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升初语文(外地生)试卷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2014年小升初综合素质评价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请认真独体,按题目要求选吃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对下列汉字的结构特点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火”“丫”“水”“弓”既是独体字又是象形字
B.“刃”“上”“本”“未”既是独体字又是指事字
C.“从”“品”“看”“焱”既是合体字又是会意字
D.“围”“韵”“孬”“魁”既是合体字又是形声字
2.下面带点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讷(nâ)于言,敏(mǐn)于行(xíng),学贵在于实践(jiàn)....
B.昼(zhîu)出耘(yú)田夜(yiâ)绩(jì)麻 ....
C.酒需酝(wēn)酿(ráng)成,人要锻(düàn)炼(niàn)好 ....
D.女娲(wā)捏(liē)土造人,只是个美丽的传(zhuàn)说(shuō)....
3.秦兵马俑博物馆里,有一座碑林,A里面陈列着不少我国历代大书法家的笔墨真迹。B且不说碑文的芳华绝代,精妙绝伦,C单看那风格迂回的书体就足以令人震撼不已了——眼前,那“体型恭敬,不苟言笑,装束平整”的①;“横笔不惊,内外皆收,神采沉密”的②;“上下牵引,偏旁互借,流转多姿”的③;还有如“清泉穿石,流云出岙,竹摇藤飘”的④迎面而来„„D此时此刻,也许人们才似乎领悟了“中华瑰宝”的内涵。
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出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行书②篆书③草书④楷书
B.①楷书②行书③草书④篆书
C.①篆书②楷书③草书④行书
D.①草书②楷书③行书④篆书
4.下面历史人人物中,被称为“中国书法家四贤”的一组是()
A.左丘明司马迁司马光刘向
B.张芝钟繇王羲之颜真卿
5.从下面语段中摘录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里面陈列着不少我国历代大书法家的笔墨真迹。
B.且不说碑文的芳华绝代,精妙绝伦
C.单看那风格迂回的书体就足以令人震撼不已了
D.此时此刻,也许人们才似乎领悟了“中华瑰宝”的内涵
6.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体型恭敬,不苟言笑,装束平整”的是①
B.C.D.“清泉穿石,流云出岙,竹摇藤飘”的是④
7.对下面语句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有屋顶的街道。(议论)
B.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彼此呼应着,映衬着。(描写)
C.清晨,我和友人就走进了西塘古镇。(记叙)
D.石弄很窄,最宽的地方也仅有1米左右。(说明)
8.对下列语句排列后,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②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③太阳他有脚啊,轻轻地挪移了
④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⑤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手边过去了
⑥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A.①④③②⑤⑥B.③②⑤⑥①④
C.③⑥①④②⑤D.①⑤④②③⑥
9.下面文段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描写的人物是()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只见(她)„„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威不怒,丹唇未启笑先闻。”
A.薛宝钗B.史湘云C.王熙凤D.贾探春
10.下面一则信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最恰当的一项是()
即日起,四川省气象台将对外发布环境气象的预报预警和检测,并将初步进行省、地、县三级雾霾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检测预报预警业务。省环保与气象两部门将于近期签署合作协议,建立部门间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信息联合会商,联合制作,联合发布机制,提高检测预警的准确度。
A.省气象台将对外发布环境气象的预报预警
B.四川将启动省地县三级雾霾预警
C.省环保与气象两部门将签合作协议
D.四川将建立部门间污染天气预报预警联合会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
认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6分)
颜之推教子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睥倪①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
由此业②,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注释:①倪:ni,表示厌恶的神态②业:本事、能力
11.下面带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谓吾曰(尝:曾经)B.颇晓书疏(疏:记事)..
C.稍欲通解(欲:快要)D.异哉(异:不一样)..
1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请将句子抄写在答卷上,再断句。)
颇 晓 书 疏 教 其 鲜 卑 语 及 弹 琵 琶 稍 欲 通 解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译为:②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译为:
14.选文中的“士大夫”和“吾”(颜之推)的在教子观念上完全不同,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①士大夫教子的观念:②颜之推的教子观念:
15.父母对你的教育与选文中谁的观念相近(相同)?你接受这样的教育观念吗?为什么?(3分)
仔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问候的16-21题。(24分)
鸟
李汉荣 ①万千生灵中最爱干净的莫过于鸟了。我有生以来,不曾见过一只肮脏的鸟儿。鸟在生病、受伤的时候,仍然不忘清理自己的羽毛。疼痛可以忍受,它们不能忍受肮脏。
②鸟是见过大世面的生灵。想一想吧,世上的人谁能上天呢?人总想上天,终未如愿,就把死了说成上天了。皇帝也只能在地上称王,统治一群不会飞翔只能在地上匍匐的可怜的臣民。不错,现在有了飞机、宇宙飞船,人上天的机会是多了,但那只是机器在飞,人并没有飞;从飞机飞船上走下来,人仍然还是两条腿,并没有长出一片美丽的羽毛。鸟见过大世面,眼界和心胸都高远。鸟大约不太欣赏人类吧,它们一次次在天上俯瞰,发现人不过是尘埃的一种。
③鸟与人打交道的时候,采取的是不卑不亢、若即若离的态度。也许它们这样想:人很平常,但人厉害,把山林和土地都占了,虽说人在天上无所作为,但在土地上,他们算是土豪。就和他们和平相处吧。a 就来人的屋子里安家了,喜鹊就在窗外的大槐树上筑巢了,b 就在房顶上与你聊天了。c 绝不白吃田野上的食物,它比平庸贪婪的俗吏更关心大地上的事情。d 怕稻禾忘了抽穗,怕豆荚误了起床,总是一次又一次提醒。黄鹂贪玩,但玩出了情致,柳树经它们一摇,就变成了绿色的诗。白鹭高傲,爱在天上画一些雪白的弧线,让我们想起,我们的爱情也曾经那样纯洁和高远。麻雀是鸟类的平民,勤劳、琐碎,一副土生土长的模样,它是乡土的子孙,从来没有离开过乡土,爱和农民争食。善良的母亲们多数都不责怪它们,只有刚入了学校的小孩不原谅它们:“它们吃粮,它们坏。”母亲们就说:“它们也是孩子,就让它们也吃一点吧,土地是养人的也是养鸟的。”
④据说鸟能预感到自己的死亡。在那最后的时刻,鸟仍关心自己的羽毛和身体是否干净。它们挣扎着,用口里仅有的唾液舔洗身上不洁的、多余的东西。它们不喜欢多余的东西,那会妨碍它们飞翔。现在它就要结束飞翔了,大约是为了感谢这陪伴它一生的翅膀,它把羽毛梳洗得干干净净。
⑤鸟的遗体是世界上最干净的遗体„„
16.选文第一句话“万千生灵中最爱干净飞莫过于鸟了”其中“最爱干净”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4分)
答:
17.请在第③段的空格中,填上能与后面内容对应的鸟名。(4分)
abcd
18.默写出第③段画线句隐含的一首绝句,在按要求填空。(4分)
(1)默写
(2)填空:
本诗作者(姓名),字,是我国代伟大的诗人。(2分)
19.阅读第②段中的画线句,注意下面带点词的意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美丽的羽毛”实际指
(2)这句话的意思是
20.选文以“鸟”为题目,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人类,你认为这样的写法是否偏离了主题?请你写出相应的理由。(4分)
答:
21.选文④段的画线句给人类的启示是什么?你认为人类怎样做才能像鸟儿一样干净?(4分)答: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春节干过,寒潮却来了,于是,我们盼望春暖花开。前不久,马来西亚一架载有我国154名乘客的飞机离奇失踪,于是我们盼望奇迹出现;当然,我们也曾盼望过一部精彩的动画片的上映;盼望国父母老师的理解和称赞。盼望是一份焦虑,也是一种幸福,还是„„
1.请以“盼望”为话题,自己拟一个题目写作文;
2.写出真情实感,不抄袭,不套作他人文章;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句通顺。500字以上。
第二篇: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3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3
(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是()
A.氛(fēn)围钢琴(qíng)B.给(gěi)予水藻(zhǎo)....
C.嫉(jí)妒倔(jué)强D.埋(mái)怨逮(dǎi)捕 ....
2.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A.神采奕奕鹤发童颜视死如归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忐忑不安骨瘦如柴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疲惫不堪提心吊胆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纸上谈兵
3.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时间一去不复反,我们不能让年华虚渡过。
B.成都的春天姗姗来迟,新生的一切为这一刻做足了铺垫。
C.转眼就盛夏,热浪滚滚,蒸茏一般,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D.苍海桑田,故乡的一切发展迅速,让久别的游子由忠惊叹。
4.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沙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A.驱散融化摆脱B.摆脱融化驱散
C.摆脱驱散融化D.驱散摆脱融化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B.蜀锦以其用料的讲究,工艺的精湛,悠久的历史遐迩闻名。....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发射火箭,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他仍是同学们眼中遵守纪律的好伙伴,是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B.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及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和生活中学语文。
C.经过车辆尾号限行措施,使成都的交通状况改观了很多。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7.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A.他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B.读书之余,我喜欢养些易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C.幸亏红领巾帮助了我,要不然我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
D.雪后的原野上,梅花点点,每一朵都是一首精美的诗。
8.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一个句子是()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9.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任何事五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所爱
10.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⑤这是求知的阶梯,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⑤
二、古诗文知识积累
1.古诗以它精练简洁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填上适当的诗句。
(1)即将小学毕业,面对将要分别的老师和同学,你会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万物复苏,春光宜人,你会不由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联吟咏的各是古代哪位诗人?
①一对忧国忧民目,一双写实写史手。()②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3.请分别写出下列诗句歌咏的是什么花。
①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找出最深的一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小船第一次下水,看着眼前茫茫的大海,不解地问:“大海呀,你的路在哪儿呢?”“你躺着不动,我便没有路,但当你迈开步子,我便四处都是路。”大海说。“大海呀,你的暗礁在哪儿呢?”小船问。
“就在你触礁的地方。”大海说。
“难道不可以在我触礁前,就预先告诉我暗礁在哪儿吗?”
“世上没有预先的成功,也没有预先的失败,只有亲身经历过、实践过,才能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如果我被一个浪头打翻了,怎么办呢?”小船问。
“去准备迎接下一个浪头,在下一个浪头中,努力把自己扳转过来。”大海说。“大海呀,岸在哪儿呢?”小船问。
“岸就在远方。”大海说。
“远方又在哪儿呢?”
“在你不懈的追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抓住“经历”、“实践”、“不懈追求”作答即可。
(二)记叙文阅读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
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________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菜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____________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E.施比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绅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的横线上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焦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整篇文章的阅读效果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
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割席分坐 管宁与华歆,俱与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者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现。宁割席分坐②,曰:“尔非吾友也。”
[注释]①轩冕:指车子。②宁割席分坐:后人以“管宁割席”、“割席分坐”喻朋友断交。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窃见管神色()又尝同席读书()..
宁读如故()尔非吾友也()..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宁为什么要和华歆断交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题
给商品起个好名字直接影响到这个产品的销量,以下列举的是一些商品的牌子。请从其中的案例看,要给商品起一个好的名称,要考虑些什么?请举例简单回答。(本题只评价名称,不评价商品本身的质量)
奔驰轿车联想电脑美加净牙膏盼盼防盗门永固门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请以“昨天的_____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立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400字。
第三篇: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是
A.氛
fēn围 钢琴
qíng B.给
gěi 予 水藻
zhǎo
C.嫉
jí妒 倔
jué强 D.埋
mái怨 逮
dǎi捕
2.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A.神采奕奕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 忐忑不安 骨瘦如柴 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 疲惫不堪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3.下面句子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时间一去不复反我们不能让年华虚渡过。
B.成都的春天姗姗来迟新生的一切为这一刻做足了铺垫。
C.转眼就盛夏热浪滚滚蒸茏一般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D.苍海桑田故乡的一切发展迅速让久别的游子由忠惊叹。
4.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 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
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 沙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
扬帆远航。
A.驱散 融化 摆脱 B.摆脱 融化 驱散
C.摆脱 驱散 融化 D.驱散 摆脱 融化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期望能萍水相逢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在新的校园里。
B.蜀锦以其用料的讲究工艺的精湛悠久的历史遐迩闻名
。
C.朝鲜不顾世界各方坚决反对再次发射火箭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
D.他仍是同学们眼中遵守纪律的好伙伴是老师眼中一个不耻下问
的学生。
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B.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及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和生活中学语文。
C.经过车辆尾号限行措施使成都的交通状况改观了很多。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7.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
A.他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B.读书之余我喜欢养些易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C.幸亏红领巾帮助了我要不然我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
D.雪后的原野上梅花点点每一朵都是一首精美的诗。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8.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一个句子是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9.梅尧臣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任何事五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各有所爱
10.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二、古诗文知识积累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1.古诗以它精练简洁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填上适当的诗句。
1即将小学毕业面对将要分别的老师和同学你会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万物复苏春光宜人你会不由地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联吟咏的各是古代哪位诗人
①一对忧国忧民目一双写实写史手。
②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3.请分别写出下列诗句歌咏的是什么花。
①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找出最深的一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小船第一次下水看着眼前茫茫的大海不解地问“大海呀你的路在哪儿呢?”
“你躺着不动我便没有路但当你迈开步子我便四处都是路。”大海说。
“大海呀你的暗礁在哪儿呢?”小船问。
“就在你触礁的地方。”大海说。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难道不可以在我触礁前就预先告诉我暗礁在哪儿吗?”
“世上没有预先的成功也没有预先的失败只有亲身经历过、实践过才能总结出成
功和失败的经验。”
“如果我被一个浪头打翻了怎么办呢?”小船问。
“去准备迎接下一个浪头在下一个浪头中努力把自己扳转过来。”大海说。
“大海呀岸在哪儿呢?”小船问。
“岸就在远方。”大海说。
“远方又在哪儿呢?”
“在你不懈的追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抓住“经历”、“实践”、“不懈追求”作答即可。
二记叙文阅读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
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________
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
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
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
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
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
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⑤二次大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
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
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菜明
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____________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E.施比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示例农夫 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绅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段的横线上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绅士寻找走失的儿子时的
焦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整篇文章的阅读效果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割席分坐
管宁与华歆俱与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
石无异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者过门者宁读
如故华废书出现。宁割席分坐②曰“尔非吾友也。”
[注释]①轩冕指车子。②宁割席分坐后人以“管宁割席”、“割席分坐”喻朋友断交。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窃
见管神色 又尝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同席读书
宁读如故
尔
非吾友也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宁为什么要和华歆断交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题
给商品起个好名字直接影响到这个产品的销量以下列举的是一些商品的牌子。请从其
中的案例看要给商品起一个好的名称要考虑些什么请举例简单回答。本题只评价名
称不评价商品本身的质量
奔驰轿车 联想电脑 美加净牙膏 盼盼防盗门 永固门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请以“昨天的____________”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立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400字。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C试卷不是很清晰拼音音调不易辨认
解析采用排除法做题。A.氛
围fēn钢琴
qínB选项给
予jǐ水藻
zǎoD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选项埋
怨mán逮
捕dài 2.D
3.B
解析A选项应为“复返”C选项应为“蒸笼”D选项应为“沧海桑田”、“由衷”采用排
除法正确答案应为B。
4.C
解析这道选词填空主要考查了词语的搭配问题第三个空是突破口坚冰只能“融化”
不能“摆脱”也不能“驱散”由此排除A、B其次是第一个空中枷锁只能“摆脱”而不
能“驱散”故只能选C。
5.B
解析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是成语题做错的关键因素。A选项中“萍水相逢”指如浮萍
漂浮在水中一样偶然遇到。C选项中“轩然大波”指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严重的纠纷或
乱子与前面的“强烈的”语意重复。D选项“不耻下问”指的是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能
力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羞耻句子意思是向老师请教不是向不如自己的人用错对象。
6.B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解析A选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即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两面后面也应该是两
面即能够取的好成绩。C选项缺少主语应该去掉“使”。D选项“纠正”、“指出”应该调
换顺序。
7.D
解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
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
比方的事物。A选项虽然使用了“仿佛”但是没有本体、喻体。B选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将花草比作人。C选项“红领巾”指代了少先队员运用了借代而非比喻。
8.C
解析依照题意其中三句应表示同一个意思。A、B、D三项表达的意思都是“他肯定知道这
件事”只有C选项认为“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所以选C。
9.A
解析“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
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说明雪花、梅花各有优缺点长处、短处故选A。
10.B
解析做排序题一定要重点关注代词、关联词这些具有提示作用的词。⑤中出现代词“这”
说明这句一定不会排在第一句排除C选项。③中提到“教科书”那么紧接着的几句必然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会围绕这个新生的概念来谈②句开始就提到了“读教科书”所以应该排在③后面排除
D选项。④开始出现了“只有”后面一句势必要有“才”出现组成“只有??才”所以
①应该紧跟在后面排除A选项选择B。
二、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游城南晚春》
2.①杜甫
解析杜甫被称为“诗史”。
②李白
解析“力士”高力士“贵妃”杨贵妃暗示生活在唐高宗时才”道出了他 的诗风豪放应该是诗仙李白。
3①菊花
解析出自李清照《醉花阴》写了赏菊的情景。
②梅花
解析出自王安石的《梅》。
③莲花
解析出自周敦颐《爱莲说》。
三、语文网www.teniu.cc
“仙“豪气”、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一抓住“经历”、“实践”、“不懈追求”作答即可。
二1.ACE
解析题干中要选出的是含有“帮助”意思的选项B选项谈的是“尊敬”D选项谈的是“信
念”、“志向”。
2.知恩图报 诚实守信
解析紧扣“守信”、“报恩”回答即可。
3.绅士纵身跳下马车急的满头大汗逢人就打听见人就询问是否见过儿子。直到他气喘
吁吁地看到儿子和农夫的时候他才放下了心中的这块大石嘴角有了一丝笑容。
解析抓住“焦急”详细描写即可。
4.不好。原文这样的设计设置了悬念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解析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就揭晓答案的话整篇文章就没有了悬念可读性减弱。
5.“第一次”指的是农夫救了丘吉尔。因为在弗莱明看来正是因为丘吉尔父亲资助了自己
才有了后来青霉素的成功发明才有丘吉尔最终被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次是你 的父亲救了你”。
三译文
管宁和华歆都是汉末人。一开始两人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看到地上有块金子管宁
依旧挥锄看见当做没看见看见它好像看见瓦石一样华歆拿起金子十分高兴看到管宁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的神色于是又丢下金子。两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有篷盖的高大华丽的车子经
过门前管宁依旧在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于是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
而坐并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1.窃偷偷地尝曾经故原来尔你
2.管宁依旧挥锄看见当做没看见看见它好像看见瓦石一样.3.管宁认为华歆见利动心心慕官坤都不是君子所为自己和他并非同道中人所以要和
华歆断交。
四、好的名称要体现出商品的特征、性能。
奔驰——速度快体现了轿车的特点
联想——灵感创造性
美加净美丽、干净
盼盼盼望家里的平安
永固永远坚固、安全
五、作文
解析首先要把题目补充完整详细叙述其次还要谈到对现在的影响。
语文网www.teniu.cc 中学语文网www.teniu.cc/zhongxue/ 教案、课件、试卷
语文网www.teniu.cc
第四篇:2014年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考试题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14年小升初综合素质评价数学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计算题(直接写出计算结果,每小题2分,共20分)
1.801-154=2.3.611- 34134.8.5+(4.4-1.4)×17= 3
137141-11 5.+-6.648154
57.6.258.1.25×0.8×2.5×0.7= 24
1118435410.3(1)+6 9.3-(0.2+)432135101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在下面式子中的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6+1.9)×1.4]=3
12.一件商品,对原价打八折和打六折的销售价相差14元,那么这件商品的原价是
13.班内搞活动,班长将168块巧克力,210支铅笔,252个笔记本分成相同的份数,并且都没有余数,那么最多可以分成份。
14.一个两位数,将它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对调,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打27,这样的两位数是。
15.有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增加2,这个分数就等于13,如果分母增加1,这个分数就等于,27这个分数是。
16.下面的算式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4+2,5+8,6+14,7+12,……,那么其和最接近120的算式是。
17.小林喝了一杯牛奶的11,然后加满水,又喝了一杯的,再到满水后又喝了半杯,又加53
满水,最后把一杯都喝了,小林喝的牛奶和水的比是。
18.若>>,x为整数,则这样的x有个。
19.老师让同学们计算AB.C+D.E时(A、B、C、D、E是1~9的数字),马小虎把D.E中的小数点看漏了,得到错误结果37.6;马大虎把加好看成了乘号,得到错误的结果339,那么,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
20.一个六面都是红色的正方体,最少要切刀,才能得到180个各个面都不是红色的正方体。
三、计算下列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要有主要步骤,每小题4分,共24分)
21.(1+2+3+4+…+999+1000)-(2+4+6+8+…+996+998)
677x13
22.四、
第五篇:2013成都实验外国语西区直升语文试卷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2011年直升生考试卷 语文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页,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2.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能答在问卷上。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píng)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zǎ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shân)要好得远。
C.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hàn)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huáng)诚恐的地步。
D.伏尔泰的微笑,是对愤怒情绪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xiāo)之后的宽恕(shù)与安详;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讥讽,是比对手站得更高的俯视、轻蔑。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B.可是墙壁上有砖彻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旁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C.我是幸福的家园,是欢乐的源泉,是舒适的开端。我是姑娘樱唇上的嫣然一笑,小伙子见到我,霎时把疲劳和苦恼都抛到九宵云外,而使自己的生活变成美好的梦想的舞台。D.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促销活动中,家用电器一马当先、频繁降价,强力提升了市民的消费积极性,原本濒临滞销的数字彩电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B.我急需在语文学习中有所作为,首当其冲的是要阅读一批莎士比亚的作品。
C.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D.在分组讨论时,他能够做到语言丰富,夸夸其谈地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间:参与)
B.小大之狱(狱:监狱)
C.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D.望其旗靡(靡:倒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
B.公将驰之
C.登轼而望之
D.故逐之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
B.课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写战前,记述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得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C.第二段写战中,记述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D.第三段写战后,记述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的聪明能干。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2011年直升生考试卷 得分
评卷人编号
语文 题号
三
四
五
总分
总分人编号
分数
A 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编号
分数
B 卷
第II卷(共82分)注意事项:
第II卷共5页,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得分
评卷人编号
三、(10分)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1)(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分)译文: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译文:
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六句填写)(6分)(1)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2),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3)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4),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5)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6)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7),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2题。(12分)珍珠鸟冯骥才
①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②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③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④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⑤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⑥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⑦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⑧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⑨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⑩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⑪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⑫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⑬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⑭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⑮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9.“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可是文中的小鸟却不怕人。请结合全文具体说说原因。(3分)答:
10.文章开头部分写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3分)答:
11.文中小鸟对大鸟两次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3分)答:
12.细读全文,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怎样正确理解作者的笔尖流泻下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感受。(3分)答:
得分
评卷人编号
作文(60分)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60分)
题一:生活是平淡的,家里学校,两点一线;生活又是多彩的,与父母共享家庭的天伦,与朋友分享青春的光彩,甚至与对手共谋进取的人生„„生活是一条临街的河,急急而又缓缓地流进每个人的心里,滋味繁杂而又充满韵味。请以“生活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扣题作文;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题二: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请结合以上文字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围绕“自立”或“自强”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注意事项:
1.B卷共5页,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得分
评卷人编号
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4分)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诗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
2.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诗“神妙”在哪里?(2分)答:
得分
评卷人编号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4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2分)A.公亦以此自矜(矜:夸耀)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C.康肃忿然曰(忿然:恼怒的样子)D.康肃笑而遣之(遣:派遣)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分)译文: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3分)译文:
5.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陈尧咨的骄傲自满?结合全文概括作答。(4分)答:
得分
评卷人编号
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名著阅读(4分)
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题一:根据提示,写出人名或人物对应的绰号。(4分)
《水浒传》中的英雄都有绰号,有些人物是以自身性格、特长、体貌的特点为绰号的,如慷慨好施、仗义疏财,江湖上就把他称作“及时雨”;吴用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所以绰号“”; 彪悍粗蛮,全身乌黑,所以绰号“黑旋风”;“”水性超强,而且皮肤特白,绰号“浪里白条”。题二:根据下面的情节写出人物姓名及其性格特点。(4分)
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象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18分)冬云 徐迅 ①在天柱峰顶,原是要观日出的。然而,经过长时间的等待,那轮于想象中彤红的太阳,却像是一位失约的情人迟迟未来———冷硬的山风刮得浑身凉嗖嗖的,我们的心仿佛比风更冷。当许多人失望地转下山时,我与朋友索性就赖在一块岩石上,静静地看着日出的地方。隐隐地,我们预感到这一次观日的不同寻常。
②这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准确地说,为了抢占这块观日的岩石,我们几乎半夜就起了床。开始,大家充满期盼地等待着,仿佛吃了一种兴奋剂,并没感觉出身上的寒意。但很快又都失望了———远处,那本该日出的地方尽管也显出了一丝光亮,但日头如同一只被敲碎的鸡蛋,蛋黄已无声地滑落在无涯的云海里,只剩下那滑腻的白了。天空低沉,大片的云彩斑驳着,如同一位画家正用心勾勒出的底色。天际之下,尘世的一切都被云海消弭①。再近处,云海里青峰数点,恍惚孤帆远影,恍惚沉浮不定的岛屿,若隐若现着。面前的松树朵朵霜花,已凝聚成球状。我们从半夜就陪伴着它们,谁也未曾留意这些“花朵”的开放。一阵山风,在耳边迅疾地掠过,那白色的花朵微微地颤抖了几下,溅下些许的花瓣,然后又耸然地挺立,使面前显现出一种格外的凝重与肃穆,似乎有种“白云回合望,青霭入看无”的意境了。③记忆里也有过冬天观云的经历的。那是在福建连城的石门湖。那里冬天暖洋洋的,像是四月的小阳春。我们撑着一叶扁舟静静划在绿幽幽的湖面上,总也扯不断的乳白色的水汽在四围蒸腾、缭绕着,那样子似乎是在温泉里浑心无碍地沐浴。抬头望天,低首观湖,竟都是蓝天云彩,一朵朵白云锃亮地变幻和飘荡。苍狗浮云,犹如人与狗在湖面上嬉戏、追逐。手掬一捧清水,如同拧起小狗的耳朵;篙撑湖心,又像是打捞着一方仙人失落的纱巾„„只是那狗在跑,纱巾在飞,一切都如雾里看灯,镜里观花。那种倚云难抓的妙趣却搅得心头痒痒的———虽然也曾有过生命流逝的惘然,可一份活泼泼的欣喜却留在心头了。
④相比较而言,与天柱山冬云的邂逅,我此时的心境就显得苍凉、凝重了些。摩诘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着面前的情状,倒是觉得稍需将那“水”改成“日”字,凑巧,就暗合了眼前的这一切。只是这浮起的大块的云,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的黯淡,就让我们不知不觉,心里陡然就染上了一种颓废和沉重,以至体会到的竟是“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意味了———无端地,我想起青莲的《听蜀僧浚(jùn)弹琴》里的诗句,立即,心里很疑心他是错把“冬云”当“秋云”了。当然,青莲居士不仅听过蜀僧弹琴,也是吟过天柱山的,这有他的诗句为证:“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说的就是天柱山。他一辈子终没归来,就只当他是“丹”未还成罢!„„现在我们坐看云起,看着、看着,心里倏而一亮,就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然了:这冬云,虽然没有日出的磅礴和蔚为大观,但它在山峰间轻盈飘渺,它与山峰的亲吻,透出的竟是缠绵的爱意;它在树丛里走动,忽而又不见,就如衣袂飘飘的仙人。纵然,它那猛然间的云翻波涌,诡谲②无常,我觉察到它透出的也还是生命的本相③———在山风呼啸,云海滚涌的那一刹那,我就有一种驾驶一叶扁舟行驶在江心的感觉:人生种种原就是自然种种,难怪连圣人也惊呼富贵“于我如浮云”!
⑤“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想,面对永远的落日和浮云,古人的浮想联翩也许是对的。只不过,这日、这云却并不会仅仅是那“游子”和“故人”的情意所能说得清的。山重或水复,“日”穷即云起。细究起来,生命的真谛原早在这一“日”一“云”间就安歇好了的。
注释:①消弭:消除(坏事)。②诡谲:此处指奇异多变。③本相:本来面目;原形。7.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全文围绕“冬云”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冬云”二字)(6分)8.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该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9.文章多处描写“冬云”,请选择一处,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冬云特点。(4分)
10.结尾说,“山重或水复,‘日’穷即云起。细究起来,生命的真谛原早在这一‘日’一‘云’间就安歇好了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处“生命真谛”的认识。(字数80-120字,4分)
得分
评卷人编号
四、语言运用(12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吸烟者达3.5亿,有500多万是中小学生。青少年吸烟问题严重,根据调查,中小学生开始吸烟的年龄平均为14.5岁,最小的仅2岁,女青年吸烟者也日益增多。烟民呈年轻化趋势。针对青少年吸烟人数较多的情况,某班准备开展“拒绝烟,做不吸烟新一代”签名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个简短的开场白。要求:主题明确;语言得体,有感染力,富有文采;不少于40字。(4分)亲爱的同学们:
“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新一代”签名活动现在开始。12.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学校举行了以读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三项任务。(8分)
(1)下面是同学准备在主题班会上发言的材料,请你帮助他从两则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2分)
[材料一]据调查,我国青少年不读书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时间”,其次是“不习惯读书”,这两者在各年龄段中均排在前两位。同样题材的故事,少年儿童愿意看漫画、电影,而不愿意看原著。在关于“少年儿童最喜欢阅读的书籍”调查中,“科幻、魔幻、探险作品”和“卡通、漫画”这两类书籍以绝对优势并列第一位,“文学名著”呈明显弱势。有关专家对以上现象表示忧虑。【材料二】有关媒体的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等“快餐”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象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对图象的过量摄入,不少学生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写不出来。提取的信息:
(2)为配合这次读书活动,班里办了一份读书小报。请你为格言补全词语;提供一则与读书有关的俗语。(4分)
格言:不吃饭则饥饿,不读书则。读书会带来心灵的快乐。俗语:。
(3)初三(1)班班长准备为同学们做题为“我们应该怎样读书”的演讲,为此,他搜集了下列材料,但这些材料中有两条和他演讲的主题不符,请你为他指出来。(2分)
①凡值得读的书至少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于把握全篇主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②从前中国文人学作文,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名著,揣摩吟读,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③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④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⑤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以上材料中不符合演讲主题的是:第项、第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