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

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



第一篇: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

中国决不搞西方那一套,中国只搞中国这一套。

这一套那一套,那一套这一套,为什么只搞这一套不搞一套?为什么只搞那一套不搞这一套?

如果不搞西方那一套?为什么咱省部级以上官员的孙子辈90%都入了外国籍?

如果西方那一套,确实很好,确实很美,人见人爱,那么为什么不能搞呢?

试想:谁都可以办电视台,多美啊!

试想:找不到“党报党刊”,权力关进宠子里,不是很好吗?

试想:官员不能找“小三”,这有什么不好滴?

试想:官员财产必须公开,这难道不是很好吗?

试想:官员的瘾私权不受保护,那咱国西安官员三百名女人之阴毛笔,看你还怎么制造?

白岩松,著名央视节目主持人。

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如下:

在美国,谁都可以办电视台,但政府不可以。

在美国,什么报纸杂志你都能找到,就是找不到“党报党刊”。

在美国,谁都可以找“小三”,但是政府官员不可以。

在美国,谁的财产都可以保密,但是政府官员的财产必须公开。

在美国,谁的瘾私权都不能侵犯,但是政府官员的瘾私不受保护。

第二篇: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QGS)

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

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 21528701在线 山石轶事 发表于:11-08-30 21:58

中国决不搞西方那一套,中国只搞中国这一套。

这一套那一套,那一套这一套,为什么只搞这一套不搞一套?为什么只搞那一套不搞这一套?

如果不搞西方那一套?为什么咱省部级以上官员的孙子辈90%都入了外国籍?

如果西方那一套,确实很好,确实很美,人见人爱,那么为什么不能搞呢?

试想:谁都可以办电视台,多美啊!

试想:找不到“党报党刊”,权力关进宠子里,不是很好吗? 试想:官员不能找“小三”,这有什么不好滴?

试想:官员财产必须公开,这难道不是很好吗?

试想:官员的隐私权不受保护,那咱国西安官员三百名女人之阴毛笔,看你还怎么制造?

白岩松,著名央视节目主持人。

白岩松论述:什么是西方那一套。如下:

在美国,谁都可以办电视台,但政府不可以。

在美国,什么报纸杂志你都能找到,就是找不到“党报党刊”。在美国,谁都可以找“小三”,但是政府官员不可以。

在美国,谁的财产都可以保密,但是政府官员的财产必须公开。在美国,谁的隐私权都不能侵犯,但是政府官员的隐私不受保护。

第三篇:白岩松

白岩松,蒙古族,1968年生于内蒙古,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之后就职于《中国广播报》,直至1993年《东方时空》筹备。

白岩松参加了《东方时空》节目的筹备,并成为以《东方时空》为标志的电视新闻改革队伍当中重要的一员。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播出,白岩松成为首日播出的《东方之子》栏目的首任主持人,这是中国电视节目史上的第一个人物访谈栏目。白岩松迅速以成熟、知性同时保持新闻客观姿态的形象走近中国电视受众,并为当时还是一片空白的电视新闻访谈主持人之路,进行了积极并有开拓性的探索,仅仅三个月后,白岩松就以自己的表现被评为《东方时空》首任最佳主持人。从1993年起直至如今,白岩松参加访谈的人物近千位,已树立起自己鲜明的主持风格,重要的是,白岩松一直参与各种节目的策划,并始终坚持自己撰稿,为“主持人中心制”在中国电视界的实施进行了重要的探索和示范。

这之后,白岩松自觉参与电视改革进程,不守成,勇于变化。1996年,出任《东方时空》改版后的总主持人,并在主持人言论板块《面对面》之中,探索了电视评论的样态,广获好评,成为因此获奖最多的主持人。之后,白岩松勇于突破,出任《新闻调查》栏目的首任主持人兼出镜记者,为《新闻调查》的诞生和顺利播出做出了积极和不可替代的贡献,《新闻调查》栏目和公众见面的第一期节目,就是由白岩松担任出镜记者的《宏志班》。

难能可贵的是,白岩松的这种创新精神和勇于改革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今日。2001年,创办全新的《时空连线》栏目,并在其中创设编委会制度,成为当年中央电视台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2003年,在非典阴影之中,借新闻频道创办之际,创办《中国周刊》和《新闻会客厅》两个全新栏目,并能用很快的时间,使之成为名牌栏目,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理念奉献,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白岩松事业上进取而生活上淡泊的特点也很明显,在《时空连线》、《中国周刊》和《新闻会客厅》陆续成为知名栏目后,白岩松辞去这三个栏目的制片人职务,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而现如今,白岩松正与同事创办以他为思想中心的电视评论栏目,而这,注定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在为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不能不提到白岩松为中国电视大型新闻事件直播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从1997年香港回归直至2008年的“迎战暴风雪”直播,白岩松参与主持了中央电视台几乎所有大型新闻事件的直播,确定了他本人在这个领域不可替代的位置。

1997年香港回归,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大规模开始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直播,各方经验都很欠缺,白岩松负责的是驻港部队的全程直播报道,经过精心准备,他负责的“部队过管理线现场直播”,收视率仅次于“政权交接仪式”;而在前头部队进入香港的报道中,他也承担起因意外而突然增加的二十分钟直播,并很好完成任务。在全部报道之后,白岩松成为整个香港回归的直播报道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现场报道记者。

从香港回归开始,白岩松拉开了主持大型新闻事件直播的大幕,从三峡大江截流、两会直播报道、澳门回归、迎接新千年、悉尼奥运会、北京申奥、中国入世、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十六大十七大开闭幕式、伊拉克战争、海峡两岸胡连会、迎战暴风雪……等几乎所有大型新闻事件,白岩松都成为中央电视台承担主持任务的唯一人选。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能够做到认真准备、精心策划,心理素质过硬,在保证播出水准不断上升的前提下,从未出过任何技术和政治上的错误,成为人们心目中信得过的主持人。

与此同时,在主持生涯之中,白岩松还承担大量特别节目的策划、撰稿与主持工作。1997年,参与策划撰稿并主持的十五大特别节目《中国之路》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98年,策划撰稿并主持的改革二十年特别节目《流金岁月――中国改革二十年人物志》大获好评;2005年,策划并撰稿主持的《岩松看台湾》突破媒体边界,成为建立海峡两岸新闻沟通平台的特别节目;而2007年春季推出的《岩松看日本》更是引起了中日两国媒体与公众的高度关注和好评,不仅成为一次成功的电视特别节目,更成为两国“破冰之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做为一个公众人物,白岩松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任制片人期间,主动要求将工资放到上级部门去发放,与组内没有任何经济上的联系;在生活与工作中,为同事着想,甚至一些机会都能优先考虑同行,并为身边人的进步创造条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社会生活中,一直严格要求并约束自己,从无任何负面新闻;同时,多年以来,主动参与各种公益事业,一直担任着中国青年志愿者、中国青艾工程、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健康激励计划等多个公益活动的形象大使,重要的是,对这些活动,他并不是简单地投入,而是主动地帮助策划及实施,投入大量时间及精力,为此多次得到这些活动组织单位发自内心的称赞。

在思想理论上,白岩松始终看重的是理想与远方,他的很多思考也成为主持人队伍建设当中重要的催化剂。比如《我们能走多远》、《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等多篇论文,就以“渴望年老”等观念改变着主持人队伍的认知,并且这种思考伴随着他自身的成长,仍在前进中。

白岩松做为主持行业中的一个标志性人物,正用自己不断的改革热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加之持续的思考和对人格力量的追寻,为主持人这个行当塑造着全新的形象!祝愿他进步得更快走得更远!

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生于内蒙古,蒙族。现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东方时空》总主持人之一。1997年荣获第三届

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并相继获得中央电视台、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先进个人及报道一等奖。1998年4月获第三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0年11月获第十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2年当选十六大代表。

白岩松于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之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三年多的报纸生涯中,陆续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

1993年2月底,《东方时空》栏目开始筹备,白岩松进入《东方之子》组并很快走上主持人岗位。几年中,白岩松共采访了300多位东方之子,其中很多节目获奖。1996年,《东方时空》改版,白岩松成为总主持人之一。几年的时间里,白岩松及其同事用自己的工作为中国电视带来新气象,并在中国新闻界制造了一种《东方时空》现象。白岩松的采访方式和风格也成为一种被电视同行广泛借鉴的方式。

1997年,在香港回归报道中,白岩松负责驻港部队入港的全程报道。由于在现场直播报道中的出色表现,白岩松成为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报道表彰大会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现场报道主持人。在1997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三峡大江截流现场直播中,白岩松任总主持人,在船上搭起的露天演播室中,共承担了6个小时的主持任务,结果圆满成功,并因此获得播音与主持政府大奖的特等奖。

这之后,白岩松在1998年又主持了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九届政协一次会议,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等重大的现场直播节目。在现场直播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在人民大会堂的记者招待会以及克林顿总统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过程中,他的评点及议论不卑不亢、精彩到位,获得观众和国内外媒体同行高度评价。

进入1999年,又策划撰稿并参与采访了《东方之子--部长访谈录》,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同年,主持国庆五十周年庆典的现场直播节目,获中国新闻特别奖。这之后,他又成功主持了三十六小时的澳门回归庆典节目和二十四小时直播的“迎接新千年”节目。这几次直播,白岩松主持的都是广受关注、压力极大的重要段落,无一差错并良好发挥,为央视的重大直播成功做出了贡献。

2001年,已经成为中国名牌电视栏目的《东方时空》再次改版。经过精心准备和研发,白岩松领衔推出了全新的子栏目《时空连线》,有效的提升了新版《东方时空》作为电视新闻杂志的新闻品质。此后,白岩松又先后策划推出了《新闻会客厅》、《中国周刊》(现名《新闻周刊》)等电视新闻专题栏目并担任主持人,体现出出色的节目创新能力和崭新的电视理念。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凭着多年参与重大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丰富经验,从16日早上5点到当晚10点,白岩松独立完成了长达17个小时的直播报道主持工作。在此前后,白岩松还先后主持了悉尼奥运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中国加入WTO、伊拉克战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香港回归十周年等重大直播活动。成为中央电视台参与重大新闻事件直播最多的主持人。

在十四年的主持生涯中,白岩松树立起一种全新的主持人形象,几乎所有的评论稿件都由自己撰写,并不仅仅是节目的后期传送者,更是节目的前期策划者。2005年7月,在白岩松的动议下,经过长时间的策划、准备,《东方时空·岩松看台湾》报道组走进台湾,专访了连战、宋楚瑜、柏杨、王永庆等台湾各界知名人士,同时通过主持人白岩松独特的视角,对台湾的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了系统、生动的介绍。《岩松看台湾》在《东方时空》连续播出两周,成为当时的收视热点。2007年3月,经过两年的策划、准备,白岩松又带领《东方时空·岩松看日本》报道组走进日本,通过对日本各界知名人士的专访,以及对日本人的历史观、环保、防灾、养老、流行时尚、动漫文化等领域的深入探查,为中国观众呈现出一个更加全面和真实的当代日本。既帮助中国民众更加深入理性地了解日本,同时也为温家宝总理4月份的“融冰之旅”进行了有效的舆论铺垫。节目播出后得到了电视观众的高度评价,中央有关领导和外交部对《岩松看日本》系列节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岩松看台湾》和《岩松看日本》的成功,显示了白岩松前瞻性的新闻眼光、开阔的新闻视野和出色的策划能力。如今,以白岩松名字命名的《岩松看...》系列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又一个新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节目。

第四篇:白岩松

白岩松:当前高考是公平竞争 没高考拼不过富二代

理想不能天天想,天天想就没办法过眼前平常的日子。

房子太贵,买不起房,爱情价也更高了;做北漂的代价太高了,人际关系太难处了„„很多年轻人觉得委屈和不幸。

不过,这些在白岩松看来,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痛苦、挣扎和奋斗。

昨天下午,央视“名嘴”白岩松为郑大3000名学生作了一场报告,报告的题目叫“青春:用理想和现实谈谈”。

现场

学生太多,转移演讲场地

昨天,这场报告原本定在郑大综合管理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下午3时30分开始。这个报告厅可容纳500人,之前有人担心坐不满。

不过,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上午11点半有学生就开始在门外等了,中午12点半报告厅已被挤得水泄不通。

面对如此火爆的场面,郑大临时决定更换场地,学生们来到了能容纳3000多人的校体育中心。

“弟弟妹妹们,你们为自己争取了听讲座的权利,但安全第一。我先当一下郑州大学保卫处处长的角色,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白岩松一身休闲装扮,一出现就引来一片欢呼。

谈理想

天天想理想

就没法过眼前的日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一点也逐渐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白岩松说,如果天天想着理想,你就会觉得现实和理想离得太远了。

如果你拥有一个清晰的理想,并把它藏在心里头,去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也许,一段时间过后,你一抬头会发现,哟,这不是哪个叫做理想的东西吗。“理想不能天天想,天天想各位就没办法过眼前平常的日子了。”白岩松说,理想是个好东西,有时也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谈青春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感叹:房子太贵了,很多人买不起房子,爱情价更高了;想去北京做个北漂一族,代价太高了;人际关系太难处了,都不敢说“不”了。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这一代是最憋屈、最不幸的一代。不过,在白岩松看来,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挣扎和奋斗。

季羡林去德国留学时赶上了二战爆发,在国外回不来,一待就是10年。季老说,早知一别再也回不到母亲怀抱,宁愿待在农村老家不出来。

白岩松说,这一代年轻人没什么可抱怨的,有互联网,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委屈、想法表达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关注。青春就是很残酷,有很多第一次都在青春中产生,你要抉择和挣扎,不要因为每一代人都说青春好,你便产生幻觉,只有在回忆中的青春才会是美好的。

谈素质

最重要的素质不是才华是心理

在白岩松看来,诸多综合素质中,排第一位的不是才华,而是是否有一个强大的心脏。

离开校园,一路上可能会碰到很多打击,你是否还会站得住,笑得出来?

大学生要有强大的心脏,被生活一拳拳击到后,要有不倒的能力。没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从校园里一路走出来,会特别困难。

白岩松告诫学生们,不靠谱的夸奖更容易毁人,它像鸦片一样,一定要保持警觉。他认为,一个成功的人需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一个强大的心脏对批评有耐受性,对表扬有警觉。

谈生活

生活的真相是平淡

从大学走出去的年轻人,有些到社会上发现,生活不像想象的那样。

生活的真相是什么?白岩松说,是平淡,每个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最应该接受的就是平淡。

有人说过,生活,5%是幸福,5%是痛苦,其余90%是平淡。

可就是,那5%的幸福,吸引着我们一路追逐。

一个聪明的人,是善于把那90%向幸福靠拢。

我想过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礼花很漂亮,是因为一年偶尔放一回,要是天天放,有人会起诉的。

“人生跟自己的理想、事业、同伴、生命都是一场谈判,从来不会单方面的获胜。”白岩松说,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双方妥协。

谈态度

最终的裁判是自己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

生活就像拳击手,人要学会被打而不倒。

“不怕失败才是成功的关键,但很多人都很难做到不怕输,而只有做到不怕输才可能得到成功。”白岩松说。

生活中,每个人都想赢,但很少人不怕输。事实上,只有不怕输的人,才有可能赢。因为他们想到最坏的结果,并且去做,往往便能成功。

在学校是如此,要敢于创新,敢于接受周围的不理解和嘲讽。人最终的裁判是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总去讨别人欢心,这样完全没有必要。

对话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1.现在的高考有很多毛病,比如说地区差异,你觉得将来的高考有没有可能实现全国一张卷?

白岩松:如果没有存在很多毛病的高考,我们可能没机会这样面对面对话。中国高考有万千毛病,但却是目前最公平的一种的方式。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将来,高考肯定要改革,但方向不是全国一张卷。可能会有让大家信任的自主招生,它公平公正,每年不止一次高考,也不再是一考定终生。

“未来的高考,肯定不是大一统,而是多元化的。”白岩松说。

2.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拼爹”现象,家里有背景有关系的学生,很容易进一些不错的单位,没关系没背景人,却难找工作。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白岩松:确实会存在这种情况,但那都是个别现象。

我相信,有能力会路路通。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不认识一个人,那么多年,我没有因为职位变化给人送礼过。

再说了,你相信领导会招那些没有能力不会干活的人吗?

3.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

白岩松:《新华字典》。读书,是个寻找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去读别人,而对自己影响的书太多,自己无法去评说。

这就像一顿饭吃完,你只夸了咸盐,但是醋会失落的。

这个问题就像,你问我这辈子哪顿饭对我最重要。

第五篇:白岩松(模版)

白岩松:我与中国梦

《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1日 05 版)

■个人简介

白岩松 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蒙古族。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9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工作,1993年初进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持人至今。现为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评论员、《新闻周刊》节目主持人。

1997年开始,他主持了中央电视台制作的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三峡大江截流、北京申奥、中国加入WTO、悉尼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国庆50周年和60周年庆典、神舟飞船、嫦娥卫星等所有重大事件的直播。他还参与策划并主持《感动中国》、《道德的力量》、《中国之路》等大型节目。

在遥远的东方,在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她的梦想属于每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

马丁·路德·金

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进入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听课。新华社照片

白岩松在耶鲁大学演讲时,与翻译在一起。

演讲人:白岩松

时间:2009年3月31日

地点:耶鲁大学

开场白

本文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2009年3月3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内容。白岩松以他个人成长为线索,浓缩了40年来中美关系的深刻变化,从家运到国运,用真情讲述了中国梦。他说:‚40年前,当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的时候,他的那句话‘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全世界。但是,一定要知道,不仅仅有一个英文版的‘我有一个梦想’。在遥远的东方,在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也有一个梦想。它不是宏大的口号,并不仅仅在政府那里存在,它是属于每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而它用中文写成:‘我有一个梦想!’ ‛

欢迎广大读者为本刊推荐更多的既生动活泼,又深刻有趣的演讲稿。

过去的20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大学我才知道,其实它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是很平均。

接下来,就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如果要起个题目的话,应该叫《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了起来,也在全世界站了起来。

我要讲五个年份,第一要讲的年份是1968年。

那一年我出生了。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乱,在法国有巨大的街头的骚乱„„在美国也有,然后美国总统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了(他的哥哥约翰·肯尼迪总统在1963年遇刺)。但是,的确这一切的原因都与我无关(哄堂大笑)。

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的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了起来,也在全世界站了起来。但是,当时很遗憾,不仅仅是我,几乎很多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梦想。因为当时中国人,每一个人很难说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变成了一个国家的梦想,甚至是领袖的一个梦想。中国与美国的距离非常遥远,不亚于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但是我并不关心这一切,我只关心我是否可以吃饱。

很显然,我的出生非常不是时候,不仅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对于世界来说,似乎都有些问题(众笑)。

1978年,10年之后,我10岁了。

我依然生活在我出生的地方,那个只有20万人的非常非常小的城市。它离北京的距离有2000公里,它要想了解北京出的报纸的话,要在三天之后才能看见。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存在新闻这个说法的(众笑)。

那一年,我的爷爷去世了。而在两年前的时候,我的父亲去世了。所以,只剩下我母亲一个人抚养我们哥儿俩,她一个月的工资不到10美元。因此,即使10岁了,梦想这个词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汇,我从来不会去想它。我母亲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建立新的婚姻,是她一个人把我们哥俩抚养大。我看不到这个家庭的希望,只是会感觉,那个时候的每一个冬天都很寒冷。

就在我看不到希望的1978年的时候,不管是中国这个国家,还有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国家之间,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那是一个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该记住的年份:1978年的12月16日,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那是一个大事件。而在中美建交两天之后,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那是中国改革开放31年的开始。

历史将两个伟大的国家、一个非常可怜的家庭就如此戏剧性地交织在一起,不管是小的家庭,还是大的国家,其实当时谁都没有把握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

接下来的年份,该讲1988年了,那一年我20岁。这个时候我已经从边疆的小城市来到了北京,成为一个大学生。虽然,今天在中国依然还有很多的人在抨击中国的高考制度,认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须承认正是高考的存在,让我们这样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当然,这个时候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家,它变得很具体,它也不再是那个过去口号当中的“美帝国主义”(众笑并鼓掌),而是变成了生活中很多的细节。

这个时候,我已经第一次尝试过可口可乐,而且喝完可口可乐之后会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真的是如此接近(众笑)。因为,它几乎就跟中国的中药是一样的(众笑)。

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非常狂热地去喜欢上摇滚乐。那个时候,正是迈克尔·杰克逊长得比较漂亮的时候(哄堂大笑)。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开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

那一年,中国开始尝试放开很多商品的价格。这在你们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当时是一个很大的迈进,因为过去的价格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

就在那一年,因为放开了价格,引起了全国疯狂地抢购,大家都觉得这个时候会有多久呢?于是,要把一辈子用的食品和用品,都买回到家里头。

这一年也就标志着中国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近了。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市场经济也会有次贷危机(众笑)。

当然,我知道那一年1988年对于耶鲁大学来说是格外的重要,因为你们耶鲁的校友又有一个成为了美国的总统。

我说:“看样子美国需要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时候要从语言开始”。“对于中美这两个国家来说,面对面永远要好过背对背”。接下来又是一个新的年份:1998年,那一年我30岁。

我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成为一个1岁孩子的父亲。我开始明白我所做的许多事情不仅要考虑我自己,还要考虑孩子及他们的未来。

那一年,在中美之间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主角就是克林顿。也许在美国你记住的是性丑闻。但是,在中国记住的是,他那一年访问了中国。在6月份他访问中国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和江泽民主席进行了一个开放的记者招待会,然后又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个开放的演讲,这两场活动的直播主持人都是我。

当克林顿总统在上海即将离开中国的时候,记者问道:“这次访问中国,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他说:“我最想不到的是这两场讲座居然都直播了(笑)。不过,直播让中国受到了表扬,而美国却受到了批评(众笑)。”当然只是一个很小的批评。在北大的演讲当中,由于整个克林顿总统的演讲,用的全是美方所提供的翻译。因此,他翻译的那个水准远远达不到今天我们翻译的水准(听众大笑并鼓掌表示对现场翻译的感谢)。我猜想有很多的中国观众,是知道克林顿一直在说话,但是说的是什么,不太清楚(众笑)。

所以,我在直播结束的时候,说了这样的一番话:“看样子美国需要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时候要从语言开始”,美国包括美联社在内的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我的这句话。但是,我说的另外一句话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报道?我说:“对于中美这两个国家来说,面对面永远要好过背对背。”

当然也是在这一年年初,我开上了人生的第一辆车。这是我在过去从来不会想到的,中国人有一天也可以开自己的车。个人的喜悦,也会让你印象很久,因为往往第一次才是最难忘的。这一年,也是中国梦非常明显的一年。它就像全世界所有的伟大梦想,注定都要遭受很多的挫折才能显现出来一样。无论是期待了很久的北京奥运会,还是神舟七号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行走,那都是很多年前,我们期待了很久的梦想。

接下来,我要讲述的是:2008这一年,这一年我40岁。

很多年大家不再谈论的“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了,但是在这一年我听到太多的美国人在讲。看样子奥巴马的确不想再接受耶鲁占领美国20年这样的事实了(耶鲁大学一直盛产总统,而出身哈佛大学的奥巴马终结了这一事实)。

他用“改变”以及“梦想”这样的词汇,让耶鲁大学的师生在他当选总统之后举行游行,甚至庆祝。在这个细节中,让我看到了耶鲁师生的超越。

这一年,也是中国梦非常明显的一年。它就像全世界所有的伟大梦想,注定都要遭受很多的挫折才能显现出来一样。无论是期待了很久的北京奥运会,还是神舟七号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行走,那都是很多年前,我们期待了很久的梦想。

但是,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让这一切都变得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么美好。这个时候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看待,我相信跟美国人和世界上一切善待生命的民族都是一样的。8万个生命的离开,让整个2008年中国人度日如年。

我猜得到在耶鲁校园里头,在每一个网页、电视以及报纸的前面,也有很多的来自中国的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为这些生命流下眼泪。但是,就像40年前,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却让“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站得更高,站得更久,站得更加让人觉得极其有价值一样,更多的中国人也明白了,梦想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度过了自己的40岁的生日。那一天,我感慨万千。虽然,周围的人不会知道(众笑)。因为时间进入到我的生日那一天的时候,我在直播精彩的比赛。24小时之后,当这个时间要走出我生日这一天的时候,我也依然在直播。但是,这一天我觉得非常的幸运。因为,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40岁,让我意识到了我的故事背后的中国梦。正是在这样的40年的时间里头,我从一个根本不可能有梦想的,一个遥远边疆的小城市里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可以在全人类欢聚的一个大的节日里头,分享以及传播这种快乐的新闻人,这是一个在中国发生的故事。

而在这一年,中国和美国相距并不遥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需要。布什总统据说度过了他作为总统以来在国外、一个国家待得最长的一段时间,就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菲尔普斯在那儿拿到了8块金牌,而他的家人都陪伴在他的身边,所有的中国人都为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祝福。当然,任何一个这样的梦想都会转眼过去。在这样的一个年份里头,中美两国历史上几乎是第一次同时发出了“我有一个新的梦想”的时候,如此的巧合,如此的应该。美国面临了一次非常非常艰难的金融危机,当然不仅仅是美国的事情,也对全世界有重大的影响。

昨天我到达纽约,刚下了飞机,我去的第一站就是华尔街,我看到了华盛顿总统的雕像,他的视线是那么永久不变地在盯着证券交易所上那面巨大的美国国旗(众笑)。而非常奇妙的是,在这个雕像后面的展览馆里正在举行“林肯总统在纽约”这样的一个展览。因此,林肯总统的大幅的画像也挂在那上面,他也在看那面国旗(众笑)。我读出了非常悲壮的一种历史感。

在离开那个地方的时候,我对我的同事说了这样一句话:“很多很多年前如果美国发生了这样状况的时候,也许中国人会感到很开心。”因为,大家会说:“你看,美国又糟糕了!”(众大笑)但是,今天中国人会格外地希望美国尽早地好起来,因为我们有几千亿的钱在美国(鼓掌,众大笑),我们还有大量的产品等待着装上货船,送到美国来,如果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好起来的话,在这些货品的背后,就是一个又一个中国人增长的工资,是他重新拥有的就业岗位,以及家庭的幸福。因此,你明白,这不是一个口号的宣传。

在过去的30年里头,你们是否注意到了,与一个又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紧密相关的中国梦。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在过去这30年的时间里头,让个人的命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一个边远小城市的孩子,一个绝望中的孩子,今天有机会在耶鲁跟各位同学交流,当然也包括很多老师和教授。中国经历了这30年,有无数个这样的家庭。他们的爷爷奶奶依然守侯在土地上,仅有微薄的收入,千辛万苦。他们的父亲母亲,已经离开了农村,通过考大学,在城市里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而这个家庭的孙子孙女也许此刻就在美国留学,三代人,就像经历了三个时代。但是在中国,你随时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现场的很多个中国留学生,他们的家庭也许就是这样。对么?(鼓掌)

那么,在我们去观察中国的时候,也许你经常关注的是“主义”、“社会主义”或其他庞大的政治词汇,或许该换一个视角去看13亿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他们并没有宏大的梦想、改变命运的那种冲动,依然善良的性格和勤奋的那种品质。今天的中国是由刚才的这些词汇构成。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头,中国人看美国,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所有的美好的东西,都被这个望远镜给放大了。经常有人说美国怎么怎么样,美国怎么怎么样,你看我们这儿什么时候能这样(众笑)。

在过去的好多年里头,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在看中国。但是,我猜测可能拿反了(哄堂大笑,热烈鼓掌)。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缩小了的、错误不断的、有众多问题的一个中国。他们忽视了13亿非常普通的中国人,改变命运的这种冲动和欲望,使这个国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鼓掌)。但是,我也一直有一个梦想:为什么要用望远镜来看彼此?我相信现场在座的很多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最真实的美国,用自己的耳朵去了解最真实的来自美国人内心的想法。无论再用什么样的文字也很难再改变他们对美国的看法。因为,这来自他们内心的感受。当然我也希望非常多的美国人,有机会去看看中国,而不是在媒体当中去看中国。你知道,我并不太信任我所有的同行(众笑,鼓掌)。

开一个玩笑。其实美国的同行是我非常尊敬的同行。我只是希望越来越多的美国的朋友去看一个真实的中国。因为,我起码敢确定一件事情,即使在美国你吃到的被公认为最好的中国菜,在中国却很难卖出好价钱(众笑)。就像很多很多年之前,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里流行着一种叫加州牛肉面,加利福尼亚牛肉面。相当多的中国人都认为,美国来的东西一定非常非常好吃。所以,他们都去吃了。即使没那么好吃的话,由于觉得这是美国的也就不批评了(大笑)。这个连锁的快餐店在中国存在了很多年,直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美国,在加州四处寻找加州牛肉面(众笑)。但是,一家都没有找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加州是没有这种牛肉面的(笑)。

于是,这个连锁店在中国,现在处于消失的过程当中。你看,这就是一种差异。但是,当人来人往之后,这样的一种误会就会越来越少。

所以,最后我只想再说一句。

40年前,当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的时候,他的那句话“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全世界。但是,一定要知道,不仅仅有一个英文版的“我有一个梦想”。在遥远的东方,在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也有一个梦想。它不是宏大的口号,并不仅仅在政府那里存在,它是属于每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而它用中文写成:“我有一个梦想!”

好,谢谢各位!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