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情是只荆棘鸟
爱情是只荆棘鸟
-----------读《荆棘鸟》有感
在高二上学期,我重新读了澳大利亚作家麦卡洛的著作《荆棘鸟》,感触颇深。很多人都在说,真爱不多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投怀送抱的逢场作戏已成为都市文明的新时尚,人们的恋爱观、婚姻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被我们标榜了几千年的贞操观也被贬踏的不值一文了。被放逐的爱情,此时此刻不知在何处掩面哭泣。
“我为爱情的沦丧而心痛。我是一个爱情的信徒,我不可以轻易抛开”
“那堵篱笆围成的小院,尽管它是那么简陋而不合时宜,但他却能给我以永恒的温馨。” 我被科林.麦卡洛的《荆棘鸟》那凄厉的传说深深地打动,那是一种心灵的恒久震撼。传说中的那一只鸟,它毕生只唱歌一次,但歌声却比世界上任何生灵的歌唱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去找荆棘树,就一定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的树枝间婉转歌唱,直到死亡。它这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这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也许人间有一种情,一生只能拥有一次,只有在忍受了极大的痛苦之后,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有人曾告诉过我爱情是一片不容污染的净土,即使是在寂寞时难以抵挡那无边的诱惑,你也不能背弃身后那双深情的眸子。当你在万丈红尘中折腾得遍体鳞伤之后,你便会发现,爱情仍然是你心灵的最终寓所。爱情是只荆棘鸟!
第二篇:爱情是一只荆棘鸟
都在说,真爱不多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投怀送抱的逢场作戏已成为都市文明的新时尚,人们的恋爱观、婚姻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被我们标榜了几千年的贞操观也被贬踏的不值一文了。被放逐的爱情,此时此刻不知在何处掩面哭泣。我为爱情的沦丧而心痛。我是一个爱情的信徒,我不可以轻易抛开那堵篱笆围成的小院,尽管它是那么简陋而不合时宜,但他却能给我以永恒的温馨。我曾经被科林.麦卡洛的《荆棘鸟》那凄厉的传说深深地打动,那是一种心灵的恒久震撼。传说中的那一只鸟,它毕生只唱歌一次,但歌声却比世界上任何生灵的歌唱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去找荆棘树,就一定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的树枝间婉转歌唱,直到死亡。它这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这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也许人间有一种情,一生只能拥有一次,只有在忍受了极大的痛苦之后,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爱情是一片不容污染的净土,即使是在寂寞时难以抵挡那无边的诱惑,你也不能背弃身后那双深情的眸子。当你在万丈红尘中折腾得遍体鳞伤之后,你便会发现,爱情仍然是你心灵的最终寓所。爱情是只荆棘鸟,它的歌唱。仍是你始终如一的心跳。应该记住:维护爱情,就是维护你翱翔蓝天的翅膀;坚守爱情,就是坚守你的一生的幸福。
第三篇:网友爱情表白参考(只供参考)
网友爱情表白参考模板(只供参考)
本文推荐给那些有意表白的网友,希望能对你的表白有所帮助
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很惊讶呢?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终于决定给你写这封信,借此表达对你的真挚的感情。请你耐心地把下面的内容看完,可以么?
在我的脑海里,所有与你有关的事情都让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它们如璀璨的钻石般珍贵,如晶莹的水晶般清晰,如深夜的繁星永远点缀在记忆的天空里。
你还记得吗?在去年我们迎新的那天,你和另两个女生坐在北阶三最北边的第一排位置上,你坐在中间。第一眼看到你时,就被你深深吸引住了。你安静地坐在那里,显得秀外慧中,温文尔雅。让我情不自禁地自问:她是谁?难道是别的院的女生?出了阶梯教室我竟鬼使神差地四处打听,拉着其它班级的同学仔细地问,于是知道了你的名字,班级,生日和手机号码。
一次在北区三楼食堂遇见了你,你坐在左前方七八米的位置上,就餐时也斯斯文文的,和往常一样秀气大方。当时看着你在吃牛肉拉面,自己没一点胃口了,脑子里都是你优雅文静的影子。
你像一股暖暖的春风,漾起了我心海里的波澜;
你像那沾满露珠的花瓣,给我带来了一室芳香;
你像那划过蓝天的哨鸽,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静远和追求。
有一段时间,你在几个固定的教室自习,知道后我也跑去那里坐在你的后面,静静地观察你。你上自习的时候认真,专注,有时也会抚弄一下头发或者啃啃手指头,你的动作很可爱,楚楚动人。当在那几个教室找不到你时,心里面有万分遗憾和失落,却也注定下次见到你会有十万分的惊喜。
有时偶尔会想起你,脑海里浮现你模糊的倩影,清新美丽,超凡脱俗。当我试图去想清楚你的眼神,你的微笑具体是什么样子时,你的形象却更加朦胧了,距离越来越远,遥不可及。对你的热烈感觉有如七彩的泡沫,可以自由欣赏它的多姿多彩,却不能伸手触摸。
你仿佛有一种魔力,使我每次见到你都会感到自己的心在狂跳不止,我知道你根本没有意识到我的存在,但你的容颜,已在我逐渐变冷的心中点燃了熊熊烈火。
我不知道我的前生 也不知道我的来世 但我可以把握我的今生 用一生来守望你 不管结果如何 只要有一丁点的希望 我都会用心守望你 甘心情愿在痴情里燃烧自己
如果可以,我会付出我的一切关心你,爱护你,让你这朵美丽的花儿永远不会凋谢,哪怕有狂风暴雨,我的温暖都会在你身边...语已多,情未了,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写好表白情书,除了感情真挚,建议还是参考一些比较经典的情书,比如林觉民写的最感人的情书。
本文由单身交友网(http://www.teniu.cc/)收集整理
第四篇:荆棘鸟
讲评一:
[分析]
上面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从鸟的传说方面可这样立意:①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②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恬中的荆棘;③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①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②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爱。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确定作文立意,即可构思作文。
二、审题立意:
话题“痛苦与美丽”是因果关系的。在生命中,忍受痛苦的磨练,往往能得到美丽的结果,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达到人生更美好的境界。
《痛苦之后是美丽》《痛苦是美丽的前奏》《阳光总在风雨后》《痛苦造就美丽》《化蝶》《不经风雨,怎见彩虹》《痛苦之后的美丽》《苦尽甘来》《美丽是痛苦的结晶》
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1、偷换话题:
(1)痛苦本身就是美丽的;痛并快乐着。痛苦本身伴随着快乐。
(2)逆境是通往美丽的唯一道路。痛苦包括逆境,但逆境不能等同于痛苦。
(3)赞美默默奉献的伟大。以污泥为例,为荷花默默奉献。
《痛苦原来如此美丽》《美丽的痛苦》《痛并美丽着》《痛苦与美丽并存》《世界因痛苦而美丽》《一半苦,一半乐》
2、片面,只执一端,不讲二者的关系:
只说痛苦,不说美丽;或者相反。如有的同学通篇讲“美丽”,不提痛苦是美丽之因。
三、素材:
1、诗文名句: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2)故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4)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诗
(6)“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存;吾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沈近思
2、自然现象:
(1)彩虹总在风雨后;
(2)蛹化为蝶:有一位小男孩,看到一只蝴蝶正在蛹中痛苦地挣扎,它还有一只翅膀没有挣脱出来,就帮助它把它从蛹中拿出来。可是蝴蝶没能飞起来,不久就死了。小男孩伤心地问妈妈,妈妈告诉他:“这是因为它没有经历从蛹中完全挣脱出来的痛苦,你不是帮它,而是害了它。”
(3)凤凰涅磐:“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斯(Phoenix),满五百年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郭沫若《凤凰涅盘•序》)
(4)茶香来自沸水:
“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平平静静生活,就像温水沏的茶平淡地悬浮着,弥漫不出他们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袭击他们,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酽茶,他们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沉沉浮浮,于是像沸水一次次冲沏的茶一样溢出了他们生命的脉脉清香。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烈的沸水呢?茶叶为沸水才释放了它们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
(5)一生美丽一次的依米花:
在非洲的弋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花的小花。依米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在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五年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尤其让人们叹惋的是,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工夫,它便随同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6)沙漠玫瑰:台湾知名作家龙应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有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带给她一蓬枯草,像死掉一样,没有水分,没有生气,很难看。朋友告诉她,这叫沙漠玫瑰,浸泡在清水中,几天就会复活;倒掉水,又会渐渐枯萎。藏上一两年,再置于水中,她又会复活。
(7)麦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农夫,和神约法三章,在一年之内,听从农夫祈求的,要阳光有阳光,要雨水有雨水,好让麦子无风无浪地成长。但当作物收成时,表面上长得高高的麦穗内却没有结子,神说:“因为没有挑战,所以麦子就变得无能,一定要有一点奋斗,暴风雨是必须的,打雷闪电也是必须的,它们会在麦子里形成灵魂。”
3、人类社会:(1)一位老农拿着一把菜刀,使劲地砍一棵歪枣树,口里念念有词:“叫你不生枣子!”母亲正在和一只母鸡生气,它不生蛋了,天天呆在窝里孵蛋。大冬天,母亲拎住了它的翅膀,说:“把它浸到溪水里。”
枣树被砍后真的来年枝头结满了枣子,母鸡浸了水后,果然又开始生蛋了。世上的万物实在有些奇怪,竟然应了那句“苦难是金”的老话。
(2)有一本叫《庞城末日》的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意大利古城庞贝有位卖花姑娘叫倪雅。她虽然双目失明,但并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地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不久,维斯维沙大火山爆发,庞城面临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昏暗如无星的午夜,黑漆漆一片。惊惶失措的居民跌来撞去寻找出路,却又无法找到。但倪雅本来就看不见,这些年来又走街串巷地在城里卖花,她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生路,而且她还救了许多人。因为好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地行走,她的残废已成为好的财富。上帝是公平的,命运在向倪雅关闭一扇门的财时,又为她开了另一扇窗。
(7)生命中需要更多的云翳,来造成美丽的黄昏。---冰心《生命》
(8)冰心的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她当初的牙儿,浸透了奋斗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9)汪国真诗: 你要活得随意些,你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你就只能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你就只能活得简单些。
(10)“眼睛因多流泪水而愈纯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琦君
(11)风可把蜡烛吹灭,也可以把篝火吹旺。(拉罗什弗科)
(12)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3)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3)霍金:21岁的时候,他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病,卢伽雷氏症。1963年,医生说他只能活两年半。他承认,在他面对这一致命挑战之时,他一度对人生十分厌倦。得知他那使人衰弱的病症无可救药以后,他在医院里经历了难以排遣的梦幻,决定“……反正就是一死,我不如做些象样的益事”。经年累月他以坚忍的精神与痛苦抗衡,粉碎了医生的预言。一个瘦的出奇、全身瘫痪的天才,他的身体无力地蜷缩在轮椅里,除了思想,只能支配三根手指、必须依靠机器才能与人交流,但是他的思想却在宇宙的最深处飞扬,穿越时间与空间,追寻宇宙的尽头,探索黑洞的隐秘——这就是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当今爱因斯坦”的思想家、物理学家。没有哪一位科学家的著作能像《时间简史》那样成为发行量上千万,全世界平均每500个人就拥有一册的畅销书。在西方,没有读过《时间简史》甚至会被认为是没受过教育。
(4)李清照: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晚年时颠沛流离,在丧夫之痛和亡国之苦的双重折磨下,她毅然奋笔疾书,写下了一大批情文并茂的优秀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周杰伦来自单亲家庭,身患不愈之症;高中英文老师曾经认为他有学习障碍;最初发现他的唱片公司老板对他的第一印象竟是智障;他的乐谱曾被几个大腕像丢垃圾一样扔掉;他曾经因为吐字不清晰被春节晚会拒于门外……台北东区一间音乐工作室沙发后面一块巴掌大的空间是他的起点,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周杰伦在这个小地方为无数天分不如他,但长得比他好看的歌手大量谱写歌曲。他在这里度过了无数有音乐的夜晚……这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古怪歌手——随着那古怪无比的“哼哼哈兮”,耍着他的双节棍终于将华语流行音乐的天下换了主人。
(6)刘翔:“只有严格执行训练计划,才能使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教练孙海平平静地说。按照以往在上海莘庄基地的训练计划,昨天是刘翔一周训练的调整日。昨天下午,他与其他上海队队友一同出现在了北京天坛公寓地下一层的篮球馆里进行调整,当然,他的出现引起篮球馆内一片惊呼。孙海平昨天只安排刘翔做了三组身体素质练习,也就是拉韧带。但是,他们的拉韧训练又与其他中国田径队员的拉韧方式又有所不同。因为,每组拉韧的最后几秒钟,孙海平总会上前用力“抓住”刘翔的肢体,将其的动作幅度再拉大一些。“不是吧?当冠军要这样吗?”一旁前来租场打羽毛球的女白领,看到刘翔一脸痛苦时这样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要不是亲眼见,真不敢想象啊!他在场上那么风光,原来在场下却是这样的。”孙海平表示,这种被动式拉韧对刘翔训练非常有益处,他取得如今的成绩是与这种训练方法是分不开的。(《当冠军太不容易了》来自新浪网的一则新闻)
(7)成龙由跑龙套到打进好莱坞的故事
第五篇:荆棘鸟
《荆棘鸟》与《穆斯林的葬礼》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摘 要: 本文立足于《荆棘鸟》与《穆斯林的葬礼》两部小说文本,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宗教和性格两个方面分析两部小说爱情悲剧成因的相似点。
关键词: 小说《荆棘鸟》 小说《穆斯林的葬礼》 爱情悲剧 相似之处
小说《荆棘鸟》是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作品,1977年在美国出版后不久便风靡全球,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小说讲述了克里克家族三代人的生活经历,着重描写了梅吉与拉尔夫的感情纠葛。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是由中国作家霍达所作,完成于1987年,获第三届矛盾文学奖,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发行。小说叙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坎坷命运,两代人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两部小说诞生于不同的国度和年代,却在爱情悲剧这个主题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宗教桎梏
宗教对文学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荆棘鸟》和《穆斯林的葬礼》这两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基督教的经典《圣经》还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都信仰和崇拜一个主宰宇宙万物的造物主。对这个造物主,基督教称为基督,伊斯兰教称为安拉或真主。信仰各自宗教的信徒们受着宗教教义的制约,遵守着经典的教条,凡是违背造物主的意愿将受到无尽的责罚。基督教宣扬神圣之爱,《圣经》倡导慈善、怜悯、同情等道德品质,立下爱的法规:①第一,“尽心尽力爱上帝”;第二,“爱人如爱己”。同时基督教也强调人应以至高至全的上帝为生存中心,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天主教教义规定神父不能结婚,因此拉尔夫与梅吉的爱情注定不为社会所容。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为治理社会而设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却成了阻碍梁冰玉与韩子奇、韩新月与楚雁潮之间爱情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荆棘鸟》中的拉尔夫神父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要成为红衣主教而不懈地努力奋斗。②“教士的心境不受红尘俗物的干扰——没有对女人的爱欲,没有对金钱的迷恋,也没有因为要听命于他人而于心不甘”。他所信仰的宗教不允许一个神父去恋爱结婚生子。拉尔夫的世俗感情之门在见到梅吉之后悄然打开,而梅吉对拉尔夫的情感也从少时的依赖渐变为成熟的爱情。梅吉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宗教教义对她来说只是一堆条文戒律。然而她清楚地明白,拉尔夫是教士,依据天主教的教律,教士是不能结婚的。虽然梅吉与拉尔夫相爱,但迫于宗教信仰和自己前途的压力,拉尔夫离开了梅吉去追逐自己的理想。梅吉随后嫁给了长相酷似拉尔夫的卢克,然而婚后却被完全忽视。在得知梅吉生活不幸之后,拉尔夫抑制不了内心的感情,冲破了宗教的束缚,对上帝的虔诚败给了人性的本能。然而,拉尔夫不能将他的爱情公之于世,他最后实现了理想成为了红衣主教,也为他对信仰的不忠付出了代价:拉尔夫和梅吉的儿子戴恩年纪轻轻便溺水身亡,在戴恩死后拉尔夫才知道他是自己的儿子,随即也抑郁而死。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梁君璧是典型的虔诚的穆斯林。她的一切言行代表着宗教的教义,并
且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循着伊斯兰教工修制度。③“她每天要做五次礼拜,而且第一次的‘榜答’(晨礼)是最为重要、万万不可省去的”。丈夫韩子奇为了躲避战火,保护自己多年来收藏的珍贵玉器,离开妻子儿子到伦敦避难,一起前往的还有梁君璧的妹妹梁冰玉。在伦敦十年的时间改变了一切,韩子奇与梁冰玉相爱,并且生下了女儿韩新月。十年后在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中,梁君璧自然是不能容忍。在她看来,梁冰玉和韩子奇的结合是有罪的,是伊斯兰教所不允许的。④“他们的结合,没有‘古瓦西’,没有证婚人,没有婚书,也没有举行宗教仪式,当然是非法的,是真主和穆斯林所不能容忍的!”“《古兰经》中赫然有这样的戒律:‘真主严禁你们——同时娶两姐妹!’”梁冰玉最终离开了自己所爱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梁君璧捍卫了神圣的信仰,使韩家摆脱了耻辱,却造就了爱情悲剧。韩新月身患重病,危在旦夕之时,与她相爱的楚雁潮成了她的精神支柱。在这危急时刻,梁君璧以楚雁潮是“卡斐尔”(汉人)为理由,将他拒之门外。这也成为导致韩新月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梁君璧一生捍卫着伊斯兰教的教义,但韩子奇在死前说出自己不是穆斯林的事实,对她来说则是无比的嘲弄和讽刺。
二、性格使然
西方传统的文学理论对悲剧的划分按成因可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和心理悲剧。但复杂的悲剧不能这样简单划分,这些成因相互交融。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们自身的性格缺点则是悲剧产生的又一个诱因。⑤亚里士多德要求悲剧人物不应当太好,否则他的不幸就会使我们反感;他也不应当太坏,否则就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理想的悲剧人物是有一点白璧微瑕的好人。两部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们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拉尔夫与韩子奇都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才干,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在面对爱情与事业的选择时,变得退缩懦弱。性格的裂变使得美好的爱情沦为悲剧。
《荆棘鸟》中的拉尔夫的身份是信仰天主教的神父,虔诚地信仰上帝,认为自己是上帝的“传声筒”,自己的一切都归属上帝包括灵魂与肉体,自己是个完美无缺的教士。在基兰博期间,拉尔夫的付出与努力也得到了教民的认可。⑥“他的耐心与仁慈博得全体教民的喜欢,以及部分教民的由衷爱戴”。同时拉尔夫也是个充满权欲的野心家。在二十世纪的西方社会,宗教信仰已经开始淡化,人们热衷于追逐金钱与权力,拉尔夫也不例外。由于得罪了主教,拉尔夫被发配到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基博兰,并且经常受到玛丽·卡森的刁难。为了实现成为红衣主教的愿望,拉尔夫圆滑地应付着一切,现实使得他开始变得虚伪。梅吉的出现彻底撕开了拉尔夫信仰的面纱。面对梅吉,拉尔夫背弃了天主教禁欲主义思想,从灵魂上开始背叛上帝。然而拉尔夫克制自己对梅吉的感情,甚至一再地拒绝梅吉的表白,为的是满足对权势的欲望。拉尔夫最终凭借着玛丽·卡森的巨额遗产和自己的才干成为了罗马红衣主教。但是,拉尔夫始终摆脱不掉人性的束缚。在麦特劳克岛和梅吉再度相见后,拉尔夫一度对自己所崇敬的上帝产生怀疑。然而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拉尔夫再一次离开了梅吉。拉尔夫内心一直处于纠葛矛盾之中,最终对上帝的信仰和对权势的渴求葬送了他与梅吉之间的爱情。
同样,《穆斯林的葬礼》中的韩子奇也是在内心痛苦矛盾之中作出错误选择导致爱情悲剧的人物。韩子奇是乞丐出身,由于对玉器非常迷恋被梁亦清收为徒弟,并且掌握了精湛的玉器雕琢的技术。在梁亦清去世后,梁家陷入困境。韩子奇身负为师傅报仇的志愿,甘心为仇家做工三年,学得技艺,最终凭借着自己的能力重振了师傅的奇珍斋,并且将其发展成为京城有名的玉器行,被尊称为“玉王”。在韩子奇眼中,玉是他的命,是他的一切,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围绕着玉器藏品。战
争爆发后,为了保护自己的收藏,韩子奇远赴伦敦避难,却无视妻子要他留下的请求。藏品安全了,韩子奇担忧起国内的妻儿,内心无比痛苦,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在担忧妻子的同时,在伦敦的十年,韩子奇却与同去的妻妹梁冰玉相爱了,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与妻子结婚的目的只是为了重振奇珍斋,而没有真正的爱情。回到家后,妻子对他和妻妹的结合十分不满,家庭一度陷入危机之中。为了藏品和自己的名誉,以及韩家的声誉,韩子奇没有听取梁冰玉的劝告而离家。在自己的事业面前,韩子奇退缩了,牺牲了爱情和自己的幸福,从此生活在内心的折磨之中。韩子奇本人并不是回回,却冒充回回过了一生,至死才敢说出真相。这也表现出韩子奇本人虚伪懦弱的一面。
三、结语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经过近三千年的的历史积淀,对教民的生活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到了现代,虽然宗教的束缚有一定的减弱,但影响仍然巨大。《荆棘鸟》与《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宗教思想的桎梏。虽然有梅吉和梁冰玉的抗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拉尔夫与韩子奇自身性格裂变也推动了悲剧的上演。-
注释:
①《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2章第37-38节.②[澳]考琳·麦卡洛著.曾胡译.荆棘鸟[M].南京:译林书版社,1998:69.③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p111.④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p664.⑤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99.⑥[澳]考琳·麦卡洛著.曾胡译.荆棘鸟[M].南京:译林书版社,1998:71.参考文献:
[1]雷士理.基督教百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p664.[3][澳]考琳·麦卡洛著.曾胡译.荆棘鸟[M].南京:译林书版社,1998.[4]《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2章.[5]王俊忠.现代与传统的二难抉择——评《穆斯林的葬礼》的人物形象[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2).[6]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