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第一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云南晨林

“平衡”就是“平稳、稳定”的意思。“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实质上就是追求一种稳定的生活。这种生活表现为实实在在、稳稳当当。即:既不急躁,片面追求高品质生活;也不滞后,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潮流和形式的发展。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用政治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是要构建一种和谐的家庭观和生活观。这种和谐的家庭观和生活观也是一种科学发展观。只要我们用务实的观点去处理好家庭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相信每一个家庭都是和睦的,每一种生活都是幸福的。

在我们的生活周围,闪烁着一个个追求平衡生活的名字。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振奋。在“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这样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洪战辉,一个双肩挑起家庭重任的大学生,在父亲患病、母亲出走、幼小的妹妹无人照管的情况下,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抚养小妹、照看父亲的重任。与此同时,他还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王顺友,长年行走在大凉山区的邮递员,仅靠着一匹马和两个大邮包,走遍了巴蜀山区的村村寨寨,二十年如一日,他没有抱怨,也没有沮丧,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还有,史铁生,瘫痪的下肢只能注定他在轮椅上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是,史

铁生并未被不公的命运所吓倒,他依然勇敢地拿起纸和笔,抒写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届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幼年跌入火塘的灾难,使他永远地失去了双手,但是马复兴并没有气馁,他勇敢地与不幸之神搏斗,最终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他用双腕在黑板上写字、画几何图形,他是那样的敬业,又是那样的专注,他用身残志坚的品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上面这些普通人身上,我们发现,当自己身处逆境或遭遇不测的时候,我们还有一颗坚强的心脏,我们还有一种平衡的心态。它们,能让我们摆脱困境,真正感受人间的温暖和大自然的美好。

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中也还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平衡”的生活现象。例如,有的人长期过量地吸烟酗酒,结果是肝癌、肺癌、胃癌等疾病主动地找上门来,最终剥夺了这些人的生命。有的人在购房时,盲目追求“大而全”和一步到位的心理,导致债台高筑。长年累月的按揭弄得人疲惫不堪,心力憔悴。这样的生活水平,能谈得上提高吗?还有的年轻人,在恋爱婚姻观上,只片面追求“高富帅”或“白富美”,忽视了对方的品质和修养。试问:这样的“感情保质期”能有多久呢?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综上所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当学会寻求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只有有了平衡的心态和理念,我们才能做到在逆境中不气馁,在顺境中不骄傲,始终用平衡的船桨摆正生活的航向,朝着自己的理想彼岸前进。

第二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初看这句话,对平衡二字颇有疑惑,只因为后面所列举的事,太普通,太简单,思考着,这就是平衡么?仔细琢磨,方觉其中深意,原来,平衡就是生活林林总总的事儿加起来的一个总体面貌:松弛有度,游刃有余。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需要一颗懂得闲适的心。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他所追求的也不一样,但千百年来,那些过着平衡生活的人,总让人心中涌着一份温情感动,他们用他们的双目,发现着美,用笔书写着对于生活独到的思考。“门前菊花分外黄,饮酒作诗歌斜阳”。在陶渊明心中,生活是那片亟待躬耕的田,即使汗流浃背,心愿无违即可。采菊南山他笑得开怀,把酒东篱他乐得自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刘禹锡心中,生活是那间陋室,环境简陋,但情调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主人热情好客,与友相聊甚欢,尽显生活闲适。今人羡慕他们的情怀,总感慨工作的忙碌,却不晓得放下压力,亲近自然。有人会问,他们不都是辞官或遭贬之后才有如此闲适之心吗?此话不假,然而王羲之有闲暇流觞曲水,欧阳修有余闲与滁人尽欢而游,这就表明只要你愿意将目光移到城墙之外,移到自然的细微之处,静下心来去欣赏草木花蝶,不知不觉你就会融入其中,忘却烦忧,身与心因其而平衡。

常有人说道:“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推脱的借口,实则是放不下俗世的物质享受,又惦念着让自己松绑的世外桃源。因而,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还需要正确看待得失。汉语里有一个词“舍得”,就充分点明了得与失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的时候失去了,恰恰是一种得到,而有的时候得到了,却失去更多。这句话放在时下一些人面前,再适宜不过。“李某某”得到了一时的享受,却失去了十年的自由;张丽莉失去了双腿,却得到了孩子们无限的爱。前者搅扰了他父母原本平衡的生活,也让大众难以容忍,后者却用无私的爱与关怀,告诉世人,如何平衡自己及家人的心。试想如果张丽莉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那么失去双腿的她哪还有勇气面对生活呢?

平衡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按着自己的预设,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尽管不会绚烂纷呈,也一定有它独有的精彩。不要让神经的弦绷得太紧,刚刚好就好!

第三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若有花开,必有花落。漫天星辰散落天边,终将会被耀眼的阳光所取代。没有什么能永远站在生命的最高峰。那么,就用一种宽和的态度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用细微来温暖生命。茫然已成为一种生活模式,每天忙碌的我们,已无暇顾忌那些闪烁而微弱光芒的小事。当我们回首往事,那些曾经被我们悉落的人和事总是闪烁着一种奇特而美丽的光芒,这种光芒极大的讽刺了我们曾经的痴傻,笨拙。因此,我们应该做一个重视细微的人,把自己埋在尘埃里,再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徐志摩从康桥上,康桥边“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带着周身温暖重温旧梦,他有轻轻地将温暖掩藏,在康河的柔波里,他轻

轻地探探指尖,扶得一指柔情,便悄然离去。

我们做不到他那样的柔情,我们只能用一种细微的温情来温暖生命。闲时,寻三五好友赏花,喝茶,逛街也还不错。一个人的时候,就看看书,听听歌……留住生命让你快乐,给你感动的人,和他们一起谱写精彩人生!

用好的状态为生命添彩,脚步加快并不代表不可以稍停脚步,稍作调整。状态好的人,其成就差不到那里去。状态不仅包括心情,还包括健康,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若要成为非凡的人,就必定要学会这几者的关系,拥有一个好的状态面对人生种种。有时间。就做做运动,去空气清新的地方吹吹风,看山,看水,听鸟鸣,文

化香。无论在生活还是在高中这枯燥无味的学习当中,这些都未尝不可。

记得有个温柔女子,她失去丈夫的孤独生活中,仍不忘自我消解烦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她在那里细数哀愁,一丝一缕;“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她在那里婉转缠绵。自叙哀愁。我更愿意将她的行为理解成梳理人生,寻找状态。

用自然走向非凡。把自己逼得太紧的人,往往会失足落崖;心情太放松的人往往会死在自己铺设的温柔乡里。给自己一个平衡的状态,成就最卓越的自己。

人生需要不骄不躁,不急不缓,以自己的节拍去走,以自然的心态去干。顺应自然。成就自我。

给自己一个平衡的心态,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都随风!指导老师:王龙

高二八班白浩龙

第四篇:优秀作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优秀作文范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据说猫从高空跃下,也总是站着着地,而奥秘竟然是他那毛茸茸的尾巴使猫在空中掌握了平衡。

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表演时,我总是忐忑不安,就怕她们失去生理上的平衡。

猫的平衡时大自然的恩赐,人的生理上平衡可以训练,生活上的平衡呢?

我很惊诧于汉朝时的司马迁,为了给那个不相干的倒霉蛋李陵说上几句公道话,竟然招致了一种残忍的刑法——阉割。(既不是要当太监,也没犯男女关系)我想他不仅在生理上,心理上也痛不欲生。连报仇的想法都没有。因为改变他命运的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甚至还要屈辱的谢主隆恩。人生的天平已严重倾斜。是什么让他重新举起了如橼巨笔,写下 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巨作。千百年来,多少英雄不屈服于权势,金钱,却臣服于“流芳千古;惧怕’遗臭万年,司马迁到底怎样找到人生的平衡,是一种精神,一种超越自身的精神,人的身体可以被打败;而人的精神是打不败的;它展示了人这个大自然中最美丽的生命,光彩夺目一面,展示了人的崇高与伟大。

作为人的群体,我为发生公元1934年开始的长征而自豪,一群知识分子精英,率领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农民的队伍,纵横11个省,行程25000里,征服了无数的自然险阻,摆脱了无数的围堵大军,战胜了多少苦难,创造了多少人间奇迹,从长征走向了全国,从贫穷走向了小康,是什么找到了历史的平衡,是精神,是无数先烈用智慧和鲜血,在左与右的摇摆中找到了振兴中华的道路,遗憾的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纸醉金迷让多少人失去了平衡,利欲熏心,丧失了多少 良知与公正,灯红酒 绿,多少灵魂在外边流浪,追求享受,意志在挥霍中消沉颓废。

透过淡淡的书香,拂去历史的烟云,时间的老人在坚定的提醒我们,站直腰杆,挺直脊梁,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个体,要想找到平衡,需要找到一种精神。

[优秀作文范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第五篇: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作者 张萍)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冬月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这句平实朴素的话以大胸怀俯瞰世界,眉宇之间饱含着大河的深情和温暖。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致青春”的时候青春已不再,呼吁“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的时候,生活平衡已不再!生态失去平衡,导致海啸地震火山,人性失去平衡,导致功利世俗迷失方向。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这份最简单的平衡,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有多少人可以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一)今年我送高考。

六中的校园里满是浩浩荡荡的车队。早上7点50准时,我和学生们坐着送考车,一路欢歌笑语驶向三中的考场。几分钟的车程,路上却到处是辛苦值守的交警。孩子们无数次对着窗外齐声高呼“交警叔叔辛苦了!”“交警叔叔辛苦了!”交警叔叔挥手致意......十二年磨一剑的他们,些许是紧张的,但他们也是平和而小激动快乐的。

三中校门口,那是风景一片……

爱心医疗队,爱心文具领取摊点,爱心矿泉水发放摊点,爱心记者,爱心志愿者…… 最感人的当数爱心家长——人山人海。他们站在烈日酷暑下,打着伞,拎着包,拽着矿泉水,甚至有的干脆直接暴晒在烈日下,个个满面期待。他们觉得孩子在考试,自己什么忙也帮不上,能够冒着烈日陪考心里舒坦。

我想起一个词语:舐犊情深。

小牛犊刚刚出生,身上沾着血迹、灰土和稻草,但是老牛丝毫不嫌脏,而是伸出舌头轻轻舔去孩子身上的血迹、灰土和稻草,舔去孩子眼边嘴角的污渍——小牛犊来到世界后的第一澡,是妈妈用柔软的舌头舔舐完成的。这正是出于父母的爱子之心,情深意切。

可是,高考时陪考在校门的“舐犊”方式却极可能破坏孩子心中的平衡。

真正的高考其实并不是那么深不可测、紧张兮兮。

可这么多年,只要高考期间,媒体都是集中火力来对付。紧绷的脸、拥挤的人群、红红的条幅是最受青睐的画面。要是再有晕倒的、丢了准考证的、因某种原因迟到不能进考场的等等那就更有看点了,必然是不吝篇幅不厌其详。

事实上,绝大多数同学的高考是准时到达考场,拿到试卷填写姓名座位号,认真答题,准时交卷——跟平时的考试没有什么区别。

家长这时候镇定平和的心态是孩子最好的镇定剂,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人生紧要关头,微笑面对,静心努力——这不也应该是参加高考的一大收获吗?相反,家长越是紧张、怕出故障,孩子就越是紧张,最后反而出故障。

一纸定终生的高考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大学只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发展自我的平台,至于将来技术上的精深、能力上的强悍、事业上的辉煌、家庭里的幸福这些全凭机会和自己的努力。所以,让孩子在高考这人生第一战中勇敢面对、平静面对,这才是平衡。

有家长肯定会指着我的鼻子骂我:“你是没到那一步!等你的孩子高考了,你也会这样。呵呵,我的孩子去年就高考过了。

我期待儿子能考出好成绩,就像期待一棵树能结出累累果实一样,但是,我更希望他 1

是一棵站在田野上的树,结出的果实也许不够大、也许不够甜,但有属于他自己的味道。

家长可以站成一堵墙替孩子挡住一点喧嚣,但是不一定能替孩子挡住心灵的干扰。高考是孩子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上的出发,所以,站在起点目送,相信孩子已经长大,孩子的优秀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

孩子的生活或许平衡或许不平衡,但他们会在自我成长中找到平衡,我们不人为破坏他们的平衡。

让天下的孩子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二)前几天遇见一小学同学。

她初中没上完就出去打工了,在外遇见志同道合打工的老公,老公仅小学毕业,能吃苦耐劳,人很憨厚。在外地组建小家庭,生活很幸福,去年回老家的乡镇买了门面房。

看到我,很自然说起孩子的学习,说希望将来她的女儿可以像我,知性活力豁达。很自然地,问起我的工资,我实言相告,她惊讶地张大嘴巴:“怎么可能?你们收入这么低?我没文化一个月挣的也不只这么多啊!”我挠挠头嘿嘿笑!

我怀疑我走了之后她还会不会以我的现在来激励她的女儿?

也许,这里有知识和金钱上的不平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对她在我的收入上表现的意外还是很理解的。但我还是坚持认为,收入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往往不能决定生活的质量。

看看我们学校的老师。

——处在发展中学校的老师,没有假期没有周末没有高薪。个个老师身兼数职,风雨无阻,坚守学校的发展。

也有些许的埋怨。

但如我一样深爱着讲台的老师还是很多,就在我的身边。

太多的老师从早到晚待在学校,起早贪黑地忙碌,忙学生,忙教学,为什么?为的是对得起遇见的一群群学生,这些孩子的教育过程具有不可重复性,所以要慎对,不可荒废。为的是对得起自己,生命的旅程中自己因为本意或天意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生命时光中的一大半都是放在了讲台上,如果不热爱、不投入、不热忱,不是在辜负着自己的生命?快乐而单纯地站在讲台上,看着花开的模样,听着花开的声音,生命也就变得快乐而单纯,这,就是爱你的理由!

课堂是我们老师和学生生命在场的地方。以课堂的质量抵抗轻飘易逝的生命,凭借课堂的高度走向生命的高度!即使付出和收入收获严重的不平衡!

平衡,是你看破了这个世界,却还无可救药的热爱它。有一千个爱你的理由,就算现实不平衡,心灵也能找到平衡。

如果社会能给老师一种现实的平衡,何其和谐。

让天下的老师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三)2013年6月7日,高考的第一天,厦门发生公交纵火案。

47人死亡、34人受伤。不要说那些不幸的伤者或罹难者家属,即便远离现场的公众,想到当时的惨烈,都心有余悸。

但《厦门日报》6月13日的一篇文章《让我们携起手传递正能量》,却让人读之如鲠在喉。

通篇对关注指导案件善后的各级领导大加褒扬,尤其是突出厦门主要官员的“指挥若

2定”“有条不紊”。最后,也不忘借读者的口自我标榜一番,称赞自己的报道“是及时雨、正气歌,是有担当、负责任的主流媒体”。

文中所叙述的一切,或许所言不虚,一些部门和公务人员的尽职尽责,让案件造成的影响尽可能缩减。可是在80余人的伤亡面前,政府、媒体乃至社会所做的一切,又有哪一项不是职责所在、道义所在?

而今,在社会余恸未消的时刻,却自我标榜,于那些不幸的伤者或罹难者家属平衡吗? 生命不可追,对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案件,本就没有什么完美的善后。无论怎么“指挥若定”,都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无论怎么“有条不紊”都无法彻底清除人们心头的伤痕。面对47名同胞的不幸遇难,若都不能保持一颗肃穆谦卑的心,都不能忘了自我表彰一番,谁能相信这个社会真的已经被刺痛、已经在汲取教训?

何来平衡的生活?

所谓的“传递正能量”,是在罹难者家属泪痕未干的时刻。媒体此时转身慷慨激昂地喊口号、自我标榜,给人的感觉是社会的失衡!

陈水总,固然是个疯狂之徒。但一个人的人性险恶,何以就能对公共安全造成这么大的冲击,政府和社会真的毫无责任?如果此前能对陈多一些关注和疏导,或许他不至于会堕落至此;如果公交逃生通道能更为顺畅,或许伤亡不至于如此惨重„„

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不是对政府尽职尽责的歌颂和对媒体自身的标榜。

及时公布真相,深痛哀悼死难者,全力抢救伤者,用实际行动给市民安全感,对隐藏的社会矛盾及时发现并化解,这才是厦门人民和全体社会公众需要的平衡。

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四)孔子,以纯粹的内心担当平衡着世界。

在那样一个乱世,狂妄的人想开疆扩土、称霸天下;明智的人想明哲保身、避世守己。可是,孔子明知从政之殆,明知天下无道,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参与其中进行变革。

为什么?“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是啊,天下苍生,我在其中,即使避得开整个世界,我避不开我的心。一颗纯粹的心不是为了自己的安危,而是为了肩头的责任,而这份责任并非是权力地位所赋予,仅仅是自己内心的那份担当精神!如此纯粹,纯粹到没有杂质的内心平衡着世界。

以单纯地内心从事教育。不为功名也不为厚禄,只是希望将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得以推广和传承。而能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纯粹的心态。这种纯粹的心态体现在有教无类的思想和诸多让人击节称赞的教育智慧中。

贫富、贵贱、老幼、“国籍”都不是问题,品行善恶、习性优劣也不是问题,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公平的观点和实践,需要一个悲悯天下的仁德之心才能关照。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学思结合、教学相长诸多的方法没有人传授,只是自己在教学中揣摩应用而自然生成,但是这需要多少的关切之心和智慧啊。

仅仅是因材施教,在信息并不发达的时代,对学生的了解只能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如果不是真诚宽厚地去对待他们,怎么可能了解那么多学生的性情并运用不同的方法呢?这里彰显的正是纯粹的教育者的情怀啊!

孔子,以单纯的内心平衡着复杂。

即使他离开我们已2000多年了,但他道德上的高度,依然让人仰之弥高;学问上的深度,依然让人钻之弥坚;思想上的纯度,依然让人近之弥敬!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喜欢出题老师的大胸怀。

在生态失去平衡,社会失去平衡,人性失去平衡的今天,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呼吁了一份久违的深情和温暖。

于是,我相信,总会过上一种平衡的生活!

冬月于2013年6月18号4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