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咫尺天涯
咫尺天涯李亚晨
咫尺天涯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距离很近,但是很难想见,就像在遥远的天边一样。”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并不少见,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了这种情况,就拿情感方面来说吧。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小说、电视剧、电影中豆市场发生,或许许多人都已经感到麻木了,但是万事有果必有因,这些事情出现的背后的原因却常常被人忽视
就说当今很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新白发魔女传》。许多人对这部影视剧已经耳熟能详了吧。剧中的卓一航与练霓裳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两人真心相爱却屡遭变故,最终成为仇人,为爱所伤。但是回过头来仔细想想,结果为何会是这样?不就是因为人们的物质与愚昧一味的认为练霓裳为魔女,而卓一航确实名门正派的弟子,自古以来,正邪两道势不两立。最后两人众位能摆脱世俗的禁锢,为爱反目成仇,刀剑相交。但是如果当时人们只要有一丁点包容的信,或是把事情的真相调查明白,结局也许不会是如此不堪,那么这将是一段完美的爱情。在当今社会亦是如此,许多人由于家庭条件等各方面原因最后只能咫尺天涯。并且此类事件还不占少数。荣国人们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开明,把陈旧老套的世俗放开,也许这个世界便会光明一点。
咫尺天涯并不是什么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它只是这个社会预付的产物,是被世界所抛弃的产物。人们的思想如果能够不被这些腐朽的文化所侵蚀,这个世界一定不会是如今的状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文化发展应当推陈出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让先进优秀的文化充斥在整个社会,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动人,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
如果人们能够做到这些,那便不会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双栖,那也不会有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悲惨爱情,变更不会有那么多人为爱而伤。
众你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人与人之间只是咫尺,不再天涯。
第二篇:咫尺天涯
咫尺天涯
咫尺与天涯,是距离的两个极端。白云飘浮的尽头,水天相接处,那里应当叫做天涯;彩蝶飞舞的窗外,含苞欲放的花蕾,这里无疑应叫咫尺。这就是神奇得带点蛊惑的距离,这就是美得有点迷人的距离。
“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雾里看花,楼头望月,草色遥看近却无,距离可以产生美。然而,顾城诗云:
很远”。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将情感拉得迢迢又远远。即便近在咫尺,却如远在天涯。
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当然,我所说的距离并非此话中的爱情。我想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你我都会有同一种感受,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人和事因为距离而疏远。只有经历过这种疏远的人,才能体味到其中的深意。当你在街头遇到了几年前的一个老朋友,你亲切得想他打招呼,可他却对你毫无印象,记不起你是那个曾经的谁,那时你或许会忽然觉得你与他之间的距离是那么远。因为距离,因为时间,将一切都淡化了,一切都被封存在遥远的记忆之中。当你站在一个有几百双陌生的眼睛注视的舞台时,你或许会觉得你离他们的距离好远,因为你的心灵无法找到寄托,一切是那么地恍然,一切是那么地孤独,你孤独地在别人的注视下展示一个或真实或虚假的自我,只因为博得那在距离间回响的掌声。
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朋友,但是有多少时候我们会将真心倾吐给对方呢?彼此之间貌合神离,在那段距离之间将自己虚伪地包装,渐渐地开始疏远。即使朋友间是形影不离,然而他们的心总是排斥着对方。这就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无过于每个人心灵之间的距离。这距离存在于无尽的思绪间,存在于无尽的揣测间,存在于无端的怀疑间。它比天与地之间的距离更远,比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更长!
我们每一个人都呼吸着同一片蓝天下的空气,沐浴着同一片大地上的阳光,独步在同一座城市四通八达的街道上,时常抬
头仰望那被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可我们常常擦身而过,更或是轻描淡写地曾相视一笑。我们的距离如此遥远,远得只能相视一笑甚至只是默默间低着头擦身而过。那不是单纯的地域空间的距离遥远,而是每一颗心与心之间这个无形空间的遥远。遥远得让人害怕,也许你在很远的地方已经察觉到对面走来一个朋友,有种冲动想和他打个招呼但却没有勇气站出来轻轻地说声:“朋友你好。”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他祝福,然而我们之间却因为默默而渐渐疏远。你心中是否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现代的科学技术的确可以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即使相隔万里,身处地球的两端,却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络;随着高速交
通工具的出现,也许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目的地。然而当人与人真正走进时,我们是否依旧感到孤独呢?空间上的距离很容易超越,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要怎样拉近?,去感受与你咫尺之间的朋友,送去一声亲切我们应该试着去打破这种遥远的距离,拿出你的勇气和真诚去换别人的真心,的问候,适当地送你朋友一些无需回报的掌声、喝彩。
从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离,我们不倦跋涉,在跋涉中感受风景,感受生活,感受酸甜苦辣;从此时到彼时,是岁月的距
离,我们不倦奔走,在奔走中体验过去,体验现在,体验悲欢祸福;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我们不倦往来,在往来中品尝苦恼,品尝人生,百般滋味皆备的喜怒哀乐。
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抵达,那就是爱与爱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出发,那就是梦与梦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拉长,那就是生与死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缩短,那就是心与心的距离。
第三篇:咫尺天涯
七月,炎热铺天盖地的围剿了大地,席卷着一个无法保持安宁的世界。云,被风吹落的支离破碎,让蔚蓝的天空更显得空旷遥远。
日子越发过的繁忙,却是多了琐碎,少了静谧。在这些混沌的繁忙里,某些情绪却注定无药可医。尘世的繁华无法渗透无处不在的寂寞,我终于不再抗争,用最后一丝的倔强固守着属于自己的心事,躲在无限延续的墨香里,寻找心灵的孤独。
也曾尝试用喧嚣来提升心灵的温度,却发现总是置身于别人的风景之外。是否,那是因为这道风景线里,听不到你的呼吸,觅不到你的回眸,注定无法触及恒心的暖意,从而放任了我湛蓝的忧伤。
我相信,来自天涯的思念,不应该用时空和距离去衡量。如果是用心的跳动去衡量,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会仿似近在咫尺。
仰望着夏天的星空,让时间的脚步去盈满一室的相思。或许,红尘中太多凄美的故事,终不知要怎样去倾诉才能完美。殷切希望那些不染纤尘的过往能够定格,成为红尘里一出最完美的印记。
哪怕季节的凉风最终吹走了夏日的余晖,我在天涯之外仍旧钟情于留在天空的温馨。请别试图拆卸我心灵执着的漂泊,任由默默蠕动的神经苦苦追寻着落日与夜色的依偎。
将光阴落鸿于翘首沧桑的文字,夏殇之后,我愿化作一颗落拓于你心湖的陨石,希望在瞬间灿烂之后,能荡漾起你心灵深处醉人的涟漪。
纵然天涯,或许咫尺。
第四篇:幸福咫尺天涯
幸福咫尺天涯
记得你曾说过:爱你的不再爱你,不爱你的也不会再爱你!
那年,你15,我13。
记得我曾说过:因为你,我不再泪流,我会永远陪伴你!
那年,我12,你14。
一切都在记忆中倒流,夏末,初秋,晚东,早春„„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原来,你什么都不记得;原来,你把我的话当童言,一笑而过;原来,你舍得我!
一切都是我一厢情愿,一头扎进你的冷漠,在那个温暖的初春。而今,温暖已成奢求。怀念栀子花迷人的芳香,等待狗尾巴草的诺言„„其实一切都只是个无底洞,当你在夕阳中为我留下最后一个残影,一切都已经了然。
记得你走的那年,你留下一句:幸福咫尺天涯,我永远只能在天涯守望你咫尺的幸福!
那年,你17,而我,已经15。
——引子
10岁那年,爸爸带回来了一个姐姐,比我大两岁。每当看着她冷漠的眼神,我都马上收回目光,不敢再与她对视。10岁,是在她冷漠的眼神下度过的。11岁那年,开始明白,开始开口与她说话,开始不再害怕她冷漠的眼神,开始想,淡化她冰冷的心。从开始自己的独白,到两个人的简单对话,再到我与她之间的依赖。我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多少时间。然而,在她离开之前,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在她的双瞳中看到的不再是冷漠,带着一丝淡淡的柔情。仿佛樱花带着粉嫩的花瓣,那样的美让人离不开视线!
12岁那年,已经懂得冷漠的原因,所以当她对我倾诉时。我很认真,很认真地擦干留下的眼泪,同时擦干她的眼泪,对她说:因为你,我不再泪流,我会永远陪伴你!而她,听到我的话语,只是在脸庞荡开一丝浅浅的笑,很轻浮!13岁那年,看着她从爸爸的书房走出来,带着愁容。一丝好奇,一丝不忍涌上心头,而她没有看我。只是背靠背,轻轻地说了一句:爱我的,不再爱我,不爱我的,也不会再爱我!那时,我很想朝你悄然走开的背影说:你还有我!可是话被噎在喉咙,一股莫名的酸流遍全身,我仰头望天,不让眼泪掉落。因为我曾经说过:因为你,我不再泪流,我会永远陪伴你!
14岁那年,亲眼看着她撕毁她那张全国美术绘画一等奖的奖状。莫名的酸再次流遍全身。我想张口说些什么,她只是抛下一句:“你不懂!”彻底粉碎我的心。
15岁那年,还是不变的问候,她拿起她的挎包,拉着我的手说带我出去兜风。她骑上脚踏车,我走在她的身后,望着她那白色的长裙,突然又有了种陌生的感觉,和她刚来我家时一模一样!我的心硬是狠狠地漏了一拍,像是预感到什么,我慌乱地跳下车,任自己摔的头破血流!她没有回头,而我亦没有看见她的表情,只听见她的声音夹杂着风声飘来。她说:幸福咫尺天涯,而我只能在天涯处守望你咫尺的幸福!而我愣愣地看着夕阳下她的残影,我没有追出去,头一次,我感觉我累了!我朝夕阳傻傻地笑,任风在耳边呼啸,任眼睛干涩到想哭,我头也不回地朝家跑去。
——回忆
原来两岁的差距还是差距;原来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你的真心;原来你还是如此冷漠;原来你不可能为我敞开心扉!
到底不懂的是你还是我?什么叫做你只能在天涯处守望我咫尺的幸福?你何以得知什么才是我咫尺的幸福,你何以得知你没有咫尺的幸福,你如何断定你只能站在天涯处?
你依旧是忘了我那句话:因为你,我不再泪流,我会永远陪伴你!
承诺就是幸福,你的离去是为了让我和幸福不再是咫尺而是面对面。但是,你知道吗:你的天涯处下才是我咫尺的幸福,一切皆因你而起!
谁又知道天涯的天涯是如此的幸福!
——独白
作者语录:
幸福咫尺天涯,从来选择都在你心中。咫尺还是天涯?一个念头咫尺能变成天涯,而天涯同样能变回咫尺!学会珍惜才是幸福的开端,学会什么时候放手,什么时候坚持,才能与幸福面对面!
初一:2541004504
第五篇:咫尺天涯的距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咫尺天涯的距离
作者:吴 珏
来源:《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10年第09期
小时候,母亲和父亲只有一支香烟的距离;上学后,学生与前途只有一张考卷的距离;长大后才知道,人与人之间只有一扇房门的距离,只要轻轻一推就能穿越。但是当我站在门口时,却没有了敲门的勇气,这距离究竟有多远呢?
我和小哥哥是在六年前的暑假认识的。那时他就像个娇羞的女孩子,从不和我说话。我第一次称呼他就叫他“小哥哥”,以后我就这么叫习惯了。从我母亲和他父亲开启第二扇婚姻大门的那天起,我和这个几乎没说过话的小哥哥就莫名其妙地确立了兄妹关系,住进了同一幢房子。我和小哥哥的房间只隔了一堵墙。
小哥哥只比我大两岁。他有着让我羡慕的雪白的皮肤,那双大得出奇的眼睛却常常沉默地低垂着,虽然拥有比我高一个多脑袋的身高优势,却显得弱不禁风,让人心疼。小哥哥最不喜欢的就是上学,从小就对学校充满抵触情绪。令我惊奇的是,他房间的书架上却满满地放着书,清一色的小说。小哥哥不像别的男孩子那样开朗活泼,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叫他欢笑叫他悲伤的,恐怕也只有小说中的世界了。
小哥哥念完高中就向父母提出了不再上学的请求。爸爸妈妈看起来很平静,好像这完全符合他们的想法似的。小哥哥似乎生来就是一个和课堂格格不入的人。有时候,他甚至可以毫无顾忌地旷课一个礼拜,而老师、父亲和母亲也从来都不过问。在他们眼里,我的小哥哥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坏孩子”。母亲常常告诫我不要和小哥哥走得太近,理由无非就是怕“近墨者黑”。小哥哥从小就失去了亲生母亲,父亲说那次从殡仪馆回来以后,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或许是由于我和小哥哥一样从小就失去过亲人,又或许是我和小哥哥一样爱看小说吧,我对小哥哥很有好感。每当看到小哥哥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前沉醉在小说里时,我总会默默地注视着他。其实我很羡慕他,羡慕他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羡慕他那双充满幻想又多愁善感的眼睛,羡慕他那满满一书架像金子般璀璨的“第二世界”。我想我这辈子都得不到那个世界的入场券了,因为我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我的未来就是这个家庭的未来,我别无选择。
有个雨天,我正在家里煮方便面,冷不丁就看到站在身后的小哥哥。外面的雨大得吓人,他全身湿淋淋的,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然后用责怪的语气问我:“怎么又吃泡面?难道自己的身体那么不值钱吗?怎么总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我就料到你又在家里摧残自己的胃了,知不知道这样妈妈会生气的!”我惊喜而紧张地听着小哥哥说的每一句话,因为他对我说过的话真的寥寥无几。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小哥哥就关掉煤气拉着我出门了。他几乎把伞全部移到我的头顶,然后一边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开心地说:“既湿之,则安之,就让我淋个痛快吧。”
到了饭馆,我才知道,小哥哥并不像我先前所想的那样孤僻而且形单影只,他的朋友坐了满满一桌子,个个都像他一样有一双充满幻想和追求的大眼睛。但奇怪的是,他们中没有人和我打招呼。
这是我头一回和小哥哥坐在一起如此平静地吃饭,因为小哥哥几乎不在家里吃饭,餐桌旁很难找到他的影子。
突然,有个金发男生打破了平静:“为什么带她来啊?”
“……”小哥哥什么也没有说。
“她可是你后妈的女儿啊,你忘了你后妈是怎么对你的吗?”那男生故意把“后妈”这两个字念得很响,同时用一种极不友善的目光盯着我。
“你别吓到她。那不关她的事,她只是我妹妹。”
“可她是你后妈的女儿……”
“她是我妹妹!”小哥哥看起来是真的发怒了,他用一种我从未听到过的语调冲着金发男生喊出了这句话。接下来就再没人说话了,这顿饭大家似乎都吃得不太愉快,而我也感觉到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我看到小哥哥心痛的目光,但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低着头吃饭。
吃完饭已经快七点了。雨早已停了,地上的水干了一半。我和小哥哥步行回家,银色的月光温柔地洒在他脸上,把一张白净的脸映得像雪一样,树叶的影子在他脸上淘气地舞动着,一路上他什么话也没有说。我们并肩走着,咫尺的距离,却让我觉得好遥远,好遥远。
一进家门,迎面袭来的是父亲和母亲锋利的目光。母亲走过来心疼地抱住我,我看到了她眼中担心的泪光,但当她看到全身湿淋淋的小哥哥时,眼里一下子冒出了火花。母亲立马转变了她的态度,硬邦邦地对我说:“以后不准和你哥哥出去玩到这么晚!简直是疯了!”我刚想说些什么,就听到重重的关门声。我循声望去,却看到父亲那空洞麻木的表情。我甩开母亲的手,哭着跑回了房间。在关上房门的那一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悲痛如同一支利箭,直直地刺进了我的胸口,全身上下灼烧着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我坐在门后放声哭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了下来……
日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过着。中考前,我如愿以偿地被保送进了全省最好的高中,全家都喜气洋洋的。只是小哥哥再没和我说过话,甚至总在躲避我的眼神。但我知道,那不怪他——母亲还是和以前一样常常问我:“宝贝,你哥哥有没有来妨碍你啊?”
那天,我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和胆量,冲着最疼爱我的母亲大吵大叫:“妈妈,小哥哥也是你的儿子啊!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他?你知不知道一个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孩子的痛苦啊?你可真像灰姑娘的后妈……”
“你说什么?”母亲一巴掌狠狠地甩在了我由于紧张和愤怒而涨得通红的脸上,可我一点也感觉不到疼痛。“他是个坏孩子,常常旷课,彻夜不归,还交了好多狐朋狗友。六年来他从没喊过我一声„妈妈‟,也不疼你这个妹妹,这样的孩子要我怎么对他好?”
我继续说下去,全不在乎眼前的母亲已经气得发抖:“可是妈妈,你不知道,那天我晚回家并不是因为和小哥哥出去玩,而是他心疼我在家吃方便面会搞垮身子,就带我出去吃饭。而你呢,问过我吗?小哥哥全身都湿透是因为他把伞都让给我撑了呀!他怎么会不疼我?而你却还要埋怨他带坏我!”
“你说的都是真的?”眼前的母亲像变了个人似的,焦急地问我。
“是的,妈妈。还记得去年的„三八‟妇女节吗?小哥哥用他积攒下来的零用钱为你买了一整套去皱霜,可是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地认准他把钱花在了游戏厅。后来我看到他把原本要送给你的礼物退掉了。你想过小哥哥的心情吗?”
“为什么我都不知道?死丫头瞒了我这么久,怎么不早告诉我?放心吧,妈妈会好好补偿他的。过去的确是妈妈错啦!”
“妈妈真好,快去准备几个小菜吧,道歉态度要诚恳哦!”
可是结局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美好。当我从大人们口中得知小哥哥离家出走并说再也不回来的消息之后,我终于明白距离一旦拉得太远,要想弥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从那以后,父亲和母亲常常会到小哥哥的房间里待很久,就像失去儿女的老人一样默默流泪。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那一书架如同金子般璀璨的“第二世界”,等待小哥哥回家的那一天……
(本栏目责编刘笑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