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华毕业感言
以下是来自清华的毕业感言,由整理放送
高山重洋将我们分离,没奈何我只能在回忆中与你重逢,在梦境中与你相遇……
你别时的叮咛,在我心头波动着深远的音响,散发着幽兰般素淡的清香。
想说的很多。可是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合,能留给你的,只有我的默默的祈祷:珍重呵,朋友!
当夕阳将天边的云和地平线上的风景都染成了镶金的油画,渐渐逼近的暮色给我的心头添上几笔怅惘时,我已将心中对你想说的话统统化为诗写在这片草地上……
在这十字路口,让我们再一次握手,道一声:珍重,朋友。
航标灯像大海的眼睛,一闪一闪,深情地祝福远航的巨轮,平安驶进彼岸的港口;航标灯又是我的眼睛,一闪一闪,至诚地祝愿远游的赤子,早早回到祖国的大地。
在人生旅途上,有多少美妙的时刻,短暂的别离,这也是一种享受。
短暂的别离,是为了永久的相聚,让我们企盼,那份永恒的喜悦。
三个春夏秋冬,一支温馨和睦的歌,我们共同吟唱至今,真是一生难得。当离别拉开帏幕,让我们握手再唱一首歌。
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份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倘若分别是必然的,以往日子望你珍惜,未来的岁月愿你珍重。
我们就要天各一方,我突然感到,你的缺点,也变得那么使人留恋。
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我一份深厚的友谊。
第二篇:清华毕业感言
清华毕业感言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某件事或某个人而产生新的想法,这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感言。那么你知道感言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华毕业感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华毕业感言1今天即将结束学业的一刻心情十分的不平静。回首两年前,我们怀着对清华的憧憬和对知识的渴望,参加了清华继续教育学院鲁中教学站十期班的学习。一年半的时间过的很快,我们在一起欢乐的笑声还时常在耳边萦绕的时候,却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时光飞逝,岁月无情。此时此刻,无论对清华的憧憬,还是对老师的依恋,或者同学友情的难割难舍,我们都要面对。我们不要抱怨现实的无情,我们要为我们享有的机会感到自豪,要为我们曾经的拥有的清华学生的称呼感到骄傲,还要为我们学到的真才实学高声喝彩!更要为我们因为学习结识的教授和同学而无比荣幸。
想想参加学习班以前,自己在努力、在拼搏、在奋斗。眼看到了不惑之年,可自己内心却非常困惑。自己的人生之路将走向何方,奋斗的目标、途径、方法,都没有明确的答案,有时在奋斗的过程中甚至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在
随着课程的变换,更加证实了选择的正确和必要。通过听传统文化的讲座,把历史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比较大的发挥了自己的悟性,效果良好。运用历史不会重复事实,但历史往往会重复规律的原理,在自己经历的微观范围内,看清事物的发展规律,帮助自己找到生活和工作之“道”,在内心用拨亮了的油灯,照亮前进的路。通过照亮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其他的都慢慢有序,内心平和了,不乱了。以平和的内心做基础,处理工作得心应手。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听教授的讲座,把清华的校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铭记在心,并消化、吸收、溶解在血液里,加强了个人修养。用清华校训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为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使自己对
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结识了好多知名的教授,还有优秀的学员,这些都是自己一生不可多得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好多好多可圈可点的收获。
人生轮回百年间,注定相聚清华园;
讲道授业大师棒,中华文明得真传;
学教融融情义切,尊师求是信若磐;
时光短暂须话别,若水厚德恒久远。
清华毕业感言2考研、读研是为了什么?读研以后究竟可以收获什么?读完大学以后,很多人不免疑惑,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是为了什么?大学的意义在哪里?貌似没有任何的收获,虚度了光阴,还是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提升了学历,就算是大功告成。本文作者将与大家分享他的深刻思考。
从我回国建成实验室算起,到现在整整8年,时间不短了。清华是我的母校,我们深爱的地方。今天我们又有一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毕业,我确实心情很激动,很多话想说,给大家讲讲我的心里话。
今天的主题是毕业,但回头看,我们从上大学开始,包括我自己都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上大学?大学是为了什么?我相信不少家长到现在还在想这个问题,我作为院长也还在想这个问题。我这里讲上大学其实不只包括本科,也包括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然,我们为了学知识、充实自己,但一定不只是为了学知识!甚至在你这一辈子的过程中,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只是其中很不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也为了学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不只是为了学技能!甚至学技能也不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来大学呢?我以为,是学做人。
做人并不是一定要做我们觉得可望不可及的英雄模范,更不是要学八面玲珑会做人的那个“做人”,我觉得是学做一个健全的、有自信的、尊重别人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大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大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帮你树立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我觉得清华就是这样一所大学。
我拿今天的两位演讲嘉宾来说事儿。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20xx年夏季,话剧《切格瓦拉》让整个北京沸腾了;20xx年,清华校园也沸腾了。听说过切格瓦拉这个名字吗?切格瓦拉是一位革命英雄,出生在阿根廷一个上流社会家庭,他读了医学院,本来可以做医生,可以挣很多钱,可以买洋房,可以有很好的生活,但是他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公平,于是去古巴参加、领导了革命以后,输出革命到非洲又回到美洲在玻利维亚继续领导革命,最后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抓获、被杀害。
徐彦辉博士当时应该是学生辅导员,激动得难以自已,他找到我说,“一公,我很纠结,这个社会的价值观现在如此之混乱,大家拼命去挣钱。看到这些社会弊端,我作为一名博士生,空有报国之志,真想做点什么,但我能做什么呢?”我跟他说,“彦辉,我长你10岁,我恰好经历过你这个困惑期。我告诉你,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兢兢业业做好你的学问。你记住,你总有一天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会成为这个社会的领导者。到那时,你一定会承载起这个社会发展的重任!我只怕你十年、二十年之后不再有今日的沸腾心声,不再有现在这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气儿,而变得淡漠和世故……如果那样你就真的堕落了,你就愧为清华人了。”
当时徐彦辉听了以后非常激动,我也很激动。但我也真的担心他十年之后会被社会同化,被不健康的社会舆论同化。我很高兴徐彦辉接受了我的.建议,他现在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在从事前沿的基础科学研究;我觉得他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他对社会的承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也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的另一位嘉宾邓锋先生是企业家。他作为一位清华的校友、清华的学生,完全尽到了他的责任!邓锋一直在回馈社会、帮助清华,也帮助我们生命学院、医学院。我相信很多人挣钱比邓锋多,但是不一定愿意无私地拿出这些钱来培养下一代的清华学子。
其实我挺感慨的。我6月中旬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带到河南省驻马店,到一所农村留守小学,和那里的小学生一起吃一起住,接受教育。尽管这所小学已经得到当地乡政府的关照,但是条件还是很差,如果不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你不会知道条件有多艰苦。孩子们很受教育,我也很受教育。中国是一个发展如此不均衡的国家,当你们在这里、在清华可以享受所有的优势和优惠的时候,你们其实应该好好想一想:我承载了多少人的期望?我需要做什么回馈社会?
有些学生,我们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有时候会陷入一种无端的狭隘——在一些消极的舆论影响下,天天想着找工作,天天想着只为个人奋斗。其实我告诉你,为个人奋斗是很重要,但这只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因为你生活在一个大世界中,你看看你生活的这个国家、你看看中国社会方方面面,有多少人需要你的关爱?你超越了多少人才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毕业典礼?你难道不应该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你不觉得到清华以后,如果你的人生目标还只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家庭找一份工作,实在是很狭隘?天下之大,有这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当你把自己限制到这么小的一个圈子里的时候,你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大学培养你的就是价值观,我希望大家都树立自己最认同的价值观。在这个毕业季,我想对我们毕业生说几句话:我真的觉得现在是一个大时代,希望每一位同学真的不要辜负你的老师、你的家长和那些对你充满期望的人,中国要想腾飞的话,一定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青年人强大才会腾飞。我们清华人的奋斗目标从来不是、也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找一份惬意的工作!我衷心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在追求小我的同时,心里也要有一个大我——即便在困境,也要有一个承担起天下的雄心壮志!做事的时候要做到极致,不留下遗憾。生命就是体验,既然体验只有一次,何不做到极致?
(作者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本文摘自作者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xx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经授权发表)
正在奋力考研的学子们,对于研究生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都深深蕴藏在心底,希望通过努力考进理想中的研究生院,触摸美好的研究生生活。7月,是研究生毕业季,在临别校园之时,那些师哥师姐们有着怎样的真切感受与对未来的期冀呢?本文同各位分享清华大学20xx届博士毕业生的毕业感言,愿考研学子在师哥师姐的昂扬激情与斗志之下,激发潜在动力,将考研之路进行到底!
巫书航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xx届毕业生,师从王希勤教授,主要从事基于信息论的多址接入信道用户协作关系的建立与识别方面的研究。
【毕业感言】
庆幸能在人生最好的几年追求学术梦想,虽道路曲折,但重要的是收获了信心与快乐,感谢母校!
吴嘉宁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0xx届毕业生,师从阎绍泽教授,主要从事航天器太阳电池阵机械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毕业感言】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沙垚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系20xx届毕业生,师从李彬教授,主要从事关中地区农民的文化与表达的研究。
【毕业感言】
十年清华,九年皮影,在中国农村寻找吾土吾民的文化表达与世道人心。
崔一南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力学系20xx届毕业生,师从庄茁教授,主要从事亚微米单晶柱塑性行为的离散位错研究。
【毕业感言】
如果没有雄鹰一样一飞冲天的本领,那么就做一只快乐的小蜗牛,每天一点一点的努力,便会遇到更好的自己。
吴陈沭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xx届毕业生,师从刘云浩教授,主要从事基于群智感知的无线室内定位方面的研究。
【毕业感言】
读博原来这样有趣。
陈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系20xx届毕业生,师从韩美林教授,主要从事汉字设计的思维与方法的研究。
【毕业感言】
学术是生命,创作是生命的绽放。
危仁波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20xx届毕业生,师从王晓工教授,主要从事新型刺激响应性液晶弹性体和嵌段共聚物方面的研究。
【毕业感言】
很多事情,开始时给人感觉很难、无法达到目标,但是只要踏实努力、持之以恒,结果总会让别人甚至自己大吃一惊!
李梦然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20xx届毕业生,师从廖理教授,主要从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的信息识别与行为偏差方面的研究。
【毕业感言】
漫漫求学道路上有喜悦有苦涩、有收获也有失去,但能够有幸成为廖理老师的学生,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能够有幸成为一名清华人,敢于坚持,勇于担当,心怀梦想,我充满感激。我会一直铭记老师们对我的教诲和栽培,并愿用一生的奋斗去回报伴我成长的清华大学。
清华毕业感言3高山重洋将我们分离,没奈何我只能在回忆中与你重逢,在梦境中与你相遇……
你别时的叮咛,在我心头波动着深远的音响,散发着幽兰般素淡的清香。
想说的很多。可是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合,能留给你的,只有我的默默的祈祷:珍重呵,朋友!
当夕阳将天边的云和地平线上的风景都染成了镶金的油画,渐渐逼近的暮色给我的心头添上几笔怅惘时,我已将心中对你想说的话统统化为诗写在这片草地上……
在这十字路口,让我们再一次握手,道一声:珍重,朋友。
航标灯像大海的眼睛,一闪一闪,深情地祝福远航的巨轮,平安驶进彼岸的港口;航标灯又是我的眼睛,一闪一闪,至诚地祝愿远游的赤子,早早回到祖国的大地。
在人生旅途上,有多少美妙的时刻,短暂的别离,这也是一种享受。
短暂的别离,是为了永久的相聚,让我们企盼,那份永恒的喜悦。
三个春夏秋冬,一支温馨和睦的歌,我们共同吟唱至今,真是一生难得。当离别拉开帏幕,让我们握手再唱一首歌。
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份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倘若分别是必然的,以往日子望你珍惜,未来的岁月愿你珍重。
我们就要天各一方,我突然感到,你的缺点,也变得那么使人留恋。
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我一份深厚的友谊。
第三篇:清华培训感言
“国培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教师
访名校项目培训感言
兴庆区海军希望小学
张 赞 “国培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教师
访名校项目培训感言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伴着春的脚步我随着兴庆区教育团队来到了水木清华,多少学子梦想的殿堂、多少仁人志士启梦的地方、多少青春梦想在这里绽放。我为自己能够参加此次“国培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而感到荣幸,为自己能够走进清华而感到骄傲。当我们集体带上校徽的那一刻,我的内心铭记我是清华人。
在清华,我的身心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抛弃一切繁琐只为学到更多,聆听专家教授们的精彩讲授,感受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此同时也让自己进行一次完美的蜕变。还记得我们所上的第一堂课是徐振明教授讲解的“清华历史和清华精神”,这让我对清华从盲目的崇拜转为深入的了解,了解到清华厚德载物的历史背景,感受到清华自强不息的人文气息。由此来展开未来一周的学习想必是再好不过了。我将此次的学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学习与感受,第二部分为实地参观与交流。
在理论学习中我们聆听了罗炜老师的“团队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刘若非老师的“培养积极乐观的学生”、张瑜鸿老师的“教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等等诸多名师的讲授,使我感受颇多。第一,我们如何去建立自己的团队,如何将它做得更好,如何在团队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打开心扉学会沟通,用心感悟,众志成城,最终我们的团队完成了自己的创作,虽不出众但我们很快乐,这或许就是团队的建设。第二,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学生,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的教育理想和目标是什么,其次要明白自己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刘若非老师所讲的这两点触碰到了我的内心。我反思、我深思,我们的目标是刻板的成绩吗?我们是否在追逐成绩的过程中忽略了太多孩子们的感受,我们无情地剥夺了太多而且是在他们懵懂的时候,深思此点,我们真的太残忍了。药家鑫、马加爵的案例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在追求刻板成绩的同时忽略了品格的优势与美德。从自己做起每天坚持三件好事,学会表达,学会感恩。从内心深处寻找教育的理想和目标,从孩子们的内心出发考虑我们究竟想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跟随着刘若非老师我们找到了目标 — 培养学生成为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幸福能力的人。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路上有了明灯。感谢您,发自内心的感谢。张瑜鸿老师给人的感觉非常的亲切,她用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教会我们如何去生活,从中医的常有理论到一些实践结合,小动作带来大健康;告诉我们在一个压力无处不在的社会中如何将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她教会了我如何认识自我控制情绪,在职业规划上如何做到有效沟通,明确压力调整心态。她的一句话“看着别人幸福自己也会快乐。”点醒多少梦中人。在忙碌的社会中快乐真的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用太多的时间忙于前行而忽略了周围快乐的风景。
从满足需求出发,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北京市草桥小学校长兼书记林艳玲老师为我们授的课。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马斯洛的层次论,它的最底层也可以称之为它的地基是安全,我们平常理解的安全即是人身方面的安全,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安全不仅如此,而更好的理解则是学生课堂上的安全,即学生内心的安全,给予每个孩子伸展跳跃的机会,而我们教师则需做的是备好每一堂课,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建设课堂文化、鼓励协同学习、学会倾听、指导学习方法。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尝试着努力去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安全的课堂。李真顺老师用他自身的魅力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语言艺术,他用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开课的导语,“一个人能够站在众人面前,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人,必将前途无量。” 驾驭演说,让生命远航。其实人生就是在演说,说出内心想说的话,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才是生活。李真顺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演说,李清泉老师教会我们如何活的洒脱。在一个信息日益飞速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大多的教育似乎走的有些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被影响的有太多,一味的追求成绩而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教育的智慧是多么的伟大,反思教育之根本我们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重拾传统教育的智慧,努力培养学生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幸福的能力。
回归生活,我们有时会被现实所打败,“成绩”一个响亮而又让我们头痛的词。面对这个词语,扈之霖教授给了我们很好的方法。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抓住根本就是抓住课堂基本功,因为它不仅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更是追求课堂“本真、朴实、简单”的保障。刘铭老师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至今我仍记得她所说的关键的四条,1,响鼓必须重锤敲。要想成为一名好的老师就必须下足功夫;2,力所不能及时说“NO”。在自己力所不能及时学会拒绝;3,“一课三备”先有自己的,再学别人的,经过实验再检验;4,成为优秀的教师必备“写”(教案精雕细琢)“背”(良好的记忆力)“说”“讲”“写”(教学后记)。最后提醒自己无事静坐、有事读书;学生姓“小”由小极大、注重养成、形成习惯。
听了以上几位老师的讲座收获比比皆是,最后我们一起走进了安康老师的“情商与沟通”的课堂上,他给明了我们方向,告诉了我们究竟能从哪里去着手让孩子与我们更受益。影响情商的因素有智商、气质、性格和认知,四个因素都难改变,相对来说认知的改变较为容易。认知既思想观念,前面几项不易改变,那么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让孩子懂得一些其中的道理。在和孩子们沟通的同时我们要学会角色的定位。朋友、老师、上下级等诸多角色中我更愿意以朋友的身份去定位我和孩子们的关系。学会控制情绪,就事论事、关注反馈、及时调整。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会找准自己的位置与孩子们相处的更好。
在培训期间,我们分别去了草桥小学和芳草地国际学校。校园里的一幕幕场景触碰着我们的内心,在草桥小学我看到孩子们自由的思索、自主的探究。在芳草地迎接我们的是二年级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的小朋友们;课堂上是自由发挥的一年级的小朋友。我们由此深思差距在哪里,是我们的孩子基础不足吗?不是的。是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我们是在盲目的前行。“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芳草地由此而展开的教育体系,多么的美好,使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努力,根据我们的实情,相信我们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体系,我们也将不会再盲目,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这次能够去北京我真的感到非常的荣幸,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出差,去的竟是北京的清华大学,这是我的骄傲。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农村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是越来越多。每一次培训对我们个人来说都是一次能力的提升,没有对比就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进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将教育做的更好。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的党和国家让我们不断地在前行;感谢“国培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兴庆区教育局为我们这次能够更好的学习做好的一切准备;感谢水木清华使我们的培训变得活泼而又有意义;感谢我们的老师,是你们让我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陪伴我们的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会用心去浇灌,用爱去呵护。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教育智慧不会被丢弃,我们会重拾教育之根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第四篇:清华大学毕业感言
清华大学毕业感言
广水市三中 雷晓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来自广水市第三高级中学,我名叫雷晓丽,“雷”是“平地一声雷”的“雷”,“晓”是“春晓”的“晓”,“丽”是“美丽”的“丽”,“瑰丽”的“丽”,也是“壮丽”的“丽”。我希望这次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对于我们大家就如“平地一声雷”,震撼我们沉睡的性灵,开启我们人生的另一扇智慧之门,引领我们迎接人生的又一个美丽春天。试想,将来每一个露凝花蕊的春晓,我们满面春风、自信满满地启程,去开创瑰丽的人生,谱写人生壮丽的乐章。
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荣光。非常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给了我这次宝贵的机会。
泱泱华夏,浩浩人海,相聚是缘,相聚而为师生,而为同学则更是一份难得的良缘。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随州市中学校长教育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全体同学向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继教中心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精心安排,细心接待。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对我们研修班予以支持和关怀的随州市所有领导和同志。我们随州政府的廖秘书长亲与学习,随州市教育局吴江明局长堂堂课亲临,使我们更加欢欣鼓舞。我们也要感谢为使我们安心学习而不辞辛劳的宫主任、翟老师、车老师,感谢随州市各县市教育局、继教中心的各级领导给予的大力支持。
谢谢你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有机会感受清华博大的胸怀,深味清华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美丽的校园风光。清华继教中心的老师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平易洒脱的教授风格都给了我们莫大的震撼。他们或引领我们在危机重重中化险为夷、举重若轻;或导引我们在复杂的国际风云际会中纵横捭阖。他们或和我们一起在教育的园林探幽发微,另辟蹊径;或激励我们勇敢登上人生的舞台尽展风采。有时,我们被引入花木葱茏中领略曲径通幽的妙处;有时,我们被推上智慧的巅峰一览天下,尽收无限风光。这份惊心动魄,这份卓越洒脱,这份博大开阔,这份智慧通达将在我们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我们相信,无论将来我们人在何处,身处何职,无论我们年齿长幼,这次学习无疑会是我们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我们转变观念、转换心态,勇敢地去迎接人生一个又一个明“丽”灿烂的春天。
让我们牢记:心态好事业成不成也成,心态坏事业败不败也败。最后让我们再次对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继教中心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再次向随州市,随州市教育局、继教中心及各县市各级相关领导、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我们全体学员:高天阔地展雄才,举步生辉创伟业。祝在座的所有领导、老师:心想事成,马到功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2011年10月
第五篇:清华大学生获奖感言
清华大学生获奖感言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因不同的人和事内心会有所触动,产生不同的想法,如此便可以写一份感言将其记录下来。那么感言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华大学生获奖感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非常荣幸能参加由中国研究会和温州国际寓言城(筹)联合主办的“京华杯”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寓言创作大奖赛。而能在这次寓言大赛中获得亚军是我所始料未及的,因此非常感谢各位尊敬的评委对我的肯定,也感谢组委会给了我这次机会来抒发我对寓言写作的.热爱。
寓言故事曾经是的童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简单却有趣的情节激发了我们对文学的热爱,而它们所蕴含的发人深省的道理则成为年幼时的我们最容易接受的做人准则。曾经有一本厚厚的《伊索寓言》一直摆在我的床边,而我每天都在各种小动物的斗智斗勇中进入梦乡。但随着我们离开童年越来越远,寓言仿佛也慢慢被我们淡忘了。但寓言难道只是一种儿童文学吗?绝不仅仅是的,寓言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包含了从古到今多少哲人的智慧结晶。也许道理浅显,但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回归最质朴的道德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现代的寓言大家前辈们为寓言的现代化做出了让我们后辈所敬仰的贡献。这次大赛就是一个例子,让大学生重视了寓言文学的重要性,也正视了作为大学生应为寓言文学带来青春活力与时代气息的使命。
大学生,风华正茂又积累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我们有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渴望,有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的愿望。感谢组委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同时,要感谢翁京华先生为这次大赛做出的贡献,为我们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展示才华的平台。也要感谢张鹤鸣、洪善新评委对拙作的推荐和点评。
其实,我们的寓言与各位大家相比,还十分不成熟。前方道路很是漫长,但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的热情已经被激发,我们的行囊已经背上肩。在各位前辈的指点与指引下,我们将用自己的青春浇灌出寓言文学新的春天。我们,已经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