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三级代表视察汇报材料2011

三级代表视察汇报材料2011



第一篇:三级代表视察汇报材料2011

“三级”人大代表视察材料

坦渡乡汇报材料

坦渡乡地处临湘市东北角,与湖北省赵李桥、新店两镇接壤,乡域面积77.9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59个村民小组,17067人。今年,坦渡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坦渡实际,践行科学发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干事创业,2010年度,我乡工农业生产总值达6.57忆,其中农业产值1.9亿元,年增长13%,人均收入7532元,年增长14%,固定投资8500万元,上交税收120.2万元,发放各项惠农资金万元。

一、加强党建树形象

乡党委、政府以打造一支公德好、能力强、作风实的干部队伍为目标,紧密结合实际,切实改进干部工作方式,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干部管理,提升干部素质,树立坦渡干部新形象。一是严格学习制度。我乡制定了严格的干部学习制度。规定党委中心组定期学习,机关干部每周五集中学习。今年来,共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6次,机关干部集中学习29次。通过坚持定期学习,干部的政治素养明显提高,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年初乡党委政府确立了“以制度强管理,以管理促作风”的工作方式,制定了《加强监督的九条规定》,完善了《坦渡乡机关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今年我们始终以制度来规范干部的行政行为,确保政府廉洁执政、科学执政、高效执政。今年来全乡无一例干部经济犯罪事件发生,无一例违规请客敛财现象,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二、加大投资强基础

经济要发展,基础要先行。今年来乡党委政府继续加大继续设施投入力度。一是利用国家通村通组公路计划,完善村、组公路硬化。今年来全乡硬化村组公路近20公里,实现了水泥公路村村通,全乡有91个组级公路实现硬化,组级公路硬化率达到65%,五星村实现水泥路面户户通的目 1

标。二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坦渡乡是一个农业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今年我乡充分调动用水者协会的管水用水积极性,加大水利投入力度,共投入260万元维修小II型水库4座、山塘21口、整修山塘24口、整修渠道2万多米、整修机埠3座,开挖新渠道1200米。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今年来,乡党委政府围绕优化环境卫生、美化村容村貌、提升群众素质继续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投入420万元,建垃圾池156个,建沼气池50个,改厕90座,安装太阳能150个。五星、联盟、晓阳、农胜、头龙、前进等六村构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圈基本形成,五星的瑶头、红旗组,联盟的芦花、杜庄组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三、发展产业增收入

坦渡乡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乡党委政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将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大力发展产业经济。一是巩固传统优势产业。乡党委政府大力推广科技兴农模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了粮食、板栗、楠竹、牲猪等优势产业地位的进一步巩固:目前我乡种田大户(150亩以上)的有55户,年出栏牲猪200头以上的大户有15户,新栽楠竹面积每年以1000亩的速度递增,牲猪、楠竹、板栗、粮食四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二是不断培养新的农业产业。根据我乡资源优势明显的特征,我们通过示范引导、技术扶持、信息扶持等手段不断带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今年在晓阳、百万、大塘、永和引进湘莲大户8户,种植湘莲3000亩,产量每亩达150公斤以上,颇受群众欢迎,湘莲成为我乡的又一增收产业。

四、招商引资活经济

乡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富民强乡的基础环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乡情、亲情的潜力,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回乡创业,引资创业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是本土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大塘鞭炮厂、富临花炮厂增加了生产线,扩大了生产规模;启航电子厂、坦渡液化气站扩建了厂房;正阳米业、晓阳环保砖厂更新了设备;联盟翠竹苑工艺制品厂提升了工艺

水平,这些企业安置转移我乡劳动力近3000人,人均年收入可达2.4万元。二是引进了新的资金项目。通过乡村努力,灯明村投资80多万元的塑胶厂、联盟村投资100万的环保涂料厂已建成投产。宽松的政策、秀美的环境吸引了社会资金来我乡投资旅游休闲业,集休闲与餐饮于一体的休闲山庄发展迅速,农胜的清泉山庄已建成营业,官庄的凉亭水库休闲山庄、农胜休闲山庄年底可望建成完工,联盟芦花休闲山庄正在积极筹建中。休闲山庄的建设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提升了新农村建设的品味。

五、勤办实事惠民生

为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坦渡,坦渡乡党委政府自加压力,积极推进实事办理工作。

1、大力承办实事工程。今年3月份,投入300多万元,如期完成小I型水库胜龙水库和小II型水库和平水库的整险;投入80万元完成文化社保大楼建设,现已投入使用;投入175万元完成坦渡中学校安工程建设;投入400万元的安全饮水第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实现供水560户,第二期工程将在年前完工,实现供水1000户;按季节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组织群众绿化造林2万多株,在沿坦渡河9个村防治血吸虫造林500亩;建沼气池50个,完成改厕90座;26名乡财政供养人员全部进入了住房公积金机制;新增城镇就业130人,救助特困家庭135户;新农保工作全部完成。

2、积极开展抗灾救灾。今年6月9日的特大洪灾给我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洪灾,坦渡乡党委政府不等不靠,积极组织抗灾救灾工作。筹措资金450万元对坦渡河32处崩岸进行了加固整修,恢复水冲沙压田4000亩,整修山塘5口,维修水淹机埠3座,整修清淤渠道8000米,夯实水毁路基2100米。自筹资金对坦渡河32处崩岸进行了加固整修,完成大塘垸、坦渡垸防洪大堤护坡450米,并协助市水利局对沿坦渡河10处决口进行了高标准的大堤重建。

六、稳定发展促和谐

1、深入扎实访民情。今年,乡党委政府从畅通民意渠道着手,发挥民情四员作用(即:作风监督员、信访信息员、民情联络员、民主监督员),结合市政府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开展了乡村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活动,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化解民忧。共张贴干群联系卡3000多份,干部到户率100%,与农户见面率80%。全年共收集意见建议109多条,调解大小纠纷140多起。乡党委政府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分析归纳,建立台账,包干到管线领导,限期进行整改回复。到目前止群众所提的合理化的意见都一一得到了处理回复。访民情活动理顺了民意,增强干群之间的感情,促进了社会和谐。

2、严防死守保稳定。今年年党委政府紧绷综治稳定这根弦,把综治维稳贯穿于全年工作的始终。一是实行党政领导联厂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乡安监办每季度对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今年来乡安监办共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6次,全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二是利用多渠道畅通民意,加强信访排查力度。建立了乡、村、组、户四层责任联网制,联防联治保稳定,让综治维稳工作有了制度保障。今年全乡共调处民事纠纷84起,已发民事纠纷调处率100%。

3、倡导文明促新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乡党委政府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投资10多万元,在联盟芦花组、五星的红旗组建群众休闲场所各1处,在联盟杜庄组新建篮球场一个,建农家书屋8处,为群众的文化休闲提供了场地。积极开展了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为农民健身舞蹈队提供场地、进行技术指导。11月份成功举办了坦渡乡第五届农民运动会,提升群众文化素质,丰富了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坦渡乡在上级的支持和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进取,踏实工作,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好事、服好务,做到谋事干事成事,努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的坦渡。

第二篇:人大代表视察汇报

交 通 运 输 工 作 汇 报

西和县交通运输局(2014年9月)

今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和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一个重点,四大提升”(即以十天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实现路网结构、路面等级、管养水平、运输安全四大提升)为工作思路,全面开展公路建设、养护生产、路政管理、运输安全等工作,当前全县交通运输事业基本形成了“两轴两站六干二十四环”的工作格局。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天高速公路征迁工作情况

十天高速公路西和段土地征收共涉及我县石峡、西高山、十里、汉源、西峪、石堡、长道等7个乡镇的53个行政村,涉及7000多户,应征收土地面积为4455.39亩(其中林地900.27亩),自去年开展征迁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按照省市的相关要求,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乡镇,充分动员沿线乡镇广大人民群众,扎实有序开展征

迁工作。截至目前土地已全部补偿到位,共完成各类补偿资金共计2.71亿元。通过第二次、第三次征地,目前已交付各标段建设用地6000余亩(其中林地900.26亩)。

房屋征收共涉及我县长道、石堡、西峪、汉源、十里、石峡等6个乡镇31个行政村,拟征收467户群众房屋。当前尚有西峪1户未完成拆迁。

企业征迁共涉及我县征迁企业40户(包括矿山、砖厂、采砂厂、石厂、养殖厂、材料加工厂),为确保按期完成企业拆迁工作任务,在评估公司评估的基础上,我局组织监察、税务、工商、国土、相关乡镇工作人员,积极与各类征迁企业业主进行反复商谈,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征迁任务。

二、征迁安臵点建设情况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县十天高速公路房屋征迁步伐,妥善解决房屋征迁户的安臵问题,确保十天高速公路建设在我县境内顺利进行,我县共征用土地308亩,在石峡镇、十里乡、汉源镇、西峪乡、石堡乡、长道镇6个乡镇新建征迁安臵点18个,当前招投标工作已完成,施工单位已进场建设。我县共筹集2200万元完成征地及三通一平建设工作。

三、特困片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为全面推进大桥特困片区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自身行业实际,采取

调整项目和企业垫资的形式,累计投入5190余万元,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其中,今年开展的项目为:蒿林至卢庄大桥公路,全长12公里,投资约1000万元;仇池山公路,全长12公里,投资约850万元;洛峪至龙凤公路,全长12公里,投资约2000万元。已建成项目为:大桥至太石河公路,共投入720万元;蒿林至赵沟公路,共投入500万元;洛峪镇街道硬化项目,共投入120万元。

四、出口路、旅游路建设情况

为了减轻城区环境卫生压力,提升县城总体形象,今年来,我局通过调整和争取项目,共投资2000余万元对部分出口路和旅游路进行了改建,其中:投入400余万元,对隍城路进行了硬化改造,当前已基本完成,剩余部分边沟正在建设;投入约810万元,对西晒路县城至兴隆乡政府4.5公里进行了硬化改造,当前已完成;投入约800万元,对县城鱼磨至卢河玉明4.5公里进行硬化改造,当前正在建设。

五、骨干路、县际路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与周边县的联系,提升骨干路的通行条件,今年我局对姜席至礼县雷王公路、西马公路进行了建设。其中:姜席至礼县雷王至江口公路,全长21公里,按照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总投资2900余万元,当前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铺筑水稳基层10公里,待检测合格后铺筑路面;

西马路全长20公里,总投资1750万元,当前已完成砂垫层,正在铺筑水稳层。

六、通行政村水泥路建设情况

今年通行政村水泥路建设项目当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所有项目施工单位已进场建设。今年我县通行政村水泥路的实施,将继乡与乡、村与村相连的16个环形联网路后,新增加8个环形水泥路,使我县环形联网路达到24个,我县将真正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七、桥梁建设情况

今年我局共实施桥梁建设项目3项,其中:西汉水杜河大桥位于大桥乡,桥梁全长127.2米,当前该项目正在建设当中;蒿林乡赵沟西汉水大桥位于蒿林乡,跨越西汉水,连接乡政府所在地及赵沟村,桥梁全长127.6米,引道长130米,当前正在当中;张刘河桥位于石堡乡张刘村,桥梁全长26.54米,该项目已完成。

八、养护工作情况

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上,我局按照“四个结合”(即:养护站和道班、养管协会、群众、企业结合专业养护公司)的公司化养护模式,全面开展日常管理养护工作,实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逐步提高管养水平,推动农村公路向“建养并重、均衡发展”转变,为社会提供

了便捷、安全的道路运输环境。一是开展全县农村公路桥梁普查工作,对全县所辖20个乡镇的77座桥梁2136.9延米,经统计:缺失的桥梁扶手74根,栏杆40根,需要刷漆的桥梁77座,经预算:需要进行修复栏杆扶手、路缘石、锥坡、铺底修复、清淤,刷漆等费用共计451731.6元。二是对西晒路韩马段进行了水毁修复,完成浆砌挡土墙3处计118.9m/1055.3m3使用资金379907元。三是开展仇池山养护工程,按照县委政府会议精神全力打造千年古村,对仇池山公路进行了全面的养护维修,总计使用资金1241110元。其中铲草、清理边沟、整修路肩12.56km,清理塌方4342m3,使用资金115370元;修复浆砌挡土墙9处127.4m/360.7m3,补栽安全警示桩121根,刷新防撞墩156个,警示桩283根。使用资金186540元;铺砂62800m2,使用资金942000元;爆破塌方石体670m3,使用资金40200元。

九、路政管理工作情况

我县路政管理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及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依法治路,以保护路产路权、保通保畅保安全为己任,认真履行职责,科学施策,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效。半年来,路政人员上路率为83%,清除堆物占道1798.26㎡;查处违章建筑2016.24㎡/16起;查处超限车辆7辆/1起;维修弯道广角镜15处;增设标线35公里;

张贴宣传标语2份,出动宣传车27次,利用有线电视宣传3次,散发宣传资料2900余份;罚款400.00元;散发公路管理宣传材料3000份;利用有线电视宣传6次;路产完好率和路政案件查处率达到98%以上,路政案件正确率达到100%,许可率达到100%;路政法律文书使用率和建档率达到100%;路政赔偿率、补偿率和占用回收率达到95%以上。

十、运输安全情况

在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我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治理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深化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为交通运输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一是与局属各单位、各项目办、局内有关股室签订了15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不定期对局属单位、各施工现场、车站、码头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结合隐患排查进行了4次安全大检查;三是结合交通行业实际,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散发交通安全传单800多份,悬挂了腾空横幅,在车辆上张贴了标语和横幅,提高了广大人民的安全知识;四是定期召开安全例会破解安全生产中的难题;五是加强了春运、汛期、暑期及节

假日的安全管理,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保证了节假日的安全畅通。

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十天高速公路的建设,导致我县建筑材料、人工价格飞涨,使农村公路建设成本进一步加大;二是当前我县干旱缺雨,使农村公路养生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影响了项目建设质量;三是由于今年对招投标进行了改革,而交易中心收费过高,对违约保证金收取的过多,致使施工单位在项目未开工前垫资太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四是由于缺乏养护资金,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无法正常开展。五是路政执法人员相对不足,缺少执法车辆及设备,路政执法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开展。

我们坚信,我县交通运输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配合下,在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下,全县将形成一个安全、畅通、整洁、绿色、文明的交通运输环境,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领导视察汇报(本站推荐)

关于当前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深入推进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不断加强全民消防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清剿火患”战役等专项行动,狠抓队伍建设,努力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全市火灾形势和消防队伍总体稳定。但随着全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消防部队全面承担起应急救援的法定职责,目前全市,特别是市本级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还存在不少影响城市安全发展和部队安全执勤的突出问题。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队概况

消防支队(正团级),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防火处四个部门(均为副团级),下辖x个消防大队(含x个专业大队,除x水上大队外均为副团级)、11个消防中队,现役编制xx人,合同制消防员编制xxx人,各类执勤车辆xxx辆(其中云梯、举高、化学洗消等特种消防车辆x辆)。此外,全市还有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x个,企业专职消防队x个。

二、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五大”活动。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支队结合辖区实际,集中警力和精力,深入推进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和“清剿火患”战役专项行动,突出加强了对高层公共建筑、“xxx”区域多产权多使用权商业建筑、商场市场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共检查单位xxxx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xxxxx处,查处消防违法行为xxxx起,对xxxx家单位实行临时查封,责令“三停”xxx家,有效维护了全市火灾形势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市xxx年共发生火灾xxx起,死0人,伤0,已连续x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二是全面启动农村、社区消防安全达标创建工作。x月x日,市政府办公室专门下发通知,对农村、社区消防安全达标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农村、社区达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采取典型示范,重点指导,特色引领的办法,市、县、乡三级层层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消防安全达标创建工作。

三是大力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各地结合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分类开展消防宣传“五进”示范点建设,并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面广泛宣传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发动单位主动参与火灾隐患自查整改。提请市公安局会同宣传、教育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的指导意见〙,建立工作联络、资源共享、工作-2-

通报、联合曝光、新闻媒体协作等五大工作机制。

四是积极开展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活动。积极推进市县两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各基层中队组建攻坚组,强化各类指战员业务培训。组织开展了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比武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官兵工作激情,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练兵氛围。突出加强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石油化工企业等灭火疏散演练,进一步提升部队实战能力。今年,全市消防部队共接处警xxx次,出动车辆xxx次,出动警力xxxx人次,开展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xx次,抢救被困人员xx1人,抢救财产价值xxxxxx万元。

五是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三句话总要求,积极开展“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行职责使命”主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三无安全文明”单位争创和正规化建设活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管理正规的新时期公安消防部队。积极响应“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出台“缩短审批时限”、“首查不罚”等一系列优化消防执法软环境举措,广泛开展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树立公安消防部队新形象。

三、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xxx主城区现有xx个消防站,其中x年代,xx中队建于xxx年,这些老旧消防站5-

防装备评估论证工作。建议市政府抓紧启动消防装备评估论证工作,以科学定位我市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求,为今后装备建设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消防常规装备器材淘汰更新机制。协调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消防常规装备器材的淘汰更新。当前亟需解决的是,抓紧淘汰到期报废执勤车辆,安排资金为城区中队购臵xxxxx辆抢险救援车和xxxx辆大功率水罐车,补齐、更新官兵缺损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1:2的比例备份,以满足最基本的执勤需要。

5、提高合同制消防员待遇。据了解,2010年xxx、xxx、xxxx等地的合同制消防员经费标准分别为xxx万元/年、xxx万元/年、xxxx万/年。建议市财政参照周边城市标准适当提高我市合同制消防员待遇。

此汇报。

二〇xx年x月xxx日

第四篇:视察汇报材料

市行政审批局

关于营商环境存在问题情况说明

我市于2009年3月成立了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有关部门派驻人员建立窗口组成的行政审批中心的日常工作。目前,审批局现有工作人员6人,驻厅单位11家,审批事项140余项。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为全市最大的对外窗口和工作平台,虽然实现了窗口统一受理申请,但因原行政许可部门的权限没有改变且授权不到位,许多许可的审批和决策权还要返回原部门来完成,因此还存在审批时间长,信息不共享等问题,但这些问题会随着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逐步得到解决。

今年8月份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行政审批局在原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基础上组建,将原分散在27个部门的208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局办理,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这将有效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彻底破解以往审批体制下存在的“两头跑”甚至“多头跑”、“体外循环”等问题,打破了部门之间的界限,将相同、相近、相似的事项合并办理;申请人只需申请一次,内部信息共享,实行单一窗口办理,实行流水线式审批。精简审批前置要件和审批时限,参与行政审批的人员也 将大量减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审批职能移交工作的要求,分两批次进行行政许可职能划转和人员选调工作,稳步承接划转职权,理顺审批事项,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员素质;推进审批公开,强化社会监督,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市行政审批局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办结或一次性告知制度等。确保办事程序及标准公开透明;要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增强做好行政审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职尽责,求真务实,一手抓提速、一手抓服务,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盖州市行政审批局 2017年9月13日

第五篇:全县退耕还林视察汇报

2011年6月8日--10日,市政协委员第一视察组对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为期3天的视察。视察组先后对市电视台发片区、区办事处村、特区镇村、村、镇杨梅基地、乡村的退耕还林情况进行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各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不断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力度,做到了“三个到位”,即措施到位、资金到位、粮食兑现到位。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明确各部门职责,做好全市退耕还林总体规划,严格工程实施方案和施工设计,严把工程实施质量关。二是超前安排资金,严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推行承包管护、巩固造林成果。四是积极兑现钱粮,取信于民。

到目前为止,我市所辖四个县、特区、区现已全部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其中水城县、区是2000年全国首批退耕还林试点县。四年来,我市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6.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7万亩,荒山造林39.5万亩。该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我市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保持了水土,有效遏制了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农民增产增收。

事实证明,退耕还林政策是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解决边远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好工程,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好这一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造林后的抚育管护无资金来源,致使造林成果难以巩固。

1、国家对荒山造林每亩仅补助种苗及造林经费50元,只能勉强解决当年的苗木及种植和补植费,没有后期的管护费。

2、工作经费短缺,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从试点工作一开始,省规定退耕造林每亩补助工作经费7元,荒山造林不给工作经费。所给的工作经费只能勉强维持当年的基本开资,而以后的7年中,每个进行的补植补造、钱粮兑现以及后期的林权证发证、检查督促、效益检测等没有资金来源,给整个工程的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二)国家规定的经济林和还草的钱粮补助年限太短,因经济林木在这期间内还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农民的生活问题难以解决,还草的补助年限太短(仅为2年),无法实施。

(三)目前国家实行对林木的限伐、禁伐政策给造林户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荒山都是立地条件特别差的地带,造林后根本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农户普遍不愿承包管护。造林承包户得不到应有的利益,甚至负债累累,严重挫伤了造林户的积极性。

(五)由于有关政策对地方煤矿生产的严格限制,农村许多地方群众烧煤无着落,有的是无地方去买煤,有的是由于运费及煤价居高买不起,迫使农民为了生存而上山砍柴、挖树篼,林业部门虽增加了护林员数量,但抓到的偷砍者大都是极其贫困无奈的农民,很难处理下去。许多乡镇政府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造成林木资源的极大破坏。若长此下去,将会给我市原本就恶劣的生态环境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六)我市的土地垦殖指数达37.8%,目前尚需退耕的面积230余万亩,而宜林荒山只有较零星分散的20余万亩,不是1:1而是10:1。“退一还二”的政策难以落实。

(七)到目前为止,全市实施退耕地造林37万亩,仅占总体规划的13.73%;宜林荒山造林39.5万亩,仅占总体规划的49.54%。全市退耕还林工作任重道远。

三、对策及建议

(一)切实加大退耕还林力度,确保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由于我市特殊的地形地貌,山高坡陡,切割深,石漠化加剧(已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8.3%),水土流失严重。因而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不仅是我市生态建设的需要,更是确保两江下游安全的需要。加大退耕还林力度,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1、保持退耕还林政策贯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真正将林业政策落到实处。为充分调动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要把过去国家规定的“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林业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严格兑现,保持贯彻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退耕还林给予重点倾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积极争取,确保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得下来,还得上去。

3、为有利于林业的发展,建议放宽限伐、禁伐政策,在经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保证林地用途不变、及时更新造林的前提下,应允许造林户对自己的林木适当进行采伐并进入市场,以保护承包造林者的积极性。

4、为弥补上游地区在退耕还林中的损失,建议将适量的支农资金用来补助上游地区。

5、增加森林防火经费投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随着森林植被的恢复和森林面积的增加,森林火灾隐患较为突出,每年因火灾造成的损失较严重。为保护好森林资源,减少火灾损失,建议政府将森林防火经费的投入纳入预算给予投入,加强林区防火基础建设和防火队伍建设。

6、政府要发挥统筹作用。要以项目为载体,利用扶贫攻坚项目、长三角、珠三角流域的相关项目、以工代赈项目等方面的优势,将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做到形式多样化,投入多元化,支持带动后续产业。

(二)解决林业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为了避免“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发生,有效巩固造林成果,建议政府提高荒山造林补助(包括造林后4年的抚育管护费)标准,确保造林成效。种苗及造林经费由原来的每亩50元调整为70--80元;除当年每亩补助补植补造的7元以外,在以后的中,每年每亩补助退耕还林经费3元;对荒山造林每亩补助5元。

(三)增加退耕还林和还草的补助年限,稳定退耕农户的生活来源。

补助的年限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根据品种和适应范围来确定年限。建议政府将种植经济林木的补助年限由原来的2年调整为8年;还草的补助年限由原来的2年调整为5年;生态林的补助年限调整为15年以上。

(四)恢复提取煤炭育林基金,专项用于生态林建设。

要保证煤炭生产用材,现有森林资源显然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增加投入,加快对坑木林基地建设,培育后续资源。建议恢复提取煤炭育林基金,专项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坑木林基地建设,以解决地方财政对林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五)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减少对林木资源的破坏。

为缓解农村燃料不足的压力,建议政府适当放宽地方民用煤矿的开采限制。在强调安全生产的同时,应该允许合理规划布局一定数量的民用煤矿的生产,以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减少对林木资源的破坏。

(六)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积极探索后续产业

1、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政府应建立可靠的护林机制,保证管护资金,跟上后续管理。建议市政府在每年的支农资金中将退耕还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

2、为巩固退耕成果,必须探索和发展后续产业,真正实现结构调整,确保农民基本生活需要。退耕还林8年后国家停止补助,育林户的生活将面临极大困难,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和发展后续产业,如建立生态林(含用材林)等,以解决育林户的生产生活问题,真正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建议政府将造林大户的初衷与现实的极大反差及时向上级呼吁,及早结束育林户“有林无钱”的尴尬局面。

teniu.cc范文网[CHAZIDIAN.COM]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115806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