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高县怀远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高县怀远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第一篇:高县怀远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

高县怀远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中学语文资源网辑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0×2= 20)

1、下列字注音有二处错误的一项是:()

A、擢(zhuï)机杼(zhù)脉(mî)脉罡(gāng)风

B、眦(zì)彳 亍(chì chì)颓圮(pǐ)跫(qiïng)音

C、彘(zhí)亵(xiě)渎邈(miǎo)远大氅(chāng)

D、京畿(jī)长锸(chā)圭臬(niè)丹镬(huǒ)

2、下列词语有二处错误的一项是()

A、颓壁残垣煊赫一时五采斑斓津津有味

B、责无旁贷栩栩如生潜移墨化众目葵葵

C、以逸待劳天网恢恢惨无仁道天渊之别

D、腾挪跌宕文韬武略情不自禁提壶灌顶

3、选择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填入下面语句中的空白处.对于杨志,我们虽________其遭遇,却________其为人;对于林冲,我们既寄以满腔________,却又________其认识不够;对于鲁达,我们却除了________别无可言。

A、同情鄙薄同情叹惜赞扬

B、同情蔑视关注深惜赞扬

C、可怜蔑视关注叹惜赞扬

D、可怜鄙薄同情深惜赞扬

4、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自成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对明室的待遇宽宏大度,绝不会斤斤计较。

B、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

C、古代男女不平等,女人想读书不大可能。聪明勇敢的祝英台想入非非,女扮男

装进入学堂。

D、王府井大街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5、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为(),郭沫若第一本诗集为()。

A、《史记》 《诗经》 《女神》B、《诗经》 《资治通鉴》 《女神》

C、《史记》 《资治通鉴》 《屈原》 D、《资治通鉴》 《女神》 《诗经》

6、下列句子中属于复句的一项是()

A、我相信,他们都能提高文化,不久便一定会成为写散文的好手。

B、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C、他正向古代典籍钻研,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D、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7、为什么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它使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B、它使李白、杜甫、陆游有了川华之章。

C、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D、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8、“史学双壁”是指()

A、《三国志》和《左传》B、《史记》和《资治通鉴》

C、《汉书》和《史记》D、《诗经》和《国语》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问题。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白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中的“暝”字是“日暮”的意思,与“奄奄欲暝”意思同。

B、“天气”句中“晚来秋”的意思是说山中的秋天来的特别晚,眼下还不像秋天的景色。

C、“竹喧”句中的“喧”是“喧笑”之意,“竹喧”即“竹林里传出的一阵喧笑声”。D、“随意”句中的“春芳歇”,意为“春天的芳华已消歇”。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情况。

B、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描写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C、尾联作者把自己与公子王孙们对比,揭示了自然美景只有公子王孙们才能

享受的现实,表现了诗人的不满。

D全诗诗中有画,景中有情,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二、填空(16×0.5=8分)

11、计划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总结的主体是________,报告正文的核心部分是

________

12、合同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总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3、《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这首诗中最能表现游子悲凉感情的句子

是________。

14、“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弃捐勿复道。”诗人以期待和自勉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愁

苦的歌唱。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

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敬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

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6、诗人运用了一系列鲜明的意象来表达她的理念与决心,如“木棉”象

征,“橡树”象征:。

17、全诗可分为二个层次,过渡句是,第一层表达的中心内容是,第二层的中心内容

是,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爱情

观。

18、“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里的“寒潮、风雷、霹雳”既指,又

指。

(二)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齐威王与邹忌了。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进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19、“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的意思是

20、古代帝王设“谏官”的目的是。善于纳

谏的君主有和,成功的“谏官”有和;因为进谏招来祸患的有和。举后面这二个人的例子是为了说

明.。

21、“美芹之献”是的指

22、文章中使用对仗的句子是

(三)仍以林冲三人为例,这三个人物出场的当儿,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骤然出现的;鲁达的出场在史进寻找王教头的事件中,林冲的出场在鲁达演习武艺的时候,而杨志的出场则在林冲觅取投名壮的当儿。这三个人物出场之时,除了简短的容貌描写而外,别无一言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更无一言叙述他们的品性了;所有他们的身世和品性都是在他们的后来的行动中逐渐点明,直到我们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时候,我们这才全部认清了他们的身艺和性格。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音容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水浒》写人物,用的就是这样的由远渐近的方法,故能引人入胜,非常生动。

23、这段文字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照法B、例证法C、引证法D、喻证法

24、“这三个人物出场的当儿”这一句,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A、说明B、议论C、叙述D、描写

25、“身世”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A、出身和经历B、家庭和境遇

C、阶级和壮况D、家庭历史

26、“品性”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A、道德行为B、行为等级C、相貌行为D、生活作风

27、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四)文言文知识

2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将军禽操(曹操),宜在今日。B、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鱼,我所欲也.29、下列名句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孙权)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C、舍身而取义者也。D、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0、“赤(公西华)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这句话的意思是()

A、公西华认为它小,谁能认为它大?

B、公西华使它变小了,谁能使它变大?

C、公西华为它降低了身份,谁能为它抬高身份呢?

D、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谁又能替诸侯做大相呢?

31、根据所列句式,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判断句B、省略句C、介词结构后置D、被动句E、宾语前置句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虻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为天下笑者,何也?()

3、陈利兵而谁何?()

4、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蓠。()

四、古诗文名句填空(2分)

32、胡马依北风,33、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34、浮云蔽白日。思君令人老,五、作文(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别人求告申诉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海。

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同学们在一起最爱讨论这个问题。有的说成熟的标志是稳重大方,有的说是遇事有主见,有的说是会办事,有的说是懂得关心、理解别人,有的说是善于认识自我、否定自我 ……

请以“成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600字

第二篇:高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湛江的“法式建筑”和“苏式建筑”比较能够展示湛江城历史的建筑风格。目前,湛江市相关部门已经制订相应规划,开始系统改造和修复一些具有广州湾时期建筑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尤其是重点修缮一些具有典型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物,以展示“法式建筑”和“苏式建筑”的历史风格。这些工作将有助于突显湛江城市特色,彰显城市文化,体现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形象。材料体现了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世界文化具有认同感归属感

③古建筑物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④古建筑物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日前,教育部下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适时修订课程标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增加其在中高考中的考题比重。这表明()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木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3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折扇、毛笔、戏曲„„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6.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4年4月27日,国家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工作启动大会在云南迪庆州博物馆召开,标志着由中组部、文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5家部门联合开展的2013年至2020年“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专项工作在迪庆正式启动。国家重视文化人才培养是基于()A.先进文化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D.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8.4月24日下午,由中央文明办等单位主办,首都文明办、海淀区委、区政府承办的“讲述道德故事 弘扬中国精神”——2014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北京专场演出在海淀区举行。全场观众通过艺术家们绘声绘色的讲述,走进道德模范闪光的心灵,触摸他们炽热的情怀,让人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得到心灵的洗礼,增强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可见,优秀文化()A.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B.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C.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D.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9.2014年11月18~27日,以“七彩云南、文化中国、魅力亚洲”为主题、以“共享、展示、交流、合作”为宗旨的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在云南昆明隆重举行,它向亚洲乃至世界传递了中华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发展理念。下列对该活动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通过交流、合作,亚洲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为我所用 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艺术节的举办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通过共享、展示,使中华文化在亚洲占据主导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李克强总理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习俗在社会变革中发展 C.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1.今年80岁的谭家麟1960年大学毕业后,响应祖国“服务大西北”的号召,在大荔县人民医院工作25年,从2002年至2005年,先后三次自费在东京街头声讨日本731部队在中国投放细菌战的暴行为。近日谭家麟老人义务为全县青少年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老人的上述做法()①源于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②反映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体现出爱国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印证了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2.近日,江苏省积极贯彻《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江苏读书节”,推进书香江苏建设。这表明我省()①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②公益性文化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③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④多形式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自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我国将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全面清查网上淫秽色情信息。对制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问题严重的网站、频道、栏目,坚决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或予以关闭,依法依规吊销相关行政许可。这样做是因为

①文化塑造人生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4月18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姊妹篇《中国成语大会》在央视10套科教频道晚黄金档首播。新颖的赛制和迅猛的赛程一经播出立刻引来网友围观,我们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知识、领略中华文化之美。这启示我们要

A.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B.开展特色活动,传承中华文化 C.加强文化交流,变革多样文化 D.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1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讲究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而如今却出现部分人对孝道淡薄的问题,试问一下你有多久没有常回家看看了,有多久没有跟父母打电话了,又有多少人记得父母的生日?日前,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开展了以“礼、孝、信、俭”为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孝顺父母,做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当代大学生。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通过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②教育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④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6. 与“任何事物都不及伟大那样简单;事实上,能够简单便是伟大”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①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

②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黑格尔

③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克雷洛夫 ④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列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 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B.我在故我思

C 理者,气之依也

D心外无物 18.下列观点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①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③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同孔子的思想一样,老子的思想也有着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它是“专气致柔如婴儿”的人生境界,另一方面则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权术和阴谋。从哲学上讲,这两方面之间的关系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0、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相互制约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2014年11月浙江大学利用可见光波段多边形的设计方法研制出了六边形柱状“隐身衣”,虽然该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隐身衣”从想象走向实用起到了促进作用。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选择性能够正确预测未来 ②科学创造往往需要科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④科学幻想向现实转化还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3.贫穷者何以贫穷,富有者何以富有,有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与资本思想的大脑。在这里肯定了“大脑”的意识活动

A对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D是产生贫富的根源

24.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可谓众所周知。该理论认为: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可以超越光速。但是,最近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属实,那么爱因斯坦的经典理论将被改写,或者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能错了。这说明

A.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B.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C.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性认识包含着谬误

D.真理没有不被怀疑的特权,因为其根源在于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25、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当今世界发生广泛深刻变化、当代中国发生广泛深刻变革的大环境下,十年来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我们准确把握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的辩证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从唯物论的角度要求我们:

A、从二者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B、立足实践,从二者的变化中把握统一 C、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D、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脸是人体最奇妙的部分,虽然只有眼、嘴、鼻等几个器宫,但大小、组合方式、位置的不同,却能变化出千姿百态的脸。研究人员在达·芬奇的画中,发现他创造美丽的公式:脸宽是鼻宽的四倍,前额的高度、鼻子的长度以及下颚骨高度都相等。这表明

① 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②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 绘画创作要从艺术原则出发

④ 事物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7.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现在的动车不一样了,它在靠车头带的同时,普遍采用动力分散技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装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稳。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②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8、智能手机的功能已超出了其单纯的通讯意义,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终端,聊天、玩游戏、刷微博、购物„„给我们带来快乐与便利,但,人们也在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说明:

A.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提高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D.新事物成长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29、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善于分清主次矛盾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0.中国有句古话,“同行是冤家。”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31《素问·四气.调神太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

①“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未病”与“已病”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治“未病”实质也是治“已病”

③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化

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治病的预见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为了使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一直重视分配问题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新的分配制度改革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国家重视分配制度的改革蕴涵的哲理是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可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③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时,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 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3.比尔・盖茨以他的实力,足以买下纽约,去做房地产老板。但他只关注自己的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的研究和开发,而不被市场中的暴利行业所诱惑。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不只是知道做什么,而且知道不做什么,知道应该放弃什么。比尔・盖茨的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

①价值观对人生得失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得”与“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④要根据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去规划和经营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计54分)

34.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文化媒体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节奏、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它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展演,经过不断努力,以《梨园春》为代表的影视栏目品牌和以《程婴救孤》为代表的舞台剧品牌先后涌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知识说明豫剧发展为何能迎来“又一个春天”。(8分)

35.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历经13年“申遗”成功。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海拔2000多千米的山坡地上自然耕种的一种梯田文化,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自然景观和人文相结合,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是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帽天山之后的云南省第五项“世界遗产”。经过千百年的生产实践,这里形成了以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河流、山腰的村寨和山下的梯田四素同构的独特景观。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具有令世人震撼的历史、科学、美学和实用价值。红河哈尼梯田,是申报地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应该得到世界的珍惜和保护。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前来旅游的中外游客激增,年游客量达百万人次。栉风沐雨千余载的“大地雕刻”,这一珍藏于群山深处的古老山地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这片秘境仙境,可否经受滚滚人流和巨大利益考验,能躲过动机复杂的破坏性建设和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压力吗?以前菲律宾就有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然而因为没有重视保护而引起梯田垮塌,最后被联合国下发警告通知。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人认为:要积极开发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开发是最好的保护。有人则认为: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要保护梯田文化,保持原生态。

(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对文化遗产的开发?请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阐明理由。(6分)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菲律宾的教训,对我们在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有何启示?(8分)

36.近年来,广西来宾市始终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一是精神文化创建活动扎实推进。以创建“百星富裕文明和谐走廊”和“自治区文明城市”为重点,不断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更加注重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支持率达到了95%。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健全,66个乡镇全部配备了文化专用车。全市724个行政村已建成村级文化综合楼750栋、农家书屋630个、文艺舞台841个,组建了农民文艺队941支、农民复球队1 245支。三是培育地方文化取得新进展。壮族、瑶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红水河文化、奇石文化品牌初步打响。打造了《麒麟》文艺期刊艺术平台,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催生了一大批文艺精品。

(1)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来宾市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6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四条建设。(8分)

37.《我是歌手》是湖南卫视引进韩国版权,花重金进行本土化改造的中国首档歌手音乐对决电视节目。它逆转以往此类节目的比赛规则,聚集实力歌手同台竞技,评判权则掌握在现场普通观众的手中。

这档节目给了音乐足够的尊重,每位歌手演唱的歌曲名下,除了词作者、曲作者、编曲者,还有乐手的名字。依靠编曲者的不断创新、改编,使得每首歌曲既能引起观众的回忆又让人耳目一新。湖南卫视的平台优势、国内顶级的大型演唱会音响设备及舞台设计也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网络的普及更是拓展了歌手曲目的传唱范围。《我是歌手》的团队分成导演组、观众组、后期组等,特别增设了编剧组。每周一、周二,音乐总监和乐队忙着为歌手们编曲;周三、周四彩排摄影团队全程记录;后期剪辑团队负责处理素材,从1000多个小时的素材中剪辑出近2个小时。《我是歌手》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高,稳居同时段全国第一,给湖南卫视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强了湖南卫视的社会影响力。

高二期末考试政治答案

选择题:

1-5BBBDC 6-10ACDBD 11-15CDCBA 16-20BBBBB 21-25DACAC 26-30BCCBD 31-33BDB

34(1)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豫剧工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豫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分)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豫剧工作者引入市场机制,融入其他艺术元素(或: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拓展了豫剧的发展空间;(3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豫剧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打造了一大批豫剧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分)

(2)(6分)①坚持适度原则。适度开发;②坚持全面的原则。坚持保护和开发相统一;③坚持两点论与重

点论相统一原则。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36答案:(1)①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使文化的发展又有了新的物质载体,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④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⑤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2分,任3点给6分,)(2)①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②完善公益性文体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体生活。③加强地方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④整合文化资源,大力扶持文化企业,加快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每点2分,共8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第三篇: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职高部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13级《语文》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山麓(lù)

遗孽(niâ)

病殁(yì)

疑窦(dîu)....B.伫立(zhù)沥血(lì)

黯黮(dǎn)赁屋(dài)....C.山阿(ā)

机杼(zhù)攒射(chuán)惊骇(hài)....D.契约(qì)

干涸(hã)

洗涤(dí)

屠戮(lù)....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锱铢必较(古代很小的度量单位)

长治久安(治理)...B.长歌当哭(应当)

沉沦之渐(沾染)..C.横征暴敛(征收)

恢复旧观(观察)..D.神乎其神(神妙)

出离愤怒(超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湖人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B.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院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C.“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D.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共6页,第

1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众矢之的。....B.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C.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开学时候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寒假即将来临了。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目不暇接。....

5.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俄罗斯语言只对那无限热爱自己的人民,了解他们到“入骨”的程度、而且感觉到我们的土地的玄秘的美的人,才会全部展示出它的真正的奇幻性和丰富性来。(议论)

B.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叙述)

C.他的学习热情很高,成绩优秀,数学尤其出类拔萃。除了学校中的功课外,他还阅读了许多课外书籍(叙述)

D.工商文明是一种与“官本位”完全对立的“商本位”文化。(说明)

6.下列各项中,作品、文体、作者及其身份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亡人逸事》

散文

孙犁

现代作家 B.《寻梦者》

诗歌

徐志摩

现代诗人 C.《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史论

乔治﹒萨顿

科学家 D.《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随笔

梁思成建筑家

二、诗词默写(共8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共6页,第

2页 3.___________,官应老病休。

4.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___________。6.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7.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诗歌鉴赏(共12分)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上面节选文字是哪位诗人所做的哪一首诗歌?(4分)2.所选部分表明诗歌内容过渡的词语是”___________”。(4分)3.如何理解诗中“伟大的疲倦”?(4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4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

共6页,第

3页 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翻译句子(4分)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自_____时期曹操所写的《

》诗。(4分)

3.“孟德困于周郎”指的是 ___________往事。(3分)

4.作者列举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16分)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

共6页,第

4页 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侍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⑤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第①段从______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4分)

2.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共6页,第

5页 4.第⑥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4分)

六、作文(30分)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梦想。俄国诗人巴尔蒙特执着于“太阳”的崇拜,发出“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的呐喊;戴望舒《寻梦者》中描绘一个“寻梦者”为找寻金色的“梦”,而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共6页,第 6

第四篇:XX县怀远职业中学校“行风”建设责任书

根据“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省教育厅和市、县教育局决定教育系统今年组织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为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切实推进本校“行风”建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本《责任书》。

一、责任内容

1、建立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层机构密切配合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行风”建设作为本单位的“一把手”工程,纳入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2、进一步加强学校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建立和完善学校收费工作监督、检查和反馈机制。严格按照审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严禁“搭车收费”和乱办补习班、乱订学习材料、乱设项目收费。每学期开学前,要对收费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布置,开学后,要对收费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收费行为,并不断加大查处力度,巩固治理乱收费工作成果,确保治理乱收费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创建行业新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大力开展《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宣传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4、深入扎实推进“校务公开”工作。要全面贯彻《XX县教育局关于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执行学校制定的《关于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拓展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切实提高“校务公开”的质量。

5、建立健全“行风”建设监督机制,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定期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家长座谈会等,了解“行风”建设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参加并定期组织“行风”评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对群众反映的“行风”问题,要不等、不靠,不扯皮,不推诿,及时采取措施,认真组织整改,对民主评议代表提出的问题及意见建议等,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能办的事马上办,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

7、对搞行业不正之风等违纪、违规行为的人和事,要从严查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坚决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责任目标

通过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大力推进“行风”建设,使全校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有明显增强,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水准进一步提高,学校收费进一步规范,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进一步改进,教育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在当地政府组织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综合测评成绩争取达到优良等级,具体做到:

1、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服务优良、为人师表、道德高尚;

2、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校务公开和民主监督,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3、学校的收费规范,按省定的标准亮证收费,公告收费,其他代办项目按规定审批,一律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和“票款分离,统一窗口收费”的管理办法,严禁私设“小金库”。

4、认真做到《XX县教育系统教师“十不准”、“十要求”》的规定,切实履行学校对社会的公开承诺。

5、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做到《XX县怀远职业中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勤政廉洁的规定》。

三、责任追究

学校各部门、各年级要对本部门、本年级的“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负全责。要确保“行风”评议工作和“行风”建设达到预期目标要求。凡是哪位教职员工“行风”评议不合格的,必须向学校写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并在全校通报。对“行风”建设中出现问题的个人将取消“”评先评优的资格,同时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工作不认真、不重视、不负责、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学校和教职工各执一份。

怀远中学 校 长:

党支部书记:

教职员工 责 任 人:

二00 年 月 日

第五篇:厦门市2015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5稿)

厦门市2014~2015学年(下)高二质量检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老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6分)

(1),举杯断绝歌路难。(鲍照《拟行路难》)(2)谢公宿处今尚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垆边人似月。(韦庄《菩萨蛮》)(4)辘辘远听。(杜牧《阿房宫赋》)(5),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6),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2.根据所给情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

(1)王国维认为周邦彦的《苏幕遮》这首词中“,”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湖浩渺无边的景象的诗句是“,”。

3.文学常识填空。(6分)

(1)《诗经》所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它的精华在于十五“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诗经》最为动人的主题。(2)被钟嵘《诗品》誉为“诗中之圣”的,在建安诗人中成就最为突出。他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在内容之深邃和艺术之精湛两方面,均超迈前人。(3)盛唐诗坛有两大诗歌群体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孟浩然、王维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一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 诗派。

(4)清词素有“中兴”之称,百余年间各派并出,陈维崧、朱彝尊、为清初三大家。

高二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14 页)(5)赋以铺陈、描写较多为其特色,这在长篇大赋里表现得最明显。是西汉最有代表性的赋家,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

(6)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兴起的“ ”是一个著名的散文流派,由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櫆、姚鼐等继承发展。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病:生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戍卒叫,函谷举 举天下之豪杰 ..B.信造化之尤物也 烟涛微茫信难求 ..C.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乃能衔哀致诚 ..D.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摄乎大国之间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表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视为止,行为迟 ..B.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C.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B.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D.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例: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A.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 . B.浴乎沂,风乎舞雩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高二语文试题 第 2 页(共 14 页)D.良庖岁更刀,割也 .9.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D.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10.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②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 ③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④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 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因”字相同。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因”字不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因”字相同。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因”字不同。

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6题。(16分)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臵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臵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高二语文试题 第 3 页(共 14 页)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余稍为修葺 修葺:修补 B.先妣抚之甚厚 抚:对待 ...C.大类女郎也 类:同一类 D.余扃牖而居 扃:关闭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儿之成,则可待乎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客逾庖而宴 某所,而母立于兹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C.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D.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14.下列各句与例句省略成分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C.比去,以手阖门 D.顷之,持一象笏至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段描绘修葺之后的项脊轩幽静、雅致的生活环境,抒发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B.第二段通过老妪的口述,抓住叩门扉、问饥寒两个细节,写出了母亲对儿女的慈爱。C.第二段祖母看望并勉励孙子的感人场面,表现了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及殷切期待之情。D.文章借写日常生活琐事,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16.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3分)译:

高二语文试题 第 4 页(共 14 页)(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分)

译:

三、课内古代诗歌阅读(13分)

(一)阅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完成17—18题。(6分)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7.下列对这首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藕香残玉簟秋”以荷花残、竹席凉来渲染清秋,寄寓词人青春易逝、独处凄凉的感受,情感显豁,直奔主旨。

B.“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词人泛舟遣怀。一个“独”字透露出词人孤独的处境和心境,也暗合下阕的“愁”。

C.“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难以排遣的相思通过具体的“下眉头”“上心头”表达出来,形象可感。

D.“花自飘零水自流”既是写眼前之景,更是写心中之情,以落花流水的景象来烘托词人内心的无奈和感伤。

1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的?试举一例简析。(3分)

答:

(二)阅读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完成19—20题。(7分)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9.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农家生活,“迟”既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真切传神,又透露出诗人闲散安逸的高二语文试题 第 5 页(共 14 页)心境。

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静观木槿,采摘露葵,过着寡欲清淡的生活,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C.尾联分别用《庄子》和《列子》中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情怀。

D.整首诗将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诗人优雅清淡的隐居生活有机结合,情景交融,物我相契。

20.“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历来为人称道,请从写景方面作简要赏析。(4分)

答: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15分)

张南邨,名惣,字僧持。父兴公先生琪,以名宿教授里中,多达材弟子。南邨幼为诗,出语每不犹人。父友纪竺远一见其诗,称之曰‚气清‛,再则曰‚骨清‛,曰‚神清‛,已而目属之曰:‚子必将以诗名江左矣!‛ ..家世奉佛,南邨胎性不纳荤血。生平多方外交,踪迹恒在僧寺中,或经年累月不返。少学《易》于中丞集生余公,余公戍武林,西泠其所熟游,故吴越往来尤数。.癖好山水,不惮险远,必往游。或独游,或携一童子,涂遇樵人禅客,即为伴侣。穷幽造深,饮泉摘果,即忘饥渴。于五岳则陟嵩岱,犹以不能遍历衡华为恨。若武夷、匡庐、黄山、天台、雁荡诸山,所至削木柹为记,采树叶题诗,以为常。

南邨为人,坦夷近情,不为矫激之言,不为崖异之行。取受从心,尤不以礼数恩义责望人。.与人处,尤能寡怨忘隙。有屋数椽,不蔽风雨,家人恒至乏食。形体短小,虽老,精神可敌壮夫。不择地而处,不择食而食,不择榻而寝。就枕即熟睡,无辗转不寐之时。盖胸无机事,不以美恶撄心,能致然耳。

尝远游遇胠箧者再几不能成归人或怪其无恨色。除夕自外返,去其家不远,止宿逆旅主人。次日日晡,始缓步而归,其性情安雅如此。.群居未尝与人争,至论诗辄相持不下。宋诗行,虽贵卿巨子前,亦厉词折之。其论诗,不..逞才,不使事,不涉怨诽,其宗旨也。自以襄阳、摩诘为师,于古歌行换韵大篇,暨古体千数百言,铺陈开合、局力宏富者,乃不谓善。自少至老,主此论不变。虽所见未尽然,亦可谓笃..于自守者矣。

高二语文试题 第 6 页(共 14 页)②

①岁甲戌,年七十有六,夏得脾疾,治之寻愈。至冬复作,遂不起。予自僦居郭南,望衡密迩,相得甚欢。酒阑灯烬,每有知己之言。世复安得和易素心、风雅不倦如斯人者乎!

(摘编自《虞初新志》)

【注】①名宿:指素有名望的人;②胠箧者:撬箱子的人,偷盗的人。

2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远游/遇胠箧者再/几不能成归/人或怪其无恨色 B.尝远游遇胠箧者/再几不能成/归人或怪/其无恨色 C.尝远游/遇胠箧者再/几不能成/归人或怪其无恨色 D.尝远游遇胠箧者/再几不能成归/人或怪其/无恨色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已而目属之曰 属:注视 .B.故吴越往来尤数 数:频繁 .C.尤不以礼数恩义责望人 责:责罚 .D.亦可谓笃于自守者矣 笃:忠实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子必将以诗名江左矣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次日日晡,始缓步而归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C.群居未尝与人争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D.局力宏富者,乃不谓善 乃有二十八骑 ..24.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张南邨为人恬淡平和的一组是(3分)

①称之曰“气清”,再则曰“骨清”,曰“神清” ②癖好山水,不惮险远,必往游 ③不为矫激之言,不为崖异之行 ④形体短小,虽老,精神可敌壮夫 ⑤与人处,尤能寡怨忘隙

⑥其论诗,不逞才,不使事,不涉怨诽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2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年的张南邨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诗歌才华,出语不凡,受到父亲友人的赞许。

高二语文试题 第 7 页(共 14 页)B.张南邨痴迷于游山玩水,足迹遍及五岳,也曾到过武夷、庐山、黄山、天台等名山。C.虽然家居简陋,生活贫苦,张南邨却能随遇而安,并不把吃穿用度的事放在心上。D.作者居住城南,与张南邨家相距不远,两人常喝酒聊天至深夜,彼此视为知己。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26—30题。(16分)

月光下的喇叭手

林清玄

⑴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位喇叭手。

⑵那时月亮很明,冷冷的月芒斜落在他的身躯上,他的影子诡异地往街边拉长出去。街很空旷,我自街口走去,他从望不见底的街头走来,我们原也会像路人一般擦身而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条大街竟被他孤单落寞的影子紧紧塞满,容不得我们擦身。我不由自主地站定,定定看着他从月光下缓缓步来,他的脚步零乱颠踬,像是有点醉了,他手中提的好像是一瓶酒。

⑶他一步一步逼近,在清冷的月色中我看清,他手中提的原来是一把伸缩喇叭。喇叭斑驳锈黄色的音管因为有许多伤痕凹凹扭扭,缘着喇叭上去握着喇叭的手血管纠结,缘着手上去我便明白地看见了塞满整条街的老人的脸。他两鬓的白在路灯下反射成点点星光,穿着一袭宝蓝色滚白边的制服,大盖帽缩皱地贴在他的头上。他真像一个打完仗的兵士,曳着一把还在滴着血的军刀。

⑷在凌晨的夜的小街,我们便那样相逢。

⑸老人吐着冲天的酒气告诉我,他今天下午送完葬后分到两百元,忍不住跑到小摊去灌了几瓶老酒,他说:‚几天没喝酒,骨头都软了。‛他翻来翻去从裤口袋中找到一张百元大钞,‚再去喝两杯,老弟!‛他的语句中有一种神奇的口令似的魔力,我为了争取请那一场酒费了很大的力气。最后,老人粗声地欣然答应:‚就这么说定,你陪俺喝两杯,俺吹首歌送你。‛

⑹我们走了很长的黑夜的路,才找到隐没在街角的小摊。他把喇叭倒盖在油污的桌子上,肥胖浑圆的店主人操一口广东口音,与老人的清瘦形成很强烈的对比。老人豪气地说:‚广东,山东,俺们是半个老乡哩!‛店主惊奇地问,老人说:‚都是个东字哩!‛我在灯泡下注视老人,不知道为什么,竟在他平整的双眉跳脱出来几根特别灰白的长眉毛上,看出一点忧郁了。

⑺借着几分酒意,我和老人谈起他飘零的过去。老人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家里有一片望不到边的大豆田,他年幼的时代便在大豆田中放风筝,捉田鼠。春风吹来时,田边绽放高二语文试题 第 8 页(共 14 页)

①出嫩黄色小野花,天永远蓝得透明;风雪来时,他们围在温暖的小火炉边取暖,听着戴毡帽的老祖父一遍又一遍说着永无休止的故事。他的童年里有故事,有风声,有雪色,有贴在门楣上等待新年的红纸,有数不完的在三合屋围成的庭院中追逐不尽的笑语……

⑻‚二十四岁那年,俺从田里回家,一部军用卡车停在路边,两个中年汉子把我抓到车上,连锄头都来不及放下,俺害怕地哭着,车子往不知名的路上开走……‛老人从车的小窗中看他的故乡远去,远远地去了,那部车丢下他的童年,他的大豆田,还有他老祖父终于休止的故事。他的眼泪落在车板上,四周的人漠然地看着他,一直到他的眼泪流干。

⑼他辗转地到了海岛,一个识不得字的退伍老兵,只好靠吹喇叭营生。十余年来,老人用骊歌为永眠的人铺一条通往未知的道路。他用的是同一把伸缩喇叭,喇叭凹了,锈了,在这喇叭的凹锈中,不知道有多少生命被吹送了出去。

⑽海岛的天也蓝得透明,稻子从绿油油的茎中吐出他故乡田中小野花的金黄……渐渐地,故乡不想了。有时梦里活蹦乱跳地跳出故乡,他正在房间里要掀开新娘的盖头,锣声响鼓声闹,‚俺以为这一回一定是真的,睁开眼睛还是假的,常常流一身冷汗。‛

⑾老人的故乡在酒杯里转来转去,他端起杯来一口仰尽一杯高粱。三十年过去了,‚俺的儿子说不定娶媳妇了。‛老人走的时候,他的妻正怀着六个月的身孕,烧好晚餐倚在门上等待他回家,他连一声再见都来不及对她说。老人酗酒的习惯便是在想念他的妻到不能自拔的时候弄成的。

⑿当我告诉老人,我们是同乡时,他几乎泼翻凑在口上的酒,几乎是发疯一般地抓紧我的手,问到故乡的种种情状。我说:‚我连大豆田都没看过。‛老人松开手,长叹一声,眼睛红了。

⒀我们都有些醉了,老人一路上吹着他的喇叭回家。那是凌晨三点至静的台北,偶有一辆急驶的汽车呼呼驰过,我胡乱地跟着喇叭唱着,当唱到‚古老的中国没有乡愁,乡愁是给没有家的人‛时,声音喑哑了,喇叭哇哇的长音悠长凄楚,在冬夜的空中流荡,流向一些不知道的虚空,总有一丝要流到故乡去的吧!故乡真的远了,故乡真的远了吗?

⒁每次在凌晨的夜里步行,老人的脸与他的喇叭便毫不留情地占据我,我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了。我知道,老人永远记得他掀开盖头的新娘的面容,而那新娘已然是鬓发飞霜的老太婆了,时光在一次一次的骊歌中走去,老人的生命已是伸缩喇叭凹凹扭扭的最后一个长音。

⒂在冬夜寒凉的街心,我遇见一位喇叭手。春天来了,他还站在那个寒凉的街心,孤零零地站着,没有形状,却充塞了整条街。(摘编自《林清玄散文精选》)

高二语文试题 第 9 页(共 14 页)②【注】①林清玄,生于台湾高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②骊歌:泛指送别的歌曲,在台湾地区常指的是《友谊地久天长》,亦常在出殡时演奏。

2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文通过刻画一个飘零无依的退伍老兵形象,揭示了海峡两岸分隔带给人们的痛苦,抒发了一种群体性的乡愁。

B.文章将“我”和喇叭手的相遇置于冬夜寒凉的街心,既衬托出老人的孤独,又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冷漠。

C.老人对过去的回忆,交代了他被迫离开故乡的原因,也隐含了他因反抗失败而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无奈。

D.文中多次描写喇叭,突出它“斑驳锈黄”“许多伤痕凹凹扭扭”的特征,隐喻老人命运的坎坷和人世的沧桑。

E.随着对老人了解的深入,“我”的情感从最初的反感到后来的共鸣,直至最后与老人一道陷入惆怅。

27.文章⑵—⑸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老人的形象?请简析。(4分)

答: 28.第 ⒀ 段画线句意蕴深远,请简析。(3分)

答: 29.第⑺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析。(4分)

答:

六、写作(60分)

3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大型船只的船舱底部大都会有一个舱室,空船状态时专门用来装水或石头,装上水叫‚压舱水‛,装上石叫‚压舱石‛。有了它,船吃水深了,即使遇上大风大浪,也可以避免大幅摇晃或翻沉。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高二语文试题 第 10 页(共 14 页)厦门市2014~2015学年(下)高二质量检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6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给分)

(1)酌酒以自宽(2)渌水荡漾清猿啼(3)皓腕凝霜雪(4)杳不知其所之也(5)岩扉松径长寂寥(6)开琼筵以坐花 2.(4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给分)

(1)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3.(6分)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

(1)国风(2)曹植(3)边塞(4)纳兰性德(5)司马相如(6)桐城派

4.(2分)D(A项,期,约定,P73注释33;B项,遇,会合、接触,P71注释⑯;C项,速,招致,P85注释⑳;D项,病,穷困,P105注释⑰)

5.(2分)B(A项,拔、攻占,P78注释⑬;所有的,P89注释⑥。B项,诚然、实在,P68注释⑰;实在,P30注释②。C项,尽,P104注释⑱;表达,P91注释④。D项,隔阂,P95注释⑯;中间,P107注释⑧)

6.(2分)C(A项,动作 因为,P71注释33;B项,安家,P91注释29;C项,草木随风倒下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汉军溃散,P73注释34;D项,泛指祖辈、父辈,P85注释⑧)7.(2分)A(A项,P105。B项,‚盖‛通‚盍‛,何、怎样,P71注释⑪;C项,‚列‛通‚裂‛,分裂,P30注释22;D项,‚伏‛通‚服‛,心服的意思,P73注释37)

8.(2分)D(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P88注释⑲。A、B、C三项,名词作动词。A项,证实,P94注释33;B项,吹风、乘凉,P108注释⑦;C项,用乳汁喂养,P111注释27;D项,名词作状语,每年,P71)

9.(2分)B(例句为被动句,P89。A项,判断句,P78注释⑮;B项,被动句,P85注释22;C项,定语后臵句,P73注释⑲;D项,宾语前臵句,P91注释⑩)

10.(2分)D(①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应当、一定,P88注释⑩,②语气副词,表示揣测,大概,P93注释⑦。③接着,P107注释⑩;④依照,P71注释21)

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6分)

11.(2分)C(类,像。P111注释34)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第 11 页(共 14 页)12.(2分)B(于,介词,在。A项,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的; C项,以,连词,表修饰/ 介词,凭借; D项,而,连词,表修饰/ 代词,你的)

13.(2分)D(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色彩比较杂乱; A项,方丈,古义为佛寺住持的居处,此为一丈见方;B项,往往,此处意为到处,今义为经常、时常,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C项,再变,此处为变化两次,今义为又一次变化)

14.(2分)A(省略介词‚于‛,B项省略宾语‚之‛,C、D项省略主语‚大母‛)15.(2分)D(‚国破家亡‛属无中生有。)

16.(3分)(1)假使秦又能够爱惜六国的百姓,那么(秦)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作君主,谁能够灭了它呢?(‚使‛‚递‛各1分,反问语气1分)

(3分)(2)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逸豫‛1分,‚兴‛‚亡‛1分,判断句1分)

三、课内古代诗歌阅读(13分)

17.(3分)A(‚情感显豁,直奔主旨‛有误,应为‚含蓄委婉‛)

18.(3分)所用的意象有:雁、月、西楼。(共1分,写出2个意象得1分,只写1个意象不得分)

示例一:雁,古有鸿雁传书之说。词人望眼欲穿,渴望得到丈夫的音讯。用“雁”这一意象,表达了词人思念丈夫而不得的惆怅。

示例二:月,象征团圆。词人思念丈夫,渴盼与丈夫团圆,但月圆而人未圆。用“月”这一意象,表达了词人渴盼与丈夫团圆而不得的惆怅。

示例三:西楼,常泛指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爱人、友人的处所。词人满怀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独上西楼,却思而不得,徒留惆怅。

(指出意象含义1分,结合诗句分析情感1分。写其他意象,如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9.(6分)B(‚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有误,应为‚领略到极大的兴味‛)

20.(6分)【答案要点】 ①色彩鲜明。鹭白鹂黄,色彩艳丽,分外迷人。②视听结合。白鹭翻飞,是视觉;黄鹂鸣啭,为听觉。一动态,一声音,各得其所。③动静交错(或以声衬静)。静谧的田野上白鹭在翩翩起舞,幽深的森林里传来黄鹂的悦耳鸣声,动静交错,画意盎然。④妙用叠字。漠漠,形容水田宽广,视野苍茫;阴阴,描绘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为融合,尽显辋川景物深广之美。(答对1点给2分,若只答对仗(偶)则只给1分)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第 12 页(共 14 页)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21.(3分)A 22.(3分)C(责,要求)

23.(3分)C(介词,和,跟。A项,介词,凭借/用;B项,连词,表修饰/表转折;D项,转折连词,却/副词,仅仅,只)

24.(3分)D(①是称赞其诗才;②是写其喜好;④是绘其形貌)

25.(3分)B(‚遍访五岳‛有误,张南邨把未曾遍游衡山、华山当作遗憾)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

26.(5分)A D(B项,过度解读,文章并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之意;C项,‚反抗失败‛文中无体现;E项,‚最初的反感‛有误,‚我‛对这位萍水相逢的陌生老人一见如故)27.(4分)①肖像描写,老人血管纠结的手,花白的两鬓,又皱又旧的衣着,突出他穷困潦倒的形象;②动作描写,“他的脚步零乱颠踬”,形象地刻画出他的醉态; ③语言描写,他直呼“我”为“老弟”,且坚持请“我”喝酒,表现了他的豪爽。(手法1分,分析1分,写出两种手法并分析4分)

28.(3分)“故乡真的远了”,表明无论时间还是空间上“我”和老人都远离了故乡。(1分)“故乡真的远了吗?”以反问的语气,表明故乡永藏心中,从未远去。(1分)强化了“我”和老人对家乡的思念,引发了人们对乡愁的思考和感悟。(1分)

29.(4分)内容上,通过老人回忆故乡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表现他的思乡之情;(2分)结构上,起了铺垫的作用,与下文被迫离开家乡后的情景形成对比,并且与海岛的风景呼应。(2分)

六、写作(60分)

30.(略)【参考译文】

张南邨,名惣,字僧持。父亲兴公先生张琪,凭借声望在乡里教书,有很多通达博学的弟子。南邨幼年时作诗,出语常常与众不同。父亲的友人纪竺远一见到他的诗,先称赞其‚气清‛,既而称‚骨清‛,进而称 ‚神清‛,而后注视着他说:‚你必将凭借自己的诗扬名江东!‛

家中世代礼佛,南邨生来不吃荤腥。一生中多和世外之人交往,踪迹总是往来于僧众庙宇当中,有时经年累月也不回家。年青时候,向中丞余集生先生学习《易经》,余公当时防戍杭州,西泠一带是南邨经常游历的地方,因此在吴越之间往来特别频繁。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第 13 页(共 14 页)痴迷山水名胜,不畏路程艰险遥远,一定前往游览。有时独自远游,有时带一个书僮,途中遇到樵夫和参禅的僧人,就结伴而行。遍访那些幽深险远的地方,饮山泉食野果,就忘记了饥渴。在五岳当中登过嵩山和泰山,仍旧把不能游遍衡山和华山当作遗憾。像武夷、庐山、黄山、天台、雁荡等山,所到之处削木片作为标记,采摘树叶来题诗,习以为常。

南邨为人,坦率平易和蔼可亲,不说违逆常情的话,不做不合常理的事情。接受或给予都不违逆本心,尤其不善用礼义恩情来苛求别人。和人相处,怨言特别少不记仇。有几间破屋,不能遮挡风雨,家人经常到没有饭吃的地步。身形矮小,虽然年纪大了,精神却比得上青壮年。不挑剔居住的地方,不挑剔吃的食物,睡觉也不挑剔床铺。躺下就能熟睡,没有辗转难眠的时候。大概是因为心中没有机巧之事,也不让是非扰乱心神,才能如此吧。

曾经远游在外,连续两次遇到小偷,几乎回不了家,有的人奇怪他为什么没有懊恼的神色。到除夕才回来,离家没多远,住在旅店中,第二天下午,才慢慢走回家,他的性情就是如此从容美好。

共处的时候从不与人争执,到讨论诗歌时却总是相持不下。宋诗盛行,即使在高官大家面前,他也会严词批驳。他评论诗歌,不卖弄才华,不引经据典,不涉及怨恼诽谤,是他论诗的宗旨。他把孟浩然、王维当作老师,在古体诗中推行换韵的长篇诗作。至于古体诗中成百上千字,铺陈开合,气量和笔力恢宏富丽,却不认为好。从年少到年老,这种论调主张没有变过。虽然看法不完全正确,也可称得上忠实于自己的想法了。

甲戌年,(南邨)七十六岁,夏天的时候得了脾脏方面的病,经过治疗不久痊癒。到了冬天再次发作,就卧床不起了。我自从在城南租屋居住,与他家相距不远,因而来往密切,相处愉快。夜深酒酣,常说说知心话。世上再怎么能找到这样禀性平和,心地纯洁,又酷爱诗文的人呢!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第 14 页(共 14 页)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