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网络语言大全

网络语言大全



第一篇:网络语言大全

字母篇

B:

:宝贝,情人,孩子,ByeBye,看具体使用。L:Bebacklater,过会回来。

BC:白痴。

BF:男朋友,源于英文BoyFriend,对应词是GF。专指有可能会成为LG的BF。

BL:玻璃,不是指一种易碎品,而是同性恋。

Blah-blah:

反复说。

brB:Berightback,马上回来

BT:变态。

BTW:顺便说一句,源于洋文:ByTheWay。

Bullshit,shit:胡说,废话

BXCM:冰雪聪明

C:

CM:臭美

Cool:酷

CU:seeyou,再见

Cutie:甜心

D:

Damn:靠,他XX的DD:弟弟

DX:大侠,大虾。在某方面值得佩服的人

DL:download,下载

F:

Fag:同性恋,(参照“BL”)

FB:腐败,指聚会 吃饭 活动。

FLG:前些日子家喻户晓的,经常在网上提到的一种社会现象。

FT:Faint,晕倒的意思,也叫分特,表示惊讶,不可理解,不可置信等意思。

FAQ:常见问题,FrequentlyAskedQuestion

FT,分特:Faint的简称,晕倒。

G:

Gay:同性恋,(参照“BL”)

GF:女朋友,源于洋文GirlFriend,对应词是BF。专指有可能会成为LP的GF。

GG:哥哥

I:

IMHO:窃以为,源于洋文:InMyHumbleOpinion。大都是洋人用,属于Internet的文言文。

J:

JS:奸商,原指一些不法商人,现在已经有扩大化的趋势,只要是卖东西都称JS了。

JJ:姐姐

JJWW:唧唧歪歪,指人说话的样子

K:

Kao:惊讶的语气词。用法:我靠,我。粗口,慎用!

KFC:Kxxx&amFxxx&amCxx,要是和某人有仇,就KFC他吧

KL:恐龙,PLMM的反义词。

KH:葵花,就是练葵花宝典的高手。

KHBD:葵花宝典

Kick:扁

Kickyoura:踢你屁屁

L:

Leecher:吸血鬼,指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分享回报的家伙,被严重鄙视的人

LM:流氓

LP:老婆。有时也指个人的心爱之物。

LG:老公

LOL:LaughOutLoud,大笑

M:

MD:妈的,粗口,特别慎用!

MM:妹妹、美眉,表示年轻女性,千万不要用在“妈妈”上面。

MPJ:马屁精

N:

:牛逼,与牛无关:)另一个意思是笔记本电脑得英文缩写

P:

P9:啤酒

PFPF:佩服佩服

PG:屁股

PK:playerkill,砍人,攻击,也可解释为先批后K

PLMM:漂亮美眉

PLZ,PLS:please,请

PM:论坛的私信

PMP:拍马屁

:多义词,可代表票票(钞票)、漂漂(漂亮)、片片(照片)、屁屁(屁股)、怕怕(害怕)、婆婆,需结合上下文理解,有点挑战智力

L:people,人们

MM:飘飘妹妹,漂亮的妹妹是也。也指婆婆妈妈。

Pro:profeional,专业

:两种意思,Btw(Bytheway中文译文:顺便说一句)。另外也指著名的图象处理软件Photoshop

PXJF:辟邪剑法,源于KHBD,KH专用的剑法

PUB:网路上扫描到的ftp,可以临时起上传下载功能,也指把文件传到pubftp上共享的行为。

R:

RPWT:人品问题

RY:人妖

S:

SJB:神经病

SL:色狼。

slap:打耳光

SM:Sadism&amMasochism的缩写,性虐待或指(被)虐待狂

:suort,支持

Sigh:叹息

Sorrya:可怜的家伙,鄙视的意思

SoSo:一般

T:

THX,3X:thanks,谢谢

TMD:***,粗口,特别慎用!

TD:****。在抱怨或骂人时用,有时可以简写为D,类似的还有TMD,WBD等,慎用!

TX:同学,同在论坛里泡的,表示友好

TTYL:Talktoyoulater,再见,下次回头再谈

V:

Viva:万岁,表示特别喜爱某样东西。

X:

XXX:儿童不宜的东西

XXXX的说:一种动词后置,比如吃饭的说

XXXXing:XXXX进行中,正在XXXX。比如上网ing

xixihoho:嘻嘻呵呵,表示心里十

第二篇:网络语言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语言对青年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胡冬昊、马赫、范正

一、黄易、于润蓬、张泽华、尹子轩

一、调查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网络时代已悄悄地向人类走来,并以立方级的速度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伴随网络的传播,也催生了一批全新的语言方式使用方式。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口头禅,甚至在课堂上也经常听到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对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交流到底产生多大影响、学生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有多深,为此,2012年四月份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高一3班的部分同学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有关网络语言的调查问卷。据调查,学生们对网络语言接受和使用程度超过70%,已经深深影响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

二、调查方法和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书面调查问卷形式,随机抽样调查本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共发出问卷30份,收回问卷30份。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是:

1)网络用语包括哪些内容

2)举出一些网络名词或让学生列出经常使用的网络语言、词 汇,了解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熟悉和了解程度

3)学生是否经常使用网络语言?

4)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品味不高、粗俗化,学生如何看待?

5)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的利弊

三、调查结果

1)网络用语包括哪些内容。

70%的同学认为网络用语包括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网络服务和 网使用有关的特别用语、涵盖网络所在的日常活动内容的用语。

2)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熟悉和了解程度

学生对数字谐音词、英语单词或短语首字母或关键字母缩写、特 定的英文字母与汉字混合形式、各种非文字符号等网络语言是非常熟悉的,如蒜你狠、88、坑爹、鸭梨、神马、251314、:-D 等,熟悉程度比例最高达93%以上。

3)学生是否经常使用网络语言。

有64%的学生表示经常使用网络用语,36%的学生表示不经常使 用。经常使用的原因是新奇、方便。

4)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品味不高、粗俗化的问题

对网络语言认为不粗俗、还好的学生占65%;认为不用认真对待 的学生比例占10% ;认为粗俗的比例占20%;5%的学生没有表态。

认为不粗俗的学生认为网络语言是符合青年人的兴趣爱好,方便 简捷的聊天方式。

5)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的利弊

网络语言的青年学生的利弊问题上,认为利大于弊的学生占57%,主要体现在觉得有趣、时尚、方便;认为弊大于利的学生占30%,主要体现在各种新奇语言频繁出现,年轻人容易提笔忘字,影响中国语言的准确性,使用网络用语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有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无利弊关系和没有感觉的学生占13%.网络成为一种交流工具,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对青年学生的影响,社会和专家们也有不同意见,其中有专家认为宽容比扼杀更重要。

1)有关专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网络语言写出来的东西大部分人看不懂,影响了沟通,也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同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

2)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汤吉夫认为,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的被丰富被更新。对于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言不能简单的判断对错,它进入人们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对网络语言宽容比扼杀更重要。

学生之间使用生动、有趣、幽默的网络语言感到很亲切,网络语言和相声、小品一样,也在另一面上体现了语言魅力。所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实现正常的交流和沟通,将是今后非常重要的问题。

2012年4月

第三篇:2014最新网络流行语言(定稿)

网络流行语

第一名:虾米

闽南词汇“虾米”是闽南语“什么”的谐音。正字为“啥物”例如“做虾米(zuo xia mi)”“创虾米”=“做什么”,“为虾米(wei xia mi)”=“为什么”。闽南语“什么”的发音为:xiá mì网络用语“虾米” 网络用语,“虾米”=“什么”,取自闽南语“什么”的谐音。发音:xia mi 多用于网络聊天、论坛贴子当中,是对“什么”的一种时尚称呼,在80后,90后网民中普遍流行。毫无疑问,“虾米”居于2013最新网络流行语榜首位置。

第二名:人艰不拆

人艰不拆,表示 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该词语出自林宥嘉歌曲《说谎》,其中有段歌词是这样的:我没有说谎,我何必说谎。爱一个人,没爱到难道就会怎么样。别说我说谎,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该词常出现在网友回帖中,楼主直接说出了一个让人无法面对的真相,回帖网友感同身受,只是一时没法面对。“人艰不拆”成为2013最新网络流行语排行榜的第二位。第三名:熟女

熟女必须具备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充分的经济实力,消费得起名牌等奢侈品。对于这个说法,我实在不敢认同。熟女要具备经济独立能力是对的,而消费不消费名牌奢侈品倒没多大关系。到了今天,我们其实很有必要把‘熟女’这个词重新定义一下。”“‘熟女’一词从日本传播界流传过来的词汇,现在泛指30岁-50岁的成熟女人。但不是所有成熟的女人都是熟女,我们这里要说的熟女不仅仅是性成熟。真正的熟女应该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内涵,气质优雅,自爱自信,懂得体贴和关怀。”,2013最新网络流行语排行榜的第三位就是“熟女”了。

第四名:屌丝

屌丝,也写作“吊丝”、“吊死”、“叼丝”,是中国网络文化兴盛后产生的讽刺用语,源自D8元老级会员操笔帝一篇文章创新性的开创“屌丝”一词,后被魔兽世界吧会员用以嘲讽李毅吧会员,而李毅吧吧友欣然接受这一蔑称,并以“屌丝”自居,由于李毅吧人数众多,后得以火遍网络!意为劣等毅丝。以己方实力实现一线城市中心区域有房有车的梦想对于屌丝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该词因在年轻人群体间的语言文化中被广泛应用,其使用和含义变得更加宽泛。所以,任何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那么如意的人,对自己进行自嘲都是很正常的。其实,“屌丝文化”不过是又一种网络亚文化的崛起,它意味着中国人更多的获得了自己诠释生活的角度与权利,亦为一种新型的文化。

第五名:绿茶婊

“绿茶婊”成为网络热词,始出三亚“海天盛筵”涉嫌聚众淫乱事件。绿茶婊,即GREEN TEA BITCH,网友解释为特指那些装纯的妓女,总是长发飘飘,对外说素面朝天,其实化了裸妆。装出人畜无害、心碎无痕、岁月静好的多病多灾、多情伤状,喜欢瞪大眼,无辜的看着男人,其实野心比谁都大。姿色中上,以文艺女青年为伪装,通常以文艺片女演员/女记者/女主持/女作家为职业,爱发表文学艺术政治论点博得男人爱慕,四处宣扬受过情伤,咬牙坚强,QQ签名是世界上唯一一朵孤独的花之类。私生活混乱,以及有过劈腿或小三经历的成功女性。

第六名:人鱼线

人鱼线又名人鱼纹,正式学名为“腹内外斜急,指的是男性腹部两侧接近骨盆上方的两条V形线条,因其形似于人鱼下部略收缩的形态,故称之为人鱼线。达·芬奇在《绘画论》中首次提出“人鱼线”作为“美”与“性感”的指标。不过近来随着人们对人鱼线的追捧,很多爱美健康女性也晒出自己的人鱼线,声称人鱼线并非是男性特有的生理现象。

第七名:萝莉

萝莉(ロリ),是洛丽塔(ロリータ,Lolita)的缩写,洛原指美国一部小说,后在日本引伸发展成一种次文化。“萝莉”或“萝莉塔”作为名词用以指称“女孩子”本身,或指称“穿着萝莉装的女性”。但作为形容词有时会专指“拥有萝莉风格”,例如萝莉装(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Lolita fashion)。第一个被世人公认的萝莉角色是1982年推出的「甜甜仙子」里的主角Momo公主。第一代萝莉萌王是「魔卡少女樱」里的主角木之本樱。

第八名:不明觉厉

“虽不明,但觉厉”,即“不明觉厉”,网络用语,意为“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第九名:车震

车震,是指有车族热衷与恋人相互调情、作出一些暧昧动作或者发生亲密行为导致车的震荡的现象。车震,现代都市性生活的一种,指为了满足自己性需要,不固定的在汽车内发生性接触和性交。

车震,那顾名思义就是车内震动。具体的说法“车震”:一般是指异性之间利用汽车的震荡,相互调情和作出一些暧昧的动作或者是做爱。[1]当古龙在小说里把“停车坐爱”用得风情无限时,估计“车震”这个词还没有诞生,至少,没有像现在一样被关注。在论坛上喜爱讨论“车震”的网友和迷恋“车震”甚至上瘾的恋人们统称为“车震族”,“车震族”也成为了新人类的特殊词汇。

正常的男女车友都会有春心荡漾的时刻,而让大家发泄的地方,除了家里,应该还有“车”里。在国外,一项调查表明,浪漫性爱地点第一位是海滩,第二位就是车。实际情形是:海滩上的浪漫,对于芸芸众生,也许有些奢侈和有碍观瞻,相比之下,还是汽车里来得更为切实可行一些。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你完全可以活学活用,从而在各方面提高“车床”水准。

资深车床族指出,对讲究气氛和刺激的老手来说,卧室比不上餐桌,家里比不上宾馆,建筑物里比不上车子里。不单单是因为被窥见的可能性,使得刺激兴奋中掺杂着罪恶感和紧张,从而大大提高了性快感,而且在车上那样狭小封闭的空间内,每一声细微的呼吸喘息近在耳边、彼此的体温气味相互熏染,那种心灵的贴近和亲密,不是其他室外性爱所能相比拟的。

第十名:比特币

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比特币也被意译为“比特金”。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通过特定算法的大量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

第四篇:浅谈网络语言现象

浅谈网络语言现象——“火星文”

英语(国际金融)072 卢进驹 20070300137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与人交流的方式逐渐发生改变,人们交流使用的语言、文字也在发生改变,逐渐演变出多种在网络中被广泛应用的网络语言。“火星文”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

火星文,或者叫“脑残体”,意思是看多了容易脑瘫,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字面上顾名思义可理解为“火星人”使用的文字。火星文并没有比较规范的定义,通常只要让人无法立即判定、理解的文句皆可泛称为火星文,其使用和成立条件是必须要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困难。在网络上的QQ空间、论坛、聊天室、网络游戏这些”90后”经常光顾的地方和个性签名中,到处可见这些奇怪的字符。

火星文通常由日文、韩文、繁体字、错别字以及英文字母、网络口语和表情符号等组合而成,甚至还夹杂着方言和乱码。比如用“3Q得ORZ”代表“感谢得五体投地”,用“1切斗4幻j,↓b倒挖d”表示“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

“火星文”作为网络的一种行话,有其内在的规定性。

一、象形字。“ORZ”很像一个人在伏地叩首,以此表示“五体投地”。

二、声母组合代表汉语单词。如wl—网恋;py—朋友。

三、数字谐音类。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

四、数学符号加英语字母。+U—加油。

五、拆字组合。走召弓虽—超强。“火星文”与一般的汉语词汇相比,有的追求简约化,如“ORZ”;有的则复杂化,如“走召弓虽”;还有的则繁琐化和晦涩化,如“饿箌魜魜笕箌都吥堪杁眼”(饿到人人见到都不堪入眼)。

面对让人困惑的火星文,许多人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加鞭挞,认为火星文是“对中国传统汉字的肆意篡改,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有的人表示担忧,认为“如果这些孩子养成了使用怪字体的习惯,对语文的学习和考试都会带来影响”;有的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90后”喜欢用火星文可能是为了标新立异,也可能是出于一种叛逆的心理„„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认为,“火星文”背后的动机很好理解:年轻人觉得他们的前辈没劲,不愿用他们的腔调说话,自然会想要自创一种腔调。90后对造字方法的活学活用,如象形、会意、反切注音、加减部首等,再现了方块字曾经历的诞生过程,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一次激活。符号的拆拼、解密,本身就极富乐趣。他们正是游戏文化中成长的一代,对游戏的欲求格外强烈,在他们手里,语言的游戏面孔被大大强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语言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武器,可以听从心灵的意愿自由控制,通过“说什么话”,就能感觉“是什么人”。所以青年总会借由语言默契,划下楚河汉界,语言成了表达自我的最后领地。在语言世界里自制规则,从符号的解构、再创造中,重新获得主宰一切的优越感——这是一种超越成人世界的资本和象征。成人社会的文化焦虑可以理解,但更应该相信进化论。没有谁占领道德的制高点。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火星文”的出现,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冲击,给人们生活带来一点点的波澜。但是,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从量变到质变,新事物会总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是不变的事实。“火星文”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网络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和演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火星文”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发对或者一味的提倡,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火星文”在“90后”新青年中风靡一时,我们应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宽容。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对许多青年喜欢标新立异,不断追求独特的自我风格的做法,我们不能一味地扼杀,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夺目的创新思维的光芒,这也是时代不断发展的动力。更何况,传承和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根基,又岂是只发展了几年的“火星文”能撼得动?如果真的能对中华传统文化造成较大的冲击,那中华文明以后又何以立足于世界文明之林?

接下来,我们应该以冷静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火星文”现象进行理性地分析和正面地引导,倡鼓励那些“90后”新青年自觉地使用规范语言文字,更好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在追求时尚、独特的同时,更应该自觉学习、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永远树立在世界文化之巅。

第五篇:网络语言。叶力

网络语言

汉语里的网络语很有意思。它随着电脑的普及化和网络的发展而发展。学习汉语的同时也要掌握它的另一方面,就是网络语言。这种语言一般用于网上交流。可以用短语或短词表达某种状态,心情,评价等等。因此它划分为符号化、数字化和字母化等形式。目前网络语言词汇没有具体的数量,因为它的数量一天比一天多。首先分析一下网络语言的几个特点。

形式上 1)符号化

在电脑上输出文字时,习惯上会带有相关的符号语言。例如::-)(微笑的象形);:-D(大笑的象形);:-C(撇嘴的象形)等等。

2)数字化

运用数字及其谐音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55(呜呜的谐音,表示哭的声音)、88(拜拜,英语单词Bye-bye的谐音)、520(我爱你的谐音)等等。

3)字母化

类似于数字的运用,字母也有表情达意的功效。如:BT(变态拼音的缩写), PLMM(漂亮妹妹), PMP(拍马屁), BF(boyfirend的缩写,即男朋友)等等。

内容上

新词新意层出不穷

像网络新词酱紫(这样子)、表(不要)、杯具(悲剧)等等,它们是同音替代或合音替代。一些旧词有了新的意思,可爱(可怜没人爱)、恐龙(丑女或者是褒义词)、天生丽质(贬义词)。

超越常规的语法

网络语言已经不在拘泥于传统的词语构成语法,各种汉字、数字、英语或简写混杂在一起,怎么方便怎么用,语序也不受限,倒装句时有出现。如:“······先”、“······都”、“·······的说”,千奇百怪。

口语化的表达

网络交际语言用于网上交流,在表达上更偏向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

网络语言的来源

网络缩写词大量出现的原因首先是为了节省时间,因为网上的时间太宝贵,多泡一分钟的网就多花一分钟的钱。同时,在网上聊天中必须以较少的字符来表达意义,提高网上聊天的节奏,减少对话的延缓,脱节。

聊天室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菌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ěngsóng,意为“竭尽”),等等。

网络语言的发展

网络语言的流行与使用者以青少年为主,他们的电脑水平和外语能力相对较强,无论是文化素养还是语言修养,层次也都比较高。

如果留意和总结一下近几年人们在表示愤怒时常说的词语,就会发现一条清晰的演化路线。即从最初由港台引进的“哇噻”(尽管后来在国内它大多代表惊喜的意思,但起初这却是句骂人的话)——我操——我靠——我倒(现在多用这个字面上比较文明的形式)——我晕(目前正流行,本人认为其是“我倒”的替代词)。为什么中间的那几个都被人们从起初的接受到后来的放弃,这是一个人民群众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选择的过程,那些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词语最终会被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只有那些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类型

1)符号型

多以简单符号表示某种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如“--”表示一个“无语”的表情;“O.O”表示“惊讶”的表情;“TT”表示“眼泪”的表情。符号表示文字的的多与谐音有关,如“ = ”表示“等”;“O”表示“哦”;“ * * ”表示不雅语言等。

2)数字型

一般是谐音,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55~~~=呜呜呜(哭啦声);886=拜拜了。

3)字母型

类似于数字的运用,字母也有表情达意的功效。如:MM=妹妹;PP=漂漂,也就是漂亮的意思;PLMM = 漂亮的妹妹。还有一些在英语里经常用到的:GF= girlfriend;OMG = oh my god;BTW = by the way.4)翻译行

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子替代,如:伊妹儿 = e-mail;瘟都死 =windows;荡 = download。

5)新造类

此类网语是伴随着网络为大众提供的聊天室、BBS等交流方式而派生出来的,多有借义倾向。如 “拍砖”(发表不同见解)、“造砖”(认真精心地写)、“东东”(一切东西)、“伊妹儿”(电子邮件)、“美眉”(妹妹、美女)、“写手”(网络文学的作者)、“见光死”(比喻网恋等一见面就完蛋),等等。这类词语读来别有意趣,已经有不少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并在传统媒体崭露头角,流行范围比较广。新造词语为网络语言中最有创造力的部分,也是最传神的部分。新词新语已成为网络语言的标识,网络交流中不会使用则会被认为是“菜鸟”和“爬虫”。6)同音型

在使用拼音输入法时,明明想输入“大侠”,输入法呈现的首选项却是“大虾”;想输入“同学”,却出来的是“童鞋”……但很多网民为了便利节约时间,在一些私人场合,也就不在乎这种“明知故犯”了。于是,满足语言省力原则

(thePrincipleofLeastEffort)与经济原则(EconomyPrinciple)的谐音错别字就如雨后春笋般,随着拼音输入法的普及,遍及神州大地。

结语

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从“不屑一顾”到“研讨研究”的过程。目前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但是还处于研究探讨阶段。首先对网络语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和知识,然后才能决定何时规范,怎样规范。既然现在还拿不出一个好的方案去规范网络语言,那么网络语言将走向何方?美,英等国一些权威词典已经收录了部分网络语言。

新词的延生更多的是靠约定俗成,大家共同认可,它就有生命力,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120129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