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蜗居影评
蜗居影评
* *平平淡淡才是真,喜怒哀乐点点滴滴汇聚成生活的涓涓细流,海萍与苏淳之间平实又略显无味甚至偶有争吵与不快的婚姻生活或许真正彰显了生活最本真的面目,它并不完美,甚至与美都没有丝毫半点的瓜葛,更谈不上惊心动魄,恰恰是因为如此,才更显得安全,或者乐观一点,则是一种于细微处,宁静时,才能体会得到的精致与细腻,就像是墙角处默默开放的紫色蔷薇,或许我们的眼睛早已被周围张扬而又炫目的色彩所诱惑,甚至我们习惯于忽略这种毫不起眼的春色,但它却在那个角落里依然故我地吐纳一生荣枯,直到善于发现懂得欣赏而又期待美好的有心人将它小心翼翼地捧在掌心,虔诚地分享。人的一生真正能够拥有的切切实实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尤其是对一个女人来说,等到有一天,朱颜老去,青春不再,那个时候,什么最珍贵?什么最难得?那就是陪你吵吵闹闹欢欢喜喜安度流年的,唯一的知心爱人,他就是真正爱你的人,他能够容忍你的任性坏脾气,分享你的幸福与开心,抚慰你的忧伤和痛楚,时时刻刻伴随你身边,听你絮絮叨叨生活的流转与琐碎。
所以,一个女人要珍爱自己,替那个爱你的人呵护他的另一半。当然,现实生活中总有形形色色的东西长着一副迷人的样貌来偷取你的纯真与诚实,比如金钱,权势,地位,我不排斥对这些方面的追求,但如果以情感来交换,或许满足了一时的虚荣,那么,接下来可能就要拿一生孤苦来买单。人不能贪多,什么都想要,结果往往什么也得不到。造化总是在弄人。所以,女人的路,尤其是情感之路,还是要
走得正常一点,踏实一点,稳健一点,这样才能够久远。当然,也不妨碍在甜蜜的爱情中,幸福的婚姻里,和你的另一半,忙碌着,快乐着,开心着,憧憬着,去争取明天的富足安康,那该会是一件很满足的乐事,像是春日里,阳光下的,两只勤勤恳恳的小蜜蜂,蓦然幻化成那斑斓的蝶,相携着,飞上飞下,飞左飞右,忽东忽西,来来回回,吸允着醉人的秋色春光。只要心是快乐的,满足的,那就是幸福的。
当现实邂逅浪漫,依然美丽如初。
第二篇:《蜗居》观感影评
《蜗居》观感影评
前几天重温了一下电视剧《蜗居》,以前不明白这部剧为什么被禁播,难道就因为内容涉及房价过高的问题吗,不至于吧。这次从头到尾看过一遍后终于知道原因了。剧中贫民人物生活的很努力但还是十分艰辛,他们为了改善生活,不得已的去做一些他们本不愿做的事,但做这样的事情也让他们自己感到厌恶,并且生活上工作上还是会碰到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最后只得寻求社会既得利益者的帮助,并一步一步产生依赖,改变了价值观,致使相爱的人分开。
问题在于为什么人们纵然努力的生活和工作还是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原因就是社会中获得幸福生活的成本太高,而正是那些既得利益者贪污腐败行为使得生活的成本过高,在社会中这些既得利益者又有权有钱,对一些贫民来说他们好像救世主一样,可以帮他们解决很多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而贫民不会意识到如果没有这些既得利益者和他们做的那些事,只要他们努力就可以获得幸福的生活。这部剧主要阐释的就是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
第三篇:《蜗居》观后感
再看《蜗居》
放假没事的时候窝在家里又看了一遍《蜗居》。至于《蜗居》,以前也看过,不知道是忘了结尾了,还是压根就没看结尾,反正再看的时候还是很感动。很佩服导演的大胆细腻的拍摄,也很佩服作者能如此形象的塑造出这么多社会中的小人物形象,虽然他的拍摄并不是无懈可击。
剧中,我喜欢海藻的纯洁,看《蜗居》第一次被“纯洁”这个词深深地感动了。她的一举一动,她的一言一语都显得那么单纯而无辜。她与小贝的爱是那么纯真。在没有被搅进社会这摊洪水之前,他们可以用四毛钱买二两韭菜,也可以进行傍晚的 “行兼跑”来自娱自乐;可以在街上逛一天而不买一件东西,也可以住在一个很多人合租的房子里忍受别人带来的嘈杂,而依然还做出不买房结婚的决定;对他们来说买个喜欢吃的冰激凌都是那么的奢侈。但是他们是那么的相爱,爱到了彼此彻底的融入。在与小贝在一起的日子里,海藻享受着小贝完全给予她的爱,享受着小贝给她的公主一样的待遇。小贝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他把海藻彻彻底底的当成了自己的小公主,他可以给海藻买“奢侈”的冰激凌吃,他可以把自己喜欢吃的肉肉全夹给海藻,甚至于海藻把他喜爱的肉肉打掉,他捡起来吃了依然还不生气。他们的爱是那么的单纯,可是也许就是这个过于单纯的爱最后被这个社会击得粉碎。
宋思明在对于小贝来说不恰当的时机出现了,他的出现搅乱了小贝和海藻的生活。宋思明觉得海藻是那么单纯,那么天真,有时候天真的自己都觉得可笑,可是自己却无比的喜欢这个小姑娘,他甚至渴望经常见到这个单纯的小姑娘,看她傻傻的稚气劲儿,他忽然有了十八九岁时候初恋的冲动,他居然爱上了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在一个借着酒精冲动的晚上,他占有了海藻,清晨的一点血迹却让宋思明误以为海藻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心里无比的愧疚,但也很欣慰。不知道是男人的虚荣心在作怪还是他有着男人本该有的责任心,他居然想一定要为海藻负责到底。
海藻在与宋思明一夜缠绵之后,病了,这场病也许是给海藻敲得警钟,可是海藻呢?只是用她天真的方式暂且拒绝了宋思明。而后来老板的安排让他再次深陷其中,她喜欢上了与宋思明偷情的刺激,在那个没钱就没办法生活的大都市,她甚至也喜欢上了宋思明的钱,他习惯了在宋思明和小贝之间的徘徊,甚至做到了游刃有余。
如果不是过年,如果小贝没有回家过年,甚至如果宋思明没有那么强烈的对海藻的占有欲,海藻还可以游刃有余的徘徊在宋思明与小贝之间,可是导演并没有这样安排,或者说这个复杂的社会并不会完全包容这样的事情的存在。小贝知道了海藻与宋思明的事情,小贝彻底的崩溃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深深爱着得海藻怎么会做出如此让自己接受不了的事情,他只想睡觉,他很累很累,就想被烧的糊里糊涂的睡着。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该面对的还要面对,更重要的是他还爱着海藻,深深地爱着,终于他选择了原谅海藻,然而他心中的阴影却无法消除,直至海藻再也承受不了。在被小贝发现的很长时间里,宋思明安静的等待着,就像是在等待着死刑的宣判,似乎也接受了海藻离开他的事实。
如果《蜗居》就在这个时候画上个句号,其实也算完美了,可惜没有。宋思明愧疚的热心,以及海藻内心的无法割舍,最终小贝彻底的离开了海藻,就在那个傍晚,海藻彻底的投入了宋思明的怀抱,开始“享受”宋思明所给与的“舒适”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人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那就是宋思明的老婆,一个省吃俭用为宋思明操持家的老婆,宋思明的爱人。宋思明带海藻去参加同学聚会其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侧面让他的老婆知道这件事情,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他还爱着自己的老婆的表现,他不想欺骗自己的老婆。而他的老婆却一直表现的很大度,不吵不闹,即使自己无限的痛苦。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最终的结束居然有他老婆画的有力的一笔,这也许是人性使然。
第四篇:蜗居观后感
蜗居观后感
看了蜗居,觉得人生好假,什么爱情,承诺,都变的如此
苍白„
蜗居讲的是年轻人如何买房子,如何为了钱埋葬青春,舍弃
真爱,试图把抛妻弃子的男人快速改造成重情重义的男子。
在很多女孩成为海藻的时候我相信会有更多的男孩在努力
成为宋思明,这是男孩的悲哀还是女孩的悲哀?其实都是悲剧!男孩年轻受夺妻之痛,上了年龄,把夺妻之痛给别人,他自己就真的没遗憾了?不信!女孩年轻放弃爱情,上了年龄,等待她只是苍白的生活和等死的命运,身边或许有钱,可是钱能弥补失去真爱后留下的孤寂?不能!
蜗居让我的感慨很多!有愤怒,有羡慕,有鄙视,有敬佩,有同情。。
“小贝"一个有朝气专情的小伙子。看到他在失去真心喜爱的女孩后大声痛哭嘶喊的时候,我非常同情他,他尽力想把日子往好里过,给爱人所有美好最温馨的一切!但他又有些自私!爱情是什么?不是在没钱的时候,为她买一个哈根达斯;也不是在吃饭的时候,给她多夹的那筷头上的几片肉!常言道:爱屋及乌!我认为爱一个人,一定要爱她所有她爱的一切。只有这样的爱才是全部的给予。而小贝却在海藻最亲的姐姐急需6万元帮助时,选择抽身而退,袖手旁观,或许是种种原因让他无法慷慨,但至少他该试着为此努力!让深爱他的海藻感觉到温暖,更多是安全感!但是他没有!
“海藻”纯洁美貌善良的女孩!为了钱,舍弃了青春,纯洁,真爱。失去了太多,是现实的悲剧。或许不完全为钱,但我敢肯定,抛开所有的现实诱惑,小贝与宋思明,她的最爱定是小贝。她为了自己至爱的姐姐奋不顾身,始终把姐姐的幸福看作自己的幸福。
“宋思明”让我恶心的一个浑身铜臭的老男人!为了自
己的欢心,一次又一次辜负曾支持帮助他获得成功的贤惠的妻子和年幼可爱的女儿。就算这场婚姻本是错误,但责任让他不容有杂念,必须沿着这条路走到生命的尽头!他对海藻付出的真爱只会遭人唾弃!
“苏淳”一个“体贴”的男人。我觉得他很懦弱,安于现
状,没有主见及远大抱负!老婆嗓门一大,话都不敢说一句,多损男人的自尊!这虽是爱的一种方式!但我鄙视!想想如果一个男人在老婆面前没了主见,一切顺从老婆,至少我觉得很可悲的!
“海萍”我很欣赏的女强人,有志向,有目
标,付出一切,只为给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是个成功的好妈妈!但她市井之民的观念必须抛弃。记得逼迫苏淳向他年迈的父母筹钱买房子,苏淳是个孝子只好偷借高利贷骗取她欢心,听到有钱海萍才第一次说出:等房子买了,把咱妈接来住住。苏淳说了这样一句:有钱成咱妈,没钱肯定就是他妈了!可见苏纯的无奈。还是那句话: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一切!万不可啃老骨头!是该让老一辈享福了!
为了不让这一切在自己身上发生,我想唯有
把握现在!
第五篇:蜗居观后感
篇一:蜗居观后感
终于看完了《蜗居》,花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暂停播放了一大堆精彩的电影电视节目,写了一连串的观后感,为的就是记录一下自己都看过些什么,不然都不知道时间是怎么白白浪费掉的。想当年读小学,学校组织看电影,本来看电影是一件喜事,但是要被逼着写那不知所云的观后感,看电影这件事就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或者悲多过于喜的事。
花了大把的时间,算是没白看,对我来说还是有点教育意义的。
要跟苏淳学一样:海萍回家一开门,苏淳就说“老婆回来啦”。一直觉得每天重复同样的话同样的事会很没意思,但至少这句话我得学会,家人一回来,就要说“你回来啦”。
还要跟李奶奶学一样:闻“上等人”的“钱味”或“权味”。试着闻一下所认识的“上等人”,好像真有一回事。不过这还不算,等下次不知道人家的身份,再闻闻,看能不能闻出来。
电视剧它毕竟纯属虚构,现实它不是每一个“海藻”都会落得如此下场,也不是每个贪官都能“受刑”。其实这个电视剧还是美好的,不好的人都有不好的下场,并且试图说明,只有像海萍两夫妻那样脚踏实地,才能迎来明天的暖阳。“我们天不靠,地不靠,只靠我们自己”,多励志!“同甘姑且不说,但是共苦是一定可以的,我想这就是幸福吧”。
电视就是电视,不能跟现实相提并论。电视就是演员能把握角色的整个命运,下一场戏演什么都知道;而现实呢,就是自己当不了编剧。如果情侣因为看了蜗居而分手,那感情也太脆弱了。如果广电总局和电视台担心人们看了以后改变意识形态,担心造成社会不正之风,那也太不信任民众的心理素质了。这个电视剧不过就是赤裸裸地再现现实某些阴暗角落。心里脆弱就只能看光明面,不能看社会的黑暗面了?就是因为黑夜看得少,心里承受能力才差,才总是这也接受不了那也接受不了。
心智稍微成熟点的人都不会入戏的吧。我这次看都没有爱上宋思明,这个也不爱那个也不恨,我想不是我突然变得客观理智,是因为《蜗居》不是童话故事不去美化一个人。是这种现实的题材,使得看的人“冷眼旁观”。
篇二:蜗居观后感
《蜗居》这部一年前炒得很热的电视剧,我终于看完了。实话说,要不是它之前被我周围的人谈论得太过于火热,我是不会看的。但如今既然看了,就拿出自己一点感受来与大家分享吧。
这部电视剧是我所看的影片中最写实的一部了,抛开影片的剧情以及演员来看,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剧中所给我们的启迪。我也看了很多人在上的评论,居然有很多人赞同郭海藻和宋思明的爱情是伟大和崇高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对他们谩骂的。
从我个人的感受中去说,不管这种爱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我都非常反对这种所谓的的“爱”,就像剧情中宋思明最后要案底浮出水面时候跟书记的谈话那样,书记说了这样的话,借用一下,“首先对于这个“爱”我们要做的是选择题,是对还是错”,这段“爱”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孽缘!
也许,对于所有的爱情都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坚决认为宋思明作为一个男人在自己家庭中都没有尽到责任,又有什么资格去再承担一份并不正确的“爱”呢?!喜欢了为什么就一定要拥有呢?许多美好的事物,我们都想去拥有,但是我们最起码也要想想:拥有它,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注意我所说的:每个人要想拥有一件东西,就必须要承担其中的责任与可能的后果!
男人的背叛也许成了当今社会的家常便饭,女人的忍耐和顺从,也正恰恰给了男人这样肆意的行为提供了温床。作为一个成家了的男人来讲,我们首先讲求的应该是家庭的责任,作为丈夫你就有不背叛对方的责任,就有把持好这个家的责任;女人也一样,就必须要对丈夫无条件得忠诚。双方有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并且,这种和谐是不与物质钱财相挂钩的!
而对于海藻,想拥有纯洁、高尚的爱情,你首先就不能够以物质的优劣来衡量对方。但是也一定要注意的是:对方已经是一个成家了的有妇之夫啊,这是千万不能考虑的啊,想都别想!我想,不用我个人去评论,电视剧中的作者以及很多人已经给了很好的定位,“海藻爱的仅仅是宋思明头上的光环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权利以及金钱”,她个人的爱是不纯洁的,是建立在物质世界的不纯洁爱情,更何况宋思明的这些物质优势本身也是不正当的,是他滥用权力得来的非法物质。也许海藻她自己并没想过他的权利和光环,但是在海藻的潜意识当中,她已经把这些权利、金钱作为了她人生的追求。
我们可以好好想想:海藻怎么说也是一个正常的所谓的名牌大学毕业的有识青年啊,怎么就沦落到去做二奶的地步,而且我这“沦落”一词也不太对,她更趋于是自己心甘情愿做二奶的。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连有识的大学生都甘愿通过做二奶傍大款来实现自己所追求的梦想,还坚称这是在追求所谓的爱情!这不能不说是当今这个社会的悲剧!而如果我们还真的认为这也是爱情,去赞同他们,甚至去效仿他们的话,那就是这个社会更大的悲剧!
所以,有些人认为他们的爱情是伟大,我想这是大错特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