建设、队伍建设全面推进;
4、强化管理、严明纪律,服务效能明显改进;
5、深入基层、服务群众,队伍作风明显转变。形成凝心聚力干事业、狠抓落实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廉洁自律,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经得起“名、利、物、色”等诱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干干 净净履行职责,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篇:公安系统四治心得体会3
治庸治懒治散治贪心得体会
廉洁自律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工作标准的重要方面。搞好廉洁自律活动,为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合单位组织的学习以及本职岗位工作要求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是要进行理想信念学习。学习党的十七精神和党的章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行使权利,尽职尽责办实事,全力以赴谋发展。二是要学习艰苦奋斗精神。学习两个务必,为推进派出所工作发展做贡献,努力争做新时期铁人式的模范干部。三是学习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程)章制度。学习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学习国家的法律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做到依法行政按规定办事,正确履行岗位工作职责。
二、结合工作实际,树立勤政为群众的好形象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落实好县委办《从严管理干部的实施意见》规定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健全相关廉政建设制度。对照制度约束好自身行为。管住自己的脑,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讲的坚决不讲;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伸手的坚决不伸
手;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时刻把握住生活小节,谨慎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正确处理好勤政与廉政的关系。勤政是基础,廉政是保证。勤政以才干为支撑,廉政以道德为内力。勤政以自强为动力,廉政以自律为约束。勤政求发展,廉政保发展。廉政不勤政,群众不欢迎;勤政不廉政,群众不满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以勤廉兼优,德才兼备,以勤政的业绩,廉政的品格才能在干部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要为政以德,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高尚、严肃的生活情趣,是保持高尚道德水准的基础。一个干部的生活情趣是高尚的、高雅的、文明的还是卑鄙的、低劣的、粗俗的,这是衡量一个干部道德品质、精神境界的试金石。现在有的干部生活上追求低级趣味,不讲修养、不讲道德、不讲廉耻。整天出入于高级宾馆,流连于歌厅酒吧,沉湎于灯红酒绿,迷恋于声色犬马,热衷于傍结大款。这种低劣的生活作风,必然影响到干部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的责任,对群众的关心,到头来必然会使干部与我们党的宗旨、奋斗目标格格不入,与我们党对干部的道德要求背道而驰的。党不仅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干部在政治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而且要求其在生活作风上严肃认真,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特别要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坚持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秉持严肃的生活态度,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
四、要慎独慎微,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 在《礼记.中庸》中孔子讲:君子成慎乎其所不同者,恐惧乎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到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能十分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能十分警惕;不要以为隐蔽和微小的过失,就可以去做。慎独慎微这既是党员干部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也是思想情操的一种更高境界,因为它标志着一个人修养达到高度的自觉程度。我们知道,干部单独工作和处理问题的机会较多,做到慎独慎微,这既是领导干部的为政做官之要,也是立身做人之本。现在有些干部缺乏慎独慎微的精神,往往是在八小时以外,在上级、同事、下级看不到的时候,没有了他人的监督,暮也无知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忘记了一个共产党员和干部应有的操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慎独慎微的箴言,管住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
结合单位的学习以及树立档案人新形象的需要,本人要更好的做到廉洁自律,立足本职、率先垂范、积极作为、创新创效,为建设和谐、发展的崇武做出贡献。
第四篇:四治整治心得体会
四治整治心得体会
当前,市局正在积极开展的“四整治两规范”教育活动,就是下猛药,出重拳,刹歪风,治弊病,着力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党务政务行为。我认为,要做到“四整治两规范”,党员干部必须努力争当“四高”模范。
一是在修德上做追求“高远”的模范
党员干部要成为高尚道德的示范主体。首先,在个人要求方面,党员干部既要模范执行党的现行政策,又要发挥高尚道德风格。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理所当然应该模范执行党的现行政策,这本身就有道德示范的意义。在执行党的现行政策的前提下出现同样的机会谁先占,应得的利益谁多得、社会的弱者谁照顾、必要的牺牲谁承担等政策规范不到的问题时,党员干部更要发扬高尚道德风格,先人后己,必要时放弃自己的利益,无私奉献,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才能体现党员干部的先进道德文化示范性。其次,在道德教育方面,党员干部既要讲党性,又要讲良心,不能把自己的道德等同一般群众的道德。道德是有其内在支配机制的,以是非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和自尊、自爱、自重等为表现的道德良心,对道德选择的确定,道德目标的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第五篇:四治一树心得体会
“四治一树”活动心得体会
县委、县府决定在全县深入开展以“治庸、治懒、治虚、治散和树立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为主题的“四治一树” 干部作风整顿教育活动,这是我县建设史上的一个重大创举,是大力整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进一步为加强我县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的贯彻力和执行力,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古浪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与新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与人民的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才能保持干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肌体不受腐蚀,党的战斗力不受削弱,党的形象不受损害,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庸、懒、虚、散”四大问题表现形式多样,要紧扣干部作风中的突出问题,围绕解决思想僵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树立勤奋学习、创新进取的良好形象;解决无所作为、得过且过的问题,树立主动负责、敢于担当的良好形象;解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问题,树立求真务实、踏实干事的良好形象;解决纪律松弛、自由散漫的问题,树立遵规守纪、令行禁止的良好形象;解决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问题,树立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良好形象;解决漠视群众、与民争利 的问题,树立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良好形象;解决吃拿卡要、行风不正的问题,树立依法行政、公道办事的良好形象;解决吃喝玩乐、为政不廉的问题,树立清正廉洁、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
通过开展“治庸、治懒、治虚、治散和树立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为主体的“四治一树”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我必须以勤政爱民、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工作态度、扎实稳妥的工作作风, 全身心地投入到业务工作中。
通过“四治一树”活动的学习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庸、懒、虚、散”行为的危害性,带给我们的是错误的道德观取向,将个人利益置于单位利益之上,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四治一树”活动的学习,我认识到治理“庸、懒、虚、散”应从自身找出缺点并有针对性的努力加以改正:
一、要进行理想信念、业务知识学习。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的章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学习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程)章制度。学习国家的法律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增强遵纪守法观念,正确履行岗位工作职责;学习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
二、要加强自己的组织纪律观念、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投身到业务工作之中去。
三、树立危机意识,促进严谨的工作作风。有时自己在上班时间谈天说地、嘻嘻哈哈或上网聊天、拖延办事。我要改变消极的状态,增添压力和动力,强素质,正作风,焕发活力,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求变,求新,求和谐,求发展,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执行力。
最后,通过这次治庸、治懒、治虚、治散和树立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为主体的“四治一树”活动的开展,我们要提高自身的认识,转变观念,让“治庸、治懒、治虚、治散”触动每一个干部职工的思想灵魂,席卷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工作岗位,活动中,我们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完善的学习态度,注重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必须保持永不满足,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积极主动承担各项工作任务,胸怀大局,以此来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