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学期九年级质量分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上学期九年级质量分析
一、上学期所取得的成绩
上学期我校九年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全校质量总评居全县第三名,且比第二名仅仅只低不到2分。七个学科最差的也处在全县17个学校中的第7位。从优等生的入围情况看有69名同学可以进入南北二中的实验班。按照去年的招生比例全校只有9名同学没有达到高中正式录取的分数线。这个成绩的取得一是九年级组的严格管理。两位领导的率先垂范带动了大家。二是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大家兢兢业业不放过每一个教学的细节,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更是勤细严实任劳任怨。三是全体同学的良好学风。从上学期到现在同学们一直很守纪,一直很自觉,真正是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二、面对成绩要冷静而不自满
面对有一的成绩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应该对本届毕业生充满信心,但是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我们要有一个冷静的态度。应为一是现在距毕业考试还有一百多天,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努力,竞争会更加激烈,中间的变数也会更多。二是上学的考试组织和阅卷都是由各校自行组织,期间尺度标准也不一致。三是上学期末的成绩统计和分析仅仅是依据平均成绩计算的如果按照县局的综合评价方案进行计算的话又是个什么样子,也未可知。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
三、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
按照上学期的质量情况,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顶尖的尖子生不尖。全县700分以上的学生34名。而我校最高分仅为683分。二是语文、英语的优秀率还与最好的学校有很大差距。如语文我校优秀率为28.1%,而池阳为62.8%,新庄为59.6%。三是班级、学科发展很不均衡。最好的班比最差的班总评高五十多分。有的学科差距竟然达到了17分。这些都制约了我校成绩的进一步发展。
四、本学期九年级工作的摆布
1、新课传授阶段,主要要抓好春季的动员工作。
2、百日冲刺 誓师动员,开始进入倒计时。
3、四轮复习,一是系统复习。二是分类复习。三是综合练考。四是回归课本。
4、做好县局几次考试的准备工作。实验考试、体育考试、信息技术考试。
5、考前动员,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节和各项准备。
五、班主任要做好的工作
1、本学期班主任要突出两个着力点。一是保住69名实验班的指标,只能增加,一个都不能少。二是切实抓好后9名同学,给力,再给力,力争让全校同学都能考上高中,创造我们学校的奇迹,创造全县的奇迹。
2、抓好三件事情。一是抓好每周一次的双星评选工作。二是抓住几个关键时段的教育机遇。三是抓好双休日的安排。
六、对科任教师的要求
1、切实做好中考试题的练做工作,夯实个人专业基础,把握中考方向。
2、切实做好每次练考后的矫正完善和补救工作。
3、统筹安排分类分工做好复习的准备工作。
4、分人包抓做好学生薄弱学科的改造改造,做好临界生的转化工作。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第二篇: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赤就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
九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李 江
一、基本情况
本次命题以《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命题灵活,难度适中,强调历史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历史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运用历史观点能力的精神。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
本次试卷共分两大部分:
1、单项选择题(5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运用历史知识辨析选项的能力。
2、材料分析题(50分)。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试卷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阅读能力,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素养历史人文,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90分钟内完成。
三、考试情况分析
我校九年级94、95、96班135人,平均分 64.8分,及格人数84 人,及格率 62.2 %,最高分98分,最低分14分。其中90—100分有12人;80—89.9分34人;60-79.9分有60人;60分以下29人。
四、答题得失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题,共25小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此题知识涵盖面广,涉及初中阶段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内容。
学做的比较好的是第1、7、10、14、16、18小题,其中,第1、7、18题答得最好,有85%的学生都答对了。失分主要集中在第4、8、13、15题,尤其是第8小题失分严重,75%的学生都选错了。
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此题知识点较广,相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较难,解题方法灵活多样。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生答得较好的是第26 题,答得较差的是第27题,尤其是 第27题的第3小问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答出要点或是答错了。
五、主要失分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这是失分的最主要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也没有掌握。
2、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
3、材料解析,知识整合能力有待提高。非选择题题的第29小题学生不能理解,失分严重。
4、书面表述能力有待加强。
5、极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后面的非选择题是空白,这也是出现低分的主要原因。
6、字迹潦草,难以辨识,专有历史名词、概念出现错别字。
六、今后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1、教学中以课本为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平时教学中注意知识的落实与巩固。
4、注意知识的归纳与梳理。
5、加强书写规范化训练,讲究字迹工整,格式符合要求。
6、进一步做好培尖补差工作,尽量减少低分。
7、平时要多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努能力,多总结做题方法。
第三篇:2013-2014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质量分析[模版]
2013-2014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质量分析
一、试卷结构
1、题型:单选选择题40分、填空题23分、推断题6分、实验探究21分、计算题10分
2、难易度:中等
二、答卷的整体情况
参考人数137,均分70分,优分51人,及格96人,低分1人
三、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次期末统测试卷注重基础性,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综合考查了九年级化学第一到第七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科学探究的能
力,能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是一份比较好的试卷。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1——20题)答题情况分析
在选择题中学生回答较好的题有:1、2、3、4,5,6、7、8、10、12、13、15题,原
因是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分子的特征等这些重点内容掌握较好,对重点化学实验的实验
现象记忆较好。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题目有9、14、16、17、18、20题,原因是:学生的基
础知识不够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达不到课标的要求,题目读的不够认真。
(二)、填空题(21--24)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题以考查“双基”为主,但从得分率来看,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很不理想,尤其
是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还存在较大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不清。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运用概念和原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双
基知识不熟练也影响了答题的准确性。
2、审题不认真,做题态度不端正。学生在答题时失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审题不认真
造成的。很多学生对题目所给的材料分析不够透彻,不能很好地理解试题的意图和要求,造
成无法正确作答或匆忙作答,出现失误,得分率较低。
3、化学用语的掌握仍未到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条件。配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
严重。该卷中总计有11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虽然都是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但一次性要学
生交出十分满意的答案,难度还是有的。学生在书写中总是顾此失彼,不是配不平,就是掉
条件。
(三)实验探究题(26、27、)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中所考查的探究题,就题目本身而言,难度并不大,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得分率却不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分析综合能力薄弱,答题的表述能力差。学生有解题思路、有解题方法,却不能准确表
述,最后导致失分。
2、阅读、理解能力差,不会审题。不少学生习惯于拿到题就动笔,不认真审题,对问题缺
乏全方位理解,直接影响对问题的全面分析和相互关系的思考,必然影响答题。例如第27
题,难度适中,但学生们不能迁移课本上的知识,对问题的分析不是很全面。
3、观察不全面,描述不准确。实验探究题往往要考查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等,学生只有观
察仔细、表达清楚、描述准确才能得分
(四)计算题(27、28、共10分)答题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本次计算题的难度并不大。但得分较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不会计
算相对分子质量。
2、不会计算质量分数。
3、不会书写方程式。
五、教学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多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基础,只有“双基”落实,才能去正确地分析和判断问题,才能更灵活地解决问题。从本次统测来看,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总体来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有些试题有得满分的学生,但是不得分的学生也不少,相当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得分偏低也是本次统测总体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中要以教材上的双基为载体,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重视和研究教材,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习兴趣,特别要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应该仍然是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注重培养正确书写和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
在历年的中考中,化学用语的失分一直较高。从本次统测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如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的书写和意义模糊不清。因此,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和规范训练。尤其是要加强对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明确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
本次统测反映出部分学生答题不准确,不严密、不完整、不全面。审题、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差造成失分较多。表达能力较弱,对实验设计、现象描述、原因分析、得出结论等主观题表述不到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同时要培养学生做到思路更清晰、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清楚、运用更灵活,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习,会分析,会应用。
4、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探究等活动的开展
实验与探究类型的题型是近年来中考新题型的一个亮点,也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本次统测也暴露出实验教学仍是化学教学的薄弱环节,实验设计、现象描述、原因分析、得出结论等方面普遍失分。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突出学科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将实验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如果条件允许尽量让学生多进行分组实验,对一些重要的“活动与探究”要给足学生时间进行探究,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实验教学的乐趣,提高实验能力。
5、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学习化学的价值
从本次统测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知识面不广、视野不开阔,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因此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意新闻事件中的化学知识的渗透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体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
九年级化学备课组2014年元月
第四篇:九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简析
本份试卷紧扣课本,试题适中。基本能考查出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较为全面.
本次历史试题符合中考命题结构,试卷由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两部分组成,试卷涉及古代欧洲文明、中古亚非文明、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所有试题无繁、难、偏现象,以基础、常规题为主,90%以上试题源于教材中的相似题型。
二、成绩概况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成绩概况:
本卷满分100分,总题量29题(其中选择题25题,共50分;材料分析题4大题共50分。)九一班参加考试人数59,期中何晓燕缺考0分,均分43.3,及格10人,及格率16.9%,优秀人数0.从成绩来看,学生之间差距依然很大,最高分76分;最低分1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得分比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得分好,第一部分中的8.9.11.14.15.18.20.23.题的得分率低于50%,15.18.23这三道题前20名的得分率是30%,这几道题都是设计了时间,学生没有熟练掌握。所以失分较多。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得分率特别低,试题简单,但是学生不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而且对于时间人物的掌握不是很好。
三、存在问题
(一)教师个人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对一部分优生太放心,关注不够,平时缺少灌输优生意识,导致竞争意识缺乏,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一些平时的优生,这次却没有考进优生行列。
2、前半学期课程耽误较多,基本有两周的课因为学校活动而耽误。
2、上课时对差生不太关注,忽视了对他们的管理,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差生较多,影响了班级平均分。
3、复习时面太窄,没有关注课本,复习效果不好。
4、平时对学生要求太松,落实不够,效率偏低。
(二)学生主要原因如下:
1、个别学生抱着对考试不严肃,对学科考试无所谓的,把题随便一填,就放空的。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能力较差,知识迁移能力不高。部分学生不会审题或审题能力不强,掌握了知识点也做不对题目。
3、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
4、部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多遍的重点、难点还是未能掌握。
四、改进措施:
1.重视优生培养:
1)灌输满分意识,提高竞争能力,使优生永不满足。2)给优生做好指导,是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主动找题做。3)加强优生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做题、听课、自学、应试等方面不走弯路,不丢冤枉分。
4)保证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
2.弱势生的辅导也是工作重点。
1)加大基础知识的落实,放低起点。
2)给弱势生(50分以下)找互助组,找小老师,规定每天进行辅导,提问。每天提问几个知识点,负责讲解课堂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等等。
3)进行课后辅导。
4)平时上课时让差生白板展示,给他们一定的压力,让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他,组员在关注他。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基本的历史思想方法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时间顺序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3.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这次考试成绩不太满意,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进度的安排。在今后的备课中,我要力争细化,在上课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后多辅导,及时查漏补缺。批改方面,要全批
全改,重视二次批改并有落实措施;教风严谨,加大力度,坚决落实。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好的教法,好的做法,多与班主任联系沟通,及时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下次考试中优秀人数要达到5人,及格人数要达到20人。均分提高5分。
总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和各项落实上,加大力度,更加完善,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成绩。
第五篇: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
质
量
分
析
分析人:祁元红 2017年11月15日
润泽学校2017——2018学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
时间:2017年11月 15日
一、试卷及答题分析
本次半期考试(第二次月考)的试卷是由我自主命题。本次试卷按照中考出题模式,内容包含了九年级上册前三章及第四章部分知识点。通过这次考试从整体上看,基本真实的反映出了学生这阶段的实际水平;从学生个体上看,四个班级的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还相当欠缺;从试卷分数来看,部分学生对于本学期新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少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仍较片面和直观,并未达到灵活自如的地步,甚至有的同学都还不能记住的数学知识基础要点。因此以后在教学方面的重点还是在基础知识,坚持以基础为中心,从多个角度来讲解一个知识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
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共三大题,分为: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3分,总分30分);
(二)填空题(共10题,每小题2分,总分20分);
(三)解答题(共4题,总分50分);
二、考试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方面:
1、学生中存在对学习认识不正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而产生的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少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产生放弃自己的念头,开始不学了,这是低分产生的最大原因。
2、大部分学生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审题不仔细,思考不冷静,计算不细心,答题不规范;同时,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及时回顾等。这些原因导致许多知识模糊不清,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今天对明天错,做过的题还会做错。老师方面:
1、在思想上,重视对书本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意义的思想引导教育,重视学习成绩的评价而轻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2、在教学中,重视优生的培养而不太重视差生的辅导,多学困生缺乏及时和耐心的有效帮助,学习方法指导欠缺。
四、改进措施和方法
分析人:祁元红
对于这次考试的情况上面已经作了分析,为保证在下次考试中类似的错误发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措施有:
1、以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反复出错,掌握不牢固的要进行反复强调,反复练习。
2、更好的发挥集体的优势,认真研究教材及重难点,合理利用学校共享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强化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督促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夯实基础。
4、加强识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重视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表达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解题习惯方法的训练,规范解题过程,减少无谓失分。
5、在同一班级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多给学生信心和鼓励,力促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
6、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好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