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0后独立宣言
80后独立宣言
栏目:心理先锋·80后style
专栏:80后style
作者:格格
不论是用怎样独特的方式来跨年,时间都不会因为我们的挽留而停滞不前。从13到14,从一生到一世,我们怀着美好的期待,就这么走进了2014。
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都会有种重新开始的感觉,这时候,多数人都开始设立新的目标和愿望。向昨天告别,向新年问好。想到去年的遗憾的错过,也对新的一年寄予希望。这时候咱也给自己升个级,全新2.0的你,准备正式上线吧。
持续充电
新的一年,要持续给自己能量。从书本中学习、从错误中学习、从周围人身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积极向上,为2014年终总结的时候,可以满意的说一句:这一年,我没有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新的一年继续保持爱学习的好习惯,没有这个好习惯的童鞋咱就努力培养!
打败焦虑
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得不扛着的几座大山,常常让身心感到疲惫不堪。“亚历山大”的困境怎么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焦虑是指向未来的,因为我们对结果没有把握,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我们才会倍感烦躁。新的一年,咱要多给自己打气,勇敢的去克服那些让你感到焦虑的事情,这一年,我们勇往直前。
尝试新鲜
新的一年,尝试将一个全新的自己投影到脑海的大屏幕中。感到乏味、没有灵感的时候,与其一个人窝在哪里找不到答案,太按部就班的节奏,我们就失去了创新的灵奇思妙想。去趟游乐场,就像小时候那么疯狂一样;去陌生的地方吧,就如同换个身份一样;还有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表达情感
2013,有太多的感情纠缠让我们累觉不爱,当然也有温暖的故事,让我们重新相信爱情。有的人说,害怕爱上一个人,也害怕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亲密关系前,我们常常退缩,因为越在乎越迟疑。我们害怕爱上别人,是担心两个人猜得中开始,却没能一起见证结局。其实,爱一直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如影随形。亲爱的你,为何让可怕的迟疑变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新的一年,我们不需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只需一步步耐心的找到自己,在了解别人之前先了解自己。无论人前人后,都将我们习惯佩戴的面具摘下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我们很多选择和努力,都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或是为了周围人定义的“应该”而生活,所以我们会累会苦恼。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不再迎合他人的“期待”,而是用心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
属于你的最美的样子,不是建立在取悦别人的基础上。要知道最重要的评价,是来自你对自己的态度,选择成为独一无二的你自己,是2014年,我们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曾经迷茫的你、烦闷的你、焦虑的你打包全部卸载,升级安装成独一无二,所向披靡、勇往直前、2.0版本的你。
2014呼啸而来,新年的你,希望自己拥有怎样的状态?
第二篇:独立宣言
柳林中学高二历史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张志达
授课时间:2014年5月16日
授课班级:高二8班
第1课
美国《独立宣言》
【课标要求】掌握《独立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独立宣言》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及对其的客观评价,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阶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潘恩发表《常识》;独立战争爆发;杰斐逊等五人委
员会草拟《独立宣言》;《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独立宣言》
的意义、作用和局限性。
理解:《独立宣言》是启蒙思想与北美独立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独立宣言》继承并
发展了启蒙思想,体现出鲜明的民主思想。
运用:比较分析《独立宣言》的思想渊源以及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和独具的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材料分析、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
国的原则,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它体现的民主思想成为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断追求的 理想。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难点:《独立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美国哈得逊河口一个百米见方的自由岛上有座自由女神像,举世闻名。她右手高擎火炬,猜一猜,她的左手拿着什么? 学生回答《独立宣言》,就此导入新课。
一、《独立宣言》的发表
1.探究:阅读教材24-25页内容,结合以下情景材料,概括《独立宣言》在怎样的历史背景发表的?
(1)理论基础:欧洲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早在独立前的一百多年间,欧洲启蒙思想就开始在北美传播,为《独立宣言》的发表奠定了理论基础。
(2)思想动员:北美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勇敢地走向战争。
在欧洲启蒙思想的熏陶下,北美殖民地也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是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和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他们反对奴隶制,主张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潘恩的《常识》消除了人民对英国国王的幻想,激励更多的人为独立而勇敢地走向战争。
(3)和解破灭:英国的殖民压迫政策和暴虐统治,使北美人民的和解幻想彻底破灭,争取独立成为整个殖民地人民的共同目标。
“没有代表权,就不得征税”,英国议会对殖民地不断征税,但在议会中却没有殖民地的代表。英国议会新征收的印花税、茶税、糖税等,遭到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强烈抵制,并最终引发了北美
独立战争。1773年,英国议会颁布《茶税法》,波士顿市民一怒之下,把价值近10万英镑的英国茶叶倒入查尔斯河。(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议会大怒,通过一系列被殖民地视为不可容忍的法令。英王对北美人民反抗的血腥镇压,使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王室和解的幻想彻底破灭,“要求独立”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呼声。最终促成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组成大陆会议决定宣布独立。2.过程:
(1)提出:1776年6月初,费吉尼亚的代表提出决议案,大陆会议指派杰斐逊为首的五人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
(2)通过: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经修改后获得一致通过,这一天也因此成为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二、《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1.探究:阅读教材26页,概括《独立宣言》由几部分组成?有哪些基本内容?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
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
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
第四部分庄严宣告独立。
2.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归纳:《独立宣言》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已建立新的政府。”
——节选自《独立宣言》 民主思想:
第一、平等与天赋人权思想。《独立宣言》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些权利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不可剥夺,这些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第二、主权在民学说。《独立宣言》提出,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
第三、人民革命权利的理论。《独立宣言》以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人民革命权利理论。指出,既然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如果一旦政府不履行职责,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起来革命来改变或推翻它。
3.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归纳:《独立宣言》有何进步性?
材料1:马克思说:美国是“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和最先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的地方”;是“最先产生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
材料2: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自那时起,华盛顿及其领导的美国革命一直是近代中国进步人士心目中的理想和榜样。1897年章太炎在《变法箴言》中称华盛顿“功若女娲、燧人”。《独立宣言》在中国被首次翻译并发表在1901年出版的《国民报》第一期上。1903年陈天华在《猛回头》中疾呼:“要学那,美利坚,离英自立”。
评价:
《独立宣言》的积极意义:
(1)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2)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3)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4)它体现的民主思想成为历代美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独立宣言》的历史局限性:
(1)没有废除奴隶制。
(2)存在着财产、性别、种族的各种限制。
【学思之窗】请同学们联系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为什么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会在中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
答:(1)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求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获得民族独立,争取民主权利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2)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独立宣言》体现出的民主思想给中国人民极大鼓舞。
【板书设计】
美国《独立宣言》
背
景:理论基础、思想动员、和解破灭
主要内容:四个部分
民主思想: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的权利等
评
价:积极意义 历史局限性
【作业布置】《导与练·演练广场》1-7题 【教学反思】
第三篇:独立宣言
“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统治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为了慎重起见,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予以变更的。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为了本身的权益便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第四篇:独立宣言读后感
读《独立宣言》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
法学1301 冯歆然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档案馆 永久展示着一份让美国人民永远自豪对后世产生身深远影响的文件——《独立宣言》。1776年,托马斯·杰弗逊主持起草的《独立宣言》在战火中诞生,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骄傲又庄严的宣告脱离大不列颠王国,自此,美国的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
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国的地标性建筑自有她最独特的含义和纪念价值,美国是个追求自由民主的国家,这或许是一种根生地固的思想,追溯百年前他的建国和立宪,《独立宣言》无疑最光灿夺目,略读发现其民主思想突出且有先进意义。
平等与天赋人权思想
独立宣言中说到:“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天赋人权”即“自然权利”,其基本精神是强调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这些权利绝不应该被剥夺。
洛克,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将天赋人权概括成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适应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法治的民主要求;《独立宣言》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些权利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不可剥夺,但将其概括成自由权、生存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适应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
主权在民学说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贯穿了一个中心思想——主权在民他认为一个民主的政府必须把权力完全交给这个国家的全体公民,然后再由全体公民把权力赋予给一个组织,即民选的政府。
《独立宣言》提出,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独立宣言》中提到“如有任何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保障生命,获得自由及追求幸福),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
它……”,这是人民主权说在资产阶级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中的第一次体现。
人民革命权利的理论
人民革命权最早由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由于政府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上;如果君主篡夺立法机关的权力和未经人民同意而制定选举制度,或政府滥用职权而侵犯了人们的自然权利时,人们就有用武力推翻他们的权利。他认为,任何政府都可能腐化而退化为暴政。暴政就是非法地获取他私人的或小集团的利益,必然侵犯人民的利益。必须把实行暴政的人当作侵略者来对待。专制国家不是国家,专制政体不是国家的合法形式,人民没有义务服从。暴政是对神创秩序的侵犯,是以暴力迫使人民崇拜偶像。所以,反抗暴政不仅是人民的权利,更是神圣的宗教义务。”
而《独立宣言》以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理论为基础,指出:既然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如果一旦政府不履行职责,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起来革命来改变或推翻它。
宪法的精髓就在于反对专制、不自由、不平等,争取自由、民主、主权在民、平等,无疑,《独立宣言》具有宪法精神和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是他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屈从于种植园奴隶主的压力,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暴露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人权的局限性。
之后,《独立宣言》对推动后来的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对法国大革命及其《人权宣言》产生和亚非拉革命都产生了深渊积极的影响。
第五篇:独立宣言读后感
读《独立宣言》有感
以前知识面真的好狭隘,《独立宣言》都是在书本上了解到一些。今年寒假我拜读了这本书,才了解到它的作用和影响是如此之深。
1774年7月4日,震惊人类的伟大宣言—《独立宣言》改变了世界的步伐及格局。该宣言的发表目的在于向全世界阐述联合殖民地脱离大不列颠的理由
《独立宣言》真正的光荣首先在于它引导人民解决了独立这个主要的矛盾,美国人之后一直努力在填补宣言之所谓理想和美国现实之间令人心痛的鸿沟,经过林肯,马丁·路德金等人的牺牲才逐渐实现了真正自由和民主。
自1776年以来,《独立宣言》中所体现的原则就一直在全世界为人传诵,其蕴含民主思想,主要体现在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人民公民权利这四个方面,值得我们体味。
《独立宣言》虽然不是美国的宪法或其组成的部分,也不具备宪法的效力。但它的影响在美国历史上意义重大,不可小觑,是世界民主进程中一块不朽的丰碑。让我不得不服,先人的智慧是多么的了得。
我深知自己的力量薄弱,不能全面地了解社会,所以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面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