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党员观后感(2012感动中国)

党员观后感(2012感动中国)



第一篇:党员观后感(2012感动中国)

看完了《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节目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十位当选的代表是我们当今社会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默默无闻,但又无限执着的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是引领时代、感动全中国人民的英雄。做为一名教师,胡忠、谢晓君夫妇的事迹对我感触尤为深刻。

这两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大凉山深处、悬崖峭壁上,一待就是18年。这两位老师,将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大山,奉献给了教育,他们本身,就是一幅伟大的英雄照片!他们将我们每一个尚存着良知与善念的心都照热了!这束火光,在每一个曾经明亮却最终暗淡的心灵角落里熊熊燃起。他们提醒我们,怎么去做一名教师,怎么去做好一名教师,怎么去做好一名奉献的、不计较回报的,领了230块钱工资仍感到欣慰满足的教师!

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如果说,这样的故事一直都有,只是不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不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今天,当我的眼里凝聚着震撼的泪水的时候,我真切的感觉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始终有这样一道清澈的溪流,它轻轻地淌过,泉声回荡在山谷。让久渴的人泪流满面、激动万分。让我们迷失的脚步第一次有了清醒的省思,第一次有了短暂的回忆、停留。

“爱心是幸福的源泉。”胡忠和谢晓君坚守在高原,用他们的行动把这份爱延续了下去。他们能坚守,是因为他们有一种信念的支撑,还有就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那种强烈的责任感。

胡忠、谢晓君老师把生存定位在一种精神的信仰,而不仅仅是舒

服的活着,人可贵的就是这种信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品”,这种东西是人存在的真正价值,看看这个社会中有品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什么缺少,就是因为我们生活越来越没有信仰了,唯一有的或者说占较大比例的就是“拜金”的信仰,中华民族的存在当有“信仰”、当有“品”,看看这些感动中国的人,让你的心灵纯化,感谢中央电视台的这个栏目,让我们的精神在这个物欲社会不至于溃烂。

同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胡忠、谢晓君老师的感动事迹使我产生无穷的力量和奋进的动力,他们说,我们是平凡人,做的是平凡的事。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去做这“平凡”的事吗?这需要对学生多大的爱,才能有着这样的坚持啊!我是一个大都市里平凡的教师,我该怎样去爱我的学生?我想就从:1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2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3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这些基本的行为做起吧!

在以后的教育事业中,我将化感动为力量,以他们为学习的楷模,我也将从自身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我相信如果人人都能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我相信每个平凡的人都能像胡忠、谢晓君老师那样为这个社会贡献不平凡的力量。

党员学习心得体会

教 学 一 支 部

周馨

第二篇:感动中国2014观后感

中国力量,感动你我从2003年第一届《感动中国》开始,我每届必看。每次观看中,总是会几度眼眶湿润。2月28号的下午,观看了《感动中国2013人物颁奖盛典》。这种久违的中国力量,再次让我落下了感动的泪水。

今年的获奖者中,有为了国家事业而隐姓埋名,30年未曾回过家的“中国核潜艇之父”;有为了战友在临终前的遗愿,20多年执着寻找,甘做守墓人的退伍战士;有身患绝症,为了儿女不辞劳苦,三年完成巨幅十字绣的伟大母亲;有共和国缔造者,为了农村建设和教育事业,奉献半生放弃身份的将军夫妇,有98岁还在工作的天使医生„„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但这些中国人却始终坚持在平凡的生活,伟大的品德上;纵身一跃,即使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他们却无怨无悔,任然站立在精神的高地上;山梁挡住了阳光,但他们却用炽热的灵魂照亮了全体人民的心房。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为了保密,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讲起儿子却说道:“怎么大学毕业就不要家呢?”看到黄旭华,我想起了母校中那些为了国防事业而默默耕耘的老师、前辈们。正是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才换来了国家的安宁,祖国的强大。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舍命坚守,除了带给我发自内心的感动,更有立足岗位,为祖国做贡献的坚强信念。

不论富裕或贫穷,不论身体健康与否,就算再强大的病魔也压垮不了母爱的伟大。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38岁的姚厚芝在2006年检查出自己患了乳腺肿瘤,面对高额的手术费,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她选择了“药疗”.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2009年2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转十余小时,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12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学的钱就不用愁了。母爱的伟大,使它成为了人类社会中不可比拟的情感力量。看到这个故事,我想起了远方的母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母亲,我们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又想起了十几年来《感动中国》陪伴我们身边那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感人的精神,伟大的力量,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振奋。正是他们这群中国力量,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给我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激励着其他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着!

第三篇: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

我们在感动中前行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4颁奖典礼》终于在2014年2月10日晚在央视播出了。我们全家共同怀着激动地心情观看了颁奖典礼。观看过程中,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人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大家,感动了华夏儿女。平凡的人们在不同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1、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

父”。他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他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2、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刘盛兰是位普通

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一位普通的老人,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人届九旬仍不间断。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3、守墓老兵----陈俊贵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

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守墓,守望的是战友情。向伟大的战友致敬!

4、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

村委会主任可能是中国最小的官,段爱平的当法,是把身家性命都捆一起为村民做事。

她虽不识几个大字,胸中却有大义大理。

5、“油菜花父子”35年追梦路----沈家父子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

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推选理由。这一对前仆后继的农民父子,顽强地进行着堪称伟大的科学实践。他们接续和光大中国伟大农耕传统的壮举,足以感动中国。

6、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格桑德吉

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

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把知

识一点点注入一个个乡村。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7、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胡医生用医德弥合了医患间的裂隙,更难得是20年如一日的坚守。敬佩,我们只有敬佩。

8、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 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姚厚芝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你穿针引线,日夜不停,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9、迟到的荣誉 不悔的信念----方俊明

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荣誉可以迟到,英雄终有归处。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面前。在当下“该不该扶摔倒的人”辩论潮中,他的行为,是对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拷问。

10、将军梦,守护情----龚全珍

当主持人敬一丹问龚奶奶“你认为一辈子做好人难不难”时,她坦然回答:“不难!只要你每天检查一下自己做的好不好,够不够。”只有心中盛满人间的真情、头脑装满天下的道理,才能通达真理的意义。一位忠于爱情、深明大义的老人,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生。读她,我懂得了什么是理想主义,而理想主义者可以如何无私。读她,可以让今天的领导干部们净化一次灵魂。

11、载人航天英雄----2003-2013载人航天英雄群体

从2003到2013,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十年路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的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让我们向载人航天英雄群体致敬。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泪落,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激情澎湃,为了心里蜇伏许久的豪情。

虽然,这只是一次评选,但却点燃了全中国的热情。虽然,这只是十个普通的人物,但却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感动,来唤醒心中的良知和激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物,来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记住这些名字吧,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和榜样。记住这些面孔吧,他们为我们叫醒了内心的狂热,触动了我们最柔软的心田。2014年新春,我感受到了崇高与伟大,我们在感动中前行。

第四篇:2010《感动中国》观后感

2010《感动中国》观后感

五(3)班学生李炽锋的家长:刘沃芳

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有机会观看《感动中国》,看完后被里面每个人物的事迹所感动;他们感动着你.我.他,感动着中国的每个角落。

其中令我最深刻的被称为“信义”兄弟的孙东林.孙水林他们,为了不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心里老是想着农民工一年到晚在外打工也是够苦够累的,所以就迫切希望在年三十前将工资发到每一个工人的手里,让他们都可以过上一个开心快乐的新年。他们为了心中的那一份承诺:必须发放工资到农民工的手上!可惜天不佑善,在他们赶回武汉的途中,孙东林一家五口在车祸中不幸遇难了。他的弟弟孙水林为了完成他哥哥的遗愿,强忍着悲痛,连夜赶了五十多个小时的路,回到家乡发放工钱。但是民工的工资单大部分在孙东林遇难的时候已经遗失了,他只好跟农民工说:“工资单已经遗失了,大家就凭着良心领工钱吧,你们说多少我就发放多少!”

但是,发放工资才发现,他照他哥哥孙东林预备的26万元还不够,他和他母亲二话不说,补贴上了7万多元,才让60多名农民工都如愿的领到了自己的工资。这一刻,孙水林才放下了心头大石,也让“新年不欠旧年钱,今生不欠来生债!”这一份真挚的承诺得以实现。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和信义,我们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我也是一名农民工,也尝试过让老板拖欠克扣工资,我想发生这种事情不单只我一个,相信身边一些人也曾经遇到过!不妨对比一下,这些堆着慈善的笑容,而心里挂着黑心的某些老板们,你们知道“信义”兄弟了吗?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良知了吗?大家也清楚,现在很多企业和工厂都出现了用工荒,希望他们都学学“信义”兄弟,将农民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亦希望每一个老板心里都有像“信义”兄弟那样的一份真挚承诺,更希望你们这些老板知道他们两兄弟的事迹后,心里跳动的不再是一颗漆黑的心,而是一颗红色的心,一颗感动中国的心!!

愿像“信义”兄弟一样的事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让我们都生活在动感的氛围中;感动,中国!中国,感动!!

第五篇: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专题

那一缕阳光

2月27日晚上,是我第一次和那么多人一起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新鲜出炉,在偌大的三楼会议室观看现场直播,内心深感震撼。观看过程中,不时地听到身后的同志传来感慨吁嘘之声,更有甚者已经情不自禁地哽咽抽啜,泪流满面。获奖者有的为了国家,隐姓埋名、背井离乡;有的为了人民,视死如归、不离不弃;有的为了亲人,一生守护、不离不弃„„同样是人,平凡的人,但却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是什么让他们成为榜样,成为我们精神的丰碑,是信念。那不是一时的坚持,是一辈子的执着。

1、报国心皎洁——于敏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2、为霞尚满天——朱敏才、孙丽娜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3、量与江海宽——赵久富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

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4、涓滴见沧海——张纪清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5、爱子心不尽——陶艳波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48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6、忠诚印寸心——木拉提•西日甫江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他是新疆和田地区公安局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数十次将暴恐犯罪活动打击在预谋之中。

7、忘己爱苍生——肖卿福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

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他是江西赣州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

8、仁孝行于家 ——朱晓晖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她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她是朱晓晖,为给父亲治病,她辞掉报社的工作,欠下一身债务,周末还给“债主”的孩子补习。

9、忧国不谋身——师昌绪

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他是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师昌绪。

10、和风春满园——陇海大院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陇海大院里的邻居,给了父母不在人世、高位截瘫的高新海一个家。

丰碑上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是一缕阳光,映照在我大中华

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映照在我们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心里。还有那

致敬群体——我们远赴非洲的中国埃博拉医疗队,他们将大爱、将信念传到了大洋彼岸,不计个人得失,不畏生死,是他们的牺牲,在印证着医者仁心,印证着那句感言——流芳布天涯。

我不知道身后的同事为什么会哽咽,必然是有感动到他们的地方,我对赵久福印象最深,因为我也流泪了。他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感同身受。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年,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他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是他带动了整个移民工作的开展。搬迁那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61户村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当看到画面里老母亲赶来送别的那一幕,泪水流下了眼眶,我想起了刚刚病逝的奶奶。从平湖来到桐乡,只是因为工作,并没有赵老书记的大义,也丝毫谈不上崇高,回家也没有600公里远,只是76公里路而已。每次回家奶奶都会在家门口张望,盼着我回去。后来,奶奶病了,原本的两个礼拜回一次家变成了每逢周五就赶着回家,就想陪着奶奶,就像朱晓晖一样,只是陪着,看着奶奶活着。每次回桐乡上班,都会让奶奶安心躺着,孙子很快就会回来。国庆一别,却成了永别。凌晨赶回家的时候,那匹白布已经永远地遮住了你的脸。爸爸红着眼和我说,奶奶到最后还在问,大孙子怎么还没回来。离别总是痛苦的,一辈子真的不长,有

时间还是得多尽尽孝道。百善孝为先,当我们真正领悟了这句话,就不会有那么多不道德的事情了,社会也会多一些安定。

渺小的我只是一个插曲,人生还是得不断向前走。再多的泪水都挽回不了过去,只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才能给世人带来欢乐。树一个坚定的信念,做一些简单平凡的善举,用时间的跨度,来印证品德的厚度。我的人生也才刚刚起步,我只是一名最基层的税务干部,但我会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激励自我,感恩珍惜身边的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这一个春节一直阴雨绵绵,但这场晚会,却让我们感到春天依旧是一个收获感动的季节。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行动感动了你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更感动了中国。

阳光普照,这必然是一个晴天。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