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教育学校简介
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地生活
特殊教育学校简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三台县总人口148万。三台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现开设聋生部、培智部和盲生部,主要面向全县招收聋哑、盲、低视力、智力障碍、行为障碍、自闭症、脑瘫、多动症、情绪障碍等类型学生,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95人,教师18人。
二、办学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全体教师利用寒暑假走村串户,动员残疾孩子入学,努力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学校在财政投入非常有限的困境下,始终牢记责任和使命,以“培养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为办学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发展潜能,补偿缺陷、康复指导,努力践行以师爱引领学生,以母爱呵护学生,以友爱帮助学生的“三爱”精神,共同唱响了三台特殊教育的奋进之歌!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参加四川省第二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金、银、铜牌6枚。2011年,23名聋人学生参加绵阳市首届残疾人艺术节文艺汇演获金奖;参加四川省首届残疾人艺术节文艺汇演获银奖。2012年4月,学校在三台县首届校园艺术节上文艺节目获特等奖。2012年9月,我校15名智障学生代表三台县参加绵阳市首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金牌12枚、银牌4枚、铜牌4枚,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均位居全
市第三。
“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地生活”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职业教育是特殊教育的根本出路”已经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学校现在已经开设美容美发职、盲人理疗按摩、丝带绣、开心农场等4项职业培训,本期计划再开设厨艺、皮革护理专业。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职业技能,为家长和社会减轻后顾之忧,使残疾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阳光美”是学校不懈的追求。
三、目前学生、学校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
由于特殊教育的特殊性,招生人数少,特困学生家庭多,学生行为习惯很差、心理畸形严重,损毁公物、浪费水电突出,职业培训、生存技能培训等必须开展,而唯一保证学校运转的学校公用经费十分有限,限制了学校、学生的发展,现在学校、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如下:
1、由于冬季来临,需为95名学生添置保暖手套一双、棉鞋一双、帽子一顶、围巾一根,需资金0.4万元。
2、需为80名住校学生添置漱口杯1个、牙刷1把、毛巾1根、拖鞋1双,预计需资金0.2万元
3、需为80名住校学生添置铺盖棉絮、垫棉絮、床单、被套、枕套、枕头80套,需资金1.7万元。
4、为保证学生营养,需为80名住校学生每天提供牛奶一袋,一年需资金2.4万元。
5、需为95名学生添置校服1套,需资金1万元。
6、特困学生宋雨豪、王俊右、王俊仁、赵锐鑫、刘梓元、肖鑫洪、马红辉、卿培容、叶李龙、张雪颖、代长生、李琼、史文涛、蓝宪文、康昭兵等需结对帮扶。
7、需为学生寝室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3套,满足学生住校生活的需要。需资金5万元。
8、学校需添置电脑8台,以完善微机室,满足学生上微机课。需资金2.5万元。
9、学校需添置室外活动设施一套,满足学生活动。需资金3万元。
10、由于学生增加,需添置课桌椅50套,需资金0.8万元
11、学校围墙约50米需加高、上粉水保护,需在操场入口处新建大门1处,预计需资金2万元
12、目前学校开设的职业培训专业较少,设备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需再开设汽车美容、缝纫等专业,完善已有专业的设备设施,聘请专业技师,以满足更多的学生尽早学习职业技能。购买设备、聘请专业教师、购买材料等需资金3.5万元。
13、学校需建律动室需安装专业律动设备1套,以满足学生学习舞蹈,需资金26万元。
以上合计需资金48.5万元。
上述困难得到解决后,三台县适龄残疾儿童上学难的现状将基本解决,一个功能更齐全、设施更先进、环境更优美、办学水
平更高的三台特校将更多地造福于三台148万人口中的残疾儿童,也必将吸引周边县市残疾儿童来我校享受优质的特殊教育。
我们相信有了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特殊教育的关心、帮助,残疾孩子必将更多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更多地享受到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学校将不负家长重托,争取社会关爱,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的残疾儿童享受到优质教育康复。今后,我们将以更新的理念、更坚实的步伐,扎实工作,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残疾儿童教育事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再一次感谢各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三台特殊教育学校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诚挚地祝愿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三台县特殊教育学校
2013年9月
联系人:羊绍志
联系电话:(0816)5222155(办公)
***(手机)
第二篇:泰来特殊教育学校简介
泰来县特殊教育学校简介
泰来县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59年,其前身是泰来县聋哑学校,是县内唯一一所招收智障、听障、脑瘫、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坐落于泰来镇清真街东段,占地5155平方米,建筑面积2607平方米,分教学楼和食宿楼两部分。学校开设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8人,在校学生暂分启音和启智两个部。现有教职工15人。学校建有律动室、语训室、微机室、图书室、感统训练室、心理康复室、智力康复室、听力康复室、运动康复室、情景教室、美术劳技教室等专用教室,功能齐全,设施一流,为残障孩子学习、生活、康复奠定了良好基础。
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为残障孩子的自食其力奠基,为残障孩子的一生幸福铺路”的办学宗旨,围绕“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有爱无碍,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注重基础教育,创新品质教育,突出职业教育,提升艺术教育,强化康复教育。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设了美术、律动、康复、职业技能等学科,积极研发校本课程。重视“送教上门”工作,不断探索“教育—康复—职业技能培训”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努力打造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使泰来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泰来县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2009年学校为全国三残儿童入学现场会提供现场。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齐齐哈尔市十一五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市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标准化卫生室”,市残疾人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和团体奖,市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集体。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先进集体,县优秀党组织标兵,县级班级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县优秀少先队大队等多项荣誉称号。学生盖世豪、汪强被评为全县首届和第二届美德少年。2017年曲艳坤老师被评为全县“最美教师”。2015年3月学校高标准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全体教职工将一如既往秉承“广德行善、乐于奉献、辛勤耕耘、育残成才”师德理念,发扬“自强不息、感恩有为”的创业精神,制定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再创辉煌!
2018年4月
第三篇:徐闻县特殊教育学校简介
徐闻县特殊教育学校简介
徐闻县特殊教育学校隶属于徐闻县教育局,是一所以智力障碍(脑瘫、智力障碍、自闭症、唐氏综合症和学习障碍)儿童为教育对象的公办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也是徐闻县新建的且是唯一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承担着对徐闻县域内智力残疾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现有在校学生72人,9个教学班;在职教师33人,其中特殊教育专业教师9人。
自2014年6月开始,徐闻县政府投资1600万元,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56-2011)》在徐闻县大水桥水库南侧新建徐闻县特殊教育学校,2015年秋季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学校占地面积1561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904平方米,建有教学楼1栋,康复楼1栋,宿舍楼1栋,学生食堂1栋。配备有感觉统合训练室、蒙台梭利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沙盘)、唱游律动室、美工室、计算机室、体育活动训练室、认知功能室、阅览室及多感官功能室等功能室学校环境优雅、清新,布局合理,建设齐全。
徐闻县特殊教育学校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促进成长、学会生存、适应社会”为培养目标,开展集教育、康复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的教学形式为主题教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具体主要包括核心学科(生活适应、社区适应)、实用学科(语文、数学、地理、历史、文化等学科教育)、艺能科(体育、美术、音乐和信息技术)、个别训练(运动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感知训练、游戏训练、行为训练、认知训练、多感官训练、心理健康训练)等多种课程。在全面评量各方面的发展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个别教育和发展计划,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展以生活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育,开展学生潜能,塑造健全人格。
徐闻县教育局 2015年11月30日
第四篇:特殊教育学校简介20121020
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简介
创办于1995年10月的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市残疾少年儿童(聋哑、弱智)实施教育的综合性特教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5亩,建筑面积9400㎡,开设学前、小学、初中和职高各年段共22个教学班,校本部学生239人,教职工70人(教师55人)。学校还在三个诗山、康美、水头中心小学附设展能班教学点,兼任教师6人,学生45人。
办学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用爱呵护、倾心浇灌,补偿缺陷、育残成才”的办学宗旨,厉行“严谨、博学、敬业、爱生 ”的教风和“文明、守信、自强、奋进”的学风,努力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先后创办了《泉州市残疾人服装鞋业电车培训与加工基地》、《油画培训基地》、《残疾人展能工场》,逐步形成“德育为先、质量为本,职教为龙头,艺体、康复为两翼”的办学格局。学校教职工12人次获省、泉州市优秀教师,39人次在省级刊物发表文章(18篇发表于CN刊物),25人次在国家、省、市各类竞赛中获奖。学生45人次在全国、省、市文体及艺术竞赛中获奖。学校先后荣获“福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福建省学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残疾人之家”、“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特殊教育达标学校”、“泉州市先进教工之家”等荣誉。
南安特教学校走过的20年历程,从当初12名学生发展到今天拥有239名学生的较大规模学校,靠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支持,靠的是特教人敬业博爱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回首过去,我们经历过许多可贵的探索;展望未来,我们无悔教育的信念与执着;在发展的道路上,学校还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呵护和关爱。今后,我们将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继续发扬严谨博学、敬业爱生的特教精神,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特殊教育,为南安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南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二○一二年九月
第五篇: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简介
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概况
习水县殊特教育学校是一所对全县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位于习水县东皇镇大榜村东皇四小旁,属县教育局直管,财政全额拨款的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占地3800平方米,于2009年秋建成,2010年3月正式开班行课。现有教学班7个,学生73人,其中男生56人,女生 17人,听力、语言残疾学生27人,智力残疾学生46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乡镇。学校共有教职工29人,其中校长1人,专任教师21人,工勤人员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有教学楼一栋,学生公寓一栋,建有标准化的学生食堂,现已建多媒体教室、律动室、图书室、电脑室和电视放映室各一间,能容纳150名残疾学生在校就读。学校成立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事业,各相关部门领导亲临学校调研,研究解决学校运转及学生生活保障等问题,大力支持学校发展,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开班以来,学校全体教职工克服困难,自我加压,忘我工作。并郑重宣誓:“以校为荣、真爱学生、拼搏奉献、终身无悔。”以“为学生明天着想,为学生家长分忧”为办学宗旨。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让学校充满活力”为办学理念。以“学校——突出特色 创市级示范学校,教师——突出特点 树良师益友形象,学生——突出特长 做社会有用之人”为办学思路。以“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为教学理念。以“以身为范、以勤为荣、以实为行、以绩为旨、以廉为威、以过为鉴”为行政工作原则。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生活”为育人目标。围绕“自立、自强、启智、健体”的校训。确定了
“团结、勤奋、创新、奉献”为校风。“爱生、乐教、探索、创优”为教风。“勤奋、乐学、友爱、乐上”为学风。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康复教育、融洽教育”为教学内容。
根据贵州省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的要求,为了更好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确定了“特教特办”的新思路——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开启学生智力,实施“有效”课堂教学,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塔建“技能加特长”的平台,着力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走“医教结合”、“送教上门“之路。
为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学校管理科学规范,职责明确,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养成。但学校现有设施设备远不适应学校发展,学生活动场地、教学设备、图书室、计算机教室、语言康复训练室、实验室、心理辅导室、医务室等相关基础设施急需完善,校区狭小,不利于学校提升发展,不能满足特殊教育的办学要求。
我们坚信,有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热心关注,有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