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0810本委-2011年1-8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1-8月份全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要分析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1-7月份,全区287家规模工业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4.5亿元,同比增长10.6%;实现开票销售82.45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入库税金4.19亿元,同比增长2.2%。
今年1-8月份,全区287家规模工业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84.1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市下达年计划119亿元的70.7%,超时序进度4.1个百分点;预计实现开票销售95亿元,同比增长3.6%;预计实现入库税金4.5亿元,同比增长2.2%。总体而言,1-8月份全区工业经济运行仍处于上升发展的态势。
二、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保持面上平稳增长。全区19个镇(区、街道)和社区,除盐龙街道因华锐风电有限公司的影响而指标下降外,其他18个镇(区、街道)和社区的开票销售和入库税金都处于增长之中,其中:张庄增长4.37%,秦南增长33.6%,潘黄增长33.3%,大冈增长17.9%,龙冈增长16.5%,新区增长22.3%,北龙增长35.7%,大冈增长22.3%,大纵湖增长35.6%。287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开票销售比同期增长的有191家,增长面占66.6%;下降的有89家,下降面占31%;持平的有7家,占2.4%。
2、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区50家重点工业企业1-7月份预计实现开票销售54.4亿元,占整个规模工业的73.7%,同比增长1.6%(如果剔出华锐风电开票销售下降的特殊因素,同比增长28.6%)。50强重点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处于增长趋势。星宇科技公司增长26.5%、悦达纺织集团增长20.6%、大圆汽配公司增长36.8%、日升纺织公司增长40.2%、中恒宠物公司增长218.6%、双强管桩公司增长57.8%、重啤集团公司增长34.6%、驰翔齿轮公司增长26.9%、恒力机床公司增长52.7%、锅炉制造公司增长52.9%。
从入库税收看,全区50家重点工业企业1-7月份实现入库
1税收2.85亿元,占整个定报企业的68%。全区287家定报企业中,税收超百万元的59家,超500万元的3家,超千万元的9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有:华锐风电4576.7万元、大圆汽配2040万元、星宇科技2021万元、世钟汽配2585万元、依恩爱汽配1550万元、中恒宠物1377万元、锅炉制造1271万元、悦达纺织1230万元、日升纺织1035万元,而2010年全年超千万元企业为12家(含超亿元企业华锐风电),全区税收超千万元的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在加快扩张,支撑作用明显。
3、工业用电持续稳步增长。1-8月份全区工业用电量3550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其中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6%,纺织、食品轻工行业略为下降。这主要是夏季用电高峰错峰用电和限电的影响。
4、新特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新兴产业稳步壮大,华锐6MW风电机组成功下线,锐毕利公司高速喷印机等3只产品获得国家工信部5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研创大厦、汇文人才公寓等工程推进较快。特色产业势头看好,精密齿轮、制鞋机械、化纤涂装设备、医疗器械等产业销售增幅均达30%以上,中力齿轮、华兴电气等一批重点项目如期竣工投产。
5、新增长点增量拉动明显。我区列入市重点2010年竣工的16个新增长项目,其中13个竣工项目1-8月份实现开票销售近8亿元。其中依恩爱公司实现开票销售近30000万元,税收1200万元;悦弘织造实现开票销售15000万元,税收6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4.59%、100.1%;亚特电缆实现开票销售3000万元,税收100万元,同比增长均达230%以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宏观形势日趋收紧。国内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加息逐步趋向常态,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导致我区工业经济上行的压力增大。
2、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区工
业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中间配套、零部件产品多,终端产品少;新特产业总体规模不大、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高速发展的态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拉动的格局还未根本改变,节能降耗压力较大。
3、项目带动能力不强。华锐风电受总部产销计划安排的影响,今年以来开票销售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1-7月份仅实现开票销售11.34亿元,而同期已实现销售21.24亿元,同比下降46.6%,对全区面上工业经济影响较大。邦尼水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金环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大吉再生资源发电有限公司也有类似情况。全区15个市级新增长项目中,6个虽投产达效,但总量偏小,秦川增速机、南星科技项、六甲高分子3个未实质达效。去年竣工的42个重点工业项目中,20个项目为新上项目,能进入定报企业仅有5个。
4、要素供需矛盾突出。当前工业企业的生产要素供给普遍偏紧。从土地供应看,我区的建设用地指标只有400亩左右,加之今年国家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点供要求提高,工业用地受到了一定限制。从资金供应看,1-7月全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下降50%左右,而且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20%-30%,部分达到40%以上,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工业企业两项资金高达31亿元。从生产成本看,1-7月全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升11.1%,与CPI相差5.4个百分点,购销价格倒挂使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明显挤压。企业用工成本大幅上升,机械、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长期处于招工难的状态。从用电看,当前夏季用电高峰期仍未过去,我区硬缺口
4.5万千瓦,另需安排应急错峰负荷2万千瓦,缺口负荷占到全区正常负荷的23%左右,用电矛盾日显突出,必将影响工业生产。
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
第二篇:1-6 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范文]
三台县工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1-6 月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根据《关于实施工业园区和重点镇乡工业经济运行目标考核办法》(三目督办[2012]10 号)、《关于工业经济运行考核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及区域》(三目督办
[2012]11 号)文件精神,现将2012 年工业经济1-6 月情况通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工业产值。1-6 月份,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5.12亿元,同比增长17.59%,完成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二)工业增加值。1-6 月份,我县累计工业增加值19.54亿元,同比增长17.8%。
(三)规上企业户数。1-6 月份,共新增规模企业14 户,目前正在审批的2 户,超过年内目标户数。
(四)工业投资。1-6 月份,工业技改投资完成9.09 亿元,同比增长26.02%。
(五)工业用电量。1-6 月份工业用电量为10986.69 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76%,占全县社会用电总量的38%。今年上半年,我县工业企业生产运行的总体形势稳定。佳联印染、绵阳纺织、鸿凯双泰、绵阳纺织、剑门泵业、太极集团、台沃科技等重点骨干企业生产正常。大部分产品市场稳定,部分企业订单供不应求。
二、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从完成进度看,6 月当月,工业园区实现产值4.27 亿元,其中两江工业集中区实现产值3.58 亿元,完成当月计划数的91.86%;芦溪工业集中区实现产值0.68 亿元,完成本月计划数。20 个重点镇乡中,潼川镇、灵兴镇、中新镇、东塔镇、凯河镇、永明镇、东塔镇、乐安镇、金石镇、三元镇、塔山镇、立新镇、西平镇、金鼓镇、八洞镇、古井镇、老马乡均完成当月产值计划;三个镇乡未完成6 月生产计划:刘营镇完成95.85%、芦溪镇完成86.9%、黎曙镇完成72%。
2、从重点产业看,1-6 月份,全县4 大支柱实现工业总产值47.02 亿元,同比增长18.9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5.02%。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12.38 亿元,同比增长18.3%;食品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3.41 亿元,同比增长24.37%;能源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1.86 亿元,同比增长16.38%;机械制造产业实现产值9.37 亿元,同比增长15.9%。
3、从重点企业看,1-6 月份,全县34 户亿元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86 亿元,同比增长6.82%,占规上工业企业106户总产值的65%。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部分重点项目推进缓慢。受项目资金紧、拆迁难度大、园区配套弱等因素影响,项目推进存在“签约项目落地难、落地项目推进缓慢、竣工项目难达产”现象,直接影响工业发展增量。如力达年产3 万台水泵、2 万台电机生产线技改项目,波鸿年产60 万套台钳和150 万套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项目、和首年产1400 万米工装服装面料生产线项目、锦峰年产6 万锭纺纱及坯布生产线项目。
2、完成增加值增速目标任务有困难。1-6 月我县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7.8%,在县市区中排名第9 位.按此情况预测,离完成市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及奋斗目标任务还有较大差距,要完成增加值增速目标任务较难。
3、部分工业企业招工供需矛盾凸显。从最近我局对全县规模企业用工调查摸底情况看,我县17%左右的企业还存在用工难、企业人员流动大的现象,专业技术工、销售人员缺乏的现状也直接也影响了工业生产效益。
四、下一步对策建议
1、抓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如何做好下半年工作,我们要做到目标不能变、任务不能减、要求不能降。县统计局要切记抓好监测和分析,并加大统计基础完善的指导和核查。各乡镇、园区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要在做好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的同时,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高度关注,要实切
做好企业帮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着力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2、抓好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实施重点项目责任制和项目跟踪制,加强领导实施每月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加大对项目的督促督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项目对上争取工作,积极争取省市现有优惠和资金的支持。
3、做好汛期防汛工作。要求全体机关干职工高度重视防汛工作,组建汛期值班巡逻队,准备好防汛物资,加强防汛值班力度,落实暴雨期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确保通讯畅通,及时主动掌握企业情况并及时上报,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汇 报 材 料
县经济和商务局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增速不断加快
截止6月底,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1.2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完成16.8亿元,同比增长45 %;规模以下完成4.4 亿元,同比增长3.2 %;实现工业增加值
8.23亿元,同比增长32.57%,其中:规模以上实现6.87亿元,同比增长34.9 %;规模以下完成 1.36 亿元,同比增长21.6 %。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18亿元,同比增长39.63%。生产硅铁 13647 吨,碳化硅23454吨,金属硅7648吨,碳化硅微粉11091吨,水泥332251吨,电石46736吨,洗精煤 158527吨,电解铝37054吨,电138447万度。
(二)工业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全县实施工业项目共23项,其中续建项目18项,新建项目5项,截止6月底,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18亿元,同比增长39.63%,完成年计划的62.49%(地区下达我县的目标任务为19.5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西部水电公司一期15万吨第二组5万吨项目已于4月底投产,第三组预计7月份投产,今年将具备年产15万吨铝基合金生产能力;云峰福利铁合金厂一台2.5万千伏安铁合金
矿热炉及兰州光大炭素公司年产5万吨电极糊项目已建成投产;汇能冶炼公司2台1.85万千伏安铁合金矿热炉、天健硅业公司2台1.85万千伏安铁合金矿热炉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10月份试生产;新宇硅业公司年产10万吨金属硅及深加工二期项目在完成基础土建工程的基础上,钢架结构和部分设备正在安装,预计年底投产运营;星言公司年货物吞吐量100万吨物流项目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国泰盐湖公司年产10万吨复合肥项目正在进行基础工程,预计年内试生产。
(三)节能降耗日趋规范。
一是对高耗能企业下达能源消耗控制性指标,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单位产品能耗国家限额标准,合理组织生产,严控耗能超标;二是督促高耗能企业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深挖降耗潜力;三是加大节能技术改造,逐步实施余热发电、低压无功补偿等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四是加强企业能耗统计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规范统计方法;五是对能耗上升幅度明显高于产值上升幅度的企业实行停产检修措施。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4.32万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25%(地区目标任务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5%)。
二、贯彻落实“工业十条”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六十条”政策措施情况。
为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十项举措”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六十条”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当前我县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确保完成全年工业经济增长目标。我局结合全县工业发展实际,及时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应对当前工业经济突出问题十项举措的实施意见》及《关于贯彻落实省地支持小型和微型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并报请县委、县政府同意,以通知形式下发至相关单位,不折不扣地执行省地相关政策,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助推企业发展。为此,县财政设立1000万工业结构调整和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企业升级改造、延伸链条、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发展新型产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与此同时,我局以召开会议、入户调研、上门宣传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文件精神,宣传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和“保增长、调结构”工作重点,指导企业吃透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用好政策、抢抓机遇、需求支持、转型发展。2012年,就节能技改、流动资产贴息补助、资源综合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前期等方面组织各类资金申请项目40项,大力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已落实各类企业发展项目资金1070万元(西部水电400万元,铭德集团550万元,川垣燃气公司60万元,威思顿精淀粉公司60万元);积极协调企业与金融部门的关系,加强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已
会同县金融办,就我县9家重点工业企业贷款需求情况反馈至地区经商委和金融办,寻求金融支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在用电、运输、用工、融资等方面获得更大支持。
第四篇:2011年1-9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1年1-9月绥江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2011年1-9月,我县工业经济在上半年平稳增长的基础上,经济效益水平大幅提高,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产销衔接更加趋好
2011年1-9月,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834万元,同比增长37.88%。全社会工业总产值57387万元,同比增长38.39%。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96百分点。重工业生产增长领先于轻工业,全县重工业实现工业产值52513万元,同比增长40.96%;轻工业实现工业产值4874万元,同比增长15.63%。重工业增幅高于轻工业25.33百分点,轻重工业比例为8.49:91.51。
产品销售率提高,产销衔接水平进一步趋好。1-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94%,比上年同期提高2.12个百分点,比1-6月份提高0.09个百分点,呈逐步上升趋势。
二、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9285万元,同比增长42.55%;实现利润2322万元,同比下降10.98%;实现利税7441万元,同比增长22.87%。
反映经济效益水平的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均呈增势。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22.07%,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32次,同比加快0.55次;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446元/人,增长17.19%。
三、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11年1-9月,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了生产、效益同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府于年初召开了2011年工业经济发展会议,要求各工业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为保证移民迁建安置工作顺利推进和城镇建设建筑建材供应跟的上。我县在抓好工业安全生产的同时,注重工业经济运行整体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了我县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二是支柱行业对生产增长带动作用突出。在我县的工业企业中,煤炭、电力、水泥、砖、碎石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呈增势。其中水泥产量为37.65万吨,同比增长111.87%,售电量1139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9.83,特别是建材的增长,对我县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
三是价格拉动作用明显,部分行业效益大幅提高。今年1-9月来,城镇建设正健康有序地进行,大量外地商人、工人,农民工等流动人口涌入我县,消费量扩大,各种产品供不应求,特别是农产品消费,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建设的需要建材和农民工工资价格也大幅度上涨。我县的CPI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这种由需求和工资引起的物价上涨为我县工业生产和销售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强力拉动了部分行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
2011绥江县统计局 年10月26日
第五篇:分析:兴国县1-8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模版)
兴国县1-8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兴国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任务,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强化对企业、项目、产业的综合协调服务,工业经济运行基本呈现出“稳步提升、逐步转型、预期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从主要指标来看,工业经济总体平稳。1-8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4.40亿元,同比增长12.75%,全市排名分别为第8位和第10位;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4.79亿元,同比增长17.52%;完成利税11.49亿元,同比增长35.55%。工业用电量24042.0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7.45%,全市排名第2位。
2、从工业结构看,主导产业支撑明显。机电制造、氟化工、新型建材及矿产品深加工、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1-8月实现总产值58.49亿元,同比增长21.66%,占规上工业的59.6%;实现利税6.92亿元,同比增长30.81%,占规上企业的60.23%。其中,以广蓝传动(原国兴拨叉)为龙头的机电制造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22亿元,同比增长30.23%;以三美化工为龙头的氟化工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12亿元,同比增长16.56%;以兴国南方水泥为龙头的新型建材及矿产品加工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74亿元,同比增长10.58%;以百丈泉食品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92亿元,同比增长46.49%,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3、从驱动发展看,市场开拓能力增强。
(1)产销率缓慢回升。1-8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大部分企业订单充足,并加足马力生产,加班加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94.88亿元,同比增长17.11%。企业产销率达到99.63%,销售形势好转。
(2)融资困难得到缓解。大力推动“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等试点工作,2014年通过举办银企对接现场签约活动,签约信贷资金总额16.4亿元,惠及中小微企业116家。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服务渠道。江西省广蓝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9日正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成为我市第一家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企业。
(3)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积极引导企业注重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有力地推动了我县传统产业的产品结构优化,更好地促进了产业结构发展升级。广蓝传动成功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填补了县城工业企业在这方面的空白;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的保鲜鱼丝和赣南酱板鸭、广蓝传动的1、2档拔叉合件(8U3R-7N346-AB)产品获江西省新产品认定。
4、新增规模企业拉动效应明显。2013年年报新增10家规上企业,2014年1-8月实现总产值47212.45万元,同比增长53.84%,主营业务收入46432.2万元,同比增长62.9%,利润总额2711.2万元,同比增长118.42%,利税总额5083.1万元,同比增长125.73%;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4.96%、4.9%、4.83%、4.43%,所以新增规上工业对全县经济拉动效应开始显现。
5、工业生产中分类情况
(1)重工业的发展快于轻工业。全部规上工业中轻、重工业情况:1-8月,我县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49亿
元,同比增长15.94%;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75亿元,同比增长19.11%。
(2)非公有制企业占主导地位。全部规上工业中国有控股、非公有制企业情况:1-8月,国有控股企业实现总产值11.94亿元,同比增长37.99%;而非公有制企业实现总产值83.3亿元,同比增长15.24%;占规上工业的87.47%。
(3)大中型企业带动明显。1-8月全部规上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实现总产值39.12亿元,同比增长19.15%,点全部规上的41.08%。
二、存在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体看来,今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动态在预料之中,平稳提升态势得到进一步反映。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业经济健康运行基础并不稳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1、体现在工业效益上,企业规模小,盈利空间受限。(1)全县工业企业54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只有60家,其余大部分都是个体营企业或小规模纳税人企业。1-8月主营业务收入过亿的规上企业只有34家,上缴税收超百万元的规上企业只有11家,还没有一家企业纳税超过亿元的规上企业,纳税最多的南方水泥只有1718.21万元。全县规上企业累计上缴税收5334.54万元,仅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68%。
(2)企业生产成本刚性增加,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投入与产出出现倒挂现象,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对机械、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较大。一些订单式企业又紧缺技术工、熟练工种,为了规避原材料、运费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不敢接大单,接长单,因此陷入
进退两难的境地。
2、体现在工业结构上,产业集群配套不足。(1)县内着力扶持的产业集群明显缺乏配套,如氟化工产业三美化工支撑力略显单薄,我县乃至全市与氟化工相配套的酸、碱、氯等项目均未得到开发,与氟化工产业集群建设相配套的资源未发挥其应有的优势,造成项目开发与产业规划脱节,不利于错位发展。
(2)产业特色不鲜明,经济总量小,发展层次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原材料供应或粗加工水平上,缺乏精深加工和知名品牌,产品的附加值较低,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市场,没有真正的龙头企业。
3、体现在工业后劲上,项目建设进展不快。一是落地项目少。近几年真正能落地且投资大的工业项目少,大部分都只是纸上作业。二是项目建设慢。由于受资金、市场、政策等多方面影响,大部分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都很缓慢,且部分项目还是半截子工程,不能很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导致工业发展后劲缺乏。三是成长型企业发展不足。我县小微企业数量多但质量普遍不高,大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发展战略定位模糊,没有长远的具体规划,有的企业建成投产好几年仍没一点起色,仍是小打小闹,离入规的条件还相差较远。
4、工业要素不优。一是人才匮乏。由于经济欠发达,工资待遇低,人才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狭隘,招工难、留人难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园区企业用工缺口将近5000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现象更为严重。如:威保公司,现只有1400人左右的员工,实际可容纳的员工4500人以上。二是配套设施还比较落后。园区尚没有一处专业的物流仓储
设施和一家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除三美化工公司有自己的物流配套外,绝大多数企业产品外运仍依靠个体物流企业;电力缺口已达36300千伏安,随着机电产业园、军工产业园、氟化工产业基地的进一步发展,电力的缺口将进一步加大。
5、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有待提高。
(1)企业统计人员有些不是专职的,事情多,工作忙,认为统计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应付式的填报报表。
(2)企业的统计人员不是统计或财务专业的,企业经常更换统计人员,造成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和会计科目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不一。
(3)企业老板对统计工作的理解有偏差。大部分的企业老板都认为统计可有可无,只是做数据游戏,表面上安排了人员,但这些人员根本无法胜任统计上的数据搜集、数据整理、形成报表并报送、指标间的配备与协调,对报表的及时性、准确性的意识也较差。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认清不足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工作信心。下一步工作要集中精力,抢抓苏区振兴发展机遇,战胜困难挑战,强化统计业务培训、提高数据质量、加强与部门间的沟通去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而加快产业升级、优化要素保障。
1、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调度,着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统计部门和县工信部门、开发区每月对企业的困难问题梳理并汇总,通过定期召开工业企业运行调度会、项目建设现场会等形式,协调企业解决突出问题。及时掌握和分析宏观调控政策对工业经济统计的影响。
2、加强与企业、上级部门的沟通。积极做好兴国县小而大有限公司、兴国县嘉和食品有限公司等成长型企业的跟
踪服务,积极为企业入规提供优质服务。
3、加强报表及数据的审核工作。把问题解决在最基层,杜绝在源头。
4、加强业务指导。在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的沟通联系。并定期进行统计和财务专业的培训,让企业统计人员了解和掌握统计报表制度、指标解释、报表报送程序、指标间的配备与协调。让整个报表的数据质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兴国县统计局
凌斌
2014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