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QGS)
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
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 21528701在线 山石轶事 发表于:11-08-30 21:58
中国决不搞西方那一套,中国只搞中国这一套。
这一套那一套,那一套这一套,为什么只搞这一套不搞一套?为什么只搞那一套不搞这一套?
如果不搞西方那一套?为什么咱省部级以上官员的孙子辈90%都入了外国籍?
如果西方那一套,确实很好,确实很美,人见人爱,那么为什么不能搞呢?
试想:谁都可以办电视台,多美啊!
试想:找不到“党报党刊”,权力关进宠子里,不是很好吗? 试想:官员不能找“小三”,这有什么不好滴?
试想:官员财产必须公开,这难道不是很好吗?
试想:官员的隐私权不受保护,那咱国西安官员三百名女人之阴毛笔,看你还怎么制造?
白岩松,著名央视节目主持人。
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如下:
在美国,谁都可以办电视台,但政府不可以。
在美国,什么报纸杂志你都能找到,就是找不到“党报党刊”。在美国,谁都可以找“小三”,但是政府官员不可以。
在美国,谁的财产都可以保密,但是政府官员的财产必须公开。在美国,谁的隐私权都不能侵犯,但是政府官员的隐私不受保护。
第二篇: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
中国决不搞西方那一套,中国只搞中国这一套。
这一套那一套,那一套这一套,为什么只搞这一套不搞一套?为什么只搞那一套不搞这一套?
如果不搞西方那一套?为什么咱省部级以上官员的孙子辈90%都入了外国籍?
如果西方那一套,确实很好,确实很美,人见人爱,那么为什么不能搞呢?
试想:谁都可以办电视台,多美啊!
试想:找不到“党报党刊”,权力关进宠子里,不是很好吗?
试想:官员不能找“小三”,这有什么不好滴?
试想:官员财产必须公开,这难道不是很好吗?
试想:官员的瘾私权不受保护,那咱国西安官员三百名女人之阴毛笔,看你还怎么制造?
白岩松,著名央视节目主持人。
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如下:
在美国,谁都可以办电视台,但政府不可以。
在美国,什么报纸杂志你都能找到,就是找不到“党报党刊”。
在美国,谁都可以找“小三”,但是政府官员不可以。
在美国,谁的财产都可以保密,但是政府官员的财产必须公开。
在美国,谁的瘾私权都不能侵犯,但是政府官员的瘾私不受保护。
第三篇:关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历程的论述.
关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历程的论述
(关键词:军事和科学、制度、文化、富强)
中国的近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而同时,在另一方面我们近代化的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逐步向西方学习的一段历史。首先,我们来看三个人物。
第一,魏源。鸦片战争像晴天霹雳,惊醒了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受到战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求救国到道路和御敌的方法。其中,魏源就是其中的代表。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中不仅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还总结了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部分摘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38)
第二,康有为。康有为是变法第一人,是维新变法的首要领导人。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为变法创造理论基础。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众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未得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先后著书《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披着孔儒的外衣来提倡平等民主等。他在维新变法中提出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提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过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所以他在政治上提倡,兴民权、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又提倡西学,坚持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第三,陈独秀。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开始的。陈独秀在向西方学习方面主要体现在“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当时在他心目中,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也是科学。他提倡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这个目标。(部分摘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98)
从这三个人身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基本步骤或者说三个不同程度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学技术,而这个阶段的具体划分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在这个时段内,由于列强侵略战争的频繁(如1840和1856两次鸦片鸦片战争、1849葡萄牙强占澳门半岛、俄国分期侵占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公里、1894甲午中日海战等等),中国又无力抵抗,让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的屈辱,并很快找到失败原因。他们认为,正是由于西方军事和科技的强大,才得以侵略中国,中国就是由于没有这些船坚利炮才一次又一次失败、丧权辱国。这一时期学习西方的行为和人物大约有: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先进官僚和知识分子和他们早期的活动;以及后来开展的洋务
第二阶段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时期的划分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在在其编订的《资政新篇》中已经提到过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设想,其中就有制度方面的。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布北洋舰队的夭折,也宣布了洋务运动这一学习西方军事和科技的行为的失败。再加上《马关条约》的签订,更加刺激到了国民的屈辱感,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开始认识到只学习西方表面的物质是远远不足的,最根本的是制度。以学习西方制度为内容载体的活动有: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虽然在结果上这两次运动都失败了,可是在很大程度上它们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封建制度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应该奋起反抗,而且结束了中国绵延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
第三阶段是学习西方文化的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经过了军事科技和制度的两重学习,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坚持认为,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国民性。所以一场学习西方文化、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开展开来。他们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这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在这三个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里,我们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这么一个过程,对西方的学习由浅入深,慢慢进步。在这个过程里,中国的民众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不仅运用了其聪明才智贡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国之心,更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这个反复探索反复学习的过程里,中国社会是在前进,可是学习西方的这些途径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好的结果,中国并没有完全由此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就其根本原因来说是因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在看到向西方学习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的好处时,也要明白,走资本主义道路、向西方学习不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平等的根本途径。
第四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白岩松
在大学里一定要去珍惜、维系和发展一辈子很难再遇到的集体友情。书萍曾有一句话:人到中年,友情之树和头发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树日渐凋零,但是在大学结下的情谊最深。以后你们大多在一个行当,一生当中有许多交集,没有很多利益纠葛。为什么这么强调集体友情,我既不反对也不同意大学谈恋爱,但不要提前谈恋爱走两人世界而丢掉一生难得的集体友情。
二,在大学期间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让自己的心脏更强大。学会面对失败,同样面对成功也是很严峻的考验。对于心里素质不强的人几乎演变成自卑压抑,对于心里素质强的人愈挫愈奋。让我衡量一个人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很多层面,心里素质是我照顾的优先方面。中断:(外面还有多少人?如果你们愿意,台上可以容纳三百多人,大学应该不拘一格。)(众人涌上)
三,在大学期间用自己的脑子思维。在座的同学也许发现刚进大学和高中同学没什么差异,也许你们高中45个同学,有的去了清华复旦,有的去了南昌大学,有的去了财大,是什么让你们4年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校的专业设置让你们用专业的思维方式看世界。但是你们有没有用你们的眼光看待世界?人的成功也取决于思维方式的成功,一个思维方式不断学习变化的人会更强,一个人云亦云的跟随者则不强,一个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和你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性更高的人。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方式不可替代。我们总是想做到和别人一样,但是你能做到别人无法和你一样吗?这点比如我们干新闻的,每天围绕不超过5个的网站找选题,新闻不再具有垄断性,拼的是你在传播发布新闻中你是否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这就是挑战,这就是竞争。
四,学习和工作与未来的关系曾经我见到一个年纪很小的孩子实习,我问:“校友?”“校友,广播学院的。”“几年级?”“一年级。”“从明天开始本单位不接受你实习,回去上课。”因为我当时还是有点小权利的,把他撵走了。我不能接受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实习,你连自己要什么,需要填充什么都不知道,不能拥有一个系统的专业训练和知识训练,实践对你没有意义,因为你不知道缺什么。大学实践是一面镜子,大学相当一部分实习心猿意马,许多大学实习形同虚设。如果我们大学无法向社会提供需要的成品而是残次品,社会怎能接纳?没有必要在专业知识不充分的情况下实践,工作、恋爱和婚姻都相似:求之,不得,可遇不可求,是一个自然的结果,过程做的好必有好结果,让自己安静下来必有好结果。相当一部分不好结果的人却是心猿意马,所以有的时候上来就功利性地去追求,往往求之不得。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必有好结果,不做就是去赌博,有人会赢,概率很低。为何不去用做好一个过程的方式去求得一定的结果?
五,大学校园中你终将面向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成品,我需要的是看到你不断可成长进步的人。我屡次招聘,我从不看他现在的水准,看他有没有很大生长空间。你不会电视我可以教你,而你仅仅会电视而不会其他,我又如何教你?我的选择不要求你立刻成为我师傅,于是,我招聘进来的有新华社的,报纸的,各行各业的,现在成为我们那的中间力量。我用人是得知道这哥们抗打击能力强不强?抗表扬能力强不强?很大一部分人折在第一二次成功上,厄止了原本相当不错的生长空间。另外我格外看重人格,这是一种直觉,无法衡量人格人性,相当不错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合作,所以做人是一个人永远无法改变的行业。时代不管怎样变迁,终极权衡人的标准变化不大,100年前坚信有人和我这般讲过,50年后也这般。93年我问过一位上海哲学家:为什么我们的科技医学进步如此之快,为什么现代人需要一两百年前的人的音乐抚慰心灵,他说:人性的进化是很缓慢的。
很多人问我:“你真的是手写的书?真的不会打电脑、发邮件?”“那你怎么知道犀利哥呢?”我当时很同情这位朋友,这是怎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呢?对,相当多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好即坏。说到思维方式,很多下意识的习惯是不对的,比如考试的时候,上大学的时候,连工作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记笔记,我劝他们:该记的不记你也会记得,不该记的记了也记不住,100个计笔记的99个都没有再翻过。(掌声不止)有了电脑我一定要会吗?会了固然可以,对于我来说,已经习惯了手写和思维之间的同步速度,我不打电脑是因为我等不及我的脑子,因为它更快。朋友相处,恋人相处,都是因为优点而走进,但是因为接纳对方缺点而相近,没有觉得的对错,生活都是如此。
六、我们带着什么离开大学。70%女的结婚理想有房,我觉得太浪漫了,应该是100%。现实生活中不会100%26到30岁的男人有房,中国女性都单身了吗?(全场大笑)人们总是因为别的因素选择结合,就像我和我的太太,那时居无定所,前景不明朗,但是那是我们最快乐幸福的时光,非常简单的想就能把简单做到不平淡来了解生活是这样的,你走向社会才能适应。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平淡的,只有做好迎接平淡的准备,才能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辉煌。冯友兰说过人生三个成功标志。
一,立言。《道德经》在25岁之前别翻,否则你翻了以后不看可惜了。立言靠的是天赋。
二,立功。立功需要机缘,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还需要机缘巧合 三,立德。大成功的标志,最容易也最难,需要你每一天约束自己,积极向上,去准备迎接挑战。要么天赋,要么机缘巧合,要么坚持每一天。很多人问我,白岩松你现在算成功吗?我说不算。运动场上有个项目如同人生,我一直喜欢跳高。跳高,越过一个高度就要摆上一个新的高度,在不断向上的过程中,即使你身边的竞争对手全没了,你已经拿到了冠军,你也一定要升,注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我觉得这才是人生。(鼓掌)因此很多人说,白岩松你很成功。我说:“那是临死前才可以念叨念叨的”。(爆笑)
很多人包括我讨论过一个问题,现在年轻人压力很大,我们对你们要关爱但不必溺爱。这一代因为有了互联网,可以把委屈拿出来说一说,把他们的压力和委屈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这一代,包括上一代,哪一代敢拿出来说一说呢?现在蚁族很难,漂泊在北京确实不行就回老家,我们那一代连成为蚁族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们解决不了户口,没有粮票,必须遣返回原籍。(笑)人不拥有自由,连痛苦的权利都没有!(大笑鼓掌)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媒体和中国的环境居然给大家描绘了这么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大饼,所以大家以为每个人都要有一套住房,丈母娘告诉他:没有住房不能娶我女儿!(笑)曾经我从一个校区的六层搬到另一栋的六层,我厚着脸皮说:搬在一个小区,可不可以便宜?他说:对不起,我们得加钱,我们不算路程只算楼层。(全场爆笑)季羡林老先生当年去德国,二战爆发十年回不了祖国,你说那一代容易吗?49年出生的新中国的同龄人,在61,62,63三年自然灾害,长身体的时候吃不着东西。决定去上大学了,66年文革爆发这事取消了,谈恋爱吧男女不分,那时候男女特征一样,性别掩饰的越没越好。等我要结婚了,70年代中末期,突然面临残酷的选择:您是回城?还是高考?还是结婚?好不容易熬完了多生几个孩子天伦之乐了,计划生育了。(大笑鼓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时代,却下岗了。等到有一天孩子千辛万苦毕业了,找工作困难了。你们苦还是这代苦?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青春固然好,因为在回忆中。青春好在于可以尝试,可以花大把时间改正错误,人生中无数次第一次在考验我们,我们上大学有一首诗:21岁,我们走出青春的沼泽地。可见大家都还在沼泽地里,所以希望大家放大青春最美好的日子,把平淡的日子过好。(掌声不止)
第五篇:白岩松--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各位财大的同学:
下午好!
好了,接下来,就让我出声,你们就不用出声了(众笑)。
看到热气腾腾的这个场面,就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涯,对我来说,大学是一生当中最美好的四年。前天晚上在广州,因为做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我们大学的几个同学,即使很晚,也要一聚,因为他们是你一生的朋友。
第一个,在大学里一定要珍惜、维系和发展那种一辈子很难遇到的集体的友情。舒婷有一句话叫“人到中年,友情之树和头发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树日渐凋零。”但是,在大学里面所结下来的同学情谊,可以贯穿一生。
我既不同意更不反对大学期间谈恋爱,但是千万不要丢掉大学四年在你这一生里无法复制的这种集体友情。即使你在谈恋爱,也要融入集体当中,去分享那种骑十几公里或几十公里自行车去踏青,一帮人昏天黑地地打牌,考试前一起临阵磨枪的这样一种记忆。
第二个,在大学期间一定要锤炼自己非常坚强的心理素养。我们总谈一个人业务素质很高、身体素质很好,但我衡量一个人经常是用心理素质去衡量,一个心理素质足够强的人才可能成功。在大学的时候你会面对失败吗?你学会面对成功吗?我工作这么多年,回头去看,是有一颗还比较强大的心脏帮了我足够多的忙。我也有机会看年轻人的成长,有的时候会很好奇,哪些人更容易成功,而哪些人不可以。到最后就发现,心理素质足够强的人容易成功。因为打击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的人,会演变成一种自卑、压抑;对于心理素质足够强的人,反而越挫越奋。拥有一颗还算强大的心脏,这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必备条件,而不是你可以选择的条件。
(挤在会场外面的人太多,白岩松中断演讲问:“外面还有多少人?如果你们愿意,台上可以容纳三百多人,大学应该不拘一格。”结果外面听众欢呼涌入,讲台上坐满了人)
第三个,大学期间一定要学会用脑子开始思维。我们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跟同龄人是没有区别的,是什么让你们在4年后发生了很大的区别?学校里专业的设置与其说是给你们专业知识,不如说让你们习惯用专业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这个世界。大学毕业后,我已经习惯了用新闻人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我有的同学学法律,他们已经学会用法律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而学理工科的同学,会用理工科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
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跟什么成正比呢?跟你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不可替代性强,获取自己更加稳定的位置和向前进的速度就更快,但如果你随时可以被替代就很难。我们有的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一个月挣的工资很低。比尔·盖茨经常飞来飞去还打牌,却那么有钱。没办法,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比尔·盖茨。而很辛苦的那些工作,随便把我们拽过去培训不到一天,立即就可以从事那工作,也就是不可替代性太弱。
不可替代性需要你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方式,需要你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来。我们经常说我也能和别人一样,但你能做到别人无法和你一样吗?比如说干新闻的,每天对我们的考验都是拥有独家新闻。但现在这个时代,新闻没有越来越强的独家占有的可能,拼的是什么?拼的就是在传播和发布新闻的当中,你的竞争性强吗,你的独特性强吗,你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具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这就是挑战,这就是竞争,都跟思维方式有很大很大的关系。
第四个,学习、工作和未来之间的关系。我曾经见到一个年纪很小的孩子来实习,我问:“校友?”“校友,广播学院的。”“几年级?”“一年级。”“从明天开始本单位不接受你实习,回去上课。”我当时还是有点小权力的,把他撵走了,我不能够接受刚上大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开始实习。你知
道你要什么吗?你知道你需要填充什么吗?你不能够拥有一个系统的专业的训练,包括知识的训练、思维方式的训练的时候,实践对于你是没有意义的。
我知道现在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心猿意马,总觉得要尽早地去实践,好像就跟未来的工作建立了关系;有相当多的学校大四的毕业实习和论文形同虚设。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毕业实习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并且毕业实习鉴定成为我们很重要很在意的东西。而现在很多的学校管理不严,导致学生毕业实习的时候是放羊的状态。如果我们的大学为社会提供的都是有残缺的作品,社会又怎么会这么放松地接纳你们呢?
我想说的是,没有必要一开始,在你的理论、你的思维方式以及你的专业知识,都补充不够的情况下,就急于去实践。工作、婚姻、恋爱和成功都非常非常相似,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过程做得好必有好结果。为什么不用去做好一个过程的方式,求得一定还不错的结果呢?
第五个,你终将要面对社会,社会需要的并不是拿了就能用的成品,而是需要可成长、可进步、可学习的这种人。我多次参加过招聘,我从来不看他现在所达到的水准,我看的是他具没具有再生长的空间。我2003年招聘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没有看到过电视的优先,为什么?因为媒体会进入一个跨媒体的时代,你不会电视,我可以教你啊,但你仅仅会电视而不会其它,我如何教你呢?我不要求你来了立即就成为师傅,你可以是我的学生,但你将来有机会成为师傅。那批招进来的,新华社的有,报纸的有,各行各业的都有,其中也有一部分电视的。这些人现在是我们的中坚力量,而且非常好用。
其次,我特别在意心理素养。我得知道这哥儿们抗打击能力强不强,这姐儿们是不是一有了挫折就给我哭。为什么柴静在一篇博客上说,白岩松有一天告诉我,你不要穿裙子上班。我是在悄悄地提醒她,你是一个新闻人!新闻人出差的地方,山崩、地震、矿难随时会发生。有一次,柴静来了以后,我告诉她,请赶紧回家,收拾行李,一个小时之后,西源机场起飞,青海地震。这个时候,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性别概念的。所以,心理素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其实工作也不相信。
另外,我衡量一个人的新闻素养,不仅仅是看他抗打击能力强不强,我还要看他抗表扬的能力也是不是足够强。有相当多的人不是折在挫折上,而是折在头一两次的成功上。头一两次的成功,飘飘然了,原本有一个还不错的上升空间,就被他自己给堵住了。
此外,我当然是格外格外格外地看重一个人。有人问,你用什么数据来看一个人是不错的?我凭直觉,我能感觉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需要合作的时候,只有人格、人性相当不错的
人,才有可能进入合作的团队当中,才可以激励别人,也被别人激励。所以做人是人一生中永远也无法改行的行业。
生活就是这样,只有做好了迎接平淡的准备,才有可能创造属于你自己的辉煌;如果认为生活都该是辉煌的,那就注定平凡。有很多人问我,白岩松你是不是现在成功了呢?我一直都喜欢跳高,这并不是我擅长跳高,而是因为它像人生的一种比喻。你有没有发现跳高的一个特点:越过了一个高度,就一定要摆上新的高度。即使当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没了,他已经是冠军了,他一定要再升一厘米,过了他就会还要再升,也就是说,他一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我觉得这太像人生了,人最理想的一辈子,就是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
很多人在说,现在年轻人不容易。我非常理解,全社会应该关爱你们,但是,不必溺爱。有人说,我们现在买不起房子,我们太痛苦了。谁说二十七八岁的人就可以买得起房子了?日本等国家一般是四十来岁才可能拥有自己比较稳定的住房,中国人就非常性急。本人拥有自己第一套房子的时候,都32岁了,是在租了八年的房子之后,连我们的孩子都是在流浪的路途中生的。你说,哪一代人的青春容易?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流行的一首诗的第一句就是“21岁我们走出青春的沼泽地”。可见,大家也正在沼泽地里。所以,去放大青春中那些最美好的东西,去享受这个日子,把平淡的日子往幸福那靠;所以,期待你们的将来。
谢谢各位!(掌声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