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想-歌剧魅影
歌声魅影 感想
这部音乐剧以优美、悦耳的歌声唱出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我为之震撼,我第一次感受到歌剧的魅力。
埃里克和克里斯蒂娜因歌剧而相识,相知,相爱,但终究无法逃避那残酷的现实。埃里克是个集音乐家、建筑师和魔术师于一身的奇才,却不幸的是他年少时受尽折磨,面容被毁,外貌丑陋,不得不戴上面具,栖身于巴黎歌剧院迷宫般的地下室中,成为传说中的“歌剧院幽灵”。
他爱上了克里斯蒂娜,并教她歌唱,使她能够一举成名。他用歌声唱出了对她的爱慕,为了他,他什么都可以牺牲。克里斯蒂娜同样心存爱慕,但她渴望知道在面具下的是一张怎样的脸。但她能否明白那面具下的残酷的现实吗?
克里斯蒂娜一次乘机摘下埃里克的面具,看到了他面容时,他和她被震惊:她为那极为丑陋的面容所惊吓;而他却是为了他心爱人的背叛而痛心欲绝。世人不能接受他,连他心爱的人,也无法面对。他以自己的方式去争取,换来的是不理解和卑弃。
虽然,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和扭曲,但他在歌剧中寻求他的世界,追寻他的爱情。尽管得不到社会和心爱的人的认可,甚至为人唾弃,但他的执著追求心中的爱,展示给世人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我感到全剧歌唱一种对时代的叛逆精神的歌颂,呼唤着一种人文的关怀,一种人性的回归。
第二篇:有关歌剧魅影
《歌剧魅影》又名《歌剧院的幽灵》,是英国著名音乐家安德鲁。洛依德。韦伯根据小说《歌剧院的幽灵》改编的憾世杰作,是世界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一,也堪称八十年代以来全世界最迷人、也最卖座的音乐剧之一,剧中的一段凄婉浪漫的爱情传奇让人绝对不得错过。
歌剧魅影》的作者安德鲁。洛依德。韦伯1948年3月2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和钢琴教师之家,他在牛津马格德林学院就读的那一年,在驾驭钢琴、小提琴和圆号的时候他的音乐剧天分就充分展露出来,韦伯先后创作了多部戏剧音乐剧,并为电影谱曲,随后还制作了喜剧,在美国和英国以及全世界,任何一个时候,都至少有韦伯的十几个巡回演出团在大城市上演他的音乐剧,为了表彰他对戏剧的贡献,还授予他爵位名列《戏剧周刊》杂志编写的美国戏剧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榜首,韦伯当之无愧是改写音乐剧历史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歌剧魅影》是根据巴黎歌剧院内发生的事件而创作的,这有两点足以刺激韦伯的创作欲望。一时歌剧院的故事作为剧中剧插入其中,为韦伯带来了作曲的快乐,既可大量采用古典音乐的背景,又可以写音乐剧,在音乐剧中套上各具,这样的形式也可以实现他早年的梦想。二世剧情的神秘、悬疑、惊险的情节、以后台为素材的音乐剧本来就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后台总是会不断出现恋爱、嫉妒、背叛、争吵等等,如同芸芸众生的社会缩影,往往成为最能反映人们之间关系的极具戏剧张力的素材。该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870巴黎大剧院中少女克莉丝汀、歌剧魅影和子爵夏尼之间纠缠的爱情故事。少女克莉丝汀自幼失去双亲,被巴黎歌剧院的洁丽夫人带进剧院,学习芭蕾舞。而她的父亲——一个瑞典的小提琴家临终前告诉她在他死后会有一位音乐天使来到她的身旁,教导她,守护她。果然,在克莉丝汀成长的过程中,常常在黑暗中,深夜里,入睡时听到一个声音在她脑海中唱歌,教她音乐。她以为这正是父亲给她派来的天使,她完全顺从这个声音。随着时间流逝,克莉丝汀渐渐出落成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在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下,她上台扮演了女主唱,一展她动人的歌喉和迷人的风姿,迷倒了在场的所有人,演出大获成功。英俊、富有,并且和童年的克莉丝汀曾经青梅竹马的夏尼子爵(劳尔)一下子就爱上了她,却无法了解克莉丝汀告诉他有关音乐天使的事,以为那只是瞎说。随着剧情的展开,一系列奇怪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却都和一个自称歌剧魅影的神秘形象有关……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因为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就在隔壁的包厢,而那幕吊灯突然坠落的戏也着实令气氛紧张刺激到极点,前排观众的惊叫与台上演员的呼声连成一片,在这方面,舞台设计玛莉亚·布琼森自然功不可没。在全剧中,一首“All I Ask of You”的旋律反复出现,罗尔与幽灵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表现了他们各自对于女主角克莉丝汀不同的爱情,最后这一主题在管弦乐中浮现,显示了爱情最终战胜了悲剧 秋天是适合沉默的季节,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各人有各人的归处。日子越走越长,心事越来越淡,不是不快乐。只是,偶尔仰望苍茫碧空,竟会怀念夏季的燥热,冬天的严寒。热到极点是一种疯狂的释放,冷到极至也可清醒而敏感。而这样云淡风轻的秋,漫长的失语,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于是,很想感受这一场冷热交融的爱恨情仇,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寻心情的出口。影片的开始。风雨沧桑的老人,蛛网密集的剧院都以一种回忆的步调慢慢追寻岁月深处的爱情。斯人已去,唯有这破旧古老的建筑还默默承载着五十年前的记忆。一件件旧物均以高价拍卖,只是因为它们沾染着爱的气息,尽管这爱如此遥远,如此悲痛,如此刻骨铭心。随着巨大的吊灯缓缓升起,一件件尘封的旧物变得流光溢彩,黑白陈旧的剧院转眼间呈现出当年的华贵奢靡。喜欢这种感觉,有如上帝说Let there be light于是世界就变回曾经的美丽辉煌,如果上帝说let there be love,人类就
陷入爱的旋涡里,再难自拔。自此,影片转回50年前的场景,18世纪的法国剧院,一派金碧辉煌,眩人眼目。悠扬厚重的音乐不绝于耳。看到这里便惊叹,如果是现场观看舞台剧,真的要抱怨自己感官不够了。女主角克里斯汀的第一次出场便让人为之心动,肌若凝脂,手似柔夷,优雅温柔,带着难以言表的美。拉乌尔是典型的英俊绅士,他与克里斯汀青梅竹马的爱情带着属于阳光的温暖气息。然而,只有幽灵的出现才令人感觉帅气逼人,神秘伴着邪恶,有如一团黑色火焰,狂热之中隐忍着无限柔情。影片的结尾又回到50年后,曾经的当事人都已风烛残年,在克里斯汀的墓地旁边小小的角落里,一朵红玫瑰配着幽灵曾经送给她的戒指,静静躺在那里,任凭岁月逝去如潮。原来,他一直陪着她,在她的幻影里,在她梦里,在她的笑容里哭泣里,他一直无形地陪伴着她。这样静寂的结局却让人觉得无言的真情萦绕于心。透过悠悠岁月,总有些东西能够被心包容,那些狂风暴雨的情感只在灵魂深处留下温柔的一抹,如此轻盈,却如此刻骨铭心。
《歌剧魅影》虽有恐怖惊险的气氛,但导演所追求是在调动一切音乐和舞台的表现手段,充分发挥了音乐剧的综合舞台优势(声乐和舞美)方面殚精竭虑。整部音乐剧采用近似严肃大歌剧的音乐语言,引进了“音乐喜剧展开”的概念和方法,讲幽灵,克里斯汀,拉乌尔这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的美妙,真诚而又略带伤感的浪漫以及充满爱与幻想的情感交融的表现的机器起晚,完美而动人,原来的音乐剧就有大量经典音乐,这绝对保证了电影中感情色彩表达的震撼力,也是电影的主要灵魂所在。原来的音乐剧就有大量经典音乐,这绝对保证了电影中感情色彩表达的震撼力,也是电影的主要灵魂所在。在这部电影中,舒缓、紧迫、狂躁、激情的音乐不断交替,而且几首旋律如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ll I ask of you贯穿始终,同样的旋律巧妙表达了不同的感情,也奠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
第三篇:关于歌剧魅影
浅析音乐剧《歌剧魅影》
观剧感想
音乐剧对于我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我一直觉得音乐剧是很高雅很主流的,是上流人士用来彰显品位,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方式之一。在我的印象中,音乐剧常常表现的很夸张,舞美效果很棒,音响设备超一流。后来通过选修了这门课程,我才知道我的认识是很表面的,至少它不单单只属于上流社会,它属于任何对它感兴趣的人。
通过老师的观剧介绍和和指导,我们观看了《音乐之声》﹑《夜半歌声》﹑《歌剧魅影》等音乐剧,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歌剧魅影》这部音乐剧电影,它属于百老汇音乐剧,而且还是电影音乐剧,一开始的黑白画面我觉得挺无趣的,但是当彩色画面出现,也就是巨大的水晶吊灯从叙述人的记忆缓缓升起的时候,我慢慢抱着观摩欣赏的态度去看,看完后也会回想电影情节,人物性格特色,电影场景的摆设,还有主角们超具实力的唱功。这些回想不得不让我感叹我觉得这部电影音乐剧拍的太好了!我最喜欢的尤其是当中的人物克莉丝汀﹑夏尼子爵﹑还有“魅影”。不仅仅是因为演员们把角色诠释的尽善完美,事实上是被真正地这三个虚构人物所吸引。
对于《歌剧魅影》中主要人物的认识和看法
这部影片改编自英国著名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影》,还有其它译名为: 《歌剧院的幽灵》﹑《剧院魅影》﹑《歌剧幽灵》。这部电影音乐剧描述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爱情故事。时值1870年,在歌剧院的地下深处,传说住着一名相貌丑陋、戴着面具、却学识渊博的音乐天才,多年来他神出鬼没,躲避世人惊惧鄙夷的目光,被众人称之为“魅影”,他动辄以鬼魅之姿制造各种纷乱,赶走他讨厌的歌手甚至干涉歌剧院的主角人选和剧码安排。幼年丧父的小克莉丝汀,当深夜无法入睡时,小克莉丝汀总期盼父亲向她许诺过的音乐天使会出现。魅影假扮音乐天使,安慰她幼小的心灵,并教她歌唱的技巧。当她长大后,魅影最初发自于精神层面的音乐之爱,却逐渐转化成为强烈的占有欲。走火入魔的他更以实际行动,把所有妨碍克莉丝汀歌唱事业的人一一除掉。为了保护爱人夏尼子爵,克莉丝汀决定答应魅影无理的要求。但这场爱情的胜负已定,绝望的魅影只好无可奈何地送走紧紧相拥的这对恋人,在警察和群众闯入地下密室前,悄然隐去,只留下一张似笑非笑的凄凉面具„„
在本剧中,夏尼子爵和魅影间的对立和冲突是全局的核心,而克莉丝汀在二者之间的徘徊和纠结则正是矛盾冲突的体现。夏尼子爵,拥有着俊朗的外表、人人称羡的地位和财富,在阳光下的社会交际中有着无比的荣耀,可是他的内心却很简单、平庸;而另一人物魅影,虽然外形丑陋、人人厌弃,被所谓的文明的社交社会所拒绝,排斥在阳光之外,只能蜷缩在歌剧院底层永远在暗无天日的水潭深处,但是他的内心却最深沉、丰富,他的才华无人能及。所以他们二者本身就是灵与肉、精神与世俗的决然的对立。
同时,魅影和夏尼子爵是让克莉丝汀徘徊犹豫的两个男人,而她对这两个男人的感情却完全不同。魅影,从小伴她成长,在深夜中为她唱歌,鼓舞她成长,是她的音乐天使,是她永远景仰、顺从的导师。后来,即使当克莉丝汀发现了魅影的真相,看到了那永远属于黑暗的音乐王国和那张丑陋可怕的脸之后,他也仍然是她最重要的人,音乐萦绕在她的心灵中,丰富她的灵魂。如果说魅影是属于黑暗的,是夜的心灵梦境。那子爵对克莉丝汀来说就是白昼的,明亮的,拥有着夏日般的光明温暖和迷人的外表。对于克莉丝汀来说,子爵正是那个能够真正给她依靠,帮她忘记黑暗、驱散痛苦和孤独的仿佛夏日阳光一样的男人,而魅影,是那个眼神之中蕴含着全世界的悲伤的人,虽然,那样诚恳,摄人心魂„„
但是最后女主角还是选择了子爵,因为只有英俊、富有、受众人羡慕和社会尊敬的夏尼子爵才是拥有着日神的光明美好外观的隐喻。克莉丝汀的人生本来悲苦、孤独,只有通过和子爵,才可以让她对所遭受的痛苦不再敏感,通过美的幻觉,让她觉得人生值得一过。
我认为这出剧它之所以深、之所以美,直至颤人心弦,却是因为它通过音乐剧这样一种最能体现心灵语言的时间艺术,让我们沉醉,体味人生命的悲伤,却又发现灵魂对善、美和自由最执着真实追求。
总结
《歌剧魅影》这部电影音乐剧不仅给我带来超乎想象的观影享受,而且让我对于人生命的悲伤,对于人性的复杂表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领悟到:拥有是很重要,但并不代表完全的占有才算是对自己内心的尊重,恰恰相反,如果不属于你的,放手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救赎,因为你一旦拥有了不属于你的任何人或事,麻烦就会接踵而来,幸福就会离你越来越远!
话分两头,今个学期选修了音乐剧这门从未涉猎的课程,让我受益良多,懂得了什么是百老汇音乐剧和伦敦西区音乐剧,同时也通过老师学到了关于音乐剧基本上就是音乐、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也懂得了了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分类,不同流派等专业知识。一学期的学习和观赏探究下来,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至少当别人在谈论音乐剧的时候,我可以就着观点自信的说上两句,不至于孤陋寡闻,甚至可以自由的发表关于《音乐之声》﹑《夜半歌声》﹑《歌剧魅影》等音乐剧的个人观点和看法。
第四篇:歌剧魅影
在本学期的中外名曲欣赏中,在老师的讲解下,我接触到了《歌剧魅影》这部歌剧。剧中的音乐和剧情深深地吸引了我。在课下,我又多次观看这部歌剧并搜集了相关资料。以下是我的感受。
此部电影以克丽丝汀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事业发展为副线。克丽丝汀和劳尔曾经是青梅竹马的玩伴,当克丽丝汀在歌剧院认出劳尔的时候,过去的一切美好记忆复苏,两人因此而有了初步的爱情。但是魅影初次现身在克丽丝汀面前,克丽丝汀发现了魅影是自己的音乐天使和魅影对自己的爱意,但是偶然间看到了他面具下的真实容貌,那与自己心目中梦想的巨大反差,使克丽丝汀陷入了对魅影的深深恐惧中。在此时,劳尔的爱的表白使克丽丝汀找到了解救自我的路。
劳尔为了保护克丽丝汀而与魅影打斗,而魅影因为克丽丝汀不爱自己而恼怒,在《唐璜》演出时,魅影杀死了男主角而自己上场,两人默契的配合,音乐的完美融合,使两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在歌剧达到高潮时,克丽丝汀当众摘下了魅影的面具,使魅影的丑陋的脸暴露在众人面前,魅影恼羞成怒,在把歌剧院的大吊灯毁坏使剧院着火后,带着克丽丝汀来到了地牢,并困住了劳尔,让克丽丝汀在爱情和劳尔的生命两者中选择,在危急时刻,克丽丝汀决然的吻住了魅影,而魅影也从这一吻中体会到了克丽丝汀的心意,魅影放一对恋人离去,而自己也颓然离开。
影片以插叙手法进行,在影片的结尾,克丽丝汀的墓碑前,劳尔将拍卖的来魅影的旧物放到墓碑前,而魅影的玫瑰花静静地躺在一边,影片至此结束。
魅影作为一个把生命高度纯化的艺术家,务求一切尽善尽美,丑陋的面容成为他内心中拔不去的尖刺,当他发现犹如美之化身的克丽丝汀后,便小心地培育她、守护她,把她当作自己血肉之躯的一部分,期盼对方能够作为缺憾的弥补者长伴左右。克丽丝汀对魅影的感情也应当远比对劳尔的爱情深刻,这从她与魅影对视时的迷离眼光中就可以看出。克丽丝汀和魅影的歌声曾经水乳交融过,但是他们面临了一样的幻灭:美的虚假和远离。
电影采用了“音乐戏剧展开”的概念和方法,音乐元素在其中自然占据了很重大的因素。电影大量采用古典音乐背景,又加上音乐剧,在音乐剧中套上歌剧,创作出一部音乐剧力作。
在这部电影中,舒缓、紧迫、狂躁、激情的音乐不断交替,而且几首旋律如《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贯穿始终,同样的旋律巧妙表达了不同的感情,也奠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
第五篇:歌剧魅影
《歌剧魅影》音乐赏析
上了一个学期的音乐剧欣赏,感觉最深的就是那部叫《歌剧魅影》的音乐剧,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优美的音乐旋律,扣人心旋的剧情,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及此剧的弦外之音。《歌剧魅影》的故事发生在1870年的巴黎。主人公魅影是个集音乐、建筑和魔术等多项才华于一身的天才。生来残缺的面孔,给他带来沉重的苦难和非人的境遇。他,在逃脱残酷的折磨之后,将巴黎歌剧院的地宫,变成了自己的游乐场。他付诸心血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天堂。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个天堂不过是一个寂寞的囚笼。社会的无情与冷漠使他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堕落天使,徘徊在天使与魔鬼之间。但同时,他也无法忍受孤独寂寞,内心深深地渴望被社会认同,被他所爱的人接受。于是,当他遇到了克里斯汀,爱上了她的天赋与善良,化身为音乐天使,陪伴她成长。他为她创作优美的音乐、华丽的歌剧、教导她歌唱、训练她的舞姿,帮助她成为一个令整个巴黎倾倒的女神。他以为克里斯汀就是他的,或许是因为他向她倾注了所有的热情。
然而,他来了,他带着童年的记忆与爱恋来了。歌剧院的赞助商夏尼子爵劳尔,他拥有一张英俊完美的脸,与克里斯汀两小无猜,彼此相爱。魅影嫉妒这一切,于是,他对克里斯汀的感情由单纯的怜爱与倾慕,变成了不择手段的占有与控制。当克里斯汀与劳尔在巴黎歌剧院的楼顶海誓山盟的时候,魅影的心碎了。他恨她。他要报复,惩罚她的不忠,惩罚他的横刀夺爱。魅影带走了克里斯汀,将她带到了那个黑暗的地下世界,企图以此来获得她的忠诚。当劳尔赶来时,魅影设计捉住了他,并以劳尔的生死相逼,要克里斯汀作出抉择。为了保全劳尔,克里斯汀放弃了自己的自由,爱情给予她勇气和力量,让她无畏地走向魅影,亲吻那张丑陋的脸。
这一吻,震撼了魅影。或许他一直以来都明白,自己无力改变这一切,他只是不愿放弃。这一吻,让他感受到了爱的真谛:真爱并不是占有,而是成全。他成全了克里斯汀和子爵,独自承受痛苦与沉重的悲凉。成全,才是爱情最圆满的表达。
这,就是《歌剧魅影》,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诠释了一种爱的真谛.《《歌剧魅影》是一部如此精湛的音乐剧,堪称音乐剧的里程碑。事实上,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名剧,《歌剧魅影》从1911年诞生起便以各种形式献给了观众们无数的惊喜,其中以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改编的音乐剧为其巅峰时刻。该剧以浪漫唯美凄清为主,华丽壮观的布景,音乐旋律优美、语言丰富,且仿歌剧形式,以音乐从头到脚贯穿,并有类似宣叙调和咏叹调的运用。2004年的时候,华纳推出了它的电影版,画面很华丽,每首曲目的重新演绎效果也很好,还加入电脑特技和一些舞台版无法演绎的场景。
不论是舞台版还是电影版,音乐始终是其中的灵魂。音乐主要分为背景音乐和插曲,背景音乐是指标识环境、场合、地域等的音乐,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增强感官效果等多种作用,而插曲主要指剧情当中出现的歌曲,常常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场景内针对某一具体情节的内容而创作,与剧情发展紧密联系,主要发挥着表达剧中任务的情感,烘托气氛,推动剧情戏剧性的发展,以及担任某种转场、闪回的作用。
《歌剧魅影》中,背景音乐的表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为特定时间和空间出现的背景音乐,如在一开始的拍卖会上,当拍卖品水晶吊灯上的盖布被拉下时,音乐突然闯
入画面,管风琴严峻的演奏营造出了突兀诡异的气氛。这时出现了一支雄伟的旋律,随后旋律由弦乐和铜管乐器一起演奏,很好地表现给观众当年歌剧院热闹的场面以及非凡的气派;
二、表现角色心理活动的背景音乐,当舞台上魅影的面具被克里斯汀揭下时,随着水晶吊灯的坠落,魅影趁机将克里斯汀带入地下。在这里,前面出现过的多个主题音乐被连缀在一起并进行了变奏,音乐的紧张度不断加深,同时也体验出女主角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的发展变得复杂起来;
三、表现角色外在情感的音乐,由于克里斯汀被带走,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寻找她的下落,在这里,由双簧管的连续跳音构成主旋律,节奏欢快跳跃,旋律诙谐幽默,这段旋律充分体现出了众人的不知所措,起到良好的艺术效果,此外,这段音乐还采用了传统歌剧的演唱方式,既有独唱,又有重唱,把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通过音乐的修饰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剧魅影》中的插曲因为融会了复杂的爵士节奏和富于冲击力的音响律动,着重深入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给了观众以细细咀嚼回味的余地。其中《Phantom of the 0pera》、《Think Of me》、《Angel of Music》、《Music of the night》、《A11 I Ask of You》等歌曲韵味十足,是欣赏者体会剧中感情最直接的方法。就其中的《A11 I Ask of You》进行分析,夏尼子爵劳尔和克里斯汀从小一起长大,互相爱着对方,夜晚,在剧院的顶楼上,两人互诉心中的爱意,尾随而来的魅影看到了这令他嫉妒的场面。这首男女声二重唱是这部剧中最著名的唱段,歌曲分为两部分,A段旋律平稳流畅,B段用大幅度跳进音程同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B段这种大幅度跳进音程的旋律恰似主人公跌宕起伏的情感。整首歌曲的伴奏基本是由木管和弦乐构成.舒缓的演唱和开放性和弦伴奏与飘雪的画面组成一幅充满浪漫气息的夜晚美景,使观众深深地陶醉其中。
纵观《歌剧魅影》的音乐艺术,不仅音乐风格和乐器实现了多样化,表现方式也是十分丰富,且带有许多深情、阴暗、幽默的表现成分,渗透出不同的情感。歌曲表现上表演者更是很好地将自己的情感调动起来,投入到表演活动中去,以有意识的表现给人们一种艺术化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把现实中一个人的具体的喜怒哀乐情感升华为某种普通的,可供大家共同感受的形式,使听众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表演者的深情演绎使观众在音乐欣赏中产生了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总的来说,音乐剧称得上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现如今,很多经典的剧目已被创造出来,点缀着艺术殿堂和人们的生活。通过观赏音乐剧,我们在为精彩情节及优美音乐与舞蹈沉醉的同时,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也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