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薄弱学校改造五年规划

薄弱学校改造五年规划



第一篇:薄弱学校改造五年规划

薄弱学校改造五年规划

横水镇会缠小学

薄弱学校改造五年规划

学校基本情况:我校现在有6个教学班,234名学生,教师20人,低配制电脑8台,电教室一间。虽然硬件设备还很短缺,但我们力争做到有限的设备发挥出无限的能量。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特制定我校五年改造规划:

一、2011-2012年,利用一年时间实现我校1-6年级“班班通”建设,努力构建一个班班相通,室室相连,人网合一的开放、高效的立体信息校园网。增设计算机室1个,价值5万元;增设服务器1个,价值5万元。

二、2013年,增设多媒体教室1个,教师办公用计算机12台,价值4.2万元。学生用计算机20台,价值6.2万元。

三、2014年,增设实验室1个,价值10万元;学生计算机20台,价值6.2万元。教师移动硬盘2个,34寸彩电4台及相应设施装备,4个教室,建好校园区域网和学校资源库。

四、2015年,投资3万元装备其余3个教室,使其成为简易多功能教室,以各班作为节点,实现全校简易多功能教室动态联网。真正实现“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教师、学生可以在教室里、在家里,上网、查信息,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课外知识,增添学校的硬件设施。最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第二篇: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规划

临洮县Х镇Х学校校舍建设项目计划书

一、现状分析

临洮县Х镇Х学校始建于Х年,位于Х镇Х村,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独立初中/乡镇中心小学/村级小学/教学点/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Х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Х平方米,现有教职工Х人,教学班Х个,在校学生Х人。学校现有危房Х平方米,对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扩建。

二、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

计划新建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Х幢Х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Х平方米,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Х平方米;新建生活服务用房Х幢Х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Х平方米,学生食堂Х平方米,学生厕所Х平方米,锅炉房Х平方米,学生浴室Х平方米,卫生室Х平方米;新建行政办公用房Х幢Х平方米;新建教室住房Х幢Х套Х平方米,共计建筑面积Х平方米。建设塑胶运动场Х个Х平方米。

三、资金和进度安排

新建校舍每平方米按2500元计算,需资金Х万元;建设塑胶运动场每平方米按300元计算,需资金Х万元,以上共需资金Х万元。该项目计划于Х年开始实施至Х年底完成。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将成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Х学校项目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安排相对固定的专门人员,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完善有效的项目规划建设实施机制。

2、健全项目实施监管机制

学校将严格遵守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认真履行项目法人职责,对项目前期工作、招投标、资金拨付、工程质量、进度控制等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保证项目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项目效益

该项目完成后,我校基本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能完全满足片区群众子女的入学需求,广大师生将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效益创造基本保障。

第三篇:封寺小学薄弱学校2010—2013改造规划

封寺小学薄弱学校2010—2013改造规划

为了推进我校标准化建设进程,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学校建学品味,构建和谐校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各项目标,现根据《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及其有关文件精神,对我校校舍改造工程进行如下规划。

一、学校概况

封寺小学位于固镇县仲兴乡封寺村境内,现有学生120人,教师9人,教学班7个。学校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总体看来,学校选址和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符合《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规划目标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受经济条件制约,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快速发展,与《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为此,按照《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要求,本着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如下:

2010年

第一步,校安工程教学楼建设,完成教学楼842平方米。2011年

第二步,修建水泥操场800平方米,修建水泥路面113平方米,基本完成校舍改造。

2012年

第三步,添置音体美器材,图书1200册。2013年

第四步,建立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第五步,建立视听阅览室、校园广播系统、校园计算机系统。基本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

三、现有资源

1、教学行政及学生生活服务用房

现有教学及辅助用房842平方米,行政用房75平方米。

2、校园及辅助设施

校园面积4200平方米,院墙240米,水泥路110平方米,水泥操场800平方米。

3、现代教育装备

学校现有图书1200册,生均10册,校园计算机11台,校园广播系统1个。音乐美术体育器材、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视听阅览室、均正在补充完善。

四、规划标准及规划需求

1、教学行政及学生生活服务用房 1)规划标准:

教学及辅助用房的按每生7平方米计算,共需84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54平方米。为了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计划在我校建一个留守儿童中心,留守儿童35人。

2)规划需求:

1.音乐美术体育器材、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视听阅览室,班班通建设。

2.继续绿化400平米。

3.完善水泥地坪建设,约900平米。4.院墙改造,全部约300米。5.车棚改造80平米.6.教师宿舍建设180平米。7.学前教育活动室建设150平米。

8.完善幼儿园大中型设施及电子教学设备建设。9.师资力量建设,继续完善音体美专任教师配备。

固镇县封寺小学

2010年元月

第四篇: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规划书

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小学霞光校区

2014-2018年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规划

一、学校名称: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小学霞光校区

二、建设性质:改扩建、增添设备

三、学校基本情况

高台县新坝乡霞光小学,座落在祁连山北麓,始建于1921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从2005年起,先后合并新坝乡上片12个行政村的小学和幼儿园,在全县率先开始了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的探索。

学校占地面积46775㎡,生均27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8㎡,生均20.8平方米。新教学楼于2010年7月29日开工,2011年8月29日竣工。新建成的综合楼建筑面积2801㎡,总投资519万,让山区的孩子充分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高台县教体局投入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资金142万元,学前教育资金80万元,对霞光中心小学学校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有标准的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数学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和图书室,其中微机室拥有电脑18台,生机比7:1;图书室藏书共3713册,生均藏书27册。2011年12月,学校成功接受了“观澜湖爱乐教室”价值7万元音乐器材的捐赠,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附设3个幼儿班,在校学生118名,其中幼儿37人,住宿学生96人。专任教师6人。

四、学校发展规划

根据高台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我校为布局调整后教学点,服务半径达8公里。根据近年人口出生率测算,结合学龄儿童数量变化,到2018年末我校在学学生数将稳定在120人左右,按班额及教职工编制标准计算,需设置6个班,教职工编制16人。

五、建设年限

2014-2018年

六、学校规划建设项目缺额情况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建设项目缺额情况如下:

(一)校舍建筑:

需新建学生厅170平方米,学生浴室100平方米,合计270平方米。(270×2500元/平方米=67.5万元)

(二)篮球场1个,面积600平方米,排球场1个300平方米,100米直跑道1个600平方米,合计1500平方米。(1500×300元/平方米=45万元)。

(三)规划购置设施设备:

课桌椅(单人)120套(120×150元/套=18万元);

教学仪器35.6万元

音体美器材21万元;

计算机8台2.59万元;

“班班通”多媒体终端设备6套(6×20000元/套=12万元); 学生床位40位(40×300元/位=12万元);

餐桌椅100位(100×80元/位=8万元);

厨房设备9万元。

以上项目共需资金230.68万元

七、学校规划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校舍建设。根据规划测算的校舍缺额情况,结合学校实际,新建学生餐厅170平方米,学生浴室100平方米,共需投资67.5万元。

(二)其他规划设施设备,共投资163.2万元。

1.新建塑胶运动场1个,投资45万元;

2.购置设施设备118.2万元,其中:

课桌椅18万元;

教学仪器35.66万元

音体美器材21万元;

计算机2.59万元;

“班班通”多媒体终端设备12万元;

学生床位12万元;

餐桌椅8万元;

厨房设备9万元。

(三)霞光小学“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规划”计划投资总额共需230.68万元。

八、效益分析

霞光小学基本建设计划任务完成后,在校学生数也将稳定在120人左右,寄宿生稳定在100人左右,基本达到《中小学校建设规范》(GB50099—2011)及《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所规定的基本标准,学校办学条件将得到全面改善,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新坝镇中心小学霞光校区+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总结

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总结

加强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由于地理环境和县域内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许多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纷纷把孩子转到交通方便、教学条件更好的学校就读,致使出现了部分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特别是县城内学校学生爆满、班额过大而一些边远学校生源奇缺的尴尬现象。

加大投资力度。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全面加强中小学教育设备、图书仪器、信息资料、体育器材的购置,同时结合校舍粉刷、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确保资金到位、管理到位、设施到位。

经过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们告别了原来光线极差、不能遮风挡雨的老教室;告别了夏天一身泥冬天一身灰的操场;崭新的教学楼、学生食堂以及学生操场,让学生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活动环境,学生入学更为积极,学生的校园生活更为丰富多彩,更加巩固了学生的入学率。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