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第五届全省“排舞”大赛策划方案

第五届全省“排舞”大赛策划方案



第一篇:第五届全省“排舞”大赛策划方案

浙江省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

第五届全省义乌杯“排舞”大赛策划方案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大庆,是文化大省战略目标的更新一年,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特策划举办浙江省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第四届全省“排舞”大赛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努力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全面构建社区和谐文化,积极打造浙江文化品牌。

二、活动背景:

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省群众艺术馆在全省范围内,开始推广从国外引进的“排舞”培训普及工作,现已举办了四届全省“排舞”师资培训班,培育了一支活跃在全省城乡、社区的优秀“排舞”师资骨干队伍。四年多来,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这批师资骨干队伍的共同努力,全省各地的“排舞”普及推广工作迅速而顺利,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文化效应,并在各地掀起了由“排舞”活动带来的娱乐和健身之风和热潮。到目前为止,我省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全省性的“排舞”大赛。总体参与人数在百万人之上。特别是在2007年8月,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期间,由省文化厅、省体育局主办,省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喜

迎北京奥运、万人齐跳排舞”活动,全省联动盛况空前、影响巨大,充分展现了这一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无穷魅力。

为了进一步把有利于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排舞”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使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排舞”活动所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从而打造广受欢迎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拟于2011年5月至10月,举办浙江省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暨第四届全省“排舞”大赛系列活动。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体育局杭州市宣传部义乌市人民政府 主办媒体: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 承办单位:浙江省群众艺术馆浙江省体操管理中心

执和承办:浙江省群众艺术馆社会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休闲江南》栏目

媒体支持:中国文化报、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杭州电视台、钱江晚报、今日早报、青年时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浙江在线、浙江艺术网等。

四、组织办法:

1、成立活动组委会和活动办公室

2、由组委会以通知联合发文至各市、县官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企事业单位工会,要求组建“排舞代表队”参赛。

五、活动内容:

1、全省师资参赛曲目培训班(5月中旬)全省培训推广活动(6月至7月)

2、在各地举办全省“排舞”大赛的初赛、复赛(8月至10月)

3、举办全省“排舞”大赛决赛(10月)

六、实施办法

(一)推广办法

由省群艺馆5月中、下旬举办全省“排舞”师资参赛曲目培训班;经培训后的舞蹈干部负责本区域组织、开展“排舞”培训、比赛选拔等工作;

(二)大赛办法

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进行:

1、初赛由各县(市、区)文广新局、体育局、文化馆组织当地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组队进行比赛,选拔出若干支队伍参加复赛;(7-8月)。

2、复赛由各市文广新局、体育局、群艺馆(含义乌共12个赛区)组织各县(市、区)参赛队进行比赛,选拔出若干支队伍参加决赛;(8-9

月)

3、决赛由省群艺馆组织各市参赛队进行比赛;(10月)

4、大赛奖项设置:

大赛设金、银、铜奖以及单项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老师奖若干名。

(三)宣传方案

1、本活动由文化系统、体育系统和广电系统联合主办。作为本年度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性活动来定位宣传:在7月至9月的三个月中,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将录播专题分赛大赛实况,9月底或10月将现场录播浙江省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第五届全省“排舞”大赛颁奖晚会实况;

2、在活动期间召开大型新闻发布会;

七、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共分三个时间段进行

第一阶段6-7月份,全省“排舞”培训推广活动 第二阶段7-9月份,与浙江电视台联合展播活动

第三阶段10月,浙江省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第五届全省排舞大赛颁奖晚会。

八、活动地点

1、辅导、初赛地点: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

2、复赛地点:各市政府所在地

3、决赛地点:当地市人民广场

九、经费预算

1、前期策划筹备宣传经费

32、复赛选拔经费:(12场×1万元)

3、决赛费用:

舞台舞美、灯光音响:58评委费:(含接待差旅费)10奖牌、奖证:1新闻发布会:10餐饮、交通费:10电视录播费:35工作人员劳务费:3合计:72总计:150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第二篇:排舞大赛

2014年6月18日,安吉县“珍硒杯”排舞电视大赛总决赛暨浙江省第二届全民体育节在龙山体育馆隆重举行。本次比赛共有18各参赛单位。我校排舞队作为教育局的代表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排舞队表演的舞蹈《推动》在18多个群舞中获得二等奖。回首一次次的训练、走台、彩排到正式比赛,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师生的关心下,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刻苦训练,才获此佳绩。愿我们的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勤奋耕耘,力争在新的探索和实践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三篇:排舞大赛新闻稿

排舞大赛新闻稿

排舞现在已经成为一项最受欢迎的全民健身运动,10月29日在体育馆举行的由校区党工委、管委会主办,校区团工委和学校公体部承办的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第一届排舞大赛也将火热的排舞带到了传媒学子身边。本届排舞大赛也是桐乡学子献礼母校三十五周年校庆的一项重点活动,举办本次大赛也代表了将校园排舞作为一项优秀校园文化活动常驻桐乡校区的希望和鼓励。

赛前实习记者采访了校团工委书记张颖松老师,得知此项大赛从10月初就已经在准备了,其目标就是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和展现浙传学子健康积极的精神风貌。当问及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棘手问题时张老师笑了:“孩子们都很配合,排舞工作的开展很顺利。”他指出,唯一遇到的一点障碍就是因为这是桐乡校区第一届排舞大赛,可能会缺少经验,但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起点,为往后的大赛打下基础。

主持人首先对前来担任评委的校党委书记奚建华教授等校领导表示感谢,对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表示欢迎,对参加比赛的队伍给以鼓舞,然后简单介绍了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与基本流程,接下来便进入了激动人心的比赛环节。

管理学院的代表队动作整齐划一,文学院代表队舞姿标准有力,而接下来出场的音乐学院不愧是拥有舞编专业的队伍,女孩子们不断变换队形,让人眼花缭乱,动作却又有序不乱,她们的每一次变形都引来场上地阵阵惊叹。设计艺术学院的助威队非常给力,他们一边呐喊一边大幅度摇动学院自己设计制作的艺术海报,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专业特色。压轴出场的文创队伍的领舞们设计了大量花样队形和活泼动感的动作。五个学院的精彩演出收获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最终桐乡校区党工委书记戚鸿峰老师,校公体部主任尚志强老师和校团工委书记张颖松老师为获得优胜奖的管理、文创和文学院颁发了优胜奖;校长助理、桐乡校区管委会主任张梁老师魏获得二等奖的设计艺术学院颁奖;校党委书记奚建华教授为获得一等奖的音乐学院颁奖。

轻盈灵动的舞蹈,恰恰是桐乡学子健康活力的完美展现。主持人祝贺获奖队伍,感谢参场评委、老师和同学后,宣布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第一届排舞大赛圆满结束。

第四篇:广场舞大赛策划方案

邮储银行幸福年华杯广场舞大赛

策划案

一、活动主题

邮储银行幸福年华杯广场舞大赛

二、活动时间

2015年5月至11月

三、活动目标

1.提升邮储银行品牌形象,进一步扩大在中老年客户群中的地位。

2.抓住和广场舞客群建立联系和交流的机会,开展储蓄、理财等产品宣传,使客户明确知晓我行所处位置,了解邮储银行及相关产品优势特色,前来我行开办业务,成为我行忠实客户。

四、活动方式

1.冠名:赞助江苏省老年人体育协会2015年第二届中老年人广场健身操(舞)大赛南京赛区比赛,获得冠名权。

老年体协负责协调邮储银行各支行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参赛队伍报名是否可以放在邮储银行指定网点。

2.推荐队伍参赛:所辖各支行积极联络周边社区,推荐一只符合要求的代表队参赛(城区至少23支队伍)。市行按照支行组织的队伍成绩高低选取前五组给予支行的奖励。

3.礼品赞助:所有报名参加广场健身操(舞)的人员可以凭借报名表到邮储银行指定网点免费领取礼品一份(中老年保健用品)。

或者凭借报名表到邮储银行制定网点领取交通补贴,开卡,统一将交通补贴打到参赛人员卡中。4.参赛人员专属营销方案:所有报名参加广场健身操(舞)的人员可以凭借报名表享有办理邮储银行相关业务的专属权利。

权利一:邮储银行新客户首次储蓄存款达2万元或理财达5万元,赠送夏毯一条;

权利二:参赛人员推荐新客户办理储蓄存款2万元或理财5万元以上,推荐一名赠送毛巾一条;推荐二名赠送阳伞一把;推荐三名赠送购物小推车。

五、活动费用

(1)赞助费用

(2)宣传制作费:海报、单页、易拉宝等;(3)促销礼品购置或是交通补贴费用;(4)支行参赛奖励费用

六、前期宣传

(一)江苏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宣传

以江苏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官方名义宣布邮储银行的赞助权利,在前期大赛宣传中向参赛队伍告知邮储银行提供的赞助服务。

(二)居委会及物业管理处等沟通(支行)

居委会信誉度高,对小区居民的情况十分了解,且小区均有广场舞人群,以广场舞大赛切入。谈判切入点:丰富社区居民生活。

(三)社区内推广(公告+单页)(支行)

A.支行理财经理利用微信及公众平台、QQ、飞信等各种宣传渠道转发广场舞大赛活动;

B.大堂可以放置展板使来厅堂办理业务的客户了解此次广场舞大赛的时间与内容;C.利用客户来支行取款或者办业务的机会,向客户宣传广场舞大赛,若要参加比赛的客户可提前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

D.短信发布、微信互动、小区业主QQ群内公告等形式全方位发布信息;

附件1.2015年江苏省老年人体育节

第二届中老年人广场健身操(舞)大赛规程

一、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江苏省老年人体育协会

(二)、承办单位:全省各市、县(区)老年人体育协会

(三)、协办单位:南京博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二、比赛时间及地点:

2015年5月至11月,分别在各市、县(区)进行分区赛后,最后在南京市举行决赛。分区赛和总决赛的时间地点在补充通知中说明。

三、比赛设项

(一)、规定舞曲。共有五套规定曲目,各代表队任选其中一套参加比赛。

(二)、自选舞曲。适合广场健身的操(舞)类成套动作,形式不变。

四、参加办法

(一)、分赛区以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健身站点、单项协会、俱乐部组成代表队参加本区组织的广场健身操(舞)预赛。各赛区选派2支代表队参加全省的广场健身操(舞)决赛。

(二)、年龄规定:

1、运动员年龄在45岁到70岁(1945年至1971年)。以第二代身份证为准。

2、参赛队员必须携带第二代身份证,以备资格审查。

(三)、组织报名:

1、分区赛组织不少于20支代表队参赛(根据各县区特点,可适当增加参赛队伍)。

2、每队可报领队、教练各1人,运动员12~20人,运动员可兼任领队或教练。

(四)、参加比赛以本人自愿、亲属同意为原则。赛期中如发生伤病意外情况,由所在县区、代表队负责。

五、竞赛办法

(一)、评分规则

1、参照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的《广场健身操舞评分标准》评分。

2、成套动作采用10分制,裁判员评分精确到0.1分,总分保留两位小数。其中:成套编排3分,动作完成4分,音乐与表现1.5分,精神风貌与展示效果1.5分。现场打分、亮分。

3、为鼓励男运动员参赛,将根据男运动员上场人数,裁判长加分。每参与一名男运动员加0.05分,最多加0.3分。

4、裁判长扣分

(1)、每支代表队的上场总人数少于12人。每少1人扣0.1分。(2)、自选舞曲比赛时间超过及时间不够扣0.1~0.2分。(3)、服装服饰不符规定,扣0.1~0.2分。

5、五种规定舞曲根据难易程度确定起平分。(1)、《青春飞舞》,9.8分;(2)、《五星红旗》,9.9分;(3)、《张灯结彩》,9.9分;(4)、《在北京的金山上》,10.0分;

(5)、《和你一起看夕阳》,9.8分(无绢),10.0分(有绢)。

(二)、赛制

1、竞赛分分区赛和决赛。

2、每场比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为规定舞曲,第二轮为自选舞曲。出场顺序由赛前分别抽签决定。

3、各代表队必须同时参加自选舞曲和规定舞曲的比赛。

(三)、规定舞曲要求:

1、规定曲目为本次比赛的五套规定舞曲,由省老体协统一制作、发放,各代表队不得剪裁和修改。

2、规定曲目动作以教学视频为准,在原地展示,不得进行任何改编。

3、规定舞曲音乐由赛会提供。(四)、自选曲目编排要求:

1、自选曲目的创编,应主题鲜明,思想健康,风格新颖,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动作设计应符合广场健身的要求;要符合健身性,观赏性,娱乐性,民族性,大众性,安全性原则;符合参与者的年龄特点;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地域文化特色或具有异国风情的原创作品。

2、自选曲目音乐

(1)、自选曲目的音乐需具有弘扬主旋律,追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特点;要求选用热烈欢快、节奏鲜明、动感时尚、旋律优美、励志向上的歌曲。(2)、音乐的节奏和速率要求10秒20~24拍。音乐时长为3'30“~4'00”。

(3)、自选曲目音乐由参赛队自备,于报到时交大会。音乐需mp3格式,文件名为“出场顺序+代表队名+曲名”。

3、自选动作创编中应注意的问题:

(1)、成套动作不应出现舞台化、情节化编排,如领舞、独舞、伴唱、伴舞等。(2)、不得出现手翻、倒立、大跨跳、跳转360°,以及叠罗汉、托举等难度动作。(3)、不能有双膝跪地、卧地、劈叉等地面动作。(4)、不得出现轻器械的技巧和抛接动作。

(5)、成套动作开始前的音乐前奏不得超过2×8拍。(6)、成套动作中的造型动作静止时间不得超过4拍。

(7)、成套动作必须在场内开始,场内结束,音乐和动作需同时结束。(8)、成套动作展示过程中不允许伴唱、喊口令、喊口号。(五)、服装服饰要求

1、规定曲目全队必须穿统一运动衣、裤、鞋,男女队员可分别统一。

2、规定曲目一律不得穿戴头饰、挂饰。

3、自选曲目根据编排特色,可穿适合运动的民族服装,但一律不得穿硬底皮鞋和细高跟鞋,运动舞靴、鞋跟不得高于3公分。

4、手持器械不能放置地下。(六)、场地要求

1、广场健身操(舞)比赛场地为15m×15m。

2、规定舞曲展示可两队同时进行,按出场队数,安排场地。

六、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

(一)、比赛按照代表队规定曲目和自选曲目两次得分相加为最后得分录取名次。

(二)、分区赛录取一等奖2名,二等奖8名,其余为三等奖。

(三)、总决赛录取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其余为三等奖。

(四)、奖励:各分赛区组委会,根据各自情况,制定比赛奖励政策。

(五)、每场比赛设优秀组织奖(区预赛发至乡镇街道,全市决赛发至各区老体协)。

(六)、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

七、裁判组

(一)、裁判长及裁判员由省老体协选派。

(二)、设仲裁委员会。由省老体协1~2人、市区老体协(分区赛)1人、南京博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人组成。

八、经费

本次比赛不收报名费,交通等费用自理。

九、报名及领队会

(一)、由各地区老年体协成立分区赛组织委员会,负责下发分区赛补充通知,组织报名,召开领队会,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二)、市老年体协组织总决赛报名工作。(三)、报名工作应在各场比赛前30天完成。

十、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第五篇:理学院第五届厨艺大赛策划方案

理学院第五届校园厨艺大赛

策划方案

为构建和谐校园,倡导健康饮食,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培养我校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广大同学的校园文化生活,经理学院团总支研究,决定举办“理学院第五届校园厨艺大赛”。特别是近来,物价普遍上涨,学校各食堂纷纷上调部分菜价,生活在大学校园的广大同学对此不甚理解,同时极个别就餐浪费现象严重。本届校园厨艺大赛旨在引导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市场行情,感受校外生活,加强广大学生与学生食堂的理解和沟通,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提倡“节约粮食,文明就餐”的校园新风尚。

此次厨艺大赛初步定于2011年4月10日(时间暂定)举行,在充分总结前四届成功举办经验基础之上,首次面向全校报名,希望在学生食堂的大力支持下,理学院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广大同学踊跃参与。

现将厨艺大赛的具体事宜策划如下:

一、活动主题:“弘扬节约粮食好美德, 倡导文明就餐新风尚”

二、活动目的:为培养同学们的饮食情趣,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促进广大学生与学生食堂的理解和沟通,使健康饮食、特色饮食、节约饮食深入人心,积极营造校园文明就餐新氛围。院团委特此举办以 "弘扬节约粮食好美德, 倡导文明就餐新风尚”为主题的理学院第五届校园厨艺大赛。

三、比赛地点:东区学生一食堂(暂定)

四、比赛时间:2011年4月10日(暂定)

五、参赛对象:安徽科技学院全日制在校生

六、参赛方式:参赛者以专业或班级为代表队,每支代表队

限报一组,每组成员包括主厨一名、助手一或二人,不得多于三人。

七、活动内容:在规定时间完成自选拿手好菜。

八、活动流程:

1.赛前宣传工作:首先在理学院范围内召开各年级生活委员会议,将关于举办第五届校园厨艺大赛的通知传达到每个班级,之后出展版和拉横幅进行全面宣传动员以及拉赞助;其次通过与校生活部及各二级学院生活部主动联系,并代为宣传理学院第五届校园厨艺大赛,同时邀请各二级学院组织代表队参赛;最后由理学院学生会组织人员设立站点,接受现场报名,经层层筛选最终确定参赛名单。

2.赛前准备工作:根据各二级学院、各专业班级的参赛队伍的多少确定活动经费,以及各参赛队伍比赛所用到的厨具,统计完毕后交给后勤服务中心,以供比赛时使用。

3.比赛场地的整理和布置:全权由理学院学生会负责

4.比赛阶段:

(1)开幕仪式(2)厨艺比拼

(3)观众互动(4)颁奖仪式

5.比赛结果公布及颁奖:现场进行

6.比赛总结: 书面报告

九、比赛注意事项:

1.参赛者需要具有一定烹饪技能和经验,并以认真谨慎负责的态度,严肃对待此次比赛。

2.参赛者需要提前把参赛菜肴的品种、名称,以及活动所需的材料、用具、调料等详细信息用规范语言描述后,报给理学院生活部。

3.参赛所需材料(调料除外)自购,不许携带熟食入场。作品要求有特色、有创新、有立意,作品名称符合作品特点。

4.参赛者须在50分钟内完成作品。

5.全部比赛结束时,所有作品全部打包,归还参赛者。

十、评分:

1.大赛评委由团总支老师和嘉宾组成,按照作品的“名称”、“色”、“形态”、“味”、“营养”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后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十一、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50元奖金+奖状

二等奖(2名):40元奖金+奖状

三等奖(3名):30元奖金+奖状

十二、活动经费预算:

1、参赛选手购买参赛作品原材料(每组17元,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的经费预算: 30组 * 17元 = 510元

2、获奖选手奖金的预算:50元+40元*2+30元*3=220元

3、获奖选手奖状的制作:大约25元

4、茶水、杯子及创可贴预算:大约30元

5、场内互动环节的礼品预算:大约70元(暂定,若有赞助商提供则可省去此预算)

十三、创新点:本届理学院校园厨艺大赛在以往成功举办四届基础之上,首次尝试突破院级界限,面向全校学生报名参赛,探索出一条将理学院校园厨艺大赛举办成全校性厨艺大赛的可行之路而努力,同时充分整合和利用校、院两级生活部资源,发挥生活部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优势,真正使生活部成为广大学生和学生食堂相互联系相互理解的桥梁和纽带。

此次比赛的最终解释权归理学院学生会生活部所有。

主办单位:理学院团总支

承办单位:理学院学生会生活部

协办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后勤服务总公司饮食服务中心

安徽科技学院各二级学院生活部

赞 助 商:(待定)

理学院 团总支

学生会

2011年2月20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